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评国民会议运动。”相关问题
  • 第1题:

    1789年7月9日,国民会议将自己改名为(),表明已将制定宪法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

    • A、三级会议
    • B、常设委员
    • C、制宪会议
    • D、国民公会

    正确答案:C

  • 第2题:

    下列()有碍于评茶的准确性

    • A、嗜烟酒
    • B、嗜茶
    • C、爱好书画
    • D、爱好体育运动

    正确答案:A

  • 第3题:

    评《水浒》运动


    正确答案:1975,年8月14日,毛泽东在同一位教师谈话时提到:“《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江青、姚文元等人利用这一评论,在全国掀起了一场“评《水浒》运动”,影射攻击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造成很大的混乱。

  • 第4题:

    ()年7月31日德国国民会议通过新宪法,从此开始了魏玛共和国时期。

    • A、1919
    • B、1921
    • C、1920
    • D、1922

    正确答案:A

  • 第5题:

    撰写《评新文化运动》攻击新文化运动的是()。

    • A、林纾
    • B、梅光迪
    • C、吴宓
    • D、章士钊

    正确答案:D

  • 第6题:

    1919年2月,在魏玛召开的德国国民会议上,被选举为总统的是()

    • A、马克斯
    • B、艾伯特
    • C、兴登堡
    • D、谢德曼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宪法的制定主体的是(  )。
    A

    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B

    专门成立的立宪会议

    C

    特定的行政机关

    D

    国民会议


    正确答案: B
    解析:
    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看,宪法比普通法律要更加严格而复杂。一般而论,宪法要由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或专门成立的立宪会议,或国民会议来制定和通过。

  • 第8题:

    单选题
    (14年4月;13年10月真题)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运动是 ( )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国民会议运动

    D

    五卅运动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哪一次运动比较全面地检验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A

    五四运动

    B

    省港大罢工

    C

    五卅运动

    D

    国民会议运动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1919年2月,德国国民会议召开并制定了新宪法,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

    慕尼黑

    B

    柏林

    C

    汉堡

    D

    魏玛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1919年2月,在魏玛召开的德国国民会议上,被选举为总统的是()
    A

    马克斯

    B

    艾伯特

    C

    兴登堡

    D

    谢德曼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撰写《评新文化运动》攻击新文化运动的是()。
    A

    林纾

    B

    梅光迪

    C

    吴宓

    D

    章士钊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哪一次运动比较全面地检验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 A、五四运动
    • B、省港大罢工
    • C、五卅运动
    • D、国民会议运动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近代法国宪法中,否定分权原则,宣布国民会议权力至高无上的是()

    • A、1791年宪法
    • B、1793年宪法
    • C、共和三年宪法
    • D、第三共和国宪法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试评欧洲的启蒙运动。


    正确答案: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是在17、18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在17世纪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发展的,它在思想上有力地冲击了封建制度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并且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而在世界近代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如果说文艺复兴所反对的是天主教的神学思想,所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生活,那么启蒙运动所反对的是封建专制主义,所追求的是自由平等,主张用“人权”反对“王权”破除神学迷信,高扬理想旗臶,是其最大的历史功绩。
    哲学发展历史上,是从机械唯物论到辩证唯物的过渡。
    最为深远的是否定了封建专制,提供了系统的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如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经济上,提出经济自由思想、自由竞争进行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反对封建的理论武器主要是人性论、理性主义。
    局限:只针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

  • 第16题:

    国民会议运动


    正确答案: 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反军阀争民主的群众运动。1923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对时局的主张》提出了召集国民会议解决中国时局的主张,北京政变以后孙中山应冯玉祥的邀请,毅然决定北上,在《北上宣言》中表明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政治立场,提出“召集国民会议以谋全国之统一与建设”,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要求建立民主政权,结束军阀统治的召开国民会议运动和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在全国范围内随之掀起。为促使国民会议的召开,各地纷纷成立了国民会议促成会,参加的会员有几十万。1925年春,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反帝反军阀的决议,对宣传和组织群众起了巨大作用。

  • 第17题:

    试评“五四”新文化运动。


    正确答案: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从第2卷第1号起更名《新青年》)。它一出刊,便以对西方近代民主自由学说的热情宣传,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尖锐批判而引起了知识界的巨大反响,被公认为近代以来规模空前的新一轮文化启蒙运动的开始。这场文化启蒙运动史称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初期(1915~1919年)内容有三个:提倡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自然科学和人们对生活的理性态度为基本内容的民主与科学观念;反对以儒学的传统伦理政治观念为核心的封建主义旧道德;反对以文言文为传统形式的贵族性的封建礼教式的旧文学,提倡以白话文为新形式的现实主义的干民新文学。五四新文化运动沉重地打击了辛亥之后政治思想领域的封建复古思潮,有力地抨击了从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所承继下来的愚昧、迷信、盲从、虚伪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从而在知识界掀起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思想解放潮流。
    五四新文化的初期阶段,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按照列宁主义的理论路线获得成功的。十月革命在中国的政治传播,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政治基础,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了双重的理论基础和政治基础,这就决定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统一战线必然要发生分裂。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知识界,尤其是对以大、中学校学生为主体的中等知识阶层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大加强了他们的国家主人翁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知识分子的觉悟,爱国主义的张扬,必然要导致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掀起的思想启蒙,向新的社会政治改造运动转化。五四爱国运动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契机。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极大地锻炼了五四时期的中等知识阶层。一方面,他们更加积极地组织起来,为实现改造社会的理想而斗争。这一时期先后出现的青年知识分子社团主要有国民杂志社(1918年10月)、新潮社(1918年11月)、新民学会(1918年4月)、觉悟社(1919年9月)、利群书社(1920年1月)、改造社(1919年 12月)、少年中国学会(1919年7月)等。另一方面,他们更加主动自觉地倾向于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并且有目的地在工人群众中展开了初步的宣传教育工作。1920年初,陈独秀、李大创曾经考虑筹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第18题:

    1919年2月,德国国民会议召开并制定了新宪法,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 A、慕尼黑
    • B、柏林
    • C、汉堡
    • D、魏玛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评欧洲的启蒙运动。

    正确答案: 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是在17、18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在17世纪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发展的,它在思想上有力地冲击了封建制度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并且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而在世界近代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如果说文艺复兴所反对的是天主教的神学思想,所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生活,那么启蒙运动所反对的是封建专制主义,所追求的是自由平等,主张用“人权”反对“王权”破除神学迷信,高扬理想旗臶,是其最大的历史功绩。
    哲学发展历史上,是从机械唯物论到辩证唯物的过渡。
    最为深远的是否定了封建专制,提供了系统的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如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经济上,提出经济自由思想、自由竞争进行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反对封建的理论武器主要是人性论、理性主义。
    局限:只针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评“五四”新文化运动。

    正确答案: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从第2卷第1号起更名《新青年》)。它一出刊,便以对西方近代民主自由学说的热情宣传,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尖锐批判而引起了知识界的巨大反响,被公认为近代以来规模空前的新一轮文化启蒙运动的开始。这场文化启蒙运动史称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初期(1915~1919年)内容有三个:提倡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自然科学和人们对生活的理性态度为基本内容的民主与科学观念;反对以儒学的传统伦理政治观念为核心的封建主义旧道德;反对以文言文为传统形式的贵族性的封建礼教式的旧文学,提倡以白话文为新形式的现实主义的干民新文学。五四新文化运动沉重地打击了辛亥之后政治思想领域的封建复古思潮,有力地抨击了从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所承继下来的愚昧、迷信、盲从、虚伪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从而在知识界掀起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思想解放潮流。
    五四新文化的初期阶段,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按照列宁主义的理论路线获得成功的。十月革命在中国的政治传播,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政治基础,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了双重的理论基础和政治基础,这就决定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统一战线必然要发生分裂。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知识界,尤其是对以大、中学校学生为主体的中等知识阶层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大加强了他们的国家主人翁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知识分子的觉悟,爱国主义的张扬,必然要导致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掀起的思想启蒙,向新的社会政治改造运动转化。五四爱国运动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契机。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极大地锻炼了五四时期的中等知识阶层。一方面,他们更加积极地组织起来,为实现改造社会的理想而斗争。这一时期先后出现的青年知识分子社团主要有国民杂志社(1918年10月)、新潮社(1918年11月)、新民学会(1918年4月)、觉悟社(1919年9月)、利群书社(1920年1月)、改造社(1919年 12月)、少年中国学会(1919年7月)等。另一方面,他们更加主动自觉地倾向于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并且有目的地在工人群众中展开了初步的宣传教育工作。1920年初,陈独秀、李大创曾经考虑筹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年7月31日德国国民会议通过新宪法,从此开始了魏玛共和国时期。
    A

    1919

    B

    1921

    C

    1920

    D

    1922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国民会议运动

    正确答案: 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反军阀争民主的群众运动。1923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对时局的主张》提出了召集国民会议解决中国时局的主张,北京政变以后孙中山应冯玉祥的邀请,毅然决定北上,在《北上宣言》中表明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政治立场,提出“召集国民会议以谋全国之统一与建设”,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要求建立民主政权,结束军阀统治的召开国民会议运动和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在全国范围内随之掀起。为促使国民会议的召开,各地纷纷成立了国民会议促成会,参加的会员有几十万。1925年春,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反帝反军阀的决议,对宣传和组织群众起了巨大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评国民会议运动。

    正确答案: 国民革命运动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运动,召集国民会议,解决中国政治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早提出的政治主张。孙中山在历经革命挫折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孙中山为尽快实现全国的和平统一,毅然抱病北上,并发表《北上宣言》,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的主张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在国共两党的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代表成份包括工农群众,知识分子,民族资本家,共两百多人。这次会议,是在各地国民会议的基础上举行的一次全国民众代表的政治大集会,大会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打到军阀的强烈要求。但是段祺瑞政府不但拒绝采纳这次大会议案,反而采取暴力手段,下令查封了北京国民议会促成会和联合总会。致使大会通过的决议无法贯彻实行,召集国民会议,建立民主政府的目标更不能实现。国民会议运动虽然没有取得具体结果,更没有达到改组政府的目的,但是,它把城市各革命阶级和阶层初步组织起来,给段祺瑞政府沉重的打击,而且对于揭露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反对军阀残暴统治,宣传革命主张,扩大国共两党的政治影响,唤起和引导广大民众参加政治斗争的以及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次运动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深刻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通过召开会议这种和平的方式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是不可能的,更加促进革命高潮的到来,不久一场席卷全国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便爆发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