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孤岛”时期,上海租界内有哪些重要的抗日报刊?它们的斗争情况如何?”相关问题
  • 第1题: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上海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
    19世纪50年代上海就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外贸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报业迅速崛起,外国人办的外文报刊、宗教报刊、商业报刊称霸上海报坛。60-70年代教会报刊有近10种,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1868美-林乐知)。90年代上海英文报纸形成《字林西报》(1864出版时间长达101年)《华洋通讯》《文汇报》三足鼎立的局面。取代了香港、广州成为全国新兴的报业中心。
    第一家报刊是《北华捷报》(1850被视为英国官报);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最有影响的外文报纸《字林西报》;最早的教会报刊,第一家中文月刊《六合丛谈》(1857);《万国公报》;第一份中文近代化商业报纸《上海新报》(1861美-伍德);第一家由外国人创办,中国人主持笔政的商业报《申报》(1872英-美查)。

  • 第2题: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香港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
    1842-1860年是香港报纸大发展的阶段,其中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有四家:《中国之友》(1842对港英政府持反对态度对太平天国持同情态度);《香港纪录报》(1827将<三国演义>译为英文连载);《德臣报》(1845历史129年);《孑子剌报》(1857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英文日报)。1861年发展逐步落后于上海,退居全国第二位。
    出现最早的报纸是《香港钞报》(1841);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遐迩贯珍》(1853最早使用铅字印刷刊有中英文对照目录首次出现收费广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刊《香港船头货价纸》(1858)。

  • 第3题:

    上海"孤岛"报刊


    正确答案: 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西方国家控制的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因其四周均被日军侵占而形同"孤岛"。这一情形一直持续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时期中外各种政治势力纷纷利用"孤岛"的特殊环境创办报刊等新闻媒体,开展舆论宣传活动,其中以爱国人士主办的抗日报刊为主,著名的有《译报》、《文汇报》等。

  • 第4题:

    试述上海“孤岛”时期抗日报刊及其抗日宣传和斗争。


    正确答案: 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英、美、法等西方国家控制的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因其四周均被日军侵占而形同"孤岛"。这一情形一直持续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占上海租界结束。因此,上海"孤岛"是指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间的上海租界地区。这一时期中外各种政治势力纷纷利用"孤岛"的特殊环境,在"孤岛"上创办报刊等新闻媒体,开展舆论宣传活动,其中以爱国人士主办的抗日报刊为主,著名的有《译报》、《文汇报》等。

  • 第5题:

    评述上海“孤岛”时期抗日报刊与爱国报人的艰苦斗争。


    正确答案: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到后来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上海那些尚未被日寇占领的租界被称为“孤岛”,这一段时期被称为孤岛时期当时的“孤岛”报刊不受日寇的控制。党和受党影响的新闻工作者,利用英美法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借用外国人的名义创办了一批中文抗日报刊进行抗日宣传。影响较大的有《译报》、《每日译报》、《文汇报》等。另外,上海的许多民营电台也拒绝向日寇登记,有的还进行了抗日宣传。“苏联呼声”电台用俄、中、英、德等多种语言广播,真实报到了二次世界大战,从而侧面支持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 第6题:

    "孤岛文学"指的是()

    • A、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
    • B、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
    • C、左联时期的上海左翼文学
    • D、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文学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单选题
    "孤岛文学"指的是()
    A

    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

    B

    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

    C

    左联时期的上海左翼文学

    D

    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文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出现过哪些重要的进步报刊?它们是怎样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

