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退化原因:
1.机械混杂(非生物学混杂),分为品种间混杂和种间混杂。
2.生物学混杂
3.品种本身遗传特性发生累积性变化和自然突变
4.不正确选择的影响
防止途径: 
(一)建立严格的种子繁育规则,防止人为的机械混杂
(二)采用有效的隔离措施严防生物学混杂 
(三)及时去杂、去劣和正确地选择 
(四)生产原种,用原种定期更新已使用多年的种子
更多“简述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其防止途径。”相关问题
  • 第1题:

    防止品种退化的技术措施中防止混杂包括()()


    正确答案:防止机械混杂;防止生物学混杂

  • 第2题:

    品种混杂退化的实质和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


    正确答案: 品种混杂退化的实质和主要原因:
    (1)机械混杂:另一群体的基因“迁入”到本品种群体,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防止的办法:防杂保纯。
    (2)自然杂交:在种子生产田中某些植株与机械混杂进入的异品种株、本品种退化株或邻近种植的其他品种发生自然杂交后,“迁入”了新的基因,而产生了新的基因型。
    防止办法:隔离。
    (3)自然变异:以单基因计算,一个世代的自然突变率大约为百万分之一(10-6),因基因总数很多,整体看有相当的频率。特别是频发突变(以特有频率频频发生),又有选择上的优势,在大群体中不因抽样误差而消失,会对群体基因型频率改变有效应。
    (4)微效基因分离重组:新育成品种在推广之初,本身在微效多基因上还存在着杂合性(剩余变异),由于它们的分离重组而引起品种混杂退化。常异花授粉作物群体中个体间异质性和个体内杂合性,分离重组导致品种混杂退化速度更快。
    防止措施:
    未稳定群体选株自交纯合,增加遗传稳定性;
    从自交株系中选株混合,建立优良整齐的基础群体,从中选择多个自交株系,混合繁殖。
    (5)自然选择:相对一致品种群体中含有不同的生物型,种子繁殖所在地的环境条件对群体的自然选择,不希望类型在群体中扩大,使品种原有特性丧失。
    防止措施:减少自然选择,保持品种的遗传平衡状态,加强人工选择,保留利于人类的经济性状。
    (6)不正确的人工选择:
    如玉米杂交种制种,应用纯合的亲本自交系;
    间苗定苗时,往往留大除小,留强去弱,拔除了基因型纯合的幼苗,留下杂苗,使自交系混杂退化。
    防止办法:
    按原品种的典型性选择,不要单一性状选择;
    选留较多的个体,以免发生随机漂移;
    选择产量性状应兼顾几个有关的产量因素,标准应接近群体的平均值,或按众数选择。
    (7)外界环境条件引起的表型变化:混杂退化是环境引起的表型变化。

  • 第3题:

    试述作物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杂保纯措施。


    正确答案: 1、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根据田间的特征特性及产量比较结果,入选株穗行,并自交单株选择自交,同时与测验种测交,对应编号自交种子株(穗)行比较圃测交种产量比较混系种子原种繁殖。①机械混杂;②生物学混杂;③遗传变化和自然突变;④栽培技术不良和选择不当;⑤遗传漂移;⑥病毒感染。
    2、品种防杂保纯措施:①严格种子繁育规则,防止机械混杂;②严格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③去杂去劣,正确选择;④选用或创造适合种性的生育条件;⑤用优质种苗定期更新生产用种。

  • 第4题:

    引起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①机械混杂
    ②生物学混杂(天然杂交)
    ③品种遗传性发生变化
    ④自然突变
    ⑤不正确的人工选择
    ⑥自然选择

  • 第5题:

    简述油菜三系混杂退化的原因和防