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试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题目
试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相似考题
更多“试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与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有哪些阶段与特点?


    答案:
    解析: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对于学前儿童而言,主要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发展。

      (1)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这个阶段孩子已经能区别出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具有性别概念。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二是对他人性别的认识。儿童对他人性别的认识是从2岁开始的,但这时还不能准确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大约2岁半到3岁左右,绝大多数孩子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同时,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性别角色的初步知识,如女孩要玩娃娃,男孩要玩汽车等。

      (2)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此阶段的儿童已经能明确分辨自己是男还是女,并对性别角色的知识逐渐增多,如男孩和女孩在穿衣服和游戏、玩具方面的不同等。但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他们能接受各种与性别习惯不符的行为偏差,如认为男孩穿裙子也很好,几乎不会认为这是违反了常规。这说明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还不很明确,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3)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孩子们不仅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不能哭,女孩要文静、不能粗野等。但与儿童对其他方面的认识发展规律一样,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出刻板性,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并会受到惩罚和耻笑。如一个男孩玩娃娃就会遭到同性别孩子的反对,认为不符合男子汉的行为。

  • 第2题:

    试述学前儿童语音发展的几个阶段、特点及其教育。


    正确答案: (1)非自控音阶段(出生―20天):发音器官为语音的发生做好最基本的物质准备。
    (2)咕咕出声阶段(21天―5个月):声音听辨能力有较大发展,有大量的“玩弄”声音的现象,有了最初的语音模仿和“对话”意识。
    (3)牙牙学语阶段(6个月―1岁左右):连续发音的节奏感加强,发音的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出现许多类似语言的语调。这阶段显著的特征是婴儿模仿发音的能力大大提高。
    (4)学说话阶段(1岁―1岁半):连续音节和类似词的音节增多,能说出一些单词,无意义的音节减少,这是一个由无意的音节过渡发展大词音的过渡阶段。
    (5)积极言语发展阶段(1岁半―6岁):开始由单词句、双词句向完整句发展,集中的无意义的发音现象消失,发音和发出的词和句子整合在一起。但由于发音器官发育未成熟,会出现许多语音“错误”。

  • 第3题:

    学前儿童兴趣发展有哪些阶段及特点?


    正确答案: (1)兴趣发展初级阶段(出生~1岁)。可以分为三个小阶段:1~3月是先天反射性阶段,4~9个月是相似性物体再认的知觉阶段,9个月以后是新异性探索阶段。
    (2)多种兴趣开始发展阶段(1~3岁)。进入1岁以后,孩子的兴趣逐渐丰富起来。对活动的、微小的物体、突然消失的物体、成人的动作或活动以及因果关系感兴趣。2岁后,孩子对语音的兴趣加强,避开那个开始有意识的模仿。
    (3)兴趣的广泛发展并逐步稳定阶段(3~6岁)。进入幼儿期后,在婴儿兴趣发展的基础上,幼儿兴趣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特点:第一,在兴趣的范围方面:孩子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感兴趣,对客观世界充满了好奇,对游戏的兴趣是幼儿期占主导地位的兴趣,对因果关系的兴趣发展迅速,对动画片、活动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二,在兴趣的稳定性方面:幼儿兴趣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个别差异。

  • 第4题:

    试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正确答案: 自我意识是人对于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认识、体验与控制,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知、情、意)分析的,包括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儿童由1岁前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到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
    (2)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孩子会叫妈妈,表明他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更重要的是,孩子在15个月之后已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
    (3)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标志,能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的产生。
    (4)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以后):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调节逐渐发展起来。

  •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正确答案: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主要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发展:
    (1)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
    这个阶段孩子已经能区别出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具有了性别概念。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一是对他人性别的认识。儿童对他人性别的认识是从2岁开始的,但这时还不能准确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大约2岁半到3岁左右,绝大多数孩子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同时,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性别角色的初步知识,如女孩要玩娃娃,男孩要玩汽车等。
    (2)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
    此阶段的儿童已经能明确分辨自己是男还是女,并对性别角色的知识逐渐增多,如男孩和女孩在穿衣服和游戏、玩具方面的不同等。但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他们能接受各种与性别习惯不符的行为偏差,如认为男孩穿裙子也很好,几乎不会认为这是违反了常规。这说明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还不很明确,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3)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
    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孩子们不仅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不能哭,女孩要文静、不能粗野等。但与儿童对其他方面的认识发展规律一样,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出刻板性,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并会受到惩罚和耻笑。如一个男孩玩娃娃就会遭到同性别孩子的反对,认为不符合男子汉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试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正确答案: 自我意识是人对于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认识、体验与控制,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知、情、意)分析的,包括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儿童由1岁前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到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
    (2)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孩子会叫妈妈,表明他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更重要的是,孩子在15个月之后已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
    (3)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标志,能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的产生。
    (4)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以后):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调节逐渐发展起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正确答案: 自我意识是组成个性的一个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分别如下:
    (1)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
    ①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儿童在1岁前从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到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产生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处于自我感觉阶段。
    ②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孩子从会叫妈妈起,就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更重要的是孩子在15个月以后已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
    ③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名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时,这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
    ④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后)。在知道自己是独立个体的基础上,逐渐开始了简单的、对自己的评价;进入幼儿期,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也开始发展。
    (2)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①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各年龄间存在明显差异,而5岁是自我意识明显提高的转折点;
    ②自我意识各因素的发展速度与程度不同,自我评价能力(SA)略高于自我情绪体验(SE)和自我控制能力(SC),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速度比较平稳,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则呈明显的转折点,在5岁左右变化较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学前儿童语音发展的几个阶段、特点及其教育。

