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述生产挂面的一般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叙述清香型大曲酒清蒸二次清工艺的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一)工艺流程:
    原料→粉碎→高温润糁→蒸料→散冷→加大曲粉→拌匀→入缸发酵→蒸酒→头渣酒→出甑加量水→扬凉→
    加曲→入缸发酵→蒸酒→二渣酒
    ↑↓
    辅料酒糟
    (二)粉碎(辊式粉碎机)
    目的:使原辅料表面积增大,易糊化。
    要求:1、经粉碎的高粱应呈4-6-8瓣。
    2、其中能通过1.2㎜筛孔的细粉25-35%,4-6-8瓣占65-75%,整粒不超过0.3%
    3、据气候变化,冬季细些,夏季粗些。利于发酵升温。
    (三)高温润糁(润料):
    作用:易于糊化,富集香味。果胶分解成甲醇,除C.H3OH。
    操作:加水量:原料重量的55-65%,水温90℃(高,结
    疙瘩,低,易淋浆)
    堆心温度60℃,堆积20-24h,5-6h拌一次。
    堆积期间,冬天可升温至42-45℃,夏季47-52℃
    要求:润透,不淋浆,无干糁,无异味,无疙瘩,手搓成面,内无生心。
    问题:变馊,酸败:不卫生,不按时翻拌,水温度低。
    (四)蒸料:
    作用:糊化,排杂,杀菌。
    操作:蒸料前水煮沸→撒稻壳或谷壳→开大气门→加料(见气撒料,匀,平)→闷头浆(60℃,26-30%)→加大蒸气80分钟(98-99℃)→糊化(105℃)
    要求:熟而不粘,内无生心,闻有糁香无邪杂味。
    另外,可将辅料同时蒸30分钟,当天用完,不与其它混合。
    (五)加水,扬凉
    作用:1、降温2、颗粒分散。
    操作:趁热挖出→堆成长方形→泼入冷水(30-40%)→通风凉渣机打散扬凉。
    (六)加曲:
    曲的作用:糖化、发酵、产香味。
    加曲量:投料量的9-11%}大:升温快,易产酸,酪醇酒苦;小:发酵缓慢,醅子不易升温,曲大酒苦。
    清茬曲:红心曲:后火曲=3:3:4
    加曲温度:冬季:温度低,发酵缓慢。夏季:品温高或翻拌久,易生酸。春季20-22℃、夏季20-25℃、秋季23-25℃、冬季25-28℃.
    曲的粉碎度:大如豌豆,小如绿豆,能通过1.2㎜筛孔的细粉不超过55%。
    (七)大渣入缸发酵
    缸距10-24㎝埋于泥土下与地面一平,忌用裂缝缸、旧缸。
    1、入缸前:缸内缸盖清水洗净,并用0.4%花椒水洗刷缸,使缸有愉快气味。
    2、入缸条件控制:温度、水分、酸度、淀粉含量。这里因为纯粮发酵,淀粉,酸度已基本确定,淀粉38%左右,酸度0.2左右,故只控制水分,温度。①水分53-54%,最高不超过54.5%。低了,升温快,酸度高。高了,口味寡淡,且影响蒸酒。②温度,与室温和地温有关。
    根据山西中部酒厂实践一般:入窖后用谷壳或稻草、塑料密封并盖好缸盖。①9-10月11-14℃。②11月9-12℃③寒冷季节12-2月地温6-8℃,入温13-15℃.④3-4月8-12℃⑤5-6月、7-8月热季,入温尽量低,入温都在11-18℃,保证“清香纯正”之特点。
    大渣发酵管理:主要控制发酵温度。做到适时顶火7-8天,适温顶火28-30℃最高不过32℃.并符合“前缓、中挺、后缓落”的规律。①前缓:发酵升温缓,防止产酸过多。②中挺:顶火温度能保持一段时间3天左右,发酵完全。③后缓落:每天0.5℃,1-12天隔天检查。
    (八)出缸、蒸馏:
    出缸操作:起出
    蒸馏
    蒸甑:1、桶身的形象、高度2、底锅(蒸汽管)3、云盖4、过汽管5、冷凝管6、篦子
    操作:1、准备工作:(1)、换底锅水:水位距篦子50-60㎝.(2)起出酒醅撒稻壳。
    2、拌料:加辅料18%左右。多,升温快,产酸多,杂味多,影响酒质。少,粘湿,上汽不均。
    3、装甑:撒稻壳→开汽→装料。要求:(1)轻、松、薄、匀、平、准(2)见汽撒料。(3)材料两干一湿,蒸气两大一小。装甑时间:续渣法35-45分钟;清渣法50-60分钟。
    4、盖云盖,连冷却管,密封。
    5、蒸馏流酒:蒸馏,缓汽蒸馏,大汽追尾。流酒:速度1.5-3㎏每分钟为宜;温度25-30℃酱香多为35℃以上。量质摘酒,分级贮存。经验:看花摘酒。酒花:让流出的酒流入小的承接器内,激起的泡沫。大清花、二清花、小清花(绒花)、过花、油花满面。
    (九)二渣发酵:
    入缸发酵控制:温度,春秋冬22-28℃,夏18-23℃;淀粉,14-20%;水分58-62%加水应视大渣酒醅流酒多少而异,一般原则:多,底醅酸度不大,适当多加新水,反之,对二渣产酒不利。入缸温度视气候、淀粉、酸度灵活掌握。
    总之,清蒸二次工艺,强调“养大渣,挤二渣”所谓“养大渣”:因大渣为纯粮发酵,入缸淀粉含量高38%,发酵极易生酸,故十分重视大渣酒醅不能生酸过多。所谓“挤二渣”,充分利用淀粉,尽量产出更多的酒。

