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根据上文,回答第 75~78 题X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材料发出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该公司所购甲原材料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无其他税费,用于生产应税消费品。该公司2002年12月份“原材料——甲原材料”账户的月初借方余额为379992元,数量1000只;“在途物资”账户的月初借方余额为552000元(系11月份采购的甲原材料);“存货跌价准备”账户中属于甲原材料的月初贷方余额为20000元。12月份,该公司甲原材料

题目

根据上文,回答第 75~78 题

X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材料发出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该公司所购甲原材料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无其他税费,用于生产应税消费品。该公司2002年12月份“原材料——甲原材料”账户的月初借方余额为379992元,数量1000只;“在途物资”账户的月初借方余额为552000元(系11月份采购的甲原材料);“存货跌价准备”账户中属于甲原材料的月初贷方余额为20000元。12月份,该公司甲原材料收入业务如下:(1)3日,收到上月采购的甲原材料1500只,已验收入库。(2)15日,从外地Y公司采购甲原材料一批共计1300只,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520000元,增值税额为88400元,Y公司代垫的运杂费共计13840元,其中代垫的铁路运费为12000元,款项及运杂费已通过银行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运费可按7%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12月份,该公司甲原材料发出业务如下:(1)发出甲原材料500只,换入机器设备一台,发出该500只甲原材料时相应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0000元。(2)生产领用甲原材料3000只。

月末,该公司甲原材料预计单位可变现净值为365元。该公司产品的生产需要经过两道工序,工时定额为40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为30小时,第二道工序为10小时。12月初在产品为300只,材料费用为112080元;本月完工产品为3100只,第一道工序在产品为120只,第二道工序在产品为80只。甲原材料在开工时一次投入。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第 75 题 该公司2002午12月15日采购的甲原材料的单位成本为( )元。

A.363.2

B.363.85

C.370

D.410


相似考题
更多“根据上文,回答第 75~78 题X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材料发出按全月 ”相关问题
  • 第1题:

    实际工作中,工业企业的原材料核算方法包括( )。


    A.按实际成本计价

    B.按历史成本计价

    C.按计划成本计价

    D.按估算成本计价

    E.按预计发生的成本计价

    答案:A,C
    解析:
    实际工作中,工业企业的原材料核算方法包括按实际成本计价、按计划成本计价 。

  • 第2题:

    企业的原材料无论是按实际成本计价还是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其计入生产成本的原材料成本最终均应为所耗用材料的实际成本。()


    答案:对
    解析:

  • 第3题:

    11、11、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外购原材料实际成本的是()。

    A.运输过程中的合理损耗

    B.采购过程中发生保险费

    C.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

    D.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


    ABC

  • 第4题:

    一般工业企业的原材料核算方法包括()。

    A.按实际成本计价
    B.按市场价格计价
    C.按计划成本计价
    D.按估算成本计价
    E.按预计发生的成本计价

    答案:A,C
    解析:
    实际工作中,工业企业的原材料核算有两种方法,一是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方法,二是按计划成本计价,两种不同的计价标准所运用的账户及账户核算内容有很大差异。

  • 第5题: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应计入外购原材料实际成本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购人原材料: 借:原材料 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 600 贷:银行存款 93 600 (2)销售商品: 借:应收票据 234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000 (3)在建工程领用生产用库存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11 700 贷:原材料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 700 (4)盘亏原材料: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4 680 贷:原材料 4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80 (5)缴纳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3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