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试述气管插管术的简单操作。”相关问题
  • 第1题:

    气管插管术引起并发症的原因有:()

    A.插管质量不好

    B.插管过粗

    C.继发感染

    D.插管时管过长

    E.操作不熟练


    答案:A,B,C,D,E

  • 第2题:

    在抢救危重患者的操作中无需分工合作的是()

    • A、完善护理记录单
    • B、CPCR术
    • C、胃肠镜术
    • D、紧急气管插管术

    正确答案:A

  • 第3题:

    试述经口气管内插管术的操作程序。


    正确答案: (1)洗手、戴口罩、推抢救车至急救患者身旁;
    (2)插管前应先给病人吸氧:有呼吸——高浓度氧,无呼吸——球囊一面罩辅助呼吸;
    (3)插管时喉镜应向上、向后、向右用力,有助于暴露声门通过伸曲颈部和抬高头部,寻找暴露声门的最佳位置,一般口、咽、喉在一条轴线上为佳;
    (4)右手强迫病人张口,左手紧握喉镜柄,镜片经病人右口角置人,并同时将舌体推向左侧,以免舌体充斥镜片右侧视野;
    (5)右手推病人前额,使头部适度后仰,将镜片移向中线,并轻轻向前推进,暴露悬雍垂、咽腔和会厌;
    (6)见声门,应迅速将气管导管置入,使套囊刚好位于声门之下;
    (7)放置牙垫,取出喉镜。
    (8)通过听诊上腹部、腋中线、腋前线、胸骨左右侧确定导管的位置。
    (9)气囊充气恰好封闭气道,通常为3~5ml,通气时听声门是否有气流,以确定封闭效果;
    (10)确定导管进入气管内后,用胶布固定导管和牙垫,连接呼吸机或人工气囊施行呼吸支持。

  • 第4题:

    试述心肺复苏术简单操作。


    正确答案: 适应证:
    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
    操作步骤:迅速使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或地面,撤掉枕头、清除口鼻、咽喉内异物后,立即开始下列操作:
    1.打开气道
    使颈部弯曲消失,并使舌根部抬起,离开咽后壁,解除上呼吸道梗阻。可选用下列方法:
    (1)仰头提颏法:抢救者站或跪于患者一侧,一手食、中指放在患者颏部骨性部分,向上提起。同时,另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并向下压。
    (2)仰头抬颈法:抢救者站或跪于患者一侧,一手放在患者颈后部,向上提起。同时,另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并向下压。
    (3)提颌法:抢救者站于患者头顶端,双手食、中指分别固定患者两侧下颌角,向上抬颌。
    (4)仰头举颈法:抢救者站于患者一侧,一手拇指与食、中指分别置于患者两侧下颌角,向上抬举下领。同时,另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并向下压。
    以上四种方法,均必须使头部充分后仰,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身体水平面呈90度角即可。动作不可过猛,以免损伤或加重损伤颈椎推荐使用(1)、(4)两种方法。
    2.口对口吹气:
    打开气道后,经检查证实无自主呼吸、立即用放在患者前额的手的拇、食指捏紧双侧鼻孔。深吸气后,用嘴严密包绕患者的嘴,勿使漏气。首次连续向患者肺内吹气两次。每次吹气后,松开紧捏鼻孔的手指,使患者呼出气体。同时,必须观察其胸廓是否起伏。成人吹气量500~600m1/次,以患者胸部轻轻隆起为适度。12次/分。
    3.胸外心脏按压:
    (1)按压部位:站或跪在患者身体一侧。用一手中、食指并拢,中指沿抢救者一侧的肋弓下缘向上滑动,至胸骨体与剑突交界处。另一手掌根部大鱼际外侧紧贴前一手食指、掌根部置于胸骨上,即胸骨下1/3处。并使掌根长轴与胸骨长轴平行,而手指与掌心均应抬起,不得贴附于胸壁。另一手掌重叠其上,双手手指可交叉在一起。
    (2)按压姿势:两臂伸直,肘关节不得弯曲,双肩正对患者胸骨上方,利用上体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压胸骨,深度达4~5cm。放松时,掌根不得离开胸壁。
    (3)按压频率:成人100次/分钟左右。按压与放松时间的比率为1:1。按压应稳定而有规律地进行,不得间断,不得猛压猛抬。
    (4)按压与吹气比率:单人和双人抢救均为30:2
    (5)如因诊断或抢救需要时,必须中断按压,时间不得超过5秒钟。

