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两点间高差(h)与该两点连线的长度(L)的比叫坡度i:h/L。”相关问题
  • 第1题:

    坡度是两点间高差与其实际水平距离的()

    • A、积
    • B、差
    • C、比
    • D、和

    正确答案:C

  • 第2题:

    在地形图上确定直线的坡度叙述正确的是()。

    • A、直线的坡度等于直线上两点间线段的高差除以水平距离
    • B、直线的坡度与高差成正比
    • C、直线的坡度可用直线上任意两点的高差和水平距离来确定
    • D、直线上任意两点的坡度是相同的

    正确答案:A,B,C

  • 第3题:

    根据已知点,确定地面某点的位置时必须知道()

    • A、两点之间的平距
    • B、两点之间的高差
    • C、两点连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水平夹角
    • D、一点高程与两点之间高差
    • E、两点连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空间夹角

    正确答案:A,B,C

  • 第4题:

    如果A、B两点的高差h为正,则说明()

    • A、A点比B点高
    • B、B点比A点高
    • C、h的符号不取决于A、B两点的高程,而取决于首次假定水准面

    正确答案:B

  • 第5题:

    道路的纵面坡度,通常用两点高差与水平距离的百分比表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一档导线任意两点应力之差等于比载与这两点间的高差的乘积。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土方工程中的坡度是指两点间的高差与这两点间水平的距离之()。


    正确答案:

  • 第8题:

    在水准测量中,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与两点间测站数的平方根成()比。

    • A、正
    • B、负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填空题
    土方工程中的坡度是指两点间的高差与这两点间水平的距离之()。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用视距测量方法求A、B两点间高差,通过观测得尺间距L=0.365m,竖直角a=3°15’00",仪器高i=1.460m,中丝读数2.379m,则AB两点间高差hAB为:()
    A

    1.15m

    B

    1.14m

    C

    1.16m

    D

    1.51m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水准测量中,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与两点间距离(km数)的平方根成()比,与两点间测站数的平方根成()比。

    正确答案: 正、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两点间高差(h)与该两点连线的长度(L)的比叫坡度i:h/L。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计算题:检查计算堤顶或堤坡坡度:若已知堤顶或堤坡上两点之间的倾斜距离L和高差h,试计算两点之间的坡度。


    正确答案: 两点之间的倾斜距离L与高差h和水平距离D组成直角三角形,三者之间符合勾股定理,即L2=h2+D2,则可由L和h推算出D=(L2-h21/2
    由高差h和水平距离D即可计算两点之间的坡度:
    当坡度很缓时,一般用百分数i表示,i=(h/D)×100%;
    当坡度不是很缓时,一般用1∶m(m称为边坡系数)表示,m=D/h。
    假设:A、B两点之间的倾斜距离L=4.47m,高差h=2m,
    则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D=(4.472-221/2=4(m);
    若用百分数i表示坡度,i=(h/D)×100%=2÷4×100%=50%;
    若用1∶m表示坡度,m=D/h=4÷2=2,即坡度为1∶2。

  • 第14题:

    水平距离是()

    • A、两点间的连线的长度,
    • B、两点间的连线,在任一平面上投影的长度,
    • C、两点间的连线,沿铅垂方向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长度,
    • D、两点间的连线,在水准面上投影的长度。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在1︰1000的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间的高差为0.586m,平距为5.86cm;则A,B两点连线的坡度为()。

    • A、4%
    • B、2%
    • C、1%
    • D、3%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已知A、B两点间的高差为-3m,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30m,则A、B两点间的坡度为()。

    • A、-10%
    • B、10%
    • C、1%
    • D、-1%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坡度值i是坡道线路中心线与水平夹角的正切值,即坡道段的始点和终点的高差与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之比值。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在1:1000的地形图上,AB两点间的高差为0.10m,距离为5m;则地面上两点连线的坡度为()

    • A、1%
    • B、2%
    • C、3%
    • D、4%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两点间高差(h)与该两点间距离(D)的比叫坡度i=h/D。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问答题
    计算题:检查计算堤顶或堤坡坡度:若已知堤顶或堤坡上两点之间的倾斜距离L和高差h,试计算两点之间的坡度。

    正确答案: 两点之间的倾斜距离L与高差h和水平距离D组成直角三角形,三者之间符合勾股定理,即L2=h2+D2,则可由L和h推算出D=(L2-h21/2
    由高差h和水平距离D即可计算两点之间的坡度:
    当坡度很缓时,一般用百分数i表示,i=(h/D)×100%;
    当坡度不是很缓时,一般用1∶m(m称为边坡系数)表示,m=D/h。
    假设:A、B两点之间的倾斜距离L=4.47m,高差h=2m,
    则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D=(4.472-221/2=4(m);
    若用百分数i表示坡度,i=(h/D)×100%=2÷4×100%=50%;
    若用1∶m表示坡度,m=D/h=4÷2=2,即坡度为1∶2。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两点间高差(h)与该两点间距离(D)的比叫坡度i=h/D。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坡度是两点间高差与其实际水平距离的()
    A

    B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地面坡度是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与两点间的实地水平距离之比。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