    正确答案: 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集团为了维护其摇摇欲附的反动统治,一方面颁布《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勘乱时期危害国家紧急治罪法》等反动法令,并出动军警对蓬勃兴起的爱国民主运动进行镇压;另一方面加紧对进步新闻带来和进步新闻工作者进行摧残和迫害。然而,新闻界的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民主人士并没有被国民党制造的白色恐怖吓倒,他们冲破重重障碍,在国统区创办了许多进步报刊。这些报刊,有的是秘密出版的,有的是公开出版的,有的是借用外国商人的名义出版的。其中主要的有:
    一、《周报》。1945年9月8日创刊于上海,由唐獀、柯灵主编,茅盾、夏衍、马寅初、马叙伦、吴晗、郑振铎、叶圣陶等名人均为该刊撰稿。该刊“站在人民的立场”,以“加强团结,实行民主”为使命。1946年8月被国民党查禁。
    二、《文萃》周刊。1945年10月9日在上海创刊,由黎澎主编。开始主要选载重庆、昆明、成都、贵阳等地报刊上的精彩文章,并且选登过延安《解放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的社论。郭沫若、茅盾、田汉、宦乡、许广平、米谷、丁聪、沈同衡等著名文化界人士也经党在该刊发表文章和政治漫画。1946年后,该刊成为上海地下党领导的革命刊物。它用通俗的文字宣传党的政策,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阴谋,引起反动派的恐慌。1947年3全面内战爆发,该刊转入地下,改名《文萃丛刊》。同年7月22日,该刊编辑陈子涛、骆何民和经理吴承德被捕,1948年分别被杀害,史称“文萃三烈士”,该刊随即停刊。
    三、《展望》。1948年5月1日创刊上海,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社长俞寰澄。该刊《军事一周》专栏每期都有对战局的报道和分析,大胆揭露国民党军事上的惨败和政治上玩弄和谈的阴谋,很受读者欢迎。1949年3月被子查封。上海解放后复刊。
    四、《解放》报。1946年2月22日创刊于北平,总编辑钱俊瑞。它是中国共产党在北平创办的一份公开出版的机关报。同年5月29日被国民党查封,钱俊瑞等30余人遭国民党逮捕。
    五、《挺进报》。1947年2月创刊。它是中共重庆地下市委秘密出版的油印报纸,专门抄收刊载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稿。后被国民党发现,编辑和出版人员陈然、成善谋被杀害。
    上海《文汇报》和《新民晚报》在党的影响下也投入了争取民主、解放的斗争。此外,还出现了大批学生进步报刊。它们在发动和指导学生运动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在上海“孤岛”时期,爱国报人是怎样坚持斗争的?

    正确答案: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上海尚未被日寇占领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被称为“孤岛”。爱国的中国新闻工作者利用英美法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借用外国人的名义,创办了一批中文抗日报刊。这种挂出洋人旗号的做法被称做办“洋旗报”。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译报》(1937)《每日译报》(1938)《导报》(1938)《文汇报》(1938)。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孤岛”时期,上海租界内有哪些重要的抗日报刊?它们的斗争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从那时起上海尚未被日寇占领的公共租界形同“孤岛”,到1942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五年间,史称上海孤岛时期。当时,爱国的新闻工作者利用英法美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借用外国人的名义创办了一批中文抗日报刊。这些报刊聘请外国商人担任发行人,避免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新闻检查和租界当局的阻挠,继续进行抗日宣传。
    这些挂出洋人旗号的报纸被称作“洋旗报”,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译报》、《每日译报》、《导报》和《文汇报》等。这些“洋旗报”在特殊的环境中生存,发挥了特殊的抗日宣传作用,为抗日活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谈谈上海“孤岛”时期抗日新闻事业的斗争。

    正确答案: (1)1937年11月12日中国军队撤出上海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这段时期,上海租界尚未被日军占领,人们称其为“孤岛”时期。
    (2)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上海地区的进步新闻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利用“孤岛”的特殊条件和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借用外国商人的名义,创办了一批中文抗日报刊,如《译报》、《每日译报》、《文汇报》等。与此同时,一些爱国人士也以外商名义在上海租界出版抗日报刊,如《文汇报》、《华美早报》、《大美晚报》(中文版)等。
    (3)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还利用“苏商”名义出版《时代》周刊,使日寇占领区的人民能够看到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的言论和抗日消息。
    (4)上海沦陷后,上海的30多座民营广播电台不屈服日寇的压力,拒绝向日寇登记。他们利用“孤岛”的特殊情况,向租界警务处登记继续播音,其中有的民营台还做了一些抗日的广播宣传,播出了爱国进步的歌曲。
    (5)苏联以苏商的名义在日本侵略军占领的上海建立的“苏联呼声”广播电台,还曾报道过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消息,并对二战做了真实的报道,从侧面支持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6)“孤岛”时期,上海爱国进步的新闻工作者所进行的宣传活动,他们的英勇斗争事迹,在中国的抗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上海“孤岛”时期是指从()年11月中国军队撤离上海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上海租界为止。
    A