  • 第5题:

    简述家兔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 (1)暴露气管,
    (2)在气管中段的两软骨环间剪开气管,大小为其的一半,在向头端作一小纵切口呈倒“T”形。
    (3)用镊子夹住T形切口的一角,将气管插管由切口向心端插入管腔内。
    (4)用粗线扎紧插入端,再将结扎固定于“Y”形气管分叉处,以防止气管插管脱出。

  • 第6题:

    解除舌根后坠堵塞呼吸道的简便方法()

    • A、环甲膜穿刺术
    • B、口咽管放置术
    • C、经鼻腔气管插管术
    • D、经口腔气管插管术
    • E、气管切开术

    正确答案:B

  • 第7题:

    问答题
    试述胸腔穿刺术的简单操作。

    正确答案: 适应证:
    胸腔穿刺术适用于气胸、血胸紧急减压。
    操作步骤:
    1.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
    2.穿刺部位:
    (1)气胸穿刺部位:患侧锁骨中线稍外第三肋间。
    (2)血胸穿刺部位:一般选用叩诊呈实音、听诊呼吸音消失的部位。可选肩胛下角第7~9肋间,腋中线第6或第7肋间,腋前线第5肋间。
    3.常规局部皮肤消毒。
    4.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用1~2%普鲁卡因沿下一肋骨上缘进针,自皮肤至胸膜逐层麻醉。
    5.麻醉后,用胸腔穿刺针(止血钳夹住胶管)沿原麻醉点缓慢进针,方向与胸壁垂直,至胸腔穿刺术适用于气胸、血胸减压。
    6.抽气或抽血完毕,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穿刺抽气、抽液量不宜过多过快,以免造成纵隔摆动、胸腔内压突然降低危及生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环甲膜穿刺术的简单操作。

    正确答案: 适应证:
    急性喉阻塞,尤其是声门区阻塞,严重呼吸困难,来不及建立人工气道。
    操作步骤:
    1.患者取仰卧位,去掉枕头,肩部垫起,头部后仰。
    2.在环状软骨与甲状软骨之间正中处可触到一凹陷,即环甲膜,此处仅为一层薄膜,与呼吸道相通,为穿刺位置。
    3.局部常规消毒后,以1%普鲁卡因1ml局麻。
    4.术者左手手指消毒后,以食、中指固定环甲膜两侧,右手持注射器从环甲膜垂直刺及,当针头刺入环甲膜后,即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并能抽出空气,患者可出现咳嗽反射。
    5.注射器固定于垂直位置可注入少量表面麻醉剂,如地卡因等。然后再根据穿刺目的进行其它操作,如注入药物或换15~18号大针头刺入,以解除气道阻塞造成的通气障碍等
    6.如发生皮下气肿或少量出血予以对症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气管内插管经口腔明视插管术的优点是()
    A

    操作简单、方便

    B

    容易固定

    C

    选用导管小

    D

    能迅速建立人工气道

    E

    使用时不易造成机体损伤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试述股静脉穿刺术的简单操作。


    正确答案: 目的:
    常用于急性救时作加压输液、输血或采血标本等。
    部位:
    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区的股鞘内,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紧靠股动脉内侧。
    操作步骤:
    1.病人仰卧位,将一侧大腿外旋,小腿屈曲成90度角,穿刺侧臀下垫一小枕。
    2.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及操作者左手食指。在腹股沟韧带中部扪清股动脉搏动明显处。
    3.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和皮肤呈直角或45度角,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利入,然后缓缓将空针上提并抽吸活塞,见抽出血液后即固定针头位置,抽取需要的血量或输入液体。
    4.注射完毕后,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至不出血为止。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如抽出为鲜红色血液,提示穿入股动脉,应立即拔出针头,用无菌纱布持续压迫穿刺处5~10分钟,直至无出血为止。
    3.抽血或注射完毕,立即用无菌纱布压迫数分钟,以免引起局部生血或血肿。

  • 第11题:

    试述肝动脉插管栓塞术的术后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①观察有无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②防止导管脱出;
    ③注意观察疗效。大部分患者经栓塞治疗后自觉症状减轻,肝脏缩小。
    ④巨块型肿瘤栓塞范围超过全肝70%以上者,要防止急性肝,肾衰竭的发生。

  • 第12题:

    试述环甲膜穿刺术的简单操作。


    正确答案: 适应证:
    急性喉阻塞,尤其是声门区阻塞,严重呼吸困难,来不及建立人工气道。
    操作步骤:
    1.患者取仰卧位,去掉枕头,肩部垫起,头部后仰。
    2.在环状软骨与甲状软骨之间正中处可触到一凹陷,即环甲膜,此处仅为一层薄膜,与呼吸道相通,为穿刺位置。
    3.局部常规消毒后,以1%普鲁卡因1ml局麻。
    4.术者左手手指消毒后,以食、中指固定环甲膜两侧,右手持注射器从环甲膜垂直刺及,当针头刺入环甲膜后,即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并能抽出空气,患者可出现咳嗽反射。
    5.注射器固定于垂直位置可注入少量表面麻醉剂,如地卡因等。然后再根据穿刺目的进行其它操作,如注入药物或换15~18号大针头刺入,以解除气道阻塞造成的通气障碍等
    6.如发生皮下气肿或少量出血予以对症治疗。

  • 第13题:

    试述胸腔穿刺术的简单操作。


    正确答案: 适应证:
    胸腔穿刺术适用于气胸、血胸紧急减压。
    操作步骤:
    1.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
    2.穿刺部位:
    (1)气胸穿刺部位:患侧锁骨中线稍外第三肋间。
    (2)血胸穿刺部位:一般选用叩诊呈实音、听诊呼吸音消失的部位。可选肩胛下角第7~9肋间,腋中线第6或第7肋间,腋前线第5肋间。
    3.常规局部皮肤消毒。
    4.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用1~2%普鲁卡因沿下一肋骨上缘进针,自皮肤至胸膜逐层麻醉。
    5.麻醉后,用胸腔穿刺针(止血钳夹住胶管)沿原麻醉点缓慢进针,方向与胸壁垂直,至胸腔穿刺术适用于气胸、血胸减压。
    6.抽气或抽血完毕,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穿刺抽气、抽液量不宜过多过快,以免造成纵隔摆动、胸腔内压突然降低危及生命。

  • 第14题:

    气管插管术


    正确答案: (一)适应证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需心肺复苏以及气管内麻醉者.力Ⅱ压给氧;防止呕吐物分泌物流入气管及随时吸除分泌物;气道堵塞的抢救;复苏术中及抢救新生儿窒息等。
    (二)禁忌证明显喉头水肿或声门及声门下狭窄者,急性呼吸道感染者。
    (三)用品麻醉喉镜、气管导管[成人一般选LD7.0~8.5mm,小儿按公式:年龄/4+4(mm)选择。鼻插管一般减小1号]、气管导管衔接管、牙垫、导管管芯、吸痰管、注射器以及供给正压通气的呼吸器及氧气等。
    (四)方法1.患者仰卧,头垫高10cm,后仰,让口、咽、喉三轴线接近重叠。术者右手拇、示、中指拨开上、下唇,提起下颌并启开口腔。左手持喉镜沿右口角置入口腔,将舌体稍向左推开,使喉镜片移至正中位,此时可见腭垂。2.沿舌背慢慢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抵达舌根,稍上提喉镜,可见会厌的边缘。继续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达舌根与会厌交界处,然后上提喉镜,以撬起会厌而显露声门。3.右手以握笔式手势持气管导管,斜口端对准声门裂,轻柔地插过声门而进入气管内。放入牙垫于上、下齿之间。退出喉镜。简易呼吸器给较大容量送气,听诊双肺闻及明显呼吸音,胃部听诊无气过水音,或者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波形改变,确定气管导管在气管内,且位置适当后(导管在门齿刻度,成人一般为20~24cm),妥善固定导管与牙垫。后常规拍胸片,确定插管是否在气管隆突上1~2cm。4.气管导管套囊注入适量空气(3~5ml),使导管与气管壁密闭,便于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并可防止呕吐物、口腔分泌物或血液流入气管。
    (五)注意事项1.插管前,检查插管用具是否齐全合用,特别是喉镜是否明亮。对可能发生的意外要先与有关的医生及家属交代清楚,对插管的必要性和危险性取得理解和一致认识。并请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紧急抢救时若家属没有书面反对意见,视作同意气管插管处理。2.气管插管时患者应呈中度或深昏迷,咽喉反射消失或迟钝;如嗜睡或浅昏迷,咽喉反应灵敏,应行喉部表面麻醉,然后插管。3.喉镜的着力点应始终放在喉镜片的顶端,并采用上提喉镜的方法。声门显露困难时,可请助手按压喉结部位,可能有助于声门显露,或利用导管管芯将导管弯成"L"形,用导管前端挑起会厌,施行盲探插管。必要时,可施行经鼻腔插管、逆行导管引导插管或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4.插管动作要轻柔,操作迅速准确,勿使缺氧时间过长,以免引起反射性心搏、呼吸骤停。5.如插管30s内未完成,须暂停,进行人工呼吸,提高血氧饱和度后,再重新开始。紧急情况下,应首先保证患者有足够的通气及氧供,不要一味强求气管插管。①气道梗阻,保持气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口咽部分泌物和异物。头后仰,托起下颌。②放置口咽通气道。③用简易呼吸器经面罩加压给氧。6.插管后吸痰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持续时间一次不应超过30s。经导管吸入气体必须注意湿化,防止气管内分泌物稠厚结痂,影响呼吸道通畅。7.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宜超过72h,72h后病情不见改善,可考虑气管切开术。目前医院所用的气管套管球囊为低压高容型,不需定时充放气。(六)质量要求1.熟悉适应证。2.患者体位选择正确。3.插管操作正确、规范。4.熟悉注意事项。

