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司空图以“味”论诗,从文论史上看,继承、发挥了刘勰、钟嵘的见解,但他更强调“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尤重诗境的深远。并不重视作品的社会内容,这种认识影响了宋代严羽妙悟说、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
更多“试析司空图“滋味说”的理论内涵。”相关问题
  • 第1题:

    什么是司空图的韵味说?简析司空图韵味说对钟嵘《诗品》滋味说的继承、发展和深化。


    正确答案: 钟嵘《诗品》认为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只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才是‚诗之至也‛。对于诗歌意境的特殊性质,司空图从鉴赏角度,把‚味‛作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提了出来,就是‚韵味‛说。他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强调诗歌要有‚咸酸‛之外的‚醇美‛之味。他的‚韵味‛说本于钟嵘‚滋味‛说,但有发展和深化。
    第一,司空图比钟嵘更加自觉地把‚味‛作为论诗的原则和衡量诗歌的标准。钟嵘说最好的诗是具有隽永味道的 作品:‚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而司空图则更为明确地表述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就是说,若是不会或不去辨味,就不配来谈诗。
    第二,司空图并没有停留在提出这一醇美的韵味理论,而是深入探讨了这种韵味的具体丰富的内容。所谓‚四外‛都是论述意境的特殊性质,笼统说都是指丰富的醇美韵味。

  • 第2题:

    试析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及其对后世文论的影响。


    正确答案: (1)此说是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出的。
    (2)在阶级社会中,进步人士由于遭受剥削阶级的迫害而加深了以阶级社会和剥削阶级统治的本质的认识,激起对进步理想和真善美的追求,从而使作品的思想性有质的飞跃,并获得创作的动力,最终写出优秀的作品。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正揭示了这一普遍的规律,其中既有对前人著述经验的总结,也有自己深切体会与认识。他说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还遭流放,故《离骚》,“盖自怨生也”,亦与此相通。由于宫刑之辱,其后所完成的《史记》在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虚伪,歌颂下层人民的淳朴善良,达到了新的高度,为历代史书望尘莫及。
    (3)“发愤著书”说实质是强调作家对社会现实须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为文应有感而发,有为而作,敢于揭露和批判现实;而唐代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宋代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都是对它的的继承和发展。
    (4)他对孔子作《春秋》的“寓义于事”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史记》历来被誉为“实录”之作,但并非没有思想倾向。他指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记述并非就事论事,而应从进步的思想出发作评价,褒贬是非,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使人受到教育。司马迁推崇孔子的《春秋》,但并不囿于儒家的成见。历来效忠封建王朝的学者说他:是非谬于圣人,还说《史记》是谤书,这正说明他能够从史实材料出发独立思考,揭露和抨击封建社会的黑暗,同情被压迫人民,表现了进步的历史观和批判现实的文学的结合,这一点与他重视文学的讽谏传统是一致的。他把《诗》、《骚》的讽谏传统作为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当时正值辞赋的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之风盛行,因些他突出文学讽谏传统是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5)司马迁在序中记述了他自己出身史官世家,祖先世代为周室太史,其你学问渊博,文化修养深厚,他自幼受其教诲,这无疑为他后来的事业打下根基。青年的游历和国家图书馆大量的阅读,为写作准备了丰富的资料和浓厚的生活体验,他立志实现其父遗愿,以孔子作《春秋》为榜样,进一步“稽其成败兴坏之理”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他的《史记》实现了他的这一愿望与志向,对我们理解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和文学创作中的继承与革新的关系,都有启迪意义。司马迁的切身体验,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并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第3题:

    试析方回“意境说”的内涵及其在文论史上的影响。


    正确答案: 方回所谓的“心”,就是情意的概称,并偏重立意,他实质是区别现实生活的物境与诗人“存乎心寸之间”的意境。
    (1)一个写诗的人,如只在“不与人同”的物境下功夫,不从自己的情意炼其感受,则诗中境界之表象与“人境”相距甚远,但其“心”却“与人同”。那么其境无情深意远之致。
    (2)如他是“治其心”而不求保种“幻世骇众”的物境,那么他在诗中所呈现的境界虽是常人所能遇到的,却有常人不能及的意志情悠之趣。
    (3)方回体悟到诗境形成过程中诗人主观方面的作用“观其而知其心”是对“意境”有比较成熟全面的认识,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清人纪昀受他影响,将“意境”作为诗的重要审美标准,金圣叹对景与境的区别,梁启超的《惟心》实承方回的心境说。

  • 第4题:

    (司空图的)“四外”说


    正确答案: “四外”说,包含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和《与极浦书》中“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就是司空图“韵味”说的具体内容,笼统的说,都是指丰富的醇美韵味,细分析则可分三组,内涵略有不同:“韵外之旨”,应该是指有意境的作品有表层文字、声韵覆盖下的无尽情致;“味外之旨”,则应是侧重有意境的作品所具有的启人深思的理趣;而“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则是指有意境的作品在表层描写的形象之外,还能让鉴赏者联想到,但又朦胧模糊的多重境象。这种情致、理趣、境象,在作品中都是潜伏着的假存在,要依靠鉴赏者以自己的审美经验去体会、召唤、再现出来。

