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除了法律限制以外,个人享有一切行为的自由,经济生活的自由是人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人民的另一自由权利是自我保存的自然权利,是国家不得侵犯、不得剥夺的基本权利。
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人人都是自由的平等的。生命、自由、财产是自然法为人类规定的基本权利,是不可让与、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财产权是自然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生命的权利不过是保障个人的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而自由权不过是每个人都有任意处置自己全部财产之权,但广大贫苦农民的劳动不能使他们享有财产权。洛克创造性地运用了霍布斯的自然权利理论,进一步将人的自然权利充实为财产权、自由权、生命权并阐释了法治和公权理论,奠定了近代西方自然权利理论的基础。
更多“比较分析霍布斯和洛克的自然权利思想?”相关问题
  • 第1题:

    比较分析霍布斯和洛克的自然权利思想?


    参考答案:

    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除了法律限制以外,个人享有一切行为的自由,经济生活的自由是人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人民的另一自由权利是自我保存的自然权利,是国家不得侵犯、不得剥夺的基本权利。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人人都是自由的平等的。生命、自由、财产是自然法为人类规定的基本权利,是不可让与、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财产权是自然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生命的权利不过是保障个人的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而自由权不过是每个人都有任意处臵自己全部财产之权,但广大贫苦农民的劳动不能使他们享有财产权。洛克创造性地运用了霍布斯的自然权利理论,进一步将人的自然权利充实为财产权、自由权、生命权并阐释了法治和公权理论,奠定了近代西方自然权利理论的基础。
     


  • 第2题:

    霍布斯和洛克思想比较(关于社会契约方面)。


    正确答案: (1)关于自然状态与自然法。
    ①霍布斯与洛克相同,同样认为人类在进入政治社会前曾处于一种自然状态。
    ②但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下,人们由于人性恶的特点以及为了自身利益和追求平等,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战争状态。
    ③洛克认为自然状态还具有自由、有序特点,在自然状态下人们都受着自然法的约束,人们不能为所欲为,更不能毁灭自身,所以自然状态是有序的。
    ④同时,洛克在强调人们具有自由平等权利的同时,还强调自然状态下的私有财产权利。
    (2)关于社会契约。
    ①一方面,霍布斯认为须有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缔结契约时需要交出全部权利,而主权者不受契
    约限制,拥有绝对权力。但洛克认为,人们的基本权利,生命、自由、财产权利是不可转让的,只可以转让充当自然法执行人和受害人享有迫使侵害者赔偿损失的权利。
    ②另一方面,关于建立社会契约的目的,霍布斯简单的认为是为了解决人类和平的需求以及时人们的安全得到保障。但洛克认为是为了目的是保障人们的根本利益,保障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3)关于国家政权理论。
    ①霍布斯认为主权者应该拥有全部的国家主权,主权者进行君主专制,推崇君主制国家。
    ②但洛克反对君主制,认为权利不应该过分集中,而应该让立法权,行政权,对外权三权分立,相对于行政权和对外权,立法权最高。他认为民主制,寡头制,和君主制都不适合英国,最适合的政体是共和制。

  • 第3题:

    霍布斯与洛克社会契约论之比较。


    正确答案: 霍布斯认为,在国家和社会产生之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中,人人都是平等的,但是由于人性利己,而不断发生冲突,“自然状态”不能维持,普遍战争状态出现,必然要使人们饱受苦难。为了摆脱这种丑恶、野蛮、可怕的状态,人们终于认识到必须通过订立契约,放弃个人的,建立起公共权力以谋取和平。那么人们必须共同协商订立契约,这就产生了国家。这一点与洛克相同。洛克与霍布斯不同的一点是认为在订立契约时,人们并没把全部自然权力都转让给君主,而是还保留了一些,如生命、自由、平等、私有财产权等。统治者如果不能保障人们的天赋人权,人们有权推翻它。而霍布斯断言,在人们订立契约时,就把自己的全部权力永远转让给国家统治者,而转让出来的权力是不能收回的,国家统治者的权力是绝对的,对君主的任何反抗都是“违反正义”的,人们应该无条件地服从国家。
    霍布斯认为君主制或军事独裁是最好的政体。而洛克认为“三权分立”的议会制的君主立宪政体是最好的。他和霍布斯不同,认为君主也是参加订立契约的人,君主专制是违反契约的,它不能保障人们的生命、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等权力,因而人们推翻君主专制是完全正当的。

