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1)联系:离开社会道德就谈不上个人的品德,而许多人的品德也构成或影响社会道德的面貌或风气。
(2)区别:道德的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个人的意志、个别人的存亡和个别人品德的有无而转移。而品德的发生、发展有赖于个体的存在,它既受社会环境与教育的影响,同时也服从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发展水平的制约;道德的研究是伦理学或社会学的任务,品德则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更多“道德与品德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品德和道德的联系。


    正确答案:
    (1)个体品德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2)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3)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它们的最终根源是相同的,它们都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 第2题:

    概念与语词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概念与语词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它表现为:某个特定的词语,通常可以用来表示相应的概念;某个特定的概念,也一般是用相应的词语来表达。概念与语词的区别1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语词是一种语言形式。2任何概念都必须借助于语词来表达,但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3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4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 第3题: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正确答案: 道德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道德贯串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品德即道德品质,有时也称思想品德,是一个人依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固的心理特征。例如,某个学生一贯诚实友爱、热爱集体、等。道德与品德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道德和品德的区别
    ①在所反映的内容方面。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其所反映的是群体和社会中的准则规范。而这些准则规范反映出特定社会阶层和组织的利益。也就是说,道德会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随社会基础的改变而改变。不同的社会对道德提出了不同的时代要求,由于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和需求不同,对道德内容的侧重也就有所不同。
    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其所反映的是个体与道德相联系的心理特征。与道德不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更受个人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制约。这就使得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很多人类的共性规律,又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
    ②所属的范畴方面。道德主要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伦理学是一种主要研究价值和规则的根据的哲学科目。在道德方面,伦理学研究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主要就是揭示道德关系中的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并根据这种矛盾的性质和特点,总结出反映这种矛盾发展规律的道德理论,确定解决这种矛盾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提出进行道德评价的标准以及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以便不断地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品德则主要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一门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在品德方面,心理学主要探讨个体内在的品德心理结构、机制、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个体对道德的内化和个性化,其核心是道德自我的形成、发展。
    (2)道德和品德的联系
    ①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没有社会道德规范就难以评价个体的品德。同时,一个社会的道德环境好坏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②个体品德反作用于社会道德
    个体的品德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对社会道德舆论、道德风尚产生重要的影响,成为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集中表现和反映时代特征。

  • 第4题:

    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正确答案: 区别:
    (1)任务不同;智育侧重传受知识,发展知识;德育则是形成学生科学 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过程不同。智育通过逐年增加和变换课程来 实现;而德育则在各年纪同时反复进行;
    (3)涉及的范围不同;德育比智育 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性。
    (4)德育比智育具有情感性,智育则是以兴趣激人,德育 则是以情感人。
    联系;目的相同,内容和组织形式有联系;两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辨证统一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

  • 第5题:

    德育过程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正确答案: 德育过程是外在的教育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是个体内在的发展过程;
    两者有内在联系;德育过程必须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才能实现把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个体品德的目的。

  • 第6题:

    简述品德与道德之间的联系。


    正确答案: 品德与道德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他们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品德是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和在个体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2)社会道德风气影响个人品德的发展,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社会道德的影响下形成发展的,离开了道德就没有品德而言。
    (3)个体的品德也会反作用于社会道德状况。

  • 第7题:

    简述道德与伦理的区别和联系。


    正确答案: 道德与伦理的区别主要有:作为日常用法,“伦理”更具客观、外在、社会性意味;“道德”更多地或更有可能用于个人,更含主观、内在、个体性意味;作为价值本身,伦理的核心是正当(适当、合适、合宜等),道德的核心是善(或美德、德性、好等);作为行为规范,伦理具有普遍性,道德具有独特性;作为评价尺度,伦理的尺度是正当与不正当、对与错,道德的尺度是好与坏、善与恶。作为学术范畴,伦理指关于各种道德的理性分析、说明、论证和评判,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和抽象性,道德指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原则、规范和行为,具有生活化、多样性和具体性。道德与伦理的联系是:二者是一体两面的,都关涉人类社会生活的善恶意义和行为的价值规范,都具有调节人类生活秩序、创造和谐的功能。伦理不内化为道德就不能有效实施,道德没有伦理基础,就缺乏合理性论证而沦为说教和空谈。

