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甲公司于2006年3月1日给乙公司发电报称:“现有玉米50吨,每吨1000元,如贵方需要,望于接到电报之日起1周内回复为盼。”3月1日乙公司接到电报,3月3日给甲公司复电称:“接受贵方条件,但望以每吨800元成交。”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公司之间的合同关系是否成立,为什么?

题目

甲公司于2006年3月1日给乙公司发电报称:“现有玉米50吨,每吨1000元,如贵方需要,望于接到电报之日起1周内回复为盼。”3月1日乙公司接到电报,3月3日给甲公司复电称:“接受贵方条件,但望以每吨800元成交。” 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公司之间的合同关系是否成立,为什么?


相似考题
更多“甲公司于2006年3月1日给乙公司发电报称:“”相关问题
  • 第1题:

    贸易公司甲经过李某介绍成功地向公司乙销售了一批货物。下列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是( )。

    A.甲公司给李某1万元佣金

    B.乙公司给甲公司l万元佣金

    C.甲公司给乙公司l万元折扣

    D.甲公司给乙公司相关办事人员l万元好处费 ‘


    正确答案:D
    20.D[解析]《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有七类,其中包括商业贿赂行为。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了推销或者购买商品,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行贿以获得竞争优势的行为。它与合法的“折扣”、“佣金”的区别在于,贿赂所给予的财物或其他好处不在交易对方的正规账目中予以反映。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 第2题:

    2012年5月8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函称:“我公司有优质床上用品1000套,每套价格500元,你方若有意购买,请于收到本函之日起15日内回函,以我方最后确认为准。”乙公司于同年5月12日收到甲公司来函,同年5月20日,乙公司给甲公司回函:“同意你方的条件,请收到回函后1个月内向我公司发货。”2012年6月30日,甲公司仍未发货,乙公司遂以违约为由将甲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公司于2012年5月8日发给乙公司的函为要约
    B:乙公司于2012年5月20日发给甲公司的回函是承诺,该承诺到达甲公司后,合同成立
    C:甲公司2012年5月8日发出的函是要约邀请,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床上用品买卖合同没有成立
    D:乙公司于2012年5月20日发出的回函构成反要约

    答案:C
    解析:
    《合同法》第15条规定: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甲公司在其订约建议中申明了“以我方最后确认为准”,就表明其不愿受对方意思表示的约束,因而属要约邀请。乙公司于2012年5月20日的回函表明了要求订立合同的意图,是要约而不是反要约。甲公司收到乙公司的要约后,并没有承诺,故双方之间的合同并未成立,不存在违约问题,故C项正确。

  • 第3题:

    甲地的甲公司向乙地的乙公司购买一批成品门,两公司对于甲公司的付款地点和乙公司的交货时间没作明确约定,两公司也未能达成补充协议,根据合同有关条款或交易习惯也无法确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甲公司应当在甲地付款给乙公司
    B.甲公司应当在乙地付款给乙公司
    C.乙公司可以随时要求甲公司付款,但应当给甲公司必要的准备时间
    D.甲公司可以随时要求乙公司交货,但应当给乙公司必要的准备时间
    E.甲公司不可以随时要求乙公司交货

    答案:B,C,D
    解析:
    根据《合同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因此,甲公司应当在乙地付款;甲公司、乙公司可以随时履行或者随时要求对方履行,但应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 第4题:

    甲公司于5月10日致函乙公司,愿意以单价1500元每部购买乙公司生产的型号为7411的手机1000部,乙公司也于同日致函甲公司,欲以每部1500元的价格向甲公司出售型号为7411的手机1000部。双方收信后,均未给对方回复。1个月后,乙公司向甲公司发货,甲公司拒绝收货、付款。本案中甲公司与乙公司的关系应如何认定?()

    • A、合同关系未成立
    • B、合同关系成立
    • C、合同关系成立且生效
    • D、合同关系成立但未生效

    正确答案:A

  • 第5题:

    甲公司于2006年3月10日向乙公司发出电报称:“现有A型钢材100吨,每吨2500元,如贵方需购,望于接到电报之日起一周内回复,也可直接带款提货。”3月12日,乙公司给甲公司复电称:“接受贵方提供的A型钢材100吨,但价格希望以每吨2400元成交,如同意可在7日内将货送至本公司”。甲公司接电后未予答复。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和合同法规定,回答以下问题:如甲公司在2006年3月11日得知A型钢材可能涨价,拟撤销要约,是否可以?为什么?