  • 第4题:

    霍布斯和洛克思想的异同点。


    正确答案: 相同点:
    1.时代背景:17世纪英国王权与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激烈。
    2.国家起源:都用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解释政府的起源、性质和目的。将抽象的人性看作是决定社会政治问题的基本因素。
    3.自然法、自然权利: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利,自然法是人们实现幸福生活的行为准则。
    不同点:
    1.自然状态: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
    2.社会契约论:霍布斯认为人民在订立契约时交出的是全部的权利和权力,被授予权力的人是主权者,不受契约限制;洛克认为人们交出的只是自己惩罚他人的权力,被授予权力的人也是契约的参加者,受契约限制。3.主权学说、政体理论:霍布斯认为君主政体最好;洛克认为最符合法治原则的是建立在三种政体之上的复合的政体形式。
    4.政府目的:霍布斯要求通过国家的力量保护资产阶级的人身、权力和财产不受侵犯;洛克认为政府的目的是保护人们的财产权。
    5.法治观念、分权主张:霍布斯反对法治和分权;洛克强调依法行政,限制王权。
    6.革命权问题:霍布斯只允许个人的自卫,不允许人们组织起来革命;洛克认为人民有权进行革命,建立新的政府。

  • 第5题:

    试分析洛克的自然权利思想的基本思想及其要素。


    正确答案: 洛克创造性地运用了霍布斯的自然权利理论,进一步将人的自然权利充实为财产权、自由权、生命权并阐释了法治好分权理论,奠定了近代西方自然权利理论的基础。
    (1)洛克的自然权利理论是建立在自然状态的基础上的。在这种自然状态下,人们是平等的。一切权力和管理权都是相互的,没有一个人享有多于别人的权力。在平等之上,人们形成了人类互爱,并建立了人们相互之间应有的种种义务,并引申出正义和仁爱的重要准则。
    (2)洛克认为,人们在还没有进入人类社会之前就享有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的权利。这些权利是在自然状态中人们保有的,根据自然而来的。在这些权利当中,财产权是自然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其他权利都以财产权为基础,生命的权利,即安全,不过是保障个人的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而自由权不过是每个人都有任意处置自己全部财产之权。因此,论证财产权成为洛克自然权利的核心。
    (3)洛克以劳动起源论来论证私有财产的合理性。洛克认为,财产权的产生实际上就是从共有的东西中取出一部分并使它脱离自然所安置的状态,正是劳动使得从共有的东西中取出一部分成为财产权成为合法,这一规则本身就是一种自然法。
    (4)洛克明确地指出,政府的目的就在于保护人们的财产。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授以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社会一切成员的财产,限制社会各部分和各成员的权力并调节他们之间统辖权。因此,即使是最高权力,如果不是经过本人同意,也不能取去任何人的财产的任何部分。
    洛克正是以自然法为论证方式确立了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同时,这一权利也为政府设定了原则和界限,即不得违背保护财产权这一神圣使命,它是民主的限度,也是宪政的一个原则。
    从洛克的自然权利理论中,可以看到从古代西方思想中传承下来的自由主义的基本要素:自由、平等、民主、法治。这些价值观念及其制度架构构成了西方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 第6题:

    将自然权利总结为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并经其倡导而载入美国《独立宣言》的古典自然法学思想家是()

    • A、洛克
    • B、霍布斯
    • C、汉密尔顿
    • D、杰弗逊

    正确答案:C

  • 第7题:

    问答题
    请比较霍布斯和洛克思想的异同及其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异:(1)在社会契约论中,洛克认为不仅保全自己生命的权利,自由和财产权也是人们在签订契约时不可转让的权利,人们交出的只是保护自己不受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而不是任意伤害他人的权利,被授予权利的人也是契约的参加者,必须受契约内容的限制,政府权利不是专断的,而是保护人民的。霍布斯认为契约是为了保全自己生命的权利,人们在订立契约时,交出的是全部的权利,是毫无保留的,主权者不参加订约,不受契约内容的约束,只受契约宗旨的约束。
    (2)霍布斯认为人性是恶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享有平等和自由的权利,但因为人的欲望总是凌驾于理性之上,使自然状态变成了一种人人为敌的可怕状态。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状态,生命、自由、财产是人类的基本权利,是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自然权利,把财产权看做是最基本的权利。
    (3)霍布斯认为主权者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人民的安全,包括公民的生命安全和生产致富等。洛克认为政府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
    (4)霍布斯认为国家主权是至高无上的,是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是不可转让的,主权者的权利不受任何个人或团体权利的制约,也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比较欣赏君主政体。洛克认为国家权利要分开行使,达到分权制衡的局面,才能防止权力滥用,他主张实行法治,极力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同:都用自然法、社会契约论来解释国家的起源、性质和目的,都摒弃了君权神授的思想,看到了人的重要性,都表达了资产阶级对国家的要求,国家是保护个人的工具,要保证资产阶级的人身、财产和权利不受侵犯。
    历史意义:①、奠定了欧洲自由主义的基本模式-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个人自由与民选政府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个人自由与国王专制统治的关系。
    ②、奠定了欧洲古典主义的传统和基础:个人自由与权利是根本的,政府必须为维护人们的自由和权利而存在。
    ③、确立了人民主权论:人民委托认可的政府才是合法的政府,人民服从政府是有条件的,人民是政府权力的最高和最终所有者,是制约政府权力的主导性力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霍布斯与洛克社会契约论之比较。

    正确答案: 霍布斯认为,在国家和社会产生之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中,人人都是平等的,但是由于人性利己,而不断发生冲突,“自然状态”不能维持,普遍战争状态出现,必然要使人们饱受苦难。为了摆脱这种丑恶、野蛮、可怕的状态,人们终于认识到必须通过订立契约,放弃个人的,建立起公共权力以谋取和平。那么人们必须共同协商订立契约,这就产生了国家。这一点与洛克相同。洛克与霍布斯不同的一点是认为在订立契约时,人们并没把全部自然权力都转让给君主,而是还保留了一些,如生命、自由、平等、私有财产权等。统治者如果不能保障人们的天赋人权,人们有权推翻它。而霍布斯断言,在人们订立契约时,就把自己的全部权力永远转让给国家统治者,而转让出来的权力是不能收回的,国家统治者的权力是绝对的,对君主的任何反抗都是“违反正义”的,人们应该无条件地服从国家。
    霍布斯认为君主制或军事独裁是最好的政体。而洛克认为“三权分立”的议会制的君主立宪政体是最好的。他和霍布斯不同,认为君主也是参加订立契约的人,君主专制是违反契约的,它不能保障人们的生命、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等权力,因而人们推翻君主专制是完全正当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斯宾诺莎、霍布斯和洛克对自然状态的描述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自然状态:霍布斯认为,在国家成立之前,人类处于自然状态中。人有运用一切手段保全自己的自然权利。在自然状态下,人人平等,这种平等表现在:1.人与人之间在体力和智力上大体平等2.一切人对一切事物都有同等的权利
    同时人人又都是自由的。这种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它最主要的表现在人的自我保存上,每个人都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用自己的力量保存自己。所以自然状态只能是“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状态。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
    这种状态有如下特征:第一,这是一种自由的状态,人们在自然法即人类理性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处理自己的财产和人身,不必征得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第二,这是一种平等的状态,一切权力和管辖权都是相互的,没有一个人享有多于别人的权力。第三,自然状态不是放任的状态。在自然状态下存在着自然法,即理性,指引着有意遵从理性的人类不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
    自然状态的缺陷:第一,在自然状态下,缺少一种确定的、规定了的、众所周知的法律,为共同的同意所接受和承认为是非的标准和裁判他们之间一切纠纷的共同尺度。第二,在自然状态中,缺少一个有权依照既定法律来裁判一切争执的知名的和公正的裁判者。第三,在自然状态中往往缺少权力来支持正确的判决,使它得到应有的执行。斯宾诺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每个个体都为自然所限,在某种方式中生活与延续。而自然中的一切都有必然性,因而人性也是永恒、普遍和统一的,这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这种普遍的人性就是自我保存,主要是身体的保存,为此每个个体都竭力自我保存,不顾一切,只有自己。
    这是自然最高的律法与权利,每个人都依此行动。所以斯宾诺莎“不承认人类与别的个别的天然之物有任何差异,也不承认有理智之人与无理智之人,以及愚人、疯人与正常之人有什么分别。”自然状态:没有是非善恶观念,没有私有财产。人不受法律的约束,每个人不服从其他任何人。每个人都有生存这一最高的自然权利因而只受自然法则的支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霍布斯和洛克思想的异同点。

