niusouti.com
更多“简述唐,宋时期的重要的文书工作制度”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秦汉时期的文书工作制度
    从大量出土的秦汉简牍文书和古籍记载中可以看出,秦汉时期,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文书拟制,处理制度
    1.行文规定,凡该行文请示之事,必须书面上报,不得口头或拖人代办请示
    2.书写格式,秦汉的皇命文书的正文一般由缘由,内容,要求等部分组成,文尾使用公文专用语。
    3.避讳制度,秦始皇命令无论是自己颁布的制,诏,臣下上呈的奏议,还是史官的记载,或各级官府的文书中,凡遇到皇帝名字的字,一律以其他字,词代替,连与皇帝名字音近似的字也不准用
    4.文书运转程序,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对收文,发文都要有详细注明年,月,日,时辰,规定须将收文日期,地点上报,各级经办的秘书人员都须签名;对诏书和中央政府的下行文,各级收文单位都层层转发,并根据来文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作出具体指示
    5.文书校勘制度,秦朝规定,文书草拟完毕,须校勘无误方可发出;抄转文书也须校勘,并应作记录
    6.用印制度,秦朝规定皇帝之印称“玺”,百官的印章称印。根据官员官职的高低,授予不同质地和系扎不同色彩之绶的印,印的质地有金,银,铜,绶的色彩有紫,青,黑和黄
    7.公文传递制度,包括:凡皇帝颁布的诏书,制书和标明急字的公文,必须立即发出,收受者立即向下一站传送,不急的也须当天发出或传送,不得过夜;传递人员须谨慎挑选;路程近的文件,由行步快捷的小吏步行传传送;路程远的由小吏骑快马传送或通过邮亭,特别重要或机密文书则派专人传送,所经各县不得查问和阻拦;公文传送规定有期限,进出公文须详细登记进出时间和经手人的姓名,以备查考,严格防止公文在传递过程中遗失,严格防止传递伪文书,定期检查传递情况。秦朝的文书工作制度用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以刑罚的手段强制秘书人员执行,遵守,这一方面说明了统治者对秘书工作的高度重视,严格控制;另一方面说明了秘书工作制度已初步确立

  • 第2题:

    我国古代快速传递官方文书的急递铺制度始设于()

    • A、唐
    • B、宋
    • C、金
    • D、元

    正确答案:C

  • 第3题:

    佛教传入成都的时期是()

    • A、秦
    • B、汉
    • C、唐
    • D、宋

    正确答案:B

  • 第4题:

    简述制定和完善文书工作制度。


    正确答案:(一)严禁繁文,力减案牍
    (二)制定文书的行移制度
    (三)公文用纸和字体
    (四)实行文书行移勘合制度
    (五)改进公文驿传制度
    (六)保密制度
    (七)贴黄制度

  • 第5题:

    唐,宋时期的重要的文书工作制度。


    正确答案: ①“四禁”制度-要求中书舍人遵守的职业规范。内容是,文件工作必须做到保密,及时,不发生差错,不遗忘误事。
    ②用纸制度-凡黄纸一律为皇室专用,由中书舍人起草的“外制”用黄纸,由翰林学士起草的“内制”用白麻纸,凡诸陵荐告上表用白麻纸,皇上赏赐,征召的敕书用白藤纸等。
    ③公文折叠制度-唐朝公文制作完毕,按一定尺寸大小,折叠起来,是对卷轴制度的改进。
    ④公文装封,编号制度-公文需装入一定的封套,实封,加印,编号后才能发出,宋朝时这一制度发展为实封制度。
    ⑤贴黄制度-凡拟制敕书时,有写错或谬误处,一律帖上黄纸,在黄纸上改正,这是唐朝首创的公文纠错制度。
    ⑥公文拟制和誊录制度-各级各类公文由专人拟制,同类公文有统一的格式。宋朝时公文誊录制度更严。
    ⑦公文签名判暑制度-唐,宋时,公文拟毕,必须由主官签名,以示负责。
    ⑧一文一事制度-产生于魏晋,唐宋时得以巩固。
    ⑨公文移交制度-各级官府的公文需定期移交。
    除此之外,宋朝还新创了一一些制度:
    ①引黄制度-即将章,奏,表,等文书的内容特点,时间,所要到达的道和里写于文字封面或文首。
    ②公文抬头避讳制度-始于秦,宋朝时期发展很大,给文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③公文格式-对表,状,奏等公文规定了统一格式,有了一定的程式要求。
    ④军邮制度-以军士代替百姓为递夫,后又转置递卒,尤其禀给,成为定制,建立起军邮局。
    ⑤保密制度-宋朝在辽,金,元的威胁下尤其注重保密工作,此外,宋朝中央的文书工作还有一些规则,包括批答,内批,进草,录白,录黄,画黄等。

