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如何评价南京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目的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

    A.缓和人民的反帝情绪
    B.树立对外“自主”的形象
    C.扩大税源,增加军费
    D.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答案:D
    解析:
    从1928年6月,国民政府大力宣传要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縛,并发起一场同列强“改订新约”的运动。这一运动主要集中于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两项。国民政府“改定新约运动”,恢复了我国长期丧失的主权,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在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又很不彻底,其有关废除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实质是一纸空文。本题可能在名词解释中出现。

  • 第2题:

    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的背景。


    答案:
    解析:
    1928年的北伐基本上结束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南京国民政府的地位得到提高,为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准备了前提。1926年,英国认为中国应有关税自主权,美国也表示愿意放弃在中国的关税控制和治外法权。帝国主义对华政策的改变,使改订新约运动具有了可能性。北伐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制造了万县惨案、九江惨案,人民反帝斗争高涨,国民政府此举是为了缓和人民的反帝情绪,树立对外“自主”的形象。北伐虽已完成,旧军阀虽被打倒,但新军阀产生,中国并未完全实现统一,且面临新军阀混战,国民政府想扩大税源,增加军费。

  • 第3题:

    如何评价国民政府强化中央银行职能的措施。


    正确答案: ①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巩固,得到了金融业资产阶级的支持,而银行业也在支持过程中获得了发展。从1928年到1936年,全国新社银行128家,中途停业23家,实存105家。同时。银行资本也有很大增加。上海银行业联合准备委员会和票据交换所的成立,是民族资本银行发展的另一表现。联合准备委员会起到了集中准备,调剂虚盈的作用。这是上海银行家们的创举。票据交换所的成立,对加速资金周转有积极意义。
    ②民族资本银行在这一时期得以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货币资金集中于沿海沿江的大城市,银行吸收存款比较容易;其次,钱庄开始衰落,银行少了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其存款业务自然有所扩展;实行法币政策后,发行日渐增加,物价开始上涨,有些工商业有利可图,银行放款也获得较广阔的去路;第三,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需要银行给予资金周转的便利,银行同工业的联系加强;最后,国民政府滥发公债的刺激仍是民族资本银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③1927到1937年,金融业的空前发展,为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这一时期,金融市场显得特别活跃,特别是上海的金融市场,内容恢宏,既有货币市场又有资本市场,既有内汇市场又有外汇市场,既有黄金市场又有白银市场,可谓门类齐全,品种繁多,其营业鼎盛,被人们称为“东方的纽约”、“中国的华尔街”,上海成为全国金融中心。

  • 第4题:

    如何评价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


    正确答案: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决定彻底放弃银本位制,推行纸币制度,发行“法币”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实施,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防,使中国货币制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 第5题: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表“改定新约”的对外宣传后,首先与中国签订关税条约的国家是:()。

    • A、美国
    • B、比利时
    • C、英国
    • D、日本

    正确答案:A

  • 第6题:

    作为中华国民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关税,1913年总收入为1697万元,1928年上升为17914万元,1929年为27554万元。关税收入明显提高得益于()

    • A、北京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
    • B、南京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
    • C、民众反帝情绪高涨、提倡国货运动
    • D、民族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

    正确答案:B

  • 第7题:

    简述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特点。


    正确答案: 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特点大致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立法权由国民党直接控制
    这一点通过我们前述的立法体制可以充分加以证明,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党的机关——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或中央政治会议不仅对各种法律的立法原则拥有实际的决定权,同时也对法律拥右审查权,国民政府中的立法院只是一个具体起草、部分审议法律的办事机关而已,并不真正拥有独立的立法权。此外,立法院的委员们也基本上由国民党员来担任,从而更加确保了国民党对立法活动的掌控,各种利益集团无法通过合法的渠道和机制来表达自己的意志。
    (二)法律制定的速度较快
    尽管南京国民政府所规定的立法程序较为科学,按照立法程序纲领的规定,任何一部法律要想获得通过,从议案提起,到法律案形成,直至最后审议通过,必须经过反复讨论、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但由于整个立法过程被执政党所完全控制,因而立法所设计的各种环节均未能发挥实际作用,导致法律制定的速度快,修改的频率高。
    (三)数量大、内部协调性较差
    南京国民政府存在期间所制定的法律数以万计。如果仅从表面看,各种门类的法律一应俱全,达到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最完备的阶段。但由于立法过程中讨论不够充分,加之因人设法等问题,法律内在的协调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好,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其质量。

  • 第8题:

    南京国民政府法律的汇编统称“()”,这是南京国民政府成文法的总称。


    正确答案:六法全书

  • 第9题:

    问答题
    如何认识南京国民政府政权的性质?