    正确答案: 相同点:
    1.时代背景:17世纪英国王权与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激烈。
    2.国家起源:都用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解释政府的起源、性质和目的。将抽象的人性看作是决定社会政治问题的基本因素。
    3.自然法、自然权利: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利,自然法是人们实现幸福生活的行为准则。
    不同点:
    1.自然状态: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
    2.社会契约论:霍布斯认为人民在订立契约时交出的是全部的权利和权力,被授予权力的人是主权者,不受契约限制;洛克认为人们交出的只是自己惩罚他人的权力,被授予权力的人也是契约的参加者,受契约限制。3.主权学说、政体理论:霍布斯认为君主政体最好;洛克认为最符合法治原则的是建立在三种政体之上的复合的政体形式。
    4.政府目的:霍布斯要求通过国家的力量保护资产阶级的人身、权力和财产不受侵犯;洛克认为政府的目的是保护人们的财产权。
    5.法治观念、分权主张:霍布斯反对法治和分权;洛克强调依法行政,限制王权。
    6.革命权问题:霍布斯只允许个人的自卫,不允许人们组织起来革命;洛克认为人民有权进行革命,建立新的政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比较分析霍布斯和洛克的自然权利思想?

    正确答案: 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除了法律限制以外,个人享有一切行为的自由,经济生活的自由是人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人民的另一自由权利是自我保存的自然权利,是国家不得侵犯、不得剥夺的基本权利。
    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人人都是自由的平等的。生命、自由、财产是自然法为人类规定的基本权利,是不可让与、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财产权是自然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生命的权利不过是保障个人的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而自由权不过是每个人都有任意处置自己全部财产之权,但广大贫苦农民的劳动不能使他们享有财产权。洛克创造性地运用了霍布斯的自然权利理论,进一步将人的自然权利充实为财产权、自由权、生命权并阐释了法治和公权理论,奠定了近代西方自然权利理论的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把“自然状态”描述为和谐美好景象的思想家是()。
    A

    洛克

    B

    卢梭

    C

    霍布斯

    D

    维科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比较分析霍布斯,洛克,卢梭的主权学说?


    参考答案:

    霍布斯:认为主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不可转让,主权者的权力不受任何个人、团体的权力限制,也不受法律的限制,主权者不能将其权力的任何部分授予或转让他人。构成主权的各项权力都是统一不可分的,一切权力都必须由主权者掌握,人民不能享有任何权力,反对分权。
    洛克:主张法治和分权,强调依法行政,用法律约束和限制行政权力(即王权),国家有三种权力: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立法权是最高权力,但不是专断的权力。人民有权运用革命的手段建立新的政府,但他并没有得出人民主权的结论,一方面提出人民革命权,一方面又把最高权力交给议会,实际上是议会主权。
    卢梭:主权实质上由公意构成,主权权力是绝对的、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主权是不可转移的,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主权是不能被代表的,人民必须直接行使主权。法律是国家的唯一动力,立法的原则是法的意志的普遍性与法的对象的普遍性,立法者只能是作为主权者的全体人民,法律的目的在于人民全体最大的幸福,即自由和平等,法划分为四种:政执法、民法、刑法和风尚、习俗和舆论。政府只是臣民与主权者之间建立的一个中间体,负责执行法律,政府不是由契约建立的,只是主权的执行者,权力来自人民的委托,只有选举的贵族制最适于运用主权者委托的行政权


  • 第14题:

    把“自然状态”描述为和谐美好景象的思想家是()。

    • A、洛克
    • B、卢梭
    • C、霍布斯
    • D、维科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比较分析霍布斯和洛克的主权论?


