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何谓海底热液矿床?研究海底热液矿床的意义何在?”相关问题
  • 第1题:

    黑矿是与海底基性火山作用有关的热液矿床。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海底热液矿床主要分布于()。

    • A、大陆架
    • B、大洋中脊
    • C、大陆坡
    • D、海沟

    正确答案:B

  • 第3题:

    海底热液矿床是()发现的一种海底矿产资源。

    • A、20世纪60年代
    • B、20世纪70年代
    • C、19世纪60年代
    • D、19世纪70年代

    正确答案:A

  • 第4题:

    海底火山-气液矿床层状矿体的()围岩热液蚀变不发育。


    正确答案:上部

  • 第5题:

    气化热液矿床


    正确答案: 通过含矿流体(包括气相、液相、超临界临界流体)作用而生成的后生矿床称热液矿床或气化热液矿床。

  • 第6题:

    中温热液矿床


    正确答案: a、成矿温度:200—300ºC。
    b、矿物组合: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
    c、围岩蚀变: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硅(石英)化等。

  • 第7题:

    简答热液矿床的分类?


    正确答案: 从热液矿床的地质背景、矿床特征和成因等因素分类分为矽卡岩型矿床、斑岩型矿床、高中温热液脉型矿床和低温热液型矿床。

  • 第8题:

    独山玉矿床按成因类型是属于:().

    • A、岩浆矿床
    • B、热液矿床
    • C、变质矿床

    正确答案:B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气水热液矿床的充填矿床特征。

    正确答案: 1)矿体形态多为脉状,取决于原有构造容矿空间;
    2)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
    3)矿石成分与围岩差异较明显;
    4)具单向生长的带状,晶族状、梳状等典型构造;
    5)围岩蚀变不发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何谓海底热液矿床?研究海底热液矿床的意义何在?

    正确答案: 海底热液矿床是指由海底热液成矿作用或海底热液喷泉形成的多金属软泥和块状硫化物矿床,它富含Cu、Pb、Zn、Au、Ag、Mn、Fe等多种金属元素,产于水深1500-3000m之高热区的洋中脊、海底裂谷带和弧后边缘海盆的构造带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矿产分布在滨海地区的是()
    A

    石英砂矿

    B

    多金属结核

    C

    海底热液矿床

    D

    天然气水合物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气水热液矿床的原生带状分布及其研究意义?