  • 第2题:

    简述茶饮料(茶汤)生产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茶叶→浸提→过滤→调和→加热→灌装→杀菌→冷却→检验→成品
    操作要点:防止氧化作用;生产用水必须用软水;出去金属元素特别是铁元素;浸提时间温度适宜;调和时加入抗氧化剂;

  • 第3题:

    咖啡乳饮料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操作要点:
    1.咖啡汁的提取:将咖啡豆或代用品经焙炒粉碎后用水作提取剂进行提取。提取通常在90~100℃的热水中进行,对抽提后的抽提液应马上冷却至常温,并进行过滤以除去不溶解的原料,然后进行脱酸处理。
    2.糖的溶解:可采用碳酸饮料的糖液制备方法,为了保证成品咖啡饮料的稳定性,必须对糖液中可能引起产酸的嗜热细菌进行灭菌处理,一般采用紫外线杀菌机杀菌。
    3.乳品的调制
    4.调配:为了避免咖啡提取液同乳蛋白发生凝结现象,应考虑先在调配缸中加入定量的溶解水,待水温升至60℃时,先加入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钠与磷酸二钠的混合液,经搅拌均匀后再进行均质。使用脱酸咖啡汁,无需加碱中和酸度。
    5.装填和杀菌:原料调配后经粗滤及均质处理,用板式热交换器加热至85~95℃,迅速密封。因本制品易起泡,故不应装填过满。为防止耐热性芽孢菌造成的牛奶咖啡饮料败坏,通常要进行中心温度达120℃、20min的杀菌处理。

  • 第4题:

    以苹果为原料设计其制汁工艺流程,并说明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工艺流程:原料→分选→清洗→破碎→压榨→粗滤→澄清→精滤→调整混合→杀菌→罐装→冷却→成品。
    若为浓缩果汁,则在调整混合后进行浓缩,至68%~70%可溶性固形物时,冷凉贮藏,然后课散装或以大包装形式贮运。
    操作要点:进场的苹果应保证无腐烂,在水中清洗和喷淋清水洗涤,也有用1%NaOH和0.1%~0.2%的洗涤剂中浸泡清洗的办法、用苹果磨碎机或锤式破碎机破碎至3~8mm大小的碎片,然后用压榨机压榨,苹果常用Bucher压榨机、连续的液压传动压榨机,也有用板框式压榨机或连续螺旋压榨机。压榨汁收集后采用明胶单宁法澄清,单宁0.1g/l、明胶0.2g/l,加入后在10~15℃下静置6~12h,取上清液和下部沉淀分别过滤。现代苹果汁生产采用酶法或酶、明胶单宁联合澄清法或硅藻土过滤机和超滤机进行精滤。直饮式苹果汁常制成可溶性固体物12%左右、酸0.4%左右的产品,在93.3摄氏度以上温度进行巴氏杀菌。苹果汁应采用特殊的涂料罐包装。澄清苹果汁常加工成68%~70%的浓缩汁,然后在-10℃左右冷藏,使用大容量车运输,用于加工果汁和饮料
    苹果汁也有生产浑浊汁,他是筛率后不经澄清直接进行巴氏杀菌灌装的产品,其关键在于破碎时应加抗坏血酸以防止氧化褐变。

  • 第5题:

    试述草莓酱的加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洗涤→去梗去萼片→配料→加热浓缩→装罐与密封→杀菌及冷却→成品。
    操作要点:
    (1)原料选择应选含果胶及果酸多、芳香味浓的品种。果实八九分熟,果面呈红色或淡红色。
    (2)洗涤将草莓倒入清水浸泡3-5min,分装于竹筐中,再放入流动的水中或通入压缩空气的水槽中淘洗,洗净泥沙,除去污物等杂质。
    (3)去梗去萼片逐个拧去果梗、果蒂,去净萼片,挑出杂物及霉烂果。
    (4)配料草莓300kg,75%的糖液412kg,柠檬酸714g,山梨酸240kg,或采用草莓40kg,砂糖46kg,柠檬酸120g,山梨酸30g。
    (5)加热浓缩浓缩可采用两种方法:常压浓缩将草莓倒入夹层锅内,并加入一半的糖液,加热使其充分软化,搅拌后,再加入余下的糖液和柠檬酸、山梨酸,继续加热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达66.5%~67.0%时出锅真空浓缩将草莓与糖液置入真空浓缩锅内,控制真空度达46.66~53.33kpa,加热软化5~10min,然后将真空度提高到79.89kpa,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达60%~63%,加入已溶化好的山梨酸和柠檬酸、继续浓缩至浆液浓度达67%~68%,关闭真空泵,破除真空,并把蒸汽压力提高到250kpa,继续加热,至酱温达98~102℃,停止加热,而后出锅。
    (6)罐装与密封果酱趁热装入经过消毒的罐中,每锅酱需在20min内装完,密封时,酱体温度不低于85℃,放正罐盖旋紧。
    (7)杀菌及冷却封盖后立即投入沸水中杀菌5~10min,然后逐渐用水冷却至罐温达35~40℃为止。

  • 第6题:

    论述泡菜类产品加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1)工艺流程:原料选择→处理→泡菜坛准备→装坛→注盐水→加盖并在水槽中加水蜜封→自然发酵至含酸量达0.4-0.8%时即为成熟。
    (2)操作要点:
    原料应选用质地紧蜜腌制后仍能保护脆嫩状态的蔬菜,原料处理主要为清洗和切分;
    泡菜坛应经检验无泄漏、破损,洗净清毒备用,处理好的原料投入坛内适当压紧上压竹片,注入6-8%的盐水;
    自然发酵成熟时间,一般新盐水夏天需1周,冬天需2周左右,管理上主要是保证水封口的密封性;
    盐水加酒、香料等可增进风味,选用硬水或水中加钙盐能改善泡菜脆度,原料进行适当凉晒也可改善风味,用旧泡菜卤可缩短成熟时间。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内墙一般抹灰操作的工艺流程。