    正确答案: 霍布斯:认为主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不可转让,主权者的权力不受任何个人、团体的权力限制,也不受法律的限制,主权者不能将其权力的任何部分授予或转让他人。构成主权的各项权力都是统一不可分的,一切权力都必须由主权者掌握,人民不能享有任何权力,反对分权。
    洛克:主张法治和分权,强调依法行政,用法律约束和限制行政权力(即王权),国家有三种权力: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立法权是最高权力,但不是专断的权力。人民有权运用革命的手段建立新的政府,但他并没有得出人民主权的结论,一方面提出人民革命权,一方面又把最高权力交给议会,实际上是议会主权。

  • 第16题:

    请比较霍布斯和洛克思想的异同及其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异:(1)在社会契约论中,洛克认为不仅保全自己生命的权利,自由和财产权也是人们在签订契约时不可转让的权利,人们交出的只是保护自己不受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而不是任意伤害他人的权利,被授予权利的人也是契约的参加者,必须受契约内容的限制,政府权利不是专断的,而是保护人民的。霍布斯认为契约是为了保全自己生命的权利,人们在订立契约时,交出的是全部的权利,是毫无保留的,主权者不参加订约,不受契约内容的约束,只受契约宗旨的约束。
    (2)霍布斯认为人性是恶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享有平等和自由的权利,但因为人的欲望总是凌驾于理性之上,使自然状态变成了一种人人为敌的可怕状态。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状态,生命、自由、财产是人类的基本权利,是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自然权利,把财产权看做是最基本的权利。
    (3)霍布斯认为主权者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人民的安全,包括公民的生命安全和生产致富等。洛克认为政府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
    (4)霍布斯认为国家主权是至高无上的,是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是不可转让的,主权者的权利不受任何个人或团体权利的制约,也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比较欣赏君主政体。洛克认为国家权利要分开行使,达到分权制衡的局面,才能防止权力滥用,他主张实行法治,极力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同:都用自然法、社会契约论来解释国家的起源、性质和目的,都摒弃了君权神授的思想,看到了人的重要性,都表达了资产阶级对国家的要求,国家是保护个人的工具,要保证资产阶级的人身、财产和权利不受侵犯。
    历史意义:①、奠定了欧洲自由主义的基本模式-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个人自由与民选政府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个人自由与国王专制统治的关系。
    ②、奠定了欧洲古典主义的传统和基础:个人自由与权利是根本的,政府必须为维护人们的自由和权利而存在。
    ③、确立了人民主权论:人民委托认可的政府才是合法的政府,人民服从政府是有条件的,人民是政府权力的最高和最终所有者,是制约政府权力的主导性力量。

  • 第17题:

    下列有关古典自然法学派在自然权利方面的理论观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格老秀斯强调私有财产权
    • B、霍布斯强调人的生命和安全
    • C、洛克系统地提出了人类的三种重要权利:生命权、财产权和反抗压迫的权利
    • D、洛克认为自然权利还包括做任何事情的权利以及惩罚违反自然法的行为的权利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是提出人的自然权利的第一人。

    • A、孟德斯鸠
    • B、洛克
    • C、霍布斯
    • D、亚里士多德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问答题
    试分析洛克的自然权利思想的基本思想及其要素。

    正确答案: 洛克创造性地运用了霍布斯的自然权利理论,进一步将人的自然权利充实为财产权、自由权、生命权并阐释了法治好分权理论,奠定了近代西方自然权利理论的基础。
    (1)洛克的自然权利理论是建立在自然状态的基础上的。在这种自然状态下,人们是平等的。一切权力和管理权都是相互的,没有一个人享有多于别人的权力。在平等之上,人们形成了人类互爱,并建立了人们相互之间应有的种种义务,并引申出正义和仁爱的重要准则。
    (2)洛克认为,人们在还没有进入人类社会之前就享有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的权利。这些权利是在自然状态中人们保有的,根据自然而来的。在这些权利当中,财产权是自然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其他权利都以财产权为基础,生命的权利,即安全,不过是保障个人的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而自由权不过是每个人都有任意处置自己全部财产之权。因此,论证财产权成为洛克自然权利的核心。
    (3)洛克以劳动起源论来论证私有财产的合理性。洛克认为,财产权的产生实际上就是从共有的东西中取出一部分并使它脱离自然所安置的状态,正是劳动使得从共有的东西中取出一部分成为财产权成为合法,这一规则本身就是一种自然法。
    (4)洛克明确地指出,政府的目的就在于保护人们的财产。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授以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社会一切成员的财产,限制社会各部分和各成员的权力并调节他们之间统辖权。因此,即使是最高权力,如果不是经过本人同意,也不能取去任何人的财产的任何部分。
    洛克正是以自然法为论证方式确立了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同时,这一权利也为政府设定了原则和界限,即不得违背保护财产权这一神圣使命,它是民主的限度,也是宪政的一个原则。
    从洛克的自然权利理论中,可以看到从古代西方思想中传承下来的自由主义的基本要素:自由、平等、民主、法治。这些价值观念及其制度架构构成了西方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主张“自然状态是自由平等而不放任的状态”的思想家是()
    A