  • 第8题:

    关于道德与品德关系的说法,最全面的是()。

    • A、二者相互区别
    • B、二者相互联系
    • C、二者相互独立
    • D、二者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关于道德与品德关系的说法,最全面的是()。
    A

    二者相互区别

    B

    二者相互联系

    C

    二者相互独立

    D

    二者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道德和品质的区别是()
    A

    道德是社会现象,品德是个体现象

    B

    品德是社会现象,道德是个体现象

    C

    道德是自然现象,品德是生物现象

    D

    道德是生物现象,品德是自然现象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道德与品德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联系:离开社会道德就谈不上个人的品德,而许多人的品德也构成或影响社会道德的面貌或风气。   
    (2)区别:道德的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个人的意志、个别人的存亡和个别人品德的有无而转移。而品德的发生、发展有赖于个体的存在,它既受社会环境与教育的影响,同时也服从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发展水平的制约;道德的研究是伦理学或社会学的任务,品德则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政治与道德的区别和联系。

    正确答案:
    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以善恶为中心进行评价的社会规范和标准,因此,道德是社会的意识形态。政治与道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具体分析如下:
    (1)政治与道德的联系
    ①政治对于道德具有巨大的影响和制约力,政治权力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强化或改造社会道德内容,使之为统治者的利益服务。
    ②道德对政治也有积极作用,社会的道德善恶标准往往影响着政治权力的统治基础、作用方向和方式,同时,道德也规范着政治成员的政治行为。
    (2)政治与道德的区别
    ①政治是社会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和利益关系的直接体现,而道德则是社会意识形态,受经济关系支配,但也反映和体现其他社会关系。
    ②政治具有权力强制性,而道德是靠不具有权力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和人们的心理信念来实现的。
    ③政治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事务,而道德则常以个人为作用对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参考答案:

    法律与道德的一致性:
    观念层面,法律观念和道德观念基本是同一的。
    从秩序层次来看,法律秩序和道德秩序是很难区分的。
    从阶级本质看,阶级本质相同的法律与道德的功能是一致的。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
    表现形式不同。
    体系和结构不同。
    作用范围不同。
    作用机制不同。
    保障实施力量和制裁方式不同。


  • 第14题:

    简述道德与品德的区别。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道德与品德的区别主要有:(1)从内容上来讲,道德与品德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全面而又完整;而品德作为人的个体意识的一种形式,其内容只占其中一个部分。因此,从反映内容看,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广阔得多,概括得多。
    (2)道德是社会现象,品德是个体现象。道德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品德则是依赖于某一个体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社会道德一经确立,就以传统、公德、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并对整个社会关系的维持起调节控制作用,而品德一旦形成,就以个人信念、理想、稳定的心理倾向和惯常的行为倾向等方式表现出来,并对个体的品德行动起支配调节作用。
    (3)道德的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而品德的形成发展不仅受社会发展条件制约,还要受个体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
    (4)道德是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 第15题:

    简述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正确答案: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们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言行,并以此要求和评价他人的言行。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表现在:
    (1)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
    (2)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广阔得多。
    (3)品德与道德产生的需要不同:道德的产生是社会需要。品德的产生是个体需要。
    品德与道德的联系表现在:
    (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
    (2)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3)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有一定的反作用
    总之,品德和道德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心理学、教育学研究个体品德,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社会道德。

  • 第16题:

    道德和品质的区别是()

