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如何确定灌溉制度?”相关问题
  • 第1题:

    实践中如何实施非充分灌溉制度?


    正确答案: 在非充分灌溉实践中,对旱作物有的是采用减少灌水次数的方法,即减少对作物生长影响不大的灌水,保证关键时期的灌水;也有采用减少灌水定额的方法,不是使土壤达到最大田间持水量,而仅是田间持水量的一部分;另外,也有将削减下来的水量去扩大灌溉面积,以求得总产量的最高;或是将节省下来的水量去灌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以求得全灌区的作物增产价值量最高。
    对水稻则是采用浅水、湿润、晒田相结合的灌水方法,不是以控制淹灌水层的上下限来设计灌溉制度,而是以控制稻田的土壤水分为主。

  • 第2题:

    灌溉制度内容包括()

    • A、灌溉定额
    • B、灌水定额
    • C、灌溉方法
    • D、灌水时间

    正确答案:A,B,D

  • 第3题:

    在水源有保证的灌区确定旱作物灌溉制度,目前多采用水量平衡法。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如何合理确定灌溉时期?


    正确答案:棉花是否需要灌溉,可依据气候特点、土壤墒情、棉花的形态、生理指标加以判断。(1)土壤指标一般来说,棉田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80%,如果低于此含水量时,应及时进行灌溉。(2)形态指标还可根据棉株萎蔫发生的早迟、恢复的速度、生长状况以及色泽进行判断。棉花缺水的形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看叶片的颜色、大小和长相。叶色深绿灰暗,无光泽,手摸触感光滑;顶部叶较小,顶心不随太阳转动;叶柄、叶片主脉不易折断,捏后舒张复原时间长;棉株上部3-4主茎叶中午出现轻度萎蔫,下午5-6时后逐渐恢复,表明棉株缺水,应及时灌溉。第二,看主茎的颜色和生长速度。红茎上升,只剩下1-2节绿茎,需灌水;如果还有4-5节绿茎表明不缺水;主茎日增长量下降,茎顶凹陷,叶片小,表示缺水;如茎顶下陷而叶片肥大,则是肥水充足的表现。第三,看棉株开花节位。最上面的一朵花的着生节位距顶心的果枝数,初花期为8-9台,盛花期为7-8台时,表明一般不缺水;若顶端果枝出现迟,开花节位明显上升,基部老叶发黄,果枝节间短,向外伸展差,幼蕾严重脱落,即表明缺水。从缺水到引起作物形态变化有一个滞后期,当形态上出现上述缺水症状时,生理上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了。(3)生理指标研究高产棉花各生育期的叶水势变化,确定量化指标进行合理灌溉,对棉花生产具有指导意义。研究表明,棉花在蕾期开始,棉叶水势逐渐下降,花铃期叶水势为-l.2~-l.5米Pa,叶细胞汁液浓度则呈现相反趋势,花铃期细胞汁液浓度提高到11.0%~14.0%。根据叶水势变化以及棉株生育进程、形态指标和土壤含水量提出各生育期相应的生理指标极限值为:苗期-0.75~-0.85米Pa,蕾期-0.75~-0.85米Pa,初花期-1.30~-1.40米Pa,盛花期-1.40~-1.50米Pa,铃期-1.50~-1.60米Pa。当叶水势低于上述极限值时,应进行灌溉。

  • 第5题:

    什么是灌溉制度?制定传统的灌溉制度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灌溉制度是指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制定灌溉制度的方法:
    ①总结群众的丰产灌水经验;
    ②总结灌溉试验资料;
    ③按水量平衡原理推算作物的灌溉制度。

  • 第6题:

    充分灌溉条件下确定灌溉制度的方法有()。

    • A、总结群众丰产灌水经验
    • B、根据灌溉实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
    • C、按照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作物灌溉制度

    正确答案:A,B,C

  • 第7题:

    多选题
    常采用以下()方法来确定灌溉制度。
    A

    直接挪用

    B

    总结群众丰产灌水经验

    C

    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

    D

    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作物灌溉制度

    E

    随意拟定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充分灌溉条件下确定灌溉制度的方法有()。
    A

    总结群众丰产灌水经验

    B

    根据灌溉实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

    C

    按照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作物灌溉制度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确定灌溉制度的方法。

    正确答案: (1)总结群众丰产经验
    (2)进行灌溉试验
    (3)按水量平衡原理进行计算在实际生产中常把上述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具体做法是:根据设计年份的气象资料和作物需水要求,参照群众丰产经验和灌溉试验资料,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拟定作物灌溉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如何确定灌溉制度?