    正确答案:不可以。因为合同法规定,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的,要约不得撤销。本案中,甲的要约中确定了承诺期限,故甲不得撤销要约。

  • 第6题:

    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小轿车,约定7月1日预付10万元,10月1日预付20万元,12月1日乙公司交车时付清尾款。甲公司按时预付第一笔款。乙公司于9月30日发函称因原材料价格上涨,需提高小轿车价格。甲公司于10月1日拒绝,等待乙公司答复未果后于10月3日向乙公司汇去20万元。乙公司当即拒收,并称甲公司迟延付款构成违约,要求解除合同,甲公司则要求乙公司继续履行。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 A、甲公司不构成违约 
    • B、乙公司有权解除合同 
    • C、乙公司可行使先履行抗辩权 
    • D、乙公司可要求提高合同价格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单选题
    甲公司于5月10日致函乙公司,愿意以单价1500元每部购买乙公司生产的型号为7411的手机1000部,乙公司也于同日致函甲公司,欲以每部1500元的价格向甲公司出售型号为7411的手机1000部。双方收信后,均未给对方回复。1个月后,乙公司向甲公司发货,甲公司拒绝收货、付款。本案中甲公司与乙公司的关系应如何认定?()
    A

    合同关系未成立

    B

    合同关系成立

    C

    合同关系成立且生效

    D

    合同关系成立但未生效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涉及交叉要约的问题。对于交叉要约,我国法律暂无规定。在学理上,交叉要约能否成立合同,意见不一。采实质说的学者认为,两个意思表示的内容既然一致,自应成立合同;采形式说的学者认为,合同成立需要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方能成立。我国《合同法》第13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故可推论,我国法律采形式说。按照形式说的观点,本题正确选项为A。

  • 第8题:

    单选题
    甲公司于1月5日向乙公司以信件方式发出要约,向乙公司订购一批原材料,要求乙公司10日内作出答复,该要约于1月6日到达乙公司。下列各项中,乙公司的做法属于承诺的行为有()。
    A

    乙公司的答复于1月16日到达甲公司

    B

    乙公司于1月8日向甲公司发货

    C

    以公司要求甲公司适当提高报价

    D

    乙公司1月12日向甲公司回信接受要约,由于投递错误致使该信件于1月17日到达甲公司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甲公司于2006年3月10日向乙公司发出电报称:“现有A型钢材100吨,每吨2500元,如贵方需购,望于接到电报之日起一周内回复,也可直接带款提货。”3月12日,乙公司给甲公司复电称:“接受贵方提供的A型钢材100吨,但价格希望以每吨2400元成交,如同意可在7日内将货送至本公司”。甲公司接电后未予答复。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和合同法规定,回答以下问题:假设乙公司在2006年3月20日复电给甲公司称:“完全接受贵方条件”。甲公司接电后未予答复,则甲、乙之间合同关系是否成立?为什么?

    正确答案: 甲、乙之间合同不成立。因为乙公司已超越承诺期发出承诺,应视为新要约,故甲、乙之间合同不成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甲公司于2006年3月1日给乙公司发电报称:“现有玉米50吨,每吨1000元,如贵方需要,望于接到电报之日起1周内回复为盼。”3月1日乙公司接到电报,3月3日给甲公司复电称:“接受贵方条件,但望以每吨800元成交。” 回答下列问题: 若乙收到电报未回复,直接于3月3日到甲公司所在地要求付款提货,而甲公司已将这50吨玉米卖给了丙公司,甲公司是否需对乙公司承担责任?为什么?

    正确答案: 乙公司完全可以在要约有效期内前去付款提货,以实际行为与甲公司建立合同关系。
    甲公司在要约有效期内将玉米卖给他人,违反了诚实信用的原则,当乙公司以实际行为做出承诺时,甲公司因无法履行其义务,应向乙公司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地处北京的甲公司就购买某一专用设备于2000年4月1日向地处广州的乙公司发出要求,要约书规定乙公司承诺的截止日期为4月30日,22日乙公司发出承诺书,通常可以于4月27日前到达甲公司,但4月23日京广线突遇洪水,承诺于5月5日到达,甲公司也未通知乙公司该承诺因迟到无效。乙公司于6月15日将该设备托运给甲公司,甲拒收,为此给乙造成损失,诉至法院,法院判决应由( )承担该损失。
    A

    乙公司

    B

    甲公司

    C

    邮电部门

    D

    双方各一半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甲公司于6月1日通过报纸发布广告,称其有某型号的电脑出售,每台售价8000元,随到随购,数量不限,广告有效期至6月30日。乙公司委托王某携带金额16万元的支票于6月28日到甲公司购买电脑,但甲公司称广告所述电脑已全部售完,乙公司为此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甲公司的广告构成要约,乙公司的行为构成承诺,甲公司不承担违约责任

    B

    甲公司的广告构成要约,乙公司的行为构成承诺,甲公司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C

    甲公司的广告不构成要约,乙公司的行为不构成承诺,甲公司不承担民事责任

    D

    甲公司的广告构成要约,乙公司的行为不构成承诺,甲公司不承担民事责任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3题:

    (三)

    2006年8月2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约定由甲公司提供6台型号为3TF6844——OCM7德国产接触器,单价17300元,总金额为l03800元,预付货款2万元,其余款项在收到货物后15日内付清:合同生效后30日内交货,甲公司负责运输,乙公司决定运输方式(如乙公司不指定,则默以为中铁快运)。合同签订后,乙公司于同年8月25 日支付货款2万元。甲公司分别于同年9月2日、3日、6日通过中国铁路小件货物快运先后向乙公司发运3台、2台、l台接触器,乙公司则于同年9月9日付货款5万元。同年9月15日。乙公司致电甲公司,称只接到5台接触器,且其中有2台接触器损坏,影响使用,请甲公司予以解决。9月16日,甲公司回函给乙公司。同意先调换2台机器给乙公司以满足生产需要,并要求乙公司如期付款。此后,甲公司未予调换接触器,乙公司也未再付货款。10月10日,甲公司将其对乙公司请求付款的权利转让给丙公司,并通知了乙公司,乙公司未予答复。丙公司请求乙公司支付剩余货款遭到拒绝,为此诉至法院。经查,甲公司于9月6日发运的1台接触器因不可抗力而在运输途中灭失。

    79.关于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公司有权请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B.乙公司有权请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C.乙公司有权解除合同

    D.乙公司有权中止支付剩余货款


    正确答案:BD

      【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双务合同履行抗辩权。根据《合同法》第67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乙公司享有先履行抗辩权,乙公司并不享有法定解除权。正确答案是BD.

  • 第14题:

    甲公司对乙公司进行投资,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100%,乙公司属于甲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下列各项中应当属于乙公司会计核算范围的有()。

    A.甲公司对乙公司进行股权投资
    B.乙公司从甲公司处购入原材料
    C.乙公司为甲公司提供咨询服务
    D.甲公司将资产租赁给乙公司

    答案:A,B,C,D
    解析:

  • 第15题:

    甲公司于1月5日向乙公司以信件方式发出要约,向乙公司订购一批原材料,要求乙公司在10天内做出答复,该要约于1月6日到达乙公司。下列各项中,乙公司的做法属于承诺行为的有( )。

    A.乙公司对要约提出非实质性变更,甲公司没有异议
    B.乙公司于1月8日向甲公司发出承诺
    C.乙公司要求甲公司适当提高报价
    D.乙公司于1月12日向甲公司回信接受要约,由于投递错误致使该信件于1月17日到达甲公司。甲公司未提出异议

    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核承诺。承诺对要约的内容做出非实质性变更的,除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要约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做出任何变更的以外,该承诺有效,合同的内容以承诺的内容为准,选项A正确。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做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选项C错误。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的以外。该承诺有效.选项D正确。

  • 第16题:

    甲公司于8月2日向乙公司发出要约,要卖给乙公司一台机器设备,甲公司要求乙公司10天内答复。甲公司的要约于8月5日到达乙公司。8月3日,甲公司又给乙公司去信,称该机器设备现本*公司需要使用,不能出售,请乙公司原谅。第二封信于8月6日到达。乙公司8月7日回信表示接受甲公司的要约条件,该回信8月10日到达,甲公司拒绝交货。请根据已知条件,选择下列正确的选项()

    • A、甲、乙之间的合同不成立,因为要约已被撤销
    • B、甲、乙之间的合同成立,因为要约没有被撤销
    • C、甲、乙之间的合同于8月10日承诺到达时成立
    • D、甲、乙之间的合同于8月7日承诺发生时成立
    • E、甲、乙之间的合同不成立,因此乙只能追究甲的缔约过失责任,不能追究其违约责任

    正确答案:B,C

  • 第17题:

    甲公司于2006年3月10日向乙公司发出电报称:“现有A型钢材100吨,每吨2500元,如贵方需购,望于接到电报之日起一周内回复,也可直接带款提货。”3月12日,乙公司给甲公司复电称:“接受贵方提供的A型钢材100吨,但价格希望以每吨2400元成交,如同意可在7日内将货送至本公司”。甲公司接电后未予答复。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和合同法规定,回答以下问题:甲、乙之间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正确答案:甲、乙之间合同不成立。因为乙公司的答复变更了甲公司要约中实质性内容,不属于承诺,而是一个新要约,甲公司接电后未予答复,故甲、乙之间合同不成立。

  • 第18题:

    美国甲公司发电报给中国乙公司称:“供应40台发动机。100匹马力,每台CIF上海5000美元,合同订立后2个月装船,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付款。请电复。”乙回电称:“接受你的发盘,在订立合同后即装船。”请问:双方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正确答案:合同未成立。因为美国公司甲给中国公司乙发盘构成要约,但是乙方的还盘对该要约作出了修改,即改变了装船日期,在CIF合同中,改变装船日期就是改变了交货日期,因此,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19条的规定,此改变构成了对要约的实质更改,因此,合同未成立。