  • 第6题:

    伤寒学派已初具规模的时期是()

    • A、晋唐
    • B、宋金
    • C、金元
    • D、晋唐至两宋

    正确答案:D

  • 第7题:

    问答题
    唐,宋时期的重要的文书工作制度。

    正确答案: ①“四禁”制度-要求中书舍人遵守的职业规范。内容是,文件工作必须做到保密,及时,不发生差错,不遗忘误事。
    ②用纸制度-凡黄纸一律为皇室专用,由中书舍人起草的“外制”用黄纸,由翰林学士起草的“内制”用白麻纸,凡诸陵荐告上表用白麻纸,皇上赏赐,征召的敕书用白藤纸等。
    ③公文折叠制度-唐朝公文制作完毕,按一定尺寸大小,折叠起来,是对卷轴制度的改进。
    ④公文装封,编号制度-公文需装入一定的封套,实封,加印,编号后才能发出,宋朝时这一制度发展为实封制度。
    ⑤贴黄制度-凡拟制敕书时,有写错或谬误处,一律帖上黄纸,在黄纸上改正,这是唐朝首创的公文纠错制度。
    ⑥公文拟制和誊录制度-各级各类公文由专人拟制,同类公文有统一的格式。宋朝时公文誊录制度更严。
    ⑦公文签名判暑制度-唐,宋时,公文拟毕,必须由主官签名,以示负责。
    ⑧一文一事制度-产生于魏晋,唐宋时得以巩固。
    ⑨公文移交制度-各级官府的公文需定期移交。
    除此之外,宋朝还新创了一一些制度:
    ①引黄制度-即将章,奏,表,等文书的内容特点,时间,所要到达的道和里写于文字封面或文首。
    ②公文抬头避讳制度-始于秦,宋朝时期发展很大,给文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③公文格式-对表,状,奏等公文规定了统一格式,有了一定的程式要求。
    ④军邮制度-以军士代替百姓为递夫,后又转置递卒,尤其禀给,成为定制,建立起军邮局。
    ⑤保密制度-宋朝在辽,金,元的威胁下尤其注重保密工作,此外,宋朝中央的文书工作还有一些规则,包括批答,内批,进草,录白,录黄,画黄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建党初期的文书工作制度

    正确答案: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党中央机关逐步建立起文书工作制度。
    1.1923年中共中央执委会制定了党内文件由委员长和秘书签发的签发制度
    2.中央机关设置了文件底稿薄,收发外呢件登记薄以及文件材料保管薄,建立了文件的收发登记及保管制度
    3.建立了文件分发制度,规定各种收到的文件全由秘书处分配
    4.建立了文件传阅制度,规定党内文件全由秘书处分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唐,宋档案工作制度。

    正确答案: ①归档档案-凡文书办理完毕,交勾司加盖印章,并在指定置注明年月日,交档案库。
    ②一案一卷制度-即将一件事由公文立为一卷存档,称为案卷。
    ③复制多份副本制度-官甲需复制三份,分布于三处甲库。
    ④鉴定制度-每三年对档案作一次鉴定,剔除不需长期保留者。
    ⑤检查,修整制度-对档案要经常检查,如发现有错,损的,应及时修整。
    ⑥查阅制度-主要体现在官员铨选过程中对官甲材料的查阅。至于档案的保密,对失职的处罚条律,类似于文书工作的律令。
    宋代的档案工作制度比唐朝有时一步发展,表现:
    ①档案的集中-宋代规定,凡中央政府的档案和地方路,州,军,府,监,县的各种册籍,都得按期逐级上级。这一制度有助于统治阶级对地方的控制和了解。
    ②对唐朝的“一案一卷制度”宋代做了发展:凡在文书登记和立卷时,需区别新案和旧案。
    ③档案的整理-对有关档案需分门编录成册,按收受时间顺序粘连起来,粘连处加盖骑章,注意年月,页数,封题,事目。
    ④档案的保管-要日晒,重要档案别有一籍,收存于专门的库房。
    ⑤档案的鉴定,销毁。
    ⑥档案的查阅-对档案的借阅,归还规定更加严格。宋代的档案保密制度类同于文书保密制度,若违章,其处罚条例也很严。宋代档案的集中,整理,保管,鉴定,销毁,保密等程序已系统化,被沿用至今,成为现代档案工作的基础,这是宋代档案工作比唐朝进一步成熟的表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伤寒学派已初具规模的时期是()
    A