    正确答案: 基体表面处理→浇水润墙→设置标筋→阳角做护角→抹底层、中层灰→窗台板、踢脚板或墙裙→抹面层灰→清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一种蔬菜腌制品(榨菜、糖醋菜、酱菜、泡酸菜)的加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晾架下架→腌制→修剪挑筋→整形分级→淘洗→配料装坛→存放后熟及清口→成品
    操作要点:以榨菜为例:原料的挑选,选择组织细嫩、紧密、皮薄、粗纤维少、呈圆球形或椭圆形菜头含水量低于93%;清洗、剥划穿串、晾架根据个体大小切分并晾晒;腌制:下架后立即腌制,分三次腌制;装坛密封:装坛时再次加入盐,用沸水消毒,用塑料模封盖,扎紧坛口,以待后熟;后熟及清口,检查是否有下沉、发霉、变酸现象,如有及时清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草莓酱的加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洗涤→去梗去萼片→配料→加热浓缩→装罐与密封→杀菌及冷却→成品。
    操作要点:
    (1)原料选择应选含果胶及果酸多、芳香味浓的品种。果实八九分熟,果面呈红色或淡红色。
    (2)洗涤将草莓倒入清水浸泡3-5min,分装于竹筐中,再放入流动的水中或通入压缩空气的水槽中淘洗,洗净泥沙,除去污物等杂质。
    (3)去梗去萼片逐个拧去果梗、果蒂,去净萼片,挑出杂物及霉烂果。
    (4)配料草莓300kg,75%的糖液412kg,柠檬酸714g,山梨酸240kg,或采用草莓40kg,砂糖46kg,柠檬酸120g,山梨酸30g。
    (5)加热浓缩浓缩可采用两种方法:常压浓缩将草莓倒入夹层锅内,并加入一半的糖液,加热使其充分软化,搅拌后,再加入余下的糖液和柠檬酸、山梨酸,继续加热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达66.5%~67.0%时出锅真空浓缩将草莓与糖液置入真空浓缩锅内,控制真空度达46.66~53.33kpa,加热软化5~10min,然后将真空度提高到79.89kpa,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达60%~63%,加入已溶化好的山梨酸和柠檬酸、继续浓缩至浆液浓度达67%~68%,关闭真空泵,破除真空,并把蒸汽压力提高到250kpa,继续加热,至酱温达98~102℃,停止加热,而后出锅。
    (6)罐装与密封果酱趁热装入经过消毒的罐中,每锅酱需在20min内装完,密封时,酱体温度不低于85℃,放正罐盖旋紧。
    (7)杀菌及冷却封盖后立即投入沸水中杀菌5~10min,然后逐渐用水冷却至罐温达35~40℃为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一种果蔬汁(澄清苹果汁。番茄汁等)加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工艺:原料挑选→清洗→破碎压榨→用明胶和果胶酶处理→澄清→杀菌→装瓶
    操作要点:原料的选择和清洗:选择新鲜、成熟、风味好、香气浓郁、色泽稳定、汁多、酸味适度的原料,洗涤时需加杀菌剂减少原料的化学农药残留和微生物。
    破碎压榨:破碎到0.3-0.4厘米大小,压榨时压力不应增加太快。
    用明胶和果胶酶处理:破坏果胶,使果汁能顺利的榨出。
    澄清:滤除悬浮物,使新榨出的果汁稳定。
    杀菌:降低有害微生物对产品的影响。
    装瓶:密封,保持一定得真空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果蔬汁饮料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一般是将果实原料经过预处理,榨汁或浸提、澄清和过滤、均质、脱氧、浓缩、成分调整、包装和杀菌制造而成。对于混浊果汁,则不经过澄清过滤。固体饮料,则需进行脱水干制等。操作要点:含果汁丰富的果实,压榨法。含汁液较少的果实,加水浸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论述浙江榨菜加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工艺流程:
    原料收购——剥菜——头次腌制——头次上囤——二次腌制——二次上囤——修剪桃筋——淘洗上榨——拌料装坛——覆口封口——成品。
    操作要点:
    按质量要求收购,剥去老皮老筋,个大应切分,头次腌制用盐量每100kg菜3.5kg盐,腌制三天内头次上囤,上压重物,出囤折率62-63%,上囤时间不超过一天,二次腌渍用盐5kg/出囤菜100kg,7天内二次上囤,不可压重物,时间12小时,出囤折率为68%左右,淘洗是为除尽泥沙,上榨时要缓慢加压,出榨折率为85-87%,出榨后拌入香料粉装坛,装坛后15-20天要进行一次覆口检查,菜块下陷的要加填同等级的菜块塞上干菜叶,然后封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果蔬汁饮料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