    • A、道德是社会现象,品德是个体现象
    • B、品德是社会现象,道德是个体现象
    • C、道德是自然现象,品德是生物现象
    • D、道德是生物现象,品德是自然现象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正确答案: 教师职业道德是道德的一个特殊领域,它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应它们的联系而言,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道德作为社会共同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善恶标准和观念,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价值来源。在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中,道德总是为各种师德规范的确立提供合理性论证,提供有力的依据,教师职业道德价值思想根植于道德基础之中,总是与道德相一致的。总之,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就它们之间区别而言,道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最一般、最普遍的善恶标准和观念,而教师职业道德则是教师职业活动中特有的善恶标准和观念;二者产生的时间和发展有所不同,道德先于教师职业道德产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萌芽和产生,而教师职业道德则是人类社会脑体分工之后才开始萌芽产生的。就它们发展而言,道德是随着社会整体的发展而发展的,而教师职业道德,虽然也是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但重要的、具体的还是在教师职业领域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与教师职业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二者适用的范围有所不同,道德范围比较广泛,对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都具有一般的指导价值和一定善恶评价意义,而教师职业道德的适用范围虽然也能对社会其他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总体上是适应教师职业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在社会中的存在,主要是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进行调节,给予善恶的评价。

  • 第18题:

    品德与道德之间的联系有()。

    • A、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
    • B、社会道德风气影响个人品德的发展
    • C、个体的品德也会反作用于社会道德状况
    • D、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社会道德的影响下形成发展的,离开了道德就没有品德而言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品德和道德的联系表现在()

    • A、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 B、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 C、品德和道德的最终根源相同
    • D、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相同

    正确答案:A,B,C

  • 第20题:

    问答题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正确答案: 道德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道德贯串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品德即道德品质,有时也称思想品德,是一个人依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固的心理特征。例如,某个学生一贯诚实友爱、热爱集体、等。道德与品德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道德和品德的区别
    ①在所反映的内容方面。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其所反映的是群体和社会中的准则规范。而这些准则规范反映出特定社会阶层和组织的利益。也就是说,道德会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随社会基础的改变而改变。不同的社会对道德提出了不同的时代要求,由于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和需求不同,对道德内容的侧重也就有所不同。
    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其所反映的是个体与道德相联系的心理特征。与道德不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更受个人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制约。这就使得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很多人类的共性规律,又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
    ②所属的范畴方面。道德主要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伦理学是一种主要研究价值和规则的根据的哲学科目。在道德方面,伦理学研究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主要就是揭示道德关系中的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并根据这种矛盾的性质和特点,总结出反映这种矛盾发展规律的道德理论,确定解决这种矛盾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提出进行道德评价的标准以及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以便不断地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品德则主要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一门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在品德方面,心理学主要探讨个体内在的品德心理结构、机制、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个体对道德的内化和个性化,其核心是道德自我的形成、发展。
    (2)道德和品德的联系
    ①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没有社会道德规范就难以评价个体的品德。同时,一个社会的道德环境好坏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②个体品德反作用于社会道德
    个体的品德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对社会道德舆论、道德风尚产生重要的影响,成为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集中表现和反映时代特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正确答案: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们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言行,并以此要求和评价他人的言行。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表现在:
    (1)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
    (2)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广阔得多。
    (3)品德与道德产生的需要不同:道德的产生是社会需要。品德的产生是个体需要。
    品德与道德的联系表现在:
    (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
    (2)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3)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有一定的反作用
    总之,品德和道德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心理学、教育学研究个体品德,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社会道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品德和道德的联系表现在()
    A

    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B

    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C

    品德和道德的最终根源相同

    D

    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相同


    正确答案: A,B
    解析: 品道与道德的关系:(1)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⑵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于社会道德;(3)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它们的最终根源是相同的,它们都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品德与道德之间的联系。

    正确答案: 品德与道德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他们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品德是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和在个体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2)社会道德风气影响个人品德的发展,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社会道德的影响下形成发展的,离开了道德就没有品德而言。
    (3)个体的品德也会反作用于社会道德状况。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