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题目
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由于中国古代文学以生动而具象的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又由于他广泛、深刻地反映着传统文化的其他部分的内容,所以他的审美功能及认识功能历久弥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多“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典籍中比重最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学说如道家、法家学说都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正确答案:总括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分述的意义:
    (1)(反帝任务完成,民族独立实现)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2)(反封任务完成,人民解放实现)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广大中国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主人。
    (3)(国家统一完成,和平局面实现)军阀割据混战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4)(社会主义方向确定)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5)(中国共产党从夺权到执政)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 第4题:

    中国古代文学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正确答案: 1.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2.“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
    3.写意手法和中和之美

  • 第5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伦理纽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之一
    • B、重视道德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C、中国传统文化重利轻义
    • D、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平均大同

    正确答案:A

  • 第6题:

    为什么说中国文化是伦理型文化?


    正确答案:跟封建制度有关,国家最高集权(皇帝)为了保护自己的封建统治“教育”自己的臣民们应守君君臣臣之道,倡导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其实就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制定了这样的一个游戏规则,说白了就是怕你谋反、怕你大逆不道等等,将封建社会塑造成一个强调等级伦理制度的社会,因此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营造了中国独特的伦理性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始终贯穿着一种可以称之为“公忠”的道德精神。在重视整体精神的影响下,出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在自己的五千年文明史上,之所以能历经磨难,长兴不衰,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坚忍不拔的民族伟力,就在于我们民族有着这种“廓然大公”、爱国、爱民的崇高道德精神。
    正由于这种重视整体利益,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的根本道德价值取向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仁爱”思想,是一种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道德精神。“仁爱”既是一种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又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智慧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从历史条件来看,我国孕育了伦理性的中国文化。

  • 第7题:

    儒家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春秋时代,儒家思想家就明确地指出,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人具有羞恶之心。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

    正确答案: 1.源远流长的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始终贯穿着一种可以称之为“公忠”的道德精神。
    2.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仁爱”思想,是一种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道德精神。
    3.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十分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应有道德义务。
    4.中国传统道德中有一种非常可贵的道德精神,那就是主张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需要的情况下,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和爱国爱民、无私奉献、舍生取义的“君子”作为一切有道德进取心的人们心目中的理想道德人格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这种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中国营造学社最重要的建筑学术研究团体?

    正确答案: 中国营造学社,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建筑学术研究团体,学社成立于1929年,由创办人朱启钤任社长。社址设于北平。学术部分经费来自“中华文化基金董事会”和“中英庚款董事会”的赞助。1931-1932年,梁思成、刘敦桢相继入社,于1932年分别担任法式部、文献部主任。全盛时期,全社有工作人员20余人。抗日战争期间,学社迁移至昆明和四川南溪县庄。1946年停办。
    中国营造学社存在的17年间,进行大量的古代建筑实例的调查、测绘和研究工作,拟定了重要古建筑的修缮、复原计划,搜集、整理了重要的古建筑文献资料,校勘、重印了宋《营 造法式》、明《园冶》、《髹饰录》、清《一家言·居室器玩部》等古籍,编辑出版了《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从1930年起至1945年止,共出7卷23期。发表了梁思成、刘敦桢以及学社其他研究人员撰写的关于古建筑调查报告、修缮复原计划、营造史料阐述、哲匠史料阐述等大量学术著作。他们披荆斩棘,率领学术其他同仁,足踏16省,200余县,涉猎建筑文物、城乡民居及传统城市规划等2000余单位,为我国古建筑的研究开创了自己的道路。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建筑界、考古界,以及国外汉学界中都享有盛誉。
    可以说,中国营造学社奠定了中国建筑史学的基石,既涌现了梁思成、刘敦桢这样的第一代建筑史学的创业者,也培育了刘志平、陈明达、莫宗江、罗哲文、单士元等一批优秀的第二代建筑史学专家,其影响是深远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中国古代文学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正确答案: 1.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2.“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
    3.写意手法和中和之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道德型文化?

    正确答案: 伦理道德精神渗透于中国史学、文学和一切人文文化之中。孟子认为一个人即使不能治国平天下,也不能放松个人的道德修养,仍然要承担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义务。
    孔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提出系统的伦理道德理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主张“仁”,他认为这是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学问的人的准则。例如孔子提到仁者爱人和忠恕之道,强调调节君臣、父子等人际关系应该双方按照忠恕原则,相互尊重。从这些例子看出,孔子所说君子等都是从伦理道德方面说的。中国道德学说提出多种道德规范,这和孔子都有密切关系。孔子把做人的道德品格摆在重要的地位,认为一个人处理事情不能违背道义原则。孔子在指出仁实际上是各种美德的总称的同时,又把此价值标准成为道。例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的这些道德标准和精神,对我国道德教育有开创之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典籍中比重最大()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为什么说中国是茶的故乡?


    正确答案: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在我国古代文献中称颂茶树为“南方之嘉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茶”字的演变与确定,也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茶的祖国是中国。茶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的称谓。中国的茶文化及饮茶习俗在汉、唐、宋代就已向中国周边地区辐射,明清以后更传至欧美,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都证明我国是茶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是茶的故乡。

  • 第14题:

    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正确答案: 第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从我国实际情况看,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缺乏、科学技术落后,管理知识和经验不足。也迫切需要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引进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发展对外贸易,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第15题:

    为什么说中国营造学社最重要的建筑学术研究团体?