    晋唐

    B

    宋金

    C

    金元

    D

    晋唐至两宋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秦汉时期的文书工作制度

    正确答案: 从大量出土的秦汉简牍文书和古籍记载中可以看出,秦汉时期,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文书拟制,处理制度
    1.行文规定,凡该行文请示之事,必须书面上报,不得口头或拖人代办请示
    2.书写格式,秦汉的皇命文书的正文一般由缘由,内容,要求等部分组成,文尾使用公文专用语。
    3.避讳制度,秦始皇命令无论是自己颁布的制,诏,臣下上呈的奏议,还是史官的记载,或各级官府的文书中,凡遇到皇帝名字的字,一律以其他字,词代替,连与皇帝名字音近似的字也不准用
    4.文书运转程序,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对收文,发文都要有详细注明年,月,日,时辰,规定须将收文日期,地点上报,各级经办的秘书人员都须签名;对诏书和中央政府的下行文,各级收文单位都层层转发,并根据来文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作出具体指示
    5.文书校勘制度,秦朝规定,文书草拟完毕,须校勘无误方可发出;抄转文书也须校勘,并应作记录
    6.用印制度,秦朝规定皇帝之印称“玺”,百官的印章称印。根据官员官职的高低,授予不同质地和系扎不同色彩之绶的印,印的质地有金,银,铜,绶的色彩有紫,青,黑和黄
    7.公文传递制度,包括:凡皇帝颁布的诏书,制书和标明急字的公文,必须立即发出,收受者立即向下一站传送,不急的也须当天发出或传送,不得过夜;传递人员须谨慎挑选;路程近的文件,由行步快捷的小吏步行传传送;路程远的由小吏骑快马传送或通过邮亭,特别重要或机密文书则派专人传送,所经各县不得查问和阻拦;公文传送规定有期限,进出公文须详细登记进出时间和经手人的姓名,以备查考,严格防止公文在传递过程中遗失,严格防止传递伪文书,定期检查传递情况。秦朝的文书工作制度用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以刑罚的手段强制秘书人员执行,遵守,这一方面说明了统治者对秘书工作的高度重视,严格控制;另一方面说明了秘书工作制度已初步确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书档案工作制度的变化。

    正确答案: 由于文书制成材料的变革和发展,为文书的制作、处理、保存、利用提供了方便,引起了文书制作形式及其处理、保管制度上的一系列变革。首先,文书的装订形式普遍采用卷轴式。卷轴制度源于帛书,为防止抽换作伪,又产生了押缝(骑缝)制度,在文书纸面首尾的接缝处,骑缝加盖印章。
    其次,用印制度发生变化。公文用纸后,不再使用封泥,朱色水印代之而起,为钤印字迹清晰,印章改为反字阳文(以前为阴文),方径变大,印文字数增多,官员携带不方便,而设有专员保管。同时官员离任迁除,即需铸造新印,南朝宋时产生了官印移交制度。
    其三,公文处理程序的变革。在沿用两汉旧制的基础上,又有较大的革新,主要表现在文书处理机构、处理环节增多,分工更加严密,文书处理程序更趋健全等方面。在中央三省制度确立的过程中,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权力时有交替,尚未完全固定,它们的主要职任都商不开辅佐皇帝处理文书和参与决策,并逐渐形成了中书省拟旨,门下省驳正,尚书省执行的文书处理系统,为后世的公文处理制度莫定了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唐,宋档案工作制度
    1.归档档案-凡文书办理完毕,交勾司加盖印章,并在指定置注明年月日,交档案库
    2.一案一卷制度-即将一件事由公文立为一卷存档,称为案卷
    3.复制多份副本制度-官甲需复制三份,分布于三处甲库
    4.鉴定制度-每三年对档案作一次鉴定,剔除不需长期保留者
    5.检查,修整制度-对档案要经常检查,如发现有错,损的,应及时修整
    6.查阅制度-主要体现在官员铨选过程中对官甲材料的查阅。至于档案的保密,对失职的处罚条律,类似于文书工作的律令。
    宋代的档案工作制度比唐朝有时一步发展,表现:
    1.档案的集中-宋代规定,凡中央政府的档案和地方路,州,军,府,监,县的各种册籍,都得按期逐级上级。这一制度有助于统治阶级对地方的控制和了解
    2.对唐朝的“一案一卷制度”宋代做了发展:凡在文书登记和立卷时,需区别新案和旧案
    3.档案的整理-对有关档案需分门编录成册,按收受时间顺序粘连起来,粘连处加盖骑章,注意年月,页数,封题,事目
    4.档案的保管-要日晒,重要档案别有一籍,收存于专门的库房
    5.档案的鉴定,销毁
    6.档案的查阅-对档案的借阅,归还规定更加严格。宋代的档案保密制度类同于文书保密制度,若违章,其处罚条例也很严。宋代档案的集中,整理,保管,鉴定,销毁,保密等程序已系统化,被沿用至今,成为现代档案工作的基础,这是宋代档案工作比唐朝进一步成熟的表现