    洛克

    B

    霍布斯

    C

    卢梭

    D

    格老秀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将自然权利总结为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的古典自然法学家是()
    A

    格老秀斯

    B

    霍布斯

    C

    洛克

    D

    杰弗逊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比较分析霍布斯和洛克的主权论?

    正确答案: 霍布斯:认为主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不可转让,主权者的权力不受任何个人、团体的权力限制,也不受法律的限制,主权者不能将其权力的任何部分授予或转让他人。构成主权的各项权力都是统一不可分的,一切权力都必须由主权者掌握,人民不能享有任何权力,反对分权。
    洛克:主张法治和分权,强调依法行政,用法律约束和限制行政权力(即王权),国家有三种权力: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立法权是最高权力,但不是专断的权力。人民有权运用革命的手段建立新的政府,但他并没有得出人民主权的结论,一方面提出人民革命权,一方面又把最高权力交给议会,实际上是议会主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霍布斯和洛克思想比较(关于社会契约方面)。

    正确答案: (1)关于自然状态与自然法。
    ①霍布斯与洛克相同,同样认为人类在进入政治社会前曾处于一种自然状态。
    ②但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下,人们由于人性恶的特点以及为了自身利益和追求平等,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战争状态。
    ③洛克认为自然状态还具有自由、有序特点,在自然状态下人们都受着自然法的约束,人们不能为所欲为,更不能毁灭自身,所以自然状态是有序的。
    ④同时,洛克在强调人们具有自由平等权利的同时,还强调自然状态下的私有财产权利。
    (2)关于社会契约。
    ①一方面,霍布斯认为须有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缔结契约时需要交出全部权利,而主权者不受契
    约限制,拥有绝对权力。但洛克认为,人们的基本权利,生命、自由、财产权利是不可转让的,只可以转让充当自然法执行人和受害人享有迫使侵害者赔偿损失的权利。
    ②另一方面,关于建立社会契约的目的,霍布斯简单的认为是为了解决人类和平的需求以及时人们的安全得到保障。但洛克认为是为了目的是保障人们的根本利益,保障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3)关于国家政权理论。
    ①霍布斯认为主权者应该拥有全部的国家主权,主权者进行君主专制,推崇君主制国家。
    ②但洛克反对君主制,认为权利不应该过分集中,而应该让立法权,行政权,对外权三权分立,相对于行政权和对外权,立法权最高。他认为民主制,寡头制,和君主制都不适合英国,最适合的政体是共和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比较分析霍布斯,洛克,卢梭的主权学说?

    正确答案: 霍布斯:认为主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不可转让,主权者的权力不受任何个人、团体的权力限制,也不受法律的限制,主权者不能将其权力的任何部分授予或转让他人。构成主权的各项权力都是统一不可分的,一切权力都必须由主权者掌握,人民不能享有任何权力,反对分权。
    洛克:主张法治和分权,强调依法行政,用法律约束和限制行政权力(即王权),国家有三种权力: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立法权是最高权力,但不是专断的权力。人民有权运用革命的手段建立新的政府,但他并没有得出人民主权的结论,一方面提出人民革命权,一方面又把最高权力交给议会,实际上是议会主权。
    卢梭:主权实质上由公意构成,主权权力是绝对的、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主权是不可转移的,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主权是不能被代表的,人民必须直接行使主权。法律是国家的唯一动力,立法的原则是法的意志的普遍性与法的对象的普遍性,立法者只能是作为主权者的全体人民,法律的目的在于人民全体最大的幸福,即自由和平等,法划分为四种:政执法、民法、刑法和风尚、习俗和舆论。政府只是臣民与主权者之间建立的一个中间体,负责执行法律,政府不是由契约建立的,只是主权的执行者,权力来自人民的委托,只有选举的贵族制最适于运用主权者委托的行政权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