    正确答案: 中国营造学社,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建筑学术研究团体,学社成立于1929年,由创办人朱启钤任社长。社址设于北平。学术部分经费来自“中华文化基金董事会”和“中英庚款董事会”的赞助。1931-1932年,梁思成、刘敦桢相继入社,于1932年分别担任法式部、文献部主任。全盛时期,全社有工作人员20余人。抗日战争期间,学社迁移至昆明和四川南溪县庄。1946年停办。
    中国营造学社存在的17年间,进行大量的古代建筑实例的调查、测绘和研究工作,拟定了重要古建筑的修缮、复原计划,搜集、整理了重要的古建筑文献资料,校勘、重印了宋《营 造法式》、明《园冶》、《髹饰录》、清《一家言·居室器玩部》等古籍,编辑出版了《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从1930年起至1945年止,共出7卷23期。发表了梁思成、刘敦桢以及学社其他研究人员撰写的关于古建筑调查报告、修缮复原计划、营造史料阐述、哲匠史料阐述等大量学术著作。他们披荆斩棘,率领学术其他同仁,足踏16省,200余县,涉猎建筑文物、城乡民居及传统城市规划等2000余单位,为我国古建筑的研究开创了自己的道路。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建筑界、考古界,以及国外汉学界中都享有盛誉。
    可以说,中国营造学社奠定了中国建筑史学的基石,既涌现了梁思成、刘敦桢这样的第一代建筑史学的创业者,也培育了刘志平、陈明达、莫宗江、罗哲文、单士元等一批优秀的第二代建筑史学专家,其影响是深远的。

  • 第16题:

    为什么说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


    正确答案: 我国花卉资源十分丰富,奇花异草数不胜数。例如杜鹃花,世界上原种数约为800个,而我国则占了约650个。山茶花全世界约220种,而生长在我国的则有195种;在近500种报春花中,我国占了约390种。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地形、气候、土壤多种多样;特别是中生代和第三纪裸子植物发生及发展的时期,一直是温暖的气候;第四纪冰川时我国没有受到北方大陆冰盖的破坏,只受到山岳冰川和气候波动的影响,基本上保持了第三纪古热带比较稳定的气候。因为这些原因,使得我国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栽培植物八大起源中心中最大的中心。在已知的有花植物约27万种中,中国约有2万5千多种。在北半球其它地区早已灭绝的一些古老孑类群中,仍在中国保存至今的有银杏、银杉、水松、金线松、珙桐、连香树等等。
    我国的花卉资源经过多种渠道流入世界各地,为丰富世界的园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6世纪以后,我国大量的花卉资源传入国外,欧美自中国花卉引进后,很快改变了原来的面貌,因而,国外往往把到中国采集花卉资源称为挖金。英国曾从中国引走了数千种园林植物,在一些专类园或墙园、杜鹃园、蔷薇园、牡丹芍药园、岩石园等中扮演主要角色。在欧洲,曾经流传这样一句话:没有中国的花木,就称不上一个花园。 自1899年起,有一个名叫亨利·威尔逊的人先后5次来中国搜集栽培和野生花卉。在长达18年的时间里,他走遍川、鄂、滇、甘、陕、台诸省,共搜集乔灌木达1200种,采集蜡叶标本65000份。威尔逊在1929年在美国出版了他在中国采集的记事,书名就叫《中国,园林之母》,从此,中国就有了“世界园林之母”之称。
    可以这么说,凡是引种植物的国家,都栽有中国的花卉。国外引去的花卉种质资源,一些直接应用于园林绿化,为世界各国的园林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些用于作为花卉杂交育种的亲本,为从根本上改造原有的花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为有不少中国花卉种类和品种具有早花、四季开花、有芳香、特点优异、抗逆性强等特性。

  • 第17题:

    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由于中国古代文学以生动而具象的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又由于他广泛、深刻地反映着传统文化的其他部分的内容,所以他的审美功能及认识功能历久弥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18题:

    为什么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


    正确答案:1.源远流长的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始终贯穿着一种可以称之为“公忠”的道德精神。
    2.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仁爱”思想,是一种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道德精神。
    3.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十分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应有道德义务。
    4.中国传统道德中有一种非常可贵的道德精神,那就是主张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需要的情况下,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和爱国爱民、无私奉献、舍生取义的“君子”作为一切有道德进取心的人们心目中的理想道德人格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这种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第19题:

    单选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伦理纽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之一

    B

    重视道德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

    中国传统文化重利轻义

    D

    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平均大同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为什么环境财政是中国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 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对环境安全的追切需求,决定了环境保护在中国社会公共需求中的重要地位。而环境保护中存在的市场失灵,要求政府对环境资源配置进行干预,要求政府代替市场提供环境安全这一极其重要的公共物品。政府调节的必要性和公共财政的必要性是相互重合的两个问题。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提供环境安全,以纠正环境资源市场配置失灵,保障中国市场化进程顺利进行,从而要求建立环境财政。因此,环境财政是中国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道德文化?

    正确答案: 1、中国对于文化概念的起源突出了对人的教化;
    2、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礼崩乐坏、道德不古的情况下形成的,解决道德问题是诸子百家探讨的主要问题;
    3、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墨、道、佛都是倡导道德,褒善贬恶的;
    4、道德包括了世间万事万物的总规律、总规范、总原则;
    5、具有高尚的道德是中国文化推崇的理想目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 由于中国古代文学以生动而具象的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又由于他广泛、深刻地反映着传统文化的其他部分的内容,所以他的审美功能及认识功能历久弥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判断题
    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学说如道家、法家学说都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