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指南》中指出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作用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幼儿园中,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及过程。()

    A、师幼交往

    B、亲子交往

    C、同伴交往

    D、家园互动


    正确答案:A

  • 第2题:

    3岁后,幼儿与同伴交往发展特点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案:
    解析:
    3岁后,幼儿与同伴交往发展特点的主要表现如下: (1)3岁左右的幼儿,游戏中间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彼此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
    (2)4岁左右的幼儿,联系性游戏增多,并逐渐成为主要游戏形式。
    (3)5岁以后,幼儿合作性游戏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渐发展。
    (4)幼儿期同伴交往主要是同性别的儿童交往,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女孩更明显表现出交往的选择性,其偏向更加固定,女孩游戏中交往水平高于男孩,男孩对同伴的消极反应明显多于女孩。

  • 第3题:

    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幼儿间的同伴交往最初只是集中在玩具或物体上,而不是幼儿本身。 (2)学步儿(1—2岁)的游戏中包括了大量的、模式化的社会性交往,学步儿游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幼儿相互模仿对方的动作。
    (3)2岁以后,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最主要形式是游戏。最初他们交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玩具或寻求帮助。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交往的目的也越来越倾向于同伴本身,即他们是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或者为使同伴与自己合作、交流而发出交往的信号。

  • 第4题:

    在指导婴幼儿教学和游戏活动中,保育员应重视()在指导婴幼儿活动中的作用。

    • A、观察
    • B、同伴交往
    • C、方法
    • D、途径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在指导婴幼儿艺术教育活动活动中,保育员应重视()在指导婴幼儿艺术活动中的作用。

    • A、观察
    • B、同伴交往
    • C、教育方法
    • D、教育途径

    正确答案:A

  • 第6题:

    《指南》在语言领域中指出:应为幼儿创设()的语言交往环境。

    • A、自由、自信
    • B、自由、宽松
    • C、宽松、愉快
    • D、有益、愉快

    正确答案:B

  • 第7题:

    简述教师在幼儿同伴交往中的有效指导策略。


    正确答案:(1)仔细观察(2)及时指导(3)积极评价

  • 第8题:

    简述同伴交往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正确答案:(1)同伴交往是幼儿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
    (2)同伴交往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3)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4)同伴交往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交技能及策略的获得。
    (5)在同伴交往中,同伴的反馈有助于幼儿的社会行为向积极、友好的方向发展。

  • 第9题:

    问答题
    《指南》中指出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作用是(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指导婴幼儿教学和游戏活动中,保育员应重视()在指导婴幼儿活动中的作用。
    A

    观察

    B

    同伴交往

    C

    方法

    D

    途径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指南》社会领域中指出:主动亲近、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一起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成人交往的快乐,建立()。
    A

    亲子关系

    B

    同伴关系

    C

    师生关系

    D

    生活关系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论述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活动能够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学习与发展:

    正确答案: 交往能满足幼儿的认识性动机;交往能满足幼儿得到认可和支持的需要;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生成;促进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指导婴幼儿教学和游戏活动中,保育员应重视()在指导婴幼儿活动中的作用。

    A.观察

    B.同伴交往

    C.方法

    D.途径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中,教师要培养幼儿主动与同伴、老师交往,友好相处,这属于( )方面的适应能力。


    答案:B
    解析:
    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 第15题:

    进入幼儿园,同伴交往逐渐变得重要起来,请你设计一个健康活动,引导幼儿主动交朋友,体验与同伴交往的快乐。


    答案:
    解析:
    活动名称:快乐宝贝(中班健康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在轻松的环境中敞开自己的心灵,快乐地交朋友,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2.知道朋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信任。
    活动准备:
    1.轻音乐、小椅子布置的小树林。
    2.区别不同班级幼儿的标志。
    3.从不同的班级选取若干名幼儿,他们相互间不是很熟悉。
    活动过程:
    1.轻松活动——营造轻松的心理氛围(播放轻缓的音乐)
    伴着轻缓的音乐,请小朋友随意找个位置,摆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来,闭上眼睛。
    老师配乐解说:
    “让我们听着音乐,闭上眼睛,放松小手,放松小脚,让快乐来到我们中间吧。”
    “早上,太阳出来,阳光暖洋洋,好舒服!”
    “爸爸爱我,妈妈爱我,老师也爱我!我,是个快乐的孩子!”
    (请大家睁开眼睛)
    2.游戏“找朋友”——主动与别人交流
    (1)师幼认识。
    (2)幼儿游戏,相互认识。
    ①讨论:怎么认识新朋友呢?
    ②游戏找朋友。
    师:“那我们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认识一下新朋友,好吗?”
    一半小朋友围成圆圈站好,另一半小朋友去找朋友,老师用语言和动作提醒小朋友问候、相互介绍。
    ③找个新朋友聊聊天。
    (3)表达:“当你和新朋友说‘你好’,拥抱朋友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4)小结:“生活中不能没有朋友,有了朋友,就有了快乐。老师希望小朋友有更多的朋友。”
    3.游戏“树林散步”——关爱朋友、信任朋友
    闭上小眼睛,让朋友牵着小手在“小树林”散步。
    (1)请一对小朋友先走走。
    师:“小朋友,想到树林去散步吗?”
    (2)说一说感受。
    师:“你闭上眼睛走,朋友牵着你的手,在‘树林’散步,有什么感觉呢?”
    (3)全体幼儿伴着音乐在“树林”里散步。
    (4)小结:相信你的朋友,帮助你的朋友,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活动延伸:
    绘画活动:画画我的好朋友。

  • 第16题:

    《指南》中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什么?


    正确答案: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

  • 第17题:

    《指南》社会领域中指出:主动亲近、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一起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成人交往的快乐,建立()。

    • A、亲子关系
    • B、同伴关系
    • C、师生关系
    • D、生活关系

    正确答案:A,C

  • 第18题:

    论述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活动能够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学习与发展:


    正确答案: 交往能满足幼儿的认识性动机;交往能满足幼儿得到认可和支持的需要;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生成;促进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 第19题:

    同伴交往的类型有哪几种,各类型的公式是什么?在幼儿群体中分布的比例约是多少?


    正确答案:(1)同伴交往的类型有: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一般型。
    (2)“+”提名总分
    受欢迎型≥×2
    “+”提名人数
    “-”提名总分
    被拒绝型≥×2
    “-”提名人数
    被忽视型=正提名或负提名总分为0
    一般型<正提名平均分2倍
    <负提名平均分4倍
    在幼儿群体中受欢迎型幼儿约占13.33%,被拒绝型约占14.31%,被忽视幼儿占19.41%,一般型幼儿占52.94%。

  • 第20题:

    问答题
    《指南》中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什么?

    正确答案: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幼儿间的同伴交往最初只是集中在玩具或物体上,而不是幼儿本身。
    (2)学步儿(1—2岁)的游戏中包括了大量的、模式化的社会性交往,学步儿游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幼儿相互模仿对方的动作。
    (3)2岁以后,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最主要形式是游戏。最初他们交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玩具或寻求帮助。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交往的目的也越来越倾向于同伴本身,即他们是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或者为使同伴与自己合作、交流而发出交往的信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同伴交往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正确答案: (1)同伴交往是幼儿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
    (2)同伴交往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3)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4)同伴交往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交技能及策略的获得。
    (5)在同伴交往中,同伴的反馈有助于幼儿的社会行为向积极、友好的方向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教师在幼儿同伴交往中的有效指导策略。

    正确答案: (1)仔细观察(2)及时指导(3)积极评价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