    正确答案: 原生带状分布是指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矿物组构(在矿床、矿体范围内)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在气水热液矿床中经常见到。它常常是不同矿物组合沿矿体走向、倾向作有规律的变化;也可以是围绕某一侵入体周围,一系列矿床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所以按范围可有矿床分带和矿体分带,从空间位臵则有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
    ①矿床(区)分带
    在矿区范围内,不同类型的矿床、矿种及矿物组合在空间上分布规律。近W、Sn、Cu;远Pb、Zn、Ag。垂向上:上部-菱铁矿、菱锰矿,辉锑矿;中部-Pb、Zn、Ag硫化物;下部-黄铜矿、黑钨矿、锡石。
    根据高温气液的氧化物与中温硫化物的空间关系分为:顺向、逆向分带顺向垂直分带(少见):中上部发育硫化物;中下部发育氧化物。
    逆向垂直分带(常见):上部-氧化物(锡石,黑钨矿),绿柱石;中部-氧化物(锡石,黑钨矿),与硫化物共生;下部-硫化物+碳酸盐
    逆向垂直分带解释:
    A.单一阶段矿化为主:浓差分带,浓度大的先沉淀;或富含挥发组分(氧化物),裂隙张开之初,减压沸腾状态优先上涌。
    B.多阶段矿化叠加:与多阶段构造裂隙活动有关,自上而下推移演进。上部,较早裂隙,氧化物充填;中下部,裂隙向深部发展,硫化物局限于中、下部,最后是碳酸盐类矿物。
    ②矿体分带
    即沿矿体走向和倾向,矿物成分,矿物组构规律交代。如:铜官山(安徽)铜矿,由接触带—围岩,水平分带:含Cu磁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又如:水口山(湖南),上部,方铅矿;中部,闪锌矿;下部,黄铁矿。
    影响带状分布的因素:
    A.温度:原生分带上部,远岩体,中低温矿物;下部,近侵入体,高温矿物。
    B.构造:构造活动多阶段-热液活动多阶段,每次活动代表一个成矿阶段。
    C.围岩:岩性控制矿物组合,片岩-石英;大理岩-石英,方解石,白钨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
    矿,方铅矿
    D.溶液浓度和Eh值
    I.浓度差:一般,上W,下Sn;若相反,则是W浓度大于Sn浓度,W较早沉淀
    I.I.Eh值:上部,赤铁矿,磁铁矿,硫化物(黄铁矿,黄铜矿),氧化;下部,磁黄铁矿,还原。
    E.金属化合物的渗透性:As>Hg>Sb,外-雄黄,中-辰砂,内辉锑矿
    F.物源:成矿专属性,—定的成矿物质与一定的岩浆岩有关。
    酸性岩(花岗岩)-W、Sn、Mo;中酸性岩-Cu,Pb,Zn;碱性岩-稀土带状分布的成因理论解释主要有:
    ①地热分带说:温度,压力下降,矿物按溶解度大小相反次序沉淀,高温矿物近岩基,低温矿物远离岩基。高温组合在下,低温组合在上。顺向、逆向分带—某些金属盐类浓度高,(使其反而)比较难溶解的盐类先沉淀。
    ②脉动分带说:热液沿裂隙多次上升,早期,裂隙被矿质充填,通道被堵;后期,新裂隙产生,或旧的重新张开,形成新通道,又堵塞,如此反复作用,似脉膊跳动,故称“脉动分带”。
    ③沉淀分带说:成矿物质从含矿溶液中先后有次序地沉淀出来决定于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和溶液物化条件。
    研究热液矿床的带状分布,不仅可以了解矿床的成因,同时对指导找矿勘探,正确评价矿床及其开采利用均有重要意义。同时它又是成矿规律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海底热液矿床主要分布于在哪?()

    • A、大陆架
    • B、大洋中脊
    • C、大陆坡
    • D、海沟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下列矿产分布在滨海地区的是()

    • A、石英砂矿
    • B、多金属结核
    • C、海底热液矿床
    • D、天然气水合物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下列几种矿产类型当中属于外生矿床的是()

    • A、岩浆矿床
    • B、伟晶岩矿床
    • C、风化矿床
    • D、气化热液矿床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热液中硫的性状对热液矿床形成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含矿溶液中硫的多少与H2S的解离有关,H2S的解离形式与温度有关。
    ①T>1500℃,H2S将分解为H2和S2分子,随着温度降低,又结合成H2S。T>400℃,P=1.013×105Pa2H2S(g)=2H2(g)+S2(g)
    ②高温热液阶段300~400℃,H2S以中性分子形式存在,不参与化学反应,因此很少有硫化物出现。即使有也是些低硫化合物。
    ③中温阶段:300~200℃,随着温度的下降,H2S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同时将发生电离作用。H2S的离解程度与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比。
    ④低温热液阶段:T<200℃

  • 第17题:

    简述气水热液矿床的充填矿床特征。


    正确答案: 1)矿体形态多为脉状,取决于原有构造容矿空间;
    2)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
    3)矿石成分与围岩差异较明显;
    4)具单向生长的带状,晶族状、梳状等典型构造;
    5)围岩蚀变不发育。

  • 第18题:

    热液矿床


    正确答案: 通过气水热液作用而生成的后生矿床。

  • 第19题:

    内生矿床类型有()。

    • A、岩浆矿床和伟晶岩矿床
    • B、气成热液交代矿床和热液矿床
    • C、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和气成热液交代矿床
    • D、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气成热液交代矿床和热液矿床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单选题
    海底热液矿床主要分布于()。
    A

    大陆架

    B

    大洋中脊

    C

    大陆坡

    D

    海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黑矿是与海底基性火山作用有关的热液矿床。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海底火山-气液矿床层状矿体的()围岩热液蚀变不发育。

    正确答案: 上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海底热液矿床主要分布于在哪?()
    A

    大陆架

    B

    大洋中脊

    C

    大陆坡

    D

    海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