  • 第19题:

    单选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3万元作为定金,乙公司于2017年12月1日向甲公司交付货物,甲公司于2017年12月10日前向乙公司支付10万元的货款。合同还约定了一方违约的,应向对方支付5万元的违约金。乙公司拒绝向甲公司交付货物,给甲公司造成3万元的损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公司有权要求乙公司最多支付10万元

    B

    甲公司有权要求乙公司最多支付9万元

    C

    甲公司有权要求乙公司最多支付8万元

    D

    甲公司有权要求乙公司最多支付5万元


    正确答案: A
    解析:
    违约金、定金和损害赔偿金竞合的三种方式及选择:①定金与违约金择一适用。由于我国的定金在性质上属违约定金,具有预付违约金的性质。因此《合同法》第116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另外,《合同法》规定,定金数额超过主合同标的额20%的,超过的部分无效。本题中定金数额应当为2万元,如果适用定金罚则,乙公司应向甲公司双倍返回定金4万元和1万元的不当得利;如果适用违约金,乙公司应向甲公司支付5万元,另外,甲公司已经向乙公司支付了3万元的定金,乙公司拒绝履行债务,甲公司基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有权要求乙公司返还3万元的定金,因此,甲公司有权要求乙公司支付8万元。②定金与损害赔偿金可共存。二者功能上互补,定金是惩罚性的,损害赔偿金是补偿性的(原则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例外),因此可以并用。本案中,定金双倍罚则,乙公司应向甲公司支付5万元;损害赔偿金应该为3万元。甲公司有权要求乙公司支付8万元。③违约金与损害赔偿金择一适用。一般来说,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应视为对损害赔偿金额的预先确定,二者都具有补偿性质。因而违约金与约定损害赔偿是不可以并存的。违约金小于损失的,可要求增加;违约金过分高于损失的,可要求适当减少;违约金高于损失但不过分,适用违约金不再调整。违约金和损害赔偿金竞合的,可适用5万元违约金。综上所述,甲公司有权要求乙公司最多支付8万元

  • 第20题:

    问答题
    甲公司于2006年3月10日向乙公司发出电报称:“现有A型钢材100吨,每吨2500元,如贵方需购,望于接到电报之日起一周内回复,也可直接带款提货。”3月12日,乙公司给甲公司复电称:“接受贵方提供的A型钢材100吨,但价格希望以每吨2400元成交,如同意可在7日内将货送至本公司”。甲公司接电后未予答复。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和合同法规定,回答以下问题:假设乙公司接到甲公司2006年3月10日电报后,于3月12日派人带款提货,而此时甲公司已将这100吨钢材高价卖给了丙公司,甲公司是否需对乙公司承担法律责任?为什么?

    正确答案: 甲公司应对乙公司承担法律责任。因为乙公司在承诺期内带款提货,以实际行为与甲设立合同关系。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的是一个确定承诺期限的要约,甲公司如无法履行其义务,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理应向乙公司承担法律责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甲公司于2006年3月1日给乙公司发电报称:“现有玉米50吨,每吨1000元,如贵方需要,望于接到电报之日起1周内回复为盼。”3月1日乙公司接到电报,3月3日给甲公司复电称:“接受贵方条件,但望以每吨800元成交。” 回答下列问题: 若乙收到电报后于3月10日才复电甲公司称:“完全接受贵方条件。”甲乙之间的合同关系是否成立?为什么?

    正确答案: 甲乙之间合同关系不成立。因为乙公司的答复时间超过了甲公司要约的有效期,属于新要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甲公司于2006年3月1日给乙公司发电报称:“现有玉米50吨,每吨1000元,如贵方需要,望于接到电报之日起1周内回复为盼。”3月1日乙公司接到电报,3月3日给甲公司复电称:“接受贵方条件,但望以每吨800元成交。” 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公司之间的合同关系是否成立,为什么?

    正确答案: 甲乙之间合同关系不成立。因为乙公司的答复已改变了甲公司要约中的实质性条款,属于新要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美国甲公司发电报给中国乙公司称:“供应40台发动机。100匹马力,每台CIF上海5000美元,合同订立后2个月装船,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付款。请电复。”乙回电称:“接受你的发盘,在订立合同后即装船。”请问:双方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正确答案: 合同未成立。因为美国公司甲给中国公司乙发盘构成要约,但是乙方的还盘对该要约作出了修改,即改变了装船日期,在CIF合同中,改变装船日期就是改变了交货日期,因此,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19条的规定,此改变构成了对要约的实质更改,因此,合同未成立。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