    正确答案:原料→清洗→挑选→破碎→取汁→粗滤→灭酶→均质→脱气→杀菌→无菌灌装→成品饮料

  • 第14题:

    果蔬汁饮料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一般是将果实原料经过预处理,榨汁或浸提、澄清和过滤、均质、脱氧、浓缩、成分调整、包装和杀菌制造而成。对于混浊果汁,则不经过澄清过滤。固体饮料,则需进行脱水干制等。操作要点:含果汁丰富的果实,压榨法。含汁液较少的果实,加水浸提。

  • 第15题:

    简述澄清型果汁生产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澄清果汁生产的关键是果汁的澄清和过滤。为了除去果汁中的不溶性固形物,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首先采用机械提汁的方法,尽量减少果汁中的不溶性固形物;再利用酶对果汁澄清,先把果汁加热至微沸。待冷却至40一50℃时,加入酶制剂,搅拌均匀,静置3~3.5小时,果汁中的絮状物逐渐下沉而得以澄清;采用过滤手段,使果汁中微小悬浮物去除;用真空抽滤的方法,不仅过滤速度快,而且澄清效果好。

  • 第16题:

    简述酸菜制作的工艺流程及要点。


    正确答案: (1)原料的选择:主要原料为叶菜类,如结球白菜;
    (2)预处理:除去腐败老叶,消去菜根,晾晒2-3天,约至原重量的65-70%;
    (3)腌制:容器为大缸或泡菜坛;用盐量约4-5kg/100kg晾晒后的菜,腌制时一层菜一层盐,并进行缓慢而柔和的揉搓,以全部菜压紧实见卤为止,一直腌到距缸沿10cm左右,加以竹栅,压以重物,使菜卤漫过菜面;
    (4)封口发酵:加入菜后以坛盖覆盖,在水槽中加注冷开水或盐水,形成水槽封口。将泡菜坛置凉爽处任自然发酵产生乳酸,约20-30天可腌成。

  • 第17题:

    论述浙江榨菜加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工艺流程:
    原料收购——剥菜——头次腌制——头次上囤——二次腌制——二次上囤——修剪桃筋——淘洗上榨——拌料装坛——覆口封口——成品。
    操作要点:
    按质量要求收购,剥去老皮老筋,个大应切分,头次腌制用盐量每100kg菜3.5kg盐,腌制三天内头次上囤,上压重物,出囤折率62-63%,上囤时间不超过一天,二次腌渍用盐5kg/出囤菜100kg,7天内二次上囤,不可压重物,时间12小时,出囤折率为68%左右,淘洗是为除尽泥沙,上榨时要缓慢加压,出榨折率为85-87%,出榨后拌入香料粉装坛,装坛后15-20天要进行一次覆口检查,菜块下陷的要加填同等级的菜块塞上干菜叶,然后封口。

  • 第18题:

    简述一般烧成系统的生产工艺流程。


    正确答案: 预热器及分解炉系统是一种生料悬浮预热、分解的设备,生料在悬浮状态下与高温气体充分混合,迅速传热,传热面积大,热效率高,生料的升温速度快。生料由预热器的上部喂入,然后按照与系统高温气流相反的方向,依次经各级旋风筒、分解炉进行预热及分解,分解率约达85%~95%,最后上最下一级旋风筒收集入窑,而高温气流则依次经过窑尾烟室、缩口、混合室各级旋风筒与生料进行热交换,温度逐渐降低,最后由窑尾高温风机排出。分解炉内喷入煤粉,由冷却机引来的三次空气助燃,供氧充足,煤粉燃烧快,燃烧后的高温气体进入混合室,与窑尾缩口来的气流汇合向上进入最下一级旋风筒。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生产挂面的一般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工艺流程:原辅料预处理→和面→熟化→压片→切条→湿切面→干燥→切断→计量→包装→检验→成品挂面
    操作要点:1.原料选择:小麦粉要求品质为:硬质冬小麦粉达到特一级标准,湿面筋含量达到35%以上,蛋白质含量12.5%以上。荞麦粉要求品质为:粗蛋白≥12.5%、灰分≤1.5%,水分≤14%,粗细度为CB30全部能过。2.预糊化:将称好的荞麦粉放入蒸拌机中边搅拌边通蒸汽,控制蒸汽量,蒸汽的温度及通汽时间,使荞麦粉充分糊化。一般糊化润水量为50%左右,糊化时间10分钟左右为宜。3.和面:将小麦粉与复合添加剂充分预混后加入预糊化的荞麦粉中,加入30℃左右的自来水充分拌和,调水至28%~30%,和面时间约25分钟。同时在确定加水量之前,还要考虑原料中蛋白质、水分含量高低,小麦为硬质麦时,原料吸水率高,加水量要相应高一些,反之亦然。4.熟化:面团和好后放入熟化器熟化20分钟左右,在熟化时,面团不要全部放入熟化器中,应在封闭的传送带上静置待用,随用随往熟化器中输送,以免面团表面风干形成硬壳。5.烘干:首先
    低温定条,控制烘干室温度为18~26℃,相对温度为80%~86%,接着升温至37~39℃,控制相对温度60%左右进行低温冷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一种果酱制品的加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原理:高浓度的糖的保藏作用主要有高渗透压:降低水分活性;抗氧化作用。一定浓度的果胶在一定糖浓度、温度和PH值条件下形成的网状结构,即可形成一定的凝胶状态。工艺:原料→预处理→捣浆→加糖浓缩→调味→起锅→装瓶→密封→成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果蔬汁饮料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

    正确答案: 原料→清洗→挑选→破碎→取汁→粗滤→灭酶→均质→脱气→杀菌→无菌灌装→成品饮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茶饮料(茶汤)生产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茶叶→浸提→过滤→调和→加热→灌装→杀菌→冷却→检验→成品
    操作要点:防止氧化作用;生产用水必须用软水;出去金属元素特别是铁元素;浸提时间温度适宜;调和时加入抗氧化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一般烧成系统的生产工艺流程。

    正确答案: 预热器及分解炉系统是一种生料悬浮预热、分解的设备,生料在悬浮状态下与高温气体充分混合,迅速传热,传热面积大,热效率高,生料的升温速度快。生料由预热器的上部喂入,然后按照与系统高温气流相反的方向,依次经各级旋风筒、分解炉进行预热及分解,分解率约达85%~95%,最后上最下一级旋风筒收集入窑,而高温气流则依次经过窑尾烟室、缩口、混合室各级旋风筒与生料进行热交换,温度逐渐降低,最后由窑尾高温风机排出。分解炉内喷入煤粉,由冷却机引来的三次空气助燃,供氧充足,煤粉燃烧快,燃烧后的高温气体进入混合室,与窑尾缩口来的气流汇合向上进入最下一级旋风筒。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