  • 第5题:

    “滋味”说是由()提出的。

    • A、刘勰
    • B、钟嵘
    • C、严羽
    • D、司空图

    正确答案:B

  • 第6题:

    问答题
    简要说明司空图“韵味”说的内涵。

    正确答案: “像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合称“四外”,共同构成了司空图“韵味”说的基本内容。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韵味”说。“江岭之南,凡是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有所乏耳。”以比喻来说诗,认为作为诗歌的原始材料或咸或酸都有味,而只有诗歌才具有“醇美”之味;“醇美”之味来源于咸酸而又有别于咸酸,“醇美”之味在咸酸之外,比咸酸更高级更美妙。这种“醇美”之味,又称之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所谓“韵外之致”,即强调在语言方面做到“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就是说诗歌创作要比它的语言本身具有更为生动、深远的东西,艺术性语言呈现一种启示性、隐喻性的态势,给读者留下联想、想象与回味的余地。所谓“味外之旨”,不仅要求诗歌语句精美,而且要求在语言文字之外还要有更为耐人回味思考的东西。就是说不要停留在语言锤炼的表面,而是要寄余味于语言之外,刻画出鲜明可感的形象,寄寓着深厚蕴藉的情意,使读者把玩不已,回味不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填空题
    司空图提出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钟嵘《()》的滋味说,但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深化。

    正确答案: 诗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滋味”说是由()提出的。
    A

    刘勰

    B

    钟嵘

    C

    严羽

    D

    司空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勰有“余味”说的提法,钟嵘则是以“()”说著名。
    A

    滋味

    B

    品味

    C

    食味

    D

    气味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司空图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
    A

    曹丕《典论·论文》的“诗赋欲丽”说

    B

    陆机《文赋》的“诗缘情而绮靡”说

    C

    钟嵘《诗品》的“滋味”说

    D

    《庄子》的“得意而忘言”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教材认为:司空图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
    A

    曹丕《典论•论文》的诗赋欲丽说

    B

    陆机《文赋》的诗缘情而绮靡说

    C

    钟嵘《诗品》的滋味说

    D

    《庄子》的得意而忘言说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析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及其对后世文论的影响。

    正确答案: (1)此说是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出的。
    (2)在阶级社会中,进步人士由于遭受剥削阶级的迫害而加深了以阶级社会和剥削阶级统治的本质的认识,激起对进步理想和真善美的追求,从而使作品的思想性有质的飞跃,并获得创作的动力,最终写出优秀的作品。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正揭示了这一普遍的规律,其中既有对前人著述经验的总结,也有自己深切体会与认识。他说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还遭流放,故《离骚》,“盖自怨生也”,亦与此相通。由于宫刑之辱,其后所完成的《史记》在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虚伪,歌颂下层人民的淳朴善良,达到了新的高度,为历代史书望尘莫及。
    (3)“发愤著书”说实质是强调作家对社会现实须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为文应有感而发,有为而作,敢于揭露和批判现实;而唐代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宋代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都是对它的的继承和发展。
    (4)他对孔子作《春秋》的“寓义于事”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史记》历来被誉为“实录”之作,但并非没有思想倾向。他指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记述并非就事论事,而应从进步的思想出发作评价,褒贬是非,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使人受到教育。司马迁推崇孔子的《春秋》,但并不囿于儒家的成见。历来效忠封建王朝的学者说他:是非谬于圣人,还说《史记》是谤书,这正说明他能够从史实材料出发独立思考,揭露和抨击封建社会的黑暗,同情被压迫人民,表现了进步的历史观和批判现实的文学的结合,这一点与他重视文学的讽谏传统是一致的。他把《诗》、《骚》的讽谏传统作为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当时正值辞赋的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之风盛行,因些他突出文学讽谏传统是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5)司马迁在序中记述了他自己出身史官世家,祖先世代为周室太史,其你学问渊博,文化修养深厚,他自幼受其教诲,这无疑为他后来的事业打下根基。青年的游历和国家图书馆大量的阅读,为写作准备了丰富的资料和浓厚的生活体验,他立志实现其父遗愿,以孔子作《春秋》为榜样,进一步“稽其成败兴坏之理”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他的《史记》实现了他的这一愿望与志向,对我们理解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和文学创作中的继承与革新的关系,都有启迪意义。司马迁的切身体验,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并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司空图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

    • A、曹丕《典论·论文》的“诗赋欲丽”说
    • B、陆机《文赋》的“诗缘情而绮靡”说
    • C、钟嵘《诗品》的“滋味”说
    • D、《庄子》的“得意而忘言”说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司空图提出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钟嵘《()》的滋味说,但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深化。


    正确答案:诗品

  • 第15题:

    司空图提出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钟嵘《()》的“()”说,但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深化。


    正确答案:诗品;滋味

  • 第16题:

    论述司空图韵味说的艺术原则。


    正确答案: 司空图韵味说的艺术原则是在评论作品和描绘各种诗境时自然言及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直致所得强调诗人深入自然,即目所见,任性率真,而不数事用典。
    (2)思与境偕“思”指作者所要抒写的主观情思;“境”指作者为表达情思而创设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物境。“思与境偕”,从创作的角度说,是指诗人在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完美统一;从塑造诗歌形象的角度来说,即是指“意”与“象”的结合。
    (3)万取一收即从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中,挑选出最具有特征又最具代表性的生活现象,通过艺术虚构,把它熔铸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这一形象虽然是个别和独特的,但它概括了广阔的生活内容,因而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4)离形得似所谓“形”是指诗人所描绘的客观物象;“神”是指诗人所描绘的审美对象内在具有的精神和作者对它的主观感受和评价。“离形”即不拘泥于形似而非抛弃“形”,要求超出具体物象之表,概括其内在的精神本质。
    (5)妙造自然自然即天然本色,情意纯真,语淡味隽,虽出于诗人精心创作,但丝毫看不出雕琢的痕迹,是诗人妙造的第二自然。

  • 第17题:

    为什么说司空图的诗学理论是唐代意境理论的总结。


    正确答案: 说司空图是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总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王昌龄的“境思”、皎然的“采奇于象外”、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理论,认为诗歌形象是虚实相生的,是在有形的具体的景象描写之外,能借象征、暗示等手法创造一个无形的,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亦即具有召唤结构的艺术形象。
    二、是在前人以“味”论诗的基础上,把“味”作为论诗的一个重要标准提出来,说“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并且提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理论。认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要求诗歌形象鲜明生动,如在耳目之前,而又不空泛,同时还必须含蓄深远,有无穷的意味。以上两点实际上是互为因果的,前者就客体形象提出的要求,后者就审美主体提出的要求。
    三、是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就是二十四种不同艺术风貌的诗歌意境。它们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都有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是老庄的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在具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诗歌意境中的体现。或者说,这二十四种诗境,分别是“象外之象”和“韵外之致”的有机统一,是司空图意境理论的具体体现。

  • 第18题:

    问答题
    试析司空图“滋味说”的理论内涵。

    正确答案: 司空图以“味”论诗,从文论史上看,继承、发挥了刘勰、钟嵘的见解,但他更强调“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尤重诗境的深远。并不重视作品的社会内容,这种认识影响了宋代严羽妙悟说、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司空图“韵味”说的内涵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 “韵味说”,其基本内容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总的来说,诗歌“韵味”的审美内涵具体表现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前者指诗歌的形象要具体、生动、不浮泛,仿佛是读者可以触摸得到的;后者指在具体、生动、可感的形象中还要有丰富的蕴藉,所抒发的情感含而不露,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能让读者愈读愈有发现,愈读愈有味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司空图的诗学理论是唐代意境理论的总结。

    正确答案: 说司空图是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总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王昌龄的“境思”、皎然的“采奇于象外”、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理论,认为诗歌形象是虚实相生的,是在有形的具体的景象描写之外,能借象征、暗示等手法创造一个无形的,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亦即具有召唤结构的艺术形象。
    二、是在前人以“味”论诗的基础上,把“味”作为论诗的一个重要标准提出来,说“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并且提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理论。认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要求诗歌形象鲜明生动,如在耳目之前,而又不空泛,同时还必须含蓄深远,有无穷的意味。以上两点实际上是互为因果的,前者就客体形象提出的要求,后者就审美主体提出的要求。
    三、是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就是二十四种不同艺术风貌的诗歌意境。它们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都有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是老庄的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在具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诗歌意境中的体现。或者说,这二十四种诗境,分别是“象外之象”和“韵外之致”的有机统一,是司空图意境理论的具体体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教材认为:司空图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
    A

    曹丕《典论·论文》的“诗赋欲丽”说

    B

    陆机《文赋》的“诗缘情而绮靡”说

    C

    钟嵘《诗品》的“滋味”说

    D

    《庄子》的“得意而忘言”说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什么是司空图的韵味说?简析司空图“韵味”说对钟嵘《诗品》“滋味”说的继承、发展和深化。

    正确答案: 钟嵘《诗品》认为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只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才是“诗之至也”。对于诗歌意境的特殊性质,司空图从鉴赏角度,把“味”作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提了出来,就是“韵味”说。他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强调诗歌要有“咸酸”之外的“醇美”之味。他的“韵味”说本于钟嵘“滋味”说,但有发展和深化。
    第一,司空图比钟嵘更加自觉地把“味”作为论诗的原则和衡量诗歌的标准。钟嵘说最好的诗是具有隽永味道的作品:“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而司空图则更为明确地表述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就是说,若是不会或不去辨味,就不配来谈诗。
    第二,司空图并没有停留在提出这一醇美的韵味理论,而是深入探讨了这种韵味的具体丰富的内容。所谓“四外”都是论述意境的特殊性质,笼统说都是指丰富的醇美韵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司空图提出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钟嵘《()》的“()”说,但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深化。

    正确答案: 诗品,滋味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