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以下关于建筑地基基础的说法正确的有()A、地基基础都是建筑的一部分B、地基是客观存在的自然因素,基础则是根据地基情况和建筑上部荷载人为设计的C、上部结构荷载一定,当地基较软时,我们可以考虑加大基础底面积D、当地基较软时,人们也可以考虑加固建筑地基

题目

以下关于建筑地基基础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地基基础都是建筑的一部分
  • B、地基是客观存在的自然因素,基础则是根据地基情况和建筑上部荷载人为设计的
  • C、上部结构荷载一定,当地基较软时,我们可以考虑加大基础底面积
  • D、当地基较软时,人们也可以考虑加固建筑地基

相似考题
更多“以下关于建筑地基基础的说法正确的有()”相关问题
  • 第1题:

    按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关于地基基础(子单元)的安全性等级评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u级不均匀沉降小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的允许沉降差;且连续两个月地基沉降速度小于每月2mm
    B:Bu级不均匀沉降小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的允许沉降差,且连续两个月地基沉降速度小于于每月3mm
    C:Cu级不均匀沉降大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的允许沉降差,或连续两个月地基沉降速度大于每月2mm
    D:Du级不均匀沉降大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的允许沉降差,连续两个月地基沉降速度大于每月2mm

    答案:C
    解析:

  • 第2题:

    根据《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下列建筑物的桩基可不进行沉降验算的是( )o

    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
    B.桩基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
    C.摩擦型桩基
    D.体型复杂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关于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的建筑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建筑物
    B. 软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物
    C. 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
    D. 加层、扩建建筑物

    答案:A
    解析:
    对于选项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物。
    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的建筑物,还包括:
    1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物;
    2采用新型基础或新型结构的建筑物。

  • 第4题: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进行地基的沉降计算时,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答案:C
    解析:
    C项,基底附加应力是指由于修建建筑物而在地基表面处增加的应力,其大小等于基底应力减去基底上覆土层的自重应力。ABD三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5条规定,计算地基变形时,地基内的应力分布,可采用各向同性匀质线性变形体理论。其最终变形量可按下式计算:

  • 第5题:

    题表所列关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有关公式所采用的设计方法的论述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答案:A,D
    解析:

    根据《工程结构可靠性统一设计标准》(GB 50123—2008)第2.1.31条规定,极限状态法是指不使结构超越某种规定的极限状态的设计方法。
    根据第2.1.32条规定,容许应力法是指使结构或地基在作用标准之下产生的应力不超过规定的容许应力(材料或岩土强度标准值除以某一安全系数)的设计方法。
    根据第2.1.33条规定,单一安全系数法是指使结构或地基的抗力标准值与作用标准值的效应之比不低于某一规定安全系数的设计方法。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1条的公式(5.2.1-2)规定,即pmax≤l.2fa的设计方法是安全系数法;根据公式(8.5.4-1)规定,即Qk≤Ra的设计方法是概率极限状态设计。

  • 第6题:

    关于建筑工程的发包、承包方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建筑工程依法实行招标发包,对不适用于招标发包的可以实行邀请招标和直接发包
    • B、大型建筑工程,应当接受联合体投标
    • C、发包单位有权将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一并发包给一个总承包单位
    • D、发包单位有权将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屋面工程分别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承包单位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子分部)、分项工程划分是按()执行的。

    • A、《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B、《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 C、《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D、《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七层及七层以下民用建筑及一般工业建筑物属于()。

    • 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
    • B、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
    • C、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

    正确答案:C

  • 第9题:

    根据以下哪些条件确定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

    • A、建筑场地土的类别
    • B、地基复杂程度
    • C、建筑物规模
    • D、建筑物功能特征

    正确答案:B,C,D

  • 第10题:

    多选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关于地基基础的作用取值及设计规定,以下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2014年真题]
    A

    挡土墙的稳定计算与挡土墙截面设计计算采用的作用基本组合值相同

    B

    在同一个地下车库设计中,抗压作用与抗浮作用的基本组合值相同

    C

    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情况,其结构重要性系数γ0可取0.9

    D

    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则地基基础的设计使用年限也可定为50年


    正确答案: D,A
    解析:
    AB两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第3款和第4款规定,计算挡土墙、地基或滑坡稳定以及基础抗浮稳定时,作用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基本组合,支挡结构截面设计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C项,根据第3.0.5条第5款规定,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要性系数γo不应小于1.0;D项,根据第3.0.7条规定,地基基础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 第11题:

    多选题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A

    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的七层以下建筑物

    B

    3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物

    C

    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

    D

    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下述()说法不正确。()
    A

    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

    B

    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设计

    C

    丙级建筑物可不做变形验算

    D

    存在偏心荷载的软弱地基上的丙级建筑物,应进行变形验算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于检验批的划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多层及高层建筑主体分部的分项工程可按楼层或施工段来划分检验批
    B:单层建筑工程中的分项工程可按施工段划分检验批
    C:有地下层的地基基础工程可按不同地下层划分检验批
    D:屋面工程中的分项工程,按不同楼层屋面划分为不同的检验批
    E:其他分部工程中的分项工程,一般按楼层划分检验批

    答案:A,C,D,E
    解析:

  • 第14题:

    关于建筑物桩基的沉降验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嵌岩桩可不进行沉降验算
    B.当有可靠经验时,对地质条件不复杂、荷载均匀、对沉降无特殊要求的端承桩桩基可不进行沉降验算
    C.摩擦型桩基可不进行沉降验算
    D.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桩基必须进行沉降验算

    答案:C
    解析:

  • 第15题:

    以下的地基基础设计验算中,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规定,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计算的是哪些选项?(  )

    A、柱基的不均匀沉降计算
    B、基础裂缝宽度计算
    C、支挡结构与内支撑的截面验算
    D、有很大水平力作用的建筑地基稳定性验算

    答案:A,B
    解析:
    A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第2款,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准永久组合;B项,根据第3.0.5条第4款,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接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标准组合;C项,根据第3.0.5条第4款,支挡结构与内支撑的截面验算时,作用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基本组合;D项,根据第3.0.5条第3款,计算地基稳定性时,作用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基本组合。

  • 第16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关于地基基础的作用取值及设计规定,以下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A、挡土墙的稳定计算与挡土墙截面设计计算采用的作用基本组合值相同
    B、在同一个地下车库设计中,抗压作用与抗浮作用的基本组合值相同
    C、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情况,其结构重要性系数γ0可取0、9
    D、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则地基基础的设计使用年限也可定为50年

    答案:B,D
    解析:
    A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第3款,挡土墙稳定计算和挡土墙的截面设计均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基本组合;B项,根据第3.0.5条第3款,基础抗浮验算与抗压稳定性验算均应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基本组合;C项,根据第3.0.5条第5款,结构重要性系数不应小于1.0;D项,根据第3.0.7条,地基基础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 第17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下列何种建筑物的桩基可不进行沉降验算?( )

    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
    B.桩端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
    C.摩擦型桩基
    D.体型复杂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8.5.13条第1款规定,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体型复杂、荷载不均匀或桩端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和摩擦型桩基应进行沉降验算。第8.5.14条规定,嵌岩桩,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桩基,对沉降无特殊要求的条形基础下不超过两排桩的桩基,吊车工作级别A5及A5以下的单层工业厂房桩基(桩端下为密实土层),可不进行沉降验算。

  • 第18题: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下述()说法不正确。()

    • A、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
    • B、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设计
    • C、丙级建筑物可不做变形验算
    • D、存在偏心荷载的软弱地基上的丙级建筑物,应进行变形验算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划分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时,下列建筑和地基类型应划为甲级的有()。

    • A、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
    • B、次要的轻型建筑物
    • C、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 D、对原有工程影响不大的新建建筑物

    正确答案:A,C

  • 第20题: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 A、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的七层以下建筑物
    • B、3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物
    • C、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
    • D、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正确答案:B,C,D

  • 第21题:

    关于岩土地基上的建筑物裂缝事故,矿区建筑物上的常见裂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唐山矿坍陷区所见的建筑物裂缝。
    • B、峰峰矿井口所见的建筑物裂缝。
    • C、峰峰和村一带的地裂现象。
    •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A,B,C

  • 第22题:

    单选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下列何种建筑物的桩基可不进行沉降验算?()
    A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

    B

    桩端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

    C

    摩擦型桩基

    D

    体型复杂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


    正确答案: B
    解析: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8.5.10条规定。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建筑工程的发包、承包方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建筑工程实行直接发包的,应当发包给报价最低的承包单位 

    B

    建筑企业集团公司可以允许所属法人公司以其名义承揽工程 

    C

    发包单位有权将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一并发包给一个总承包单位 

    D

    发包单位有权将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屋面工程分别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承包单位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