    正确答案: (1)非自控音阶段(出生―20天):发音器官为语音的发生做好最基本的物质准备。
    (2)咕咕出声阶段(21天―5个月):声音听辨能力有较大发展,有大量的“玩弄”声音的现象,有了最初的语音模仿和“对话”意识。
    (3)牙牙学语阶段(6个月―1岁左右):连续发音的节奏感加强,发音的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出现许多类似语言的语调。这阶段显著的特征是婴儿模仿发音的能力大大提高。
    (4)学说话阶段(1岁―1岁半):连续音节和类似词的音节增多,能说出一些单词,无意义的音节减少,这是一个由无意的音节过渡发展大词音的过渡阶段。
    (5)积极言语发展阶段(1岁半―6岁):开始由单词句、双词句向完整句发展,集中的无意义的发音现象消失,发音和发出的词和句子整合在一起。但由于发音器官发育未成熟,会出现许多语音“错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游戏中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儿童在游戏中不断获得并且检验自我力量,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
    2)儿童在游戏中逐步掌握应对挫折和宣泄压力的正确方法,自信心和自尊心不断增强。
    3)儿童在游戏中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学会协调并且整合自我感情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 第11题:

    如何促进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正确答案:在自我评价中树立信心(对给幼儿具体而真诚的赞美、对给幼儿公正而客观地评价、多给幼儿提供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机会);在自我体验中享受成功(鼓励幼儿的自主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创设表现机会,获得成就感);在自我调节中增进交往(在日常生活中增强自我约束力,提高同伴交往的机会;通过游戏等活动提高幼儿自我控制力)。

  • 第12题:

    简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经过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1)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
    (2)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
    (3)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
    (4)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以后)。

  • 第13题:

    问答题
    试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
    1岁前儿童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别开,甚至不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逐渐地,儿童知道了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就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
    (2)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
    孩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的前提是要和妈妈分离。随着孩子会叫“妈妈”,说明孩子已经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3)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
    儿童在2~3岁的时候,掌握代名词“我”,是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
    (4)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以后)
    进入幼儿期后,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已开始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游戏中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儿童在游戏中不断获得并且检验自我力量,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
    2)儿童在游戏中逐步掌握应对挫折和宣泄压力的正确方法,自信心和自尊心不断增强。
    3)儿童在游戏中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学会协调并且整合自我感情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试述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特点及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1)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分两个阶段:
    ①亲社会行为的萌芽阶段(2岁左右)。
    这个阶段的儿童已表现出初步的分享、援助等行为。
    ②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出现明显个别差异(3~6、7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合作行为发展迅速,分享行为有所变化,并表现出明显的各性差异。
    (2)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①社会生活环境,如社会文化、电视媒介等。
    ②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如家庭、同伴相互作用等。
    ③移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简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经过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 (1)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
    (2)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
    (3)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
    (4)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以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试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趋势与年龄阶段的关系。

    正确答案: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属简单的心理现象;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1)0~1岁儿童感知觉特征
    从出生到1岁,是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其具体特征如下:
    ①儿童出生时就已经有各种感觉,如:物体碰到面颊,新生儿就会表现出吸吮的反应来,这是与生俱来的,是无条件反射。新生儿已有触觉、味觉、视觉和听觉等,这是生理性的活动,同时又是原始的心理活动。
    ②知觉在儿童出生后不久,在感觉的基础上也发展起来,如视知觉,而且开始出现不同感觉道的协同活动,听到声音,他会把视线和头转向声源,这些协调的反应是知觉活动。
    ③原始的感知过程中已经出现了感觉分化,即不同感觉道对相应刺激会做出不同的反射活动,但原始的感知过程对刺激物的分析和综合能力是很低的,如:新生儿对任何触及嘴唇的东西都做出吸吮反应。以后,新生儿有了不同感觉器官的协调活动,表明新生儿的感知过程的综合能力在提高。
    (2)1~3岁儿童感知觉特征
    1岁到3岁,是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其具体特征如下:
    ①出生后第一年,婴儿已能够分辨亲人和陌生人,说明他已具有了知觉的恒常性,这是知觉水平的概括。
    ②随着语言的出现和发展,知觉的概括性水平逐渐提高,婴儿对事物的知觉渐渐和具体表象联系起来。
    ③2岁后,随着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知觉的概括逐渐向思维的概括过渡。
    (3)3岁以后儿童感知觉特征
    3岁以后,是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其具体特征如下:
    ①开始掌握知觉标准。3岁以后,儿童对物体的知觉渐渐和有关概念联系起来,如幼儿通过对空间和时间的知觉,就能够知道“上午”和“下午”,实际上这时他已掌握了“知觉标准”,这已不单纯是时间知觉,而是时间概念了。
    ②观察力得到发展。3岁以后,幼儿的知觉活动已发展到能够进行观察,即有目的有意识地去知觉,4、5岁以后观察力进一步发展,能够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试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是连续的,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比如,2~3岁儿童在外界事物的影响下,借助感知觉和动作可以进行思维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记忆中所保持的表象越来越多,在量变的基础上,儿童的思维活动发生了质变,产生了具体形象思维。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表现在前后发展之间不是没有联系的,先前的较低级的发展是后来较高级的发展的前提。
    儿童心理随着量变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便发生质变,表现出一些带有本质性的重要差异,使儿童心理发展呈现出阶段性。这也就是成人有时“突然”发觉孩子近来“懂事”了、“长大”了的缘故。
    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不是绝对对立的,是辨证统一的。儿童心理发展一般采取渐变的形式,在原有的质的特征占主要地位时,已经开始出现新的质的特征的萌芽,而当新的特征占据主要地位之后,往往仍有旧的特征的表现。
    总之,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是辨证统一的,在连续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质变,构成了发展的阶段性,阶段特征之间的交叉又体现了发展的连续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