  • 第14题:

    ()时期,是中国玉器的鼎盛时期。

    • A、明清
    • B、唐
    • C、宋
    • D、元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简述宋唐服饰风格不同的原因。


    正确答案: ①社会思想(政治思想)不同
    唐代社会思想体系是儒佛道三家并立。服饰对外开放,对各国文化广收博采,唐代妇女可大胆的去追求美和表现美。使服装呈现出多样。
    宋代社会思想形成以儒学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建立了传统礼治秩序,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抑制了人的独立性。主张服饰不应过分豪华,应崇尚简朴,服装保守单调。
    ②审美标准不同
    唐朝服饰追求华贵、袒露,以表现个性为美。使服饰风格自由、奔放,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展现服装的风采。
    强调封建的伦理纲常,把妇女约束在封闭的家庭生活圈内,认为妇女的精神气质应是温良贤淑、平和文雅、纤弱轻柔等。象唐代女子的那种坦荡热情大胆火辣的行为都被视为轻佻浮躁、不合妇道。女服趋向素淡、紧束、不张扬,以合乎妇道的拘谨。

  • 第16题:

    唐,宋档案工作制度。


    正确答案: ①归档档案-凡文书办理完毕,交勾司加盖印章,并在指定置注明年月日,交档案库。
    ②一案一卷制度-即将一件事由公文立为一卷存档,称为案卷。
    ③复制多份副本制度-官甲需复制三份,分布于三处甲库。
    ④鉴定制度-每三年对档案作一次鉴定,剔除不需长期保留者。
    ⑤检查,修整制度-对档案要经常检查,如发现有错,损的,应及时修整。
    ⑥查阅制度-主要体现在官员铨选过程中对官甲材料的查阅。至于档案的保密,对失职的处罚条律,类似于文书工作的律令。
    宋代的档案工作制度比唐朝有时一步发展,表现:
    ①档案的集中-宋代规定,凡中央政府的档案和地方路,州,军,府,监,县的各种册籍,都得按期逐级上级。这一制度有助于统治阶级对地方的控制和了解。
    ②对唐朝的“一案一卷制度”宋代做了发展:凡在文书登记和立卷时,需区别新案和旧案。
    ③档案的整理-对有关档案需分门编录成册,按收受时间顺序粘连起来,粘连处加盖骑章,注意年月,页数,封题,事目。
    ④档案的保管-要日晒,重要档案别有一籍,收存于专门的库房。
    ⑤档案的鉴定,销毁。
    ⑥档案的查阅-对档案的借阅,归还规定更加严格。宋代的档案保密制度类同于文书保密制度,若违章,其处罚条例也很严。宋代档案的集中,整理,保管,鉴定,销毁,保密等程序已系统化,被沿用至今,成为现代档案工作的基础,这是宋代档案工作比唐朝进一步成熟的表现。

  • 第17题:

    简述信访文书处理的工作制度的种类。


    正确答案: 登记制度、呈阅制度、交办制度、转办制度、催办制度、回告制度。审查结案制度、复信制度、信访文书归档制度、保密与回避制度。

  • 第18题:

    唐、宋、元各时期主要的音乐论著有哪些?