    1935

    B

    1936

    C

    1937

    D

    1938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上海“孤岛”时期,爱国报人是怎样坚持斗争的?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上海尚未被日寇占领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被称为“孤岛”。爱国的中国新闻工作者利用英美法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借用外国人的名义,创办了一批中文抗日报刊。这种挂出洋人旗号的做法被称做办“洋旗报”。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译报》(1937)《每日译报》(1938)《导报》(1938)《文汇报》(1938)。

  • 第14题:

    北伐战争时期中共领导工人经过斗争收回的英租界是()。

    • A、汉口
    • B、上海
    • C、九江
    • D、福州
    • E、南京

    正确答案:A,C

  • 第15题:

    上海“孤岛”时期是指从()年11月中国军队撤离上海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上海租界为止。

    • A、1935
    • B、1936
    • C、1937
    • D、1938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出现过哪些重要的进步报刊?它们是怎样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


    正确答案: 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集团为了维护其摇摇欲附的反动统治,一方面颁布《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勘乱时期危害国家紧急治罪法》等反动法令,并出动军警对蓬勃兴起的爱国民主运动进行镇压;另一方面加紧对进步新闻带来和进步新闻工作者进行摧残和迫害。然而,新闻界的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民主人士并没有被国民党制造的白色恐怖吓倒,他们冲破重重障碍,在国统区创办了许多进步报刊。这些报刊,有的是秘密出版的,有的是公开出版的,有的是借用外国商人的名义出版的。其中主要的有:
    一、《周报》。1945年9月8日创刊于上海,由唐獀、柯灵主编,茅盾、夏衍、马寅初、马叙伦、吴晗、郑振铎、叶圣陶等名人均为该刊撰稿。该刊“站在人民的立场”,以“加强团结,实行民主”为使命。1946年8月被国民党查禁。
    二、《文萃》周刊。1945年10月9日在上海创刊,由黎澎主编。开始主要选载重庆、昆明、成都、贵阳等地报刊上的精彩文章,并且选登过延安《解放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的社论。郭沫若、茅盾、田汉、宦乡、许广平、米谷、丁聪、沈同衡等著名文化界人士也经党在该刊发表文章和政治漫画。1946年后,该刊成为上海地下党领导的革命刊物。它用通俗的文字宣传党的政策,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阴谋,引起反动派的恐慌。1947年3全面内战爆发,该刊转入地下,改名《文萃丛刊》。同年7月22日,该刊编辑陈子涛、骆何民和经理吴承德被捕,1948年分别被杀害,史称“文萃三烈士”,该刊随即停刊。
    三、《展望》。1948年5月1日创刊上海,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社长俞寰澄。该刊《军事一周》专栏每期都有对战局的报道和分析,大胆揭露国民党军事上的惨败和政治上玩弄和谈的阴谋,很受读者欢迎。1949年3月被子查封。上海解放后复刊。
    四、《解放》报。1946年2月22日创刊于北平,总编辑钱俊瑞。它是中国共产党在北平创办的一份公开出版的机关报。同年5月29日被国民党查封,钱俊瑞等30余人遭国民党逮捕。
    五、《挺进报》。1947年2月创刊。它是中共重庆地下市委秘密出版的油印报纸,专门抄收刊载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稿。后被国民党发现,编辑和出版人员陈然、成善谋被杀害。
    上海《文汇报》和《新民晚报》在党的影响下也投入了争取民主、解放的斗争。此外,还出现了大批学生进步报刊。它们在发动和指导学生运动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 第17题:

    北伐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收回了以下哪些租界,极大的振奋了士气()。

    • A、上海公共租界
    • B、上海法租界
    • C、青岛日租界
    • D、汉口、九江英租界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谈谈上海“孤岛”时期抗日新闻事业的斗争。


    正确答案:(1)1937年11月12日中国军队撤出上海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这段时期,上海租界尚未被日军占领,人们称其为“孤岛”时期。
    (2)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上海地区的进步新闻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利用“孤岛”的特殊条件和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借用外国商人的名义,创办了一批中文抗日报刊,如《译报》、《每日译报》、《文汇报》等。与此同时,一些爱国人士也以外商名义在上海租界出版抗日报刊,如《文汇报》、《华美早报》、《大美晚报》(中文版)等。
    (3)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还利用“苏商”名义出版《时代》周刊,使日寇占领区的人民能够看到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的言论和抗日消息。
    (4)上海沦陷后,上海的30多座民营广播电台不屈服日寇的压力,拒绝向日寇登记。他们利用“孤岛”的特殊情况,向租界警务处登记继续播音,其中有的民营台还做了一些抗日的广播宣传,播出了爱国进步的歌曲。
    (5)苏联以苏商的名义在日本侵略军占领的上海建立的“苏联呼声”广播电台,还曾报道过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消息,并对二战做了真实的报道,从侧面支持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6)“孤岛”时期,上海爱国进步的新闻工作者所进行的宣传活动,他们的英勇斗争事迹,在中国的抗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 第19题:

    单选题
    孤岛文学”指的是()。
    A

    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

    B

    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

    C

    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文学

    D

    国民党统治区的左翼文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评述上海“孤岛”时期抗日报刊与爱国报人的艰苦斗争。

    正确答案: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到后来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上海那些尚未被日寇占领的租界被称为“孤岛”,这一段时期被称为孤岛时期当时的“孤岛”报刊不受日寇的控制。党和受党影响的新闻工作者,利用英美法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借用外国人的名义创办了一批中文抗日报刊进行抗日宣传。影响较大的有《译报》、《每日译报》、《文汇报》等。另外,上海的许多民营电台也拒绝向日寇登记,有的还进行了抗日宣传。“苏联呼声”电台用俄、中、英、德等多种语言广播,真实报到了二次世界大战,从而侧面支持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上海“孤岛”时期抗日报刊及其抗日宣传和斗争。

    正确答案: 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英、美、法等西方国家控制的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因其四周均被日军侵占而形同"孤岛"。这一情形一直持续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占上海租界结束。因此,上海"孤岛"是指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间的上海租界地区。这一时期中外各种政治势力纷纷利用"孤岛"的特殊环境,在"孤岛"上创办报刊等新闻媒体,开展舆论宣传活动,其中以爱国人士主办的抗日报刊为主,著名的有《译报》、《文汇报》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上海"孤岛"报刊

    正确答案: 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西方国家控制的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因其四周均被日军侵占而形同"孤岛"。这一情形一直持续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时期中外各种政治势力纷纷利用"孤岛"的特殊环境创办报刊等新闻媒体,开展舆论宣传活动,其中以爱国人士主办的抗日报刊为主,著名的有《译报》、《文汇报》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上海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

    正确答案: 19世纪50年代上海就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外贸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报业迅速崛起,外国人办的外文报刊、宗教报刊、商业报刊称霸上海报坛。60-70年代教会报刊有近10种,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1868美-林乐知)。90年代上海英文报纸形成《字林西报》(1864出版时间长达101年)《华洋通讯》《文汇报》三足鼎立的局面。取代了香港、广州成为全国新兴的报业中心。
    第一家报刊是《北华捷报》(1850被视为英国官报);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最有影响的外文报纸《字林西报》;最早的教会报刊,第一家中文月刊《六合丛谈》(1857);《万国公报》;第一份中文近代化商业报纸《上海新报》(1861美-伍德);第一家由外国人创办,中国人主持笔政的商业报《申报》(1872英-美查)。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