    正确答案: 可以从对内对外政策
    (1)对内:政治高压,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严厉镇压人民的反抗运动,对进步势力是严厉打压;经济上形成国家垄断资本,压制民族资产阶级,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困苦;军事上镇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进步力量;文化上法西斯式的专政。
    (2)对外:采取的是投向英美帝国主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如何评价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

    正确答案: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决定彻底放弃银本位制,推行纸币制度,发行“法币”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实施,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防,使中国货币制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南京国民政府的国体属大地主、官僚资产阶级性质是因()
    A

    地主阶级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农村基石

    B

    官僚资产阶级是南京国民政府的的垄断支柱

    C

    民族资产阶级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支持者

    D

    小资产阶级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拥护者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如何评价国民政府强化中央银行职能的措施。

    正确答案: ①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巩固,得到了金融业资产阶级的支持,而银行业也在支持过程中获得了发展。从1928年到1936年,全国新社银行128家,中途停业23家,实存105家。同时。银行资本也有很大增加。上海银行业联合准备委员会和票据交换所的成立,是民族资本银行发展的另一表现。联合准备委员会起到了集中准备,调剂虚盈的作用。这是上海银行家们的创举。票据交换所的成立,对加速资金周转有积极意义。
    ②民族资本银行在这一时期得以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货币资金集中于沿海沿江的大城市,银行吸收存款比较容易;其次,钱庄开始衰落,银行少了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其存款业务自然有所扩展;实行法币政策后,发行日渐增加,物价开始上涨,有些工商业有利可图,银行放款也获得较广阔的去路;第三,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需要银行给予资金周转的便利,银行同工业的联系加强;最后,国民政府滥发公债的刺激仍是民族资本银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③1927到1937年,金融业的空前发展,为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这一时期,金融市场显得特别活跃,特别是上海的金融市场,内容恢宏,既有货币市场又有资本市场,既有内汇市场又有外汇市场,既有黄金市场又有白银市场,可谓门类齐全,品种繁多,其营业鼎盛,被人们称为“东方的纽约”、“中国的华尔街”,上海成为全国金融中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后,首先与中国签订关税条约的国家是()。

    A.美国
    B.比利时
    C.英国
    D.日本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1928年6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内称:“今当中国统一告成之际,应进一步而遵正当之手续,实行重订新约。”7月,美国首先与中国签订《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条约在原则上承认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 第14题:

    建立农村金融机构是和何任政府何时采取的产业政策()

    A南京国民政府初期

    B南京国民政府抗战时期

    C南京政府后期

    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A

  • 第15题:

    下列刑法典中,规定有"保安处分"的是()。

    • A、《大清新刑律》
    • B、《暂行新刑律》
    • C、南京国民政府旧刑法
    • D、南京国民政府新刑法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如何认识南京国民政府政权的性质?


    正确答案: 可以从对内对外政策
    (1)对内:政治高压,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严厉镇压人民的反抗运动,对进步势力是严厉打压;经济上形成国家垄断资本,压制民族资产阶级,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困苦;军事上镇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进步力量;文化上法西斯式的专政。
    (2)对外:采取的是投向英美帝国主义。

  • 第17题:

    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与老蒋的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为什么?


    正确答案: 史称为宁汉合流。

  • 第18题:

    如何评价国民政府战时金融管制。


    正确答案: ①挤提受到限制,人心随即安定,金融趋于稳定
    ②但方法限制过严,工商资金紧张
    ③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资金外流

  • 第19题:

    我国独立设置女子高等教育机构始于()

    • A、北洋政府时期
    • B、南京国民政府初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南京国民政府后期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单选题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表“改定新约”的对外宣传后,首先与中国签订关税条约的国家是:()。
    A

    美国

    B

    比利时

    C

    英国

    D

    日本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南京国民政府法律的汇编统称“()”,这是南京国民政府成文法的总称。

    正确答案: 六法全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如何评价南京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

    正确答案: ①原因:
    (1)1928年北伐打败奉系军阀,基本上结束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南京国民政府作为中央国民政府的地位大大加强,为发起改定新约运动准备了前提。
    (2)一些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对华政策发生了改变,为改定新约运动的进行提供了可能性。1926年底,英国表态中国应有关税自主权。接着美国表示愿意放弃在中国的关税控制和治外法权。
    (3)北伐战争的时候,帝国主义制造了万县惨案,九江惨案等,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国民政府为了巩固统治,取得民心,决定进行改定新约运动,
    (4)这也是一个独立政府争取国家主权的表现。
    ②作用:从历史条件看,这个运动具有积极作用。
    (1)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残酷剥削压迫中国人民,南京政府用不太长的时间,先后与十几个国家签订新约,减少他们在中国的特权,在一定程度上争取到了作为主权国家的地位,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进步。
    (2)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
    (3)伴随着改订新约运动的开展,关税大大增加,成为南京国民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改定新约运动没有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没有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如何评价国民政府战时金融管制。

    正确答案: ①挤提受到限制,人心随即安定,金融趋于稳定
    ②但方法限制过严,工商资金紧张
    ③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资金外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建立农村金融机构是和何任政府何时采取的产业政策()
    A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

    B

    南京国民政府抗战时期

    C

    南京政府后期

    D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