    正确答案:唐宋时期出现大量音乐论著,这些论著不仅保存了前代的重要典籍,而且还汇集了当代音乐领域的新成果,以规模大、分类细、史料丰为其主要持色。这些音乐著作对后人了解此时期的音乐概貌和研究这个时期的音乐活动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乐书要录》是一部通俗性的乐律理论专著,成书于久视元年(700年),武则天77岁时召集著作郎元万顷等编撰。该书共l0卷,国内己失传,目前日本存有3卷,即卷五有“七声相声法”、“论二变义”等11个小题;卷六有“纪律吕”、“乾坤唱和义”、“谨权量”、“审飞侯”等4篇;卷七有“律吕旋宫法”、“识声律法”、“论一律有七义”等,还附有“十二律相生图”等,对了解唐代乐律宫调有重要价值。
    《教坊记》是一部记载唐代教坊制度和轶闻的著作,由唐代开元年问的崔令钦以散记的形式撰写。全书共分28个条目,记载了“两京教坊”、“内人、前头人、十家”、“云韶、□弹家”、“曲名、大曲”等内容,是近代研究者研究唐教坊最便利的史料。
    《羯鼓录》是一部有关羯鼓的专门性论著。由唐代著名羯鼓手南卓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完成。全书没有章节,记述了羯鼓的由来、唐代羯鼓名手的轶闻趣事和128个羯鼓曲名等内容,是具有乐器专史性质的一部著作。
    《乐府杂录》是一部有关唐代音乐的见闻录,作者是段安节。全书有40个条目,共有乐部9条,歌、舞、俳优3条,乐器14条,乐曲13条,傀儡子l条。其中载有已失传的《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的文字说明。这部著作的内容涉猎广泛,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唐代著名的歌唱家、演奏家的活动情况,为研究唐代音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乐书》,世称《陈旸乐书》,是由北宋陈旸于哲宗时(1086—1100)完成。《乐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规模较大的音乐百科全书。全书共有200卷,前95卷摘录《礼记》、《周礼》、《仪礼》、《诗经》、《尚书》、《春秋》、《周易》、《孝经》、《论语》、《孟子》等书中的有关音乐的文字,并为之训义。后105卷论述十二律、五声、历代乐章、乐舞、杂乐、百戏等,并记述了前代和当代的雅乐、俗乐、胡乐及乐器。乐器部分大多附图说明。由于该书保存了极为丰富的音乐史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尤其是关于乐器的绘图及释文,是研究古代乐器的珍贵资料。《碧鸡漫志》是一部研究歌曲的专著,是由南宋王灼于绍兴年间在其寓所成都碧鸡坊(1145一1149)完成的。《碧鸡漫志》也由此得名。全书叙述了上古至唐代歌曲的发展和演变,对北宋词人的风格和流派作了评论,并对唐代乐曲在源流、标题、宫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考证,比如对唐代《霓裳羽衣曲》、《凉州》等28首乐曲的源流与宋词的关系作了较详细的考证。同时又介绍了当时著名的民间艺人张山人、孔三传等。此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词源》是研究古代乐律和宋词音乐的重要文献资料。是由南宋张炎撰写,分上下两卷。上卷论述音律及唱曲方法,下卷主要论述作调原则。《词源》中关于八十四调、管色应指字谱、拍眼、曲式及词曲唱法等许多方而的论述价值很高。
    《梦溪笔谈》是由北宋沈括撰写,共26卷。另有《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尽管书中的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但此书中关于音乐方面的记载仍不失为研究宋代音乐的极为宝贵的资料。同时也说明沈括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位音乐理论家。《梦溪笔谈》中论及音乐的章节有《乐律一》、《乐律二》两卷33条。《补笔谈》中有《乐律》11条,论及乐曲、乐律、乐器、演奏技术、歌唱艺术、音乐思想等,其评论论据充分、切合实际,极具说服力。
    《唱论》是一部论述宋元戏曲歌唱方法、歌唱格调、节奏、宫调声情等内容的著作。由元代的燕南芝庵撰写。全书不分卷,3l节。书中阐述了不少作者的独到见解,不仅在歌唱的咬字、声腔、运气方面的论述颇精辟.还指出了各种歌唱技巧的得失,是我国古代关于歌唱艺术的一部较为全面的理论著作。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信访文书处理的工作制度的种类。

    正确答案: 登记制度、呈阅制度、交办制度、转办制度、催办制度、回告制度。审查结案制度、复信制度、信访文书归档制度、保密与回避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时期,是中国玉器的鼎盛时期。
    A

