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反应:H2(g)+CO2(g)=H2O(l)+CO(g),反应的Qp Qv,(>,<或=)”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CO(g)+H2O(g)CO2(g)+H2(g)一Q的平衡中,能同等程度的增加正、逆反应速率的是( )。

    A.加催化剂

    B.增加CO2的浓度

    C.减少CO的浓度

    D.升高温度


    正确答案:A

  • 第2题:

    已知反应C(s) + 2H2O(g) ←→ CO2(g) + 2H2(g) 的Kp为A,用A 表示下列各反应的平衡常数Kp 1/2C(s)+ H2O(g) ←→ 1/2CO2(g) + H2(g) Kp=()


    正确答案:A1∕2

  • 第3题:

    已知CO(g)+H2O(g)→CO2(g)+H2(g)是基元反应,该反应是()级反应。

    • A、一级
    • B、二级
    • C、三级
    • D、四级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反应CO(g)+H2O(g)=CO2(g)+H2(g),在600 ℃、100 kPa下达到平衡后,将压力增大到5000kPa,这时各气体的逸度系数为γ(CO2)=1.09, γ(H2)=1.10, γ(CO)=1.23, γ(H2O)=0.77。这时平衡点应当()

    • A、保持不变
    • B、无法判断
    • C、移向右方(产物一方)
    • D、移向左方(反应物一方)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在下列反应中,进行lmol反应时放出热量最大的是哪个?()

    • A、CH4(l)+2O2(g)===CO2(g)+2H2O(g)
    • B、CH4(g)+2O2(g)===CO2(g)+2H2O(g)
    • C、CH4(g)+2O2(g)===CO2(g)+2H2O(l)
    • D、CH4(g)+3/2O2(g)===CO(g)+2H2O(l)

    正确答案:C

  • 第6题:

    下列反应中ΔrHΘm等于产物ΔfHΘm的是()

    • A、CO2(g)+CaO(s)===CaCO3(s)
    • B、1/2H2(g)+1/2I2(g)===HI(g)
    • C、H2(g)+Cl2(g)===2HCl(g)
    • D、H2(g)+1/2O2(g)===H2O(g)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反应CO(g)+H2O≒CO2(g)+H2(g),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所以无论压力如何变,对平衡无影响。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在下列反应中,Qp=Qv的反应为()

    • A、CaCO3(s)→CaO(s)+CO2(g)
    • B、N2(g)+3H2(g)→2NH3(g)
    • C、C(s)+O2(g)→CO2(g)
    • D、2H2(g)+O2(g)→2H2O(l)

    正确答案:C

  • 第9题:

    若反应气体都是理想气体,反应平衡常数之间有Ka=Kp=Kx的反应是()①2HI(g)=H2(g)+I2(g)②N2O4(g)=2NO2(g)③CO(g)+H2O(g)=CO2(g)+H2(g)④C(s)+CO2(g)=2CO(g)

    • A、(1)(2)
    • B、(1)(3)
    • C、(3)(4)
    • D、(2)(4)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2C(s)+O2(g)→2CO(g)在298K,101325Pa下反应时,其反应恒压热效应Qp=-221kJ,在此条件下,QV=()。


    正确答案:-223.4kJ

  • 第11题:

    理想气体反应体系CO(g)+H2O(g)=CO2(g)+H2(g)平衡常数Kn()

    • A、仅与温度有关
    • B、与温度、压力有关
    • C、与温度、压力、惰性组分有关
    • D、与反应物浓度有关

    正确答案:A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反应中,熵增加最多的是(  )。
    A

    2SO2(g)+O2(g)=2SO3(g)

    B

    NH4NO3(s)=N2O(g)+2H2O(l

    C

    MnO2(s)+Mn(s)=2MnO(s)

    D

    CO(g)+H2O(g)=CO2(g)+H2(g)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气体分子数由多变少,是熵减小的反应;C项,固相反应,熵变很小;D项,气体分子数不变,反应的熵变很小。