    正确答案: 灌溉制度是根据作物各生育期需水量与降雨,地下水补给量经平衡计算确定的。由于每年的降水与干旱情况变化很大,故灌溉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通常根据水文年制定出各种不同的灌溉制度,作为年初制定灌区配水计划的参考,具体执行时再根据实际降水情况和作物生长情况做适当修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实践中如何实施非充分灌溉制度?

    正确答案: 在非充分灌溉实践中,对旱作物有的是采用减少灌水次数的方法,即减少对作物生长影响不大的灌水,保证关键时期的灌水;也有采用减少灌水定额的方法,不是使土壤达到最大田间持水量,而仅是田间持水量的一部分;另外,也有将削减下来的水量去扩大灌溉面积,以求得总产量的最高;或是将节省下来的水量去灌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以求得全灌区的作物增产价值量最高。对水稻则是采用浅水、湿润、晒田相结合的灌水方法,不是以控制淹灌水层的上下限来设计灌溉制度,而是以控制稻田的土壤水分为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及其主要的确定方法。

    正确答案: (1)灌溉制度。灌溉制度是指某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了获得较高而稳定的产量及节约用水所制定的一整套农田灌溉的制度,包括灌水定额、灌溉定额、灌水时间及灌水次数等四项内容。
    (2)主要的确定方法:
    ①总结群众丰产灌水经验;
    ②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
    ③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灌溉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及其主要的确定方法。


    正确答案: (1)灌溉制度。灌溉制度是指某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了获得较高而稳定的产量及节约用水所制定的一整套农田灌溉的制度,包括灌水定额、灌溉定额、灌水时间及灌水次数等四项内容。
    (2)主要的确定方法:
    ①总结群众丰产灌水经验;
    ②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
    ③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灌溉制度。

  • 第14题:

    如何确定单井控制的灌溉面积?


    正确答案:以单井水泵每小时出水量与水泵工作小时的乘积和单位面积所需的供水量作为计算数据,即可得出单井可控制的灌溉面积。

  • 第15题:

    么是灌溉制度?灌溉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灌溉制度是指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灌水方法制定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的总称。灌溉制度的内容包括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

  • 第16题:

    用水量平衡法确定旱作物的灌溉制度时,需要哪些基本参数?


    正确答案: 需要确定的参数有:
    1)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计划湿润层深度应通过试验来确定
    2)土壤最适宜含水率及允许的最大、最小含水率。土壤最适宜含水率通过试验或调查总结群众经验确定。允许最大含水率以不致造成深层渗漏为原则,一般采用土壤田间持水率。作物允许最小含水率应大于调萎系数,具体数值可根据试验确定。
    3)有效降雨量。生产实践中,常用降雨的有效利用系数来简化计算有效降雨量。
    4)地下水补给量。地下水利用量应随灌区地下水动态和各阶段计划深度不同而变化。
    5)由于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

  • 第17题:

    简述灌溉制度的确定方法。


    正确答案:1、总结群众丰产灌水经验;
    2、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
    3、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作物灌溉制度。

  • 第18题:

    问答题
    用水量平衡法确定旱作物的灌溉制度时,需要哪些基本参数?

    正确答案: 需要确定的参数有:
    1)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计划湿润层深度应通过试验来确定
    2)土壤最适宜含水率及允许的最大、最小含水率。土壤最适宜含水率通过试验或调查总结群众经验确定。允许最大含水率以不致造成深层渗漏为原则,一般采用土壤田间持水率。作物允许最小含水率应大于调萎系数,具体数值可根据试验确定。
    3)有效降雨量。生产实践中,常用降雨的有效利用系数来简化计算有效降雨量。
    4)地下水补给量。地下水利用量应随灌区地下水动态和各阶段计划深度不同而变化。
    5)由于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多选题
    一般可用()方法确定灌溉制度。
    A

    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当地的丰产灌水经验

    B

    灌溉试验资料

    C

    用水量平衡分析原理推算

    D

    其它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什么是灌溉制度?制定传统的灌溉制度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灌溉制度是指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制定灌溉制度的方法:
    ①总结群众的丰产灌水经验;
    ②总结灌溉试验资料;
    ③按水量平衡原理推算作物的灌溉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么是灌溉制度?灌溉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灌溉制度是指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灌水方法制定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的总称。灌溉制度的内容包括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如何确定单井控制的灌溉面积?

    正确答案: 以单井水泵每小时出水量与水泵工作小时的乘积和单位面积所需的供水量作为计算数据,即可得出单井可控制的灌溉面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在水源有保证的灌区确定旱作物灌溉制度,目前多采用水量平衡法。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