    明清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明代的文书工作制度

    正确答案: 明王朝强化秘书工作,在着力健全机构的同时,还树力于改进规章制度。与高度发展的封建君主专制相适应,明代产生了一些新的文书工作制度。
    1.票拟,内阁大学士阅读奏章后,先拟写对所奏问题的初步处理意见,贴于原奏章上,以供皇帝批阅时参考
    2.贴黄
    3.公文格式
    4.公文文体,规定奏本用(洪武正韵)的字体,黄册用细字,并不准服帖,错处须用印压盖
    5.行移勘合
    6.明代很重视对公文的检查,催办,除六科负责督促,催办各官衙外,皇帝还经常派员检查各官衙的公文处理情况
    7.明代继承了元代的公文照刷,磨勘制度
    8.明代制定了(授职到任须知),将元代的当面交卷制度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
    9.明代的公文传递制度已经完善,有水驿,陆驿和水陆兼驿,州,县还社有专门检查,督促公文译传的官员
    10.明代公文的保密制度尤其严格,各朝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增补保密条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唐,宋档案工作制度

    正确答案: 1.归档档案-凡文书办理完毕,交勾司加盖印章,并在指定置注明年月日,交档案库
    2.一案一卷制度-即将一件事由公文立为一卷存档,称为案卷
    3.复制多份副本制度-官甲需复制三份,分布于三处甲库
    4.鉴定制度-每三年对档案作一次鉴定,剔除不需长期保留者
    5.检查,修整制度-对档案要经常检查,如发现有错,损的,应及时修整
    6.查阅制度-主要体现在官员铨选过程中对官甲材料的查阅。至于档案的保密,对失职的处罚条律,类似于文书工作的律令。
    宋代的档案工作制度比唐朝有时一步发展,表现:
    1.档案的集中-宋代规定,凡中央政府的档案和地方路,州,军,府,监,县的各种册籍,都得按期逐级上级。这一制度有助于统治阶级对地方的控制和了解
    2.对唐朝的“一案一卷制度”宋代做了发展:凡在文书登记和立卷时,需区别新案和旧案
    3.档案的整理-对有关档案需分门编录成册,按收受时间顺序粘连起来,粘连处加盖骑章,注意年月,页数,封题,事目
    4.档案的保管-要日晒,重要档案别有一籍,收存于专门的库房
    5.档案的鉴定,销毁
    6.档案的查阅-对档案的借阅,归还规定更加严格。宋代的档案保密制度类同于文书保密制度,若违章,其处罚条例也很严。宋代档案的集中,整理,保管,鉴定,销毁,保密等程序已系统化,被沿用至今,成为现代档案工作的基础,这是宋代档案工作比唐朝进一步成熟的表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唐,宋时期的重要的文书工作制度

    正确答案: 1.“四禁”制度-要求中书舍人遵守的职业规范。内容是,文件工作必须做到保密,及时,不发生差错,不遗忘误事
    2.用纸制度-凡黄纸一律为皇室专用,由中书舍人起草的“外制”用黄纸,由翰林学士起草的“内制”用白麻纸,凡诸陵荐告上表用白麻纸,皇上赏赐,征召的敕书用白藤纸等
    3.公文折叠制度-唐朝公文制作完毕,按一定尺寸大小,折叠起来,是对卷轴制度的改进
    4.公文装封,编号制度-公文需装入一定的封套,实封,加印,编号后才能发出,宋朝时这一制度发展为实封制度
    5.贴黄制度-凡拟制敕书时,有写错或谬误处,一律帖上黄纸,在黄纸上改正,这是唐朝首创的公文纠错制度
    6.公文拟制和誊录制度-各级各类公文由专人拟制,同类公文有统一的格式。宋朝时公文誊录制度更严
    7.公文签名判暑制度-唐,宋时,公文拟毕,必须由主官签名,以示负责
    8.一文一事制度-产生于魏晋,唐宋时得以巩固9.公文移交制度-各级官府的公文需定期移交。
    除此之外,宋朝还新创了一一些制度:
    1.引黄制度-即将章,奏,表,等文书的内容特点,时间,所要到达的道和里写于文字封面或文首
    2.公文抬头避讳制度-始于秦,宋朝时期发展很大,给文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公文格式-对表,状,奏等公文规定了统一格式,有了一定的程式要求
    4.军邮制度-以军士代替百姓为递夫,后又转置递卒,尤其禀给,成为定制,建立起军邮局
    5.保密制度-宋朝在辽,金,元的威胁下尤其注重保密工作,此外,宋朝中央的文书工作还有一些规则,包括批答,内批,进草,录白,录黄,画黄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