  • 第13题:

    已知在一定温度下: SnO2(s)+2H2(g) === Sn(s)+2H2O(g)   KΘ1=21.0 CO(g)+H2O(g) === CO2(g)+H2(g) KΘ2=0.034 因此,下列反应SnO2(s)+2CO(g) === Sn(s)+2CO2(g)的3KΘ3=()

    • A、21.0
    • B、0.714
    • C、0.0243
    • D、21.6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在CO(g)+H2O(g)<=>CO2(g)+H2(g)一Q的平衡中,能同等程度的增加正、逆反应速率的是()。

    • A、加催化剂
    • B、增加CO2的浓度
    • C、减少CO的浓度
    • D、升高温度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假设各反应中的气体都是理想气体,则Kø=Kp=Kx=Kn的反应是()

    • A、CaCO3(s)=CaO(s)+CO2(g)
    • B、N2O4(g)=2NO2(g)
    • C、2ZnS(s)+3O2(g)=2ZnO(s)+2SO2(g)
    • D、CO(g)+H2O(g)=CO2(g)+H2(g)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在298K,反应H2(g)+1/2O2(g)==H2O(l)的Qp与Qv之差是:()

    • A、-3.7kJ.mol-1
    • B、3.7kJ.mol-1
    • C、1.2kJ.mol-1
    • D、-1.2kJ.mol-1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若下列反应都在298K下进行,则反应的ΔrHm与生成物的ΔfHm相等的反应是:()

    • A、1/2H2(g)+1/2I2(g)→HI(g)
    • B、H2(g)+Cl2(g)→2HCl(g)
    • C、H2(g)+1/2O(g)→H2O(g)
    • D、C(金刚石)+O2(g)→CO2(g)
    • E、HCl(g)+NH3(g)→NH4Cl(s)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某体系存在 C(s),H2O(g),CO(g),CO2(g),H2(g)五种物质,相互建立了下述三个平衡:   H2O(g)+C(s)=== H2(g)+CO(g)   CO2(g)+H2(g)===H2O(g)+CO(g)  CO2(g)+C(s)===2CO(g)  则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C为:()

    • A、C=3
    • B、C=2
    • C、C=1
    • D、C=4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若反应气体都是理想气体,反应平衡常数之间有Ka=Kp=Kx的反应是:() (1)2HI(g)=H2(g)+I2(g); (2)N2O4(g)=2NO2(g); (3)CO(g)+H2O(g)=CO2(g)+H2(g); (4)C(s)+CO2(g)=2CO(g)

    • A、(1)(2)
    • B、(1)(3)
    • C、(3)(4)
    • D、(2)(4)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对理想气体反应 CO(g)+H2O(g)=H2(g)+CO2(g),下述关系正确的是:()

    • A、Kx< Kp
    • B、Kp= Kx
    • C、Kx= Kc
    • D、Kp< Kc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若已知H2O(g)和CO(g)在298K时的标准生成焓ΔHf.2980分别为:-242kJ.mol-1及-111kJ.mol-1,则反应H2O(g)+C(s)→H2(g)+CO(g)的反应热为()kJ。


    正确答案:131

  • 第22题:

    反应C(s)+H2O(g)=CO(g)+H2(g),在400℃达到平衡,此时若增加C(s)的量,则平衡()移动。

    • A、向左
    • B、向右
    • C、不

    正确答案:C

  • 第23题:

    填空题
    反应C(s)+H2O(g)=CO(g)+H2(g),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分别发生下列单一条件变化,增加1molH2O(g),平衡将向移动,CO(g)的含量将;增大容器体积,平衡将向()移动。

    正确答案: 右增大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下述3个反应: (1)S(s)+O2(g)→SO2(g) (2)H2(g)+O2(g)→H2O2(g) (3)C(s)+H2O(g)→CO2(g)+H2(g) 按ΔrSθm增加的顺序为()。

    正确答案: (3)>(1)>(2)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