  • 第15题:

    问答题
    试述经口气管内插管术的操作程序。

    正确答案: (1)洗手、戴口罩、推抢救车至急救患者身旁;
    (2)插管前应先给病人吸氧:有呼吸——高浓度氧,无呼吸——球囊一面罩辅助呼吸;
    (3)插管时喉镜应向上、向后、向右用力,有助于暴露声门通过伸曲颈部和抬高头部,寻找暴露声门的最佳位置,一般口、咽、喉在一条轴线上为佳;
    (4)右手强迫病人张口,左手紧握喉镜柄,镜片经病人右口角置人,并同时将舌体推向左侧,以免舌体充斥镜片右侧视野;
    (5)右手推病人前额,使头部适度后仰,将镜片移向中线,并轻轻向前推进,暴露悬雍垂、咽腔和会厌;
    (6)见声门,应迅速将气管导管置入,使套囊刚好位于声门之下;
    (7)放置牙垫,取出喉镜。
    (8)通过听诊上腹部、腋中线、腋前线、胸骨左右侧确定导管的位置。
    (9)气囊充气恰好封闭气道,通常为3~5ml,通气时听声门是否有气流,以确定封闭效果;
    (10)确定导管进入气管内后,用胶布固定导管和牙垫,连接呼吸机或人工气囊施行呼吸支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试述气管插管术的简单操作。

    正确答案: 适应证:
    适用于心跳呼吸骤停、以及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等患者。
    操作步骤:
    1.患者仰卧位,清除口腔内假牙、血块及分泌物等异物后,头部充分后仰,使口、咽、喉三点呈一直线。
    2.左手持喉镜,右手将患者上、下齿分开,将喉镜叶片沿口腔右颊侧置入,将舌体推向左侧,即可见到悬雍垂。再继续进人,即可见到会厌,把喉镜向上提起,不得以牙齿当支点,并挑起会厌,充分暴露声门。
    3.右手持气管导管,对准声门,插入3~5cm(气囊越过声门即可)。如有管芯,立即拨出,向导管气囊内注入空气5~7m1。
    4.连接筒易呼吸器,挤压呼吸器气囊,并双肺听诊,如有呼吸音,立即退出喉镜,放入牙垫,用胶布将气管导管与牙垫固定。亦可连接呼吸机及氧气。
    注意事项:
    1.气管导管插入过探,易进入右侧支气管,而造成左侧肺不张,左侧呼吸音消失;插入过浅易脱落或导管气囊压迫声门引起水肿。
    2.使用简易呼吸气囊成人通气量500~600m1/次,呼吸机8~15ml/kg/次,12~16次/分。
    3.气管导管内如有分泌物应及时吸出。
    4.气管导管气囊采用低容量充气,气囊的压力一定要保持在25cmH2O以下。留置气管导管一般不超过48小时。
    5.心肺脑复苏术中通过气管内给药方法应将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稀释至10m1,用导尿管或一次性输液器塑料管连接注射器,将其远端通过气管导管送至气管分叉处(体表投影即胸骨角处)注入,然后加压呼吸,以促使药物在肺内扩散、吸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试述股静脉穿刺术的简单操作。

    正确答案: 目的:
    常用于急性救时作加压输液、输血或采血标本等。
    部位:
    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区的股鞘内,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紧靠股动脉内侧。
    操作步骤:
    1.病人仰卧位,将一侧大腿外旋,小腿屈曲成90度角,穿刺侧臀下垫一小枕。
    2.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及操作者左手食指。在腹股沟韧带中部扪清股动脉搏动明显处。
    3.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和皮肤呈直角或45度角,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利入,然后缓缓将空针上提并抽吸活塞,见抽出血液后即固定针头位置,抽取需要的血量或输入液体。
    4.注射完毕后,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至不出血为止。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如抽出为鲜红色血液,提示穿入股动脉,应立即拔出针头,用无菌纱布持续压迫穿刺处5~10分钟,直至无出血为止。
    3.抽血或注射完毕,立即用无菌纱布压迫数分钟,以免引起局部生血或血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试述心肺复苏术简单操作。

    正确答案: 适应证:
    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
    操作步骤:迅速使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或地面,撤掉枕头、清除口鼻、咽喉内异物后,立即开始下列操作:
    1.打开气道
    使颈部弯曲消失,并使舌根部抬起,离开咽后壁,解除上呼吸道梗阻。可选用下列方法:
    (1)仰头提颏法:抢救者站或跪于患者一侧,一手食、中指放在患者颏部骨性部分,向上提起。同时,另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并向下压。
    (2)仰头抬颈法:抢救者站或跪于患者一侧,一手放在患者颈后部,向上提起。同时,另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并向下压。
    (3)提颌法:抢救者站于患者头顶端,双手食、中指分别固定患者两侧下颌角,向上抬颌。
    (4)仰头举颈法:抢救者站于患者一侧,一手拇指与食、中指分别置于患者两侧下颌角,向上抬举下领。同时,另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并向下压。
    以上四种方法,均必须使头部充分后仰,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身体水平面呈90度角即可。动作不可过猛,以免损伤或加重损伤颈椎推荐使用(1)、(4)两种方法。
    2.口对口吹气:
    打开气道后,经检查证实无自主呼吸、立即用放在患者前额的手的拇、食指捏紧双侧鼻孔。深吸气后,用嘴严密包绕患者的嘴,勿使漏气。首次连续向患者肺内吹气两次。每次吹气后,松开紧捏鼻孔的手指,使患者呼出气体。同时,必须观察其胸廓是否起伏。成人吹气量500~600m1/次,以患者胸部轻轻隆起为适度。12次/分。
    3.胸外心脏按压:
    (1)按压部位:站或跪在患者身体一侧。用一手中、食指并拢,中指沿抢救者一侧的肋弓下缘向上滑动,至胸骨体与剑突交界处。另一手掌根部大鱼际外侧紧贴前一手食指、掌根部置于胸骨上,即胸骨下1/3处。并使掌根长轴与胸骨长轴平行,而手指与掌心均应抬起,不得贴附于胸壁。另一手掌重叠其上,双手手指可交叉在一起。
    (2)按压姿势:两臂伸直,肘关节不得弯曲,双肩正对患者胸骨上方,利用上体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压胸骨,深度达4~5cm。放松时,掌根不得离开胸壁。
    (3)按压频率:成人100次/分钟左右。按压与放松时间的比率为1:1。按压应稳定而有规律地进行,不得间断,不得猛压猛抬。
    (4)按压与吹气比率:单人和双人抢救均为30:2
    (5)如因诊断或抢救需要时,必须中断按压,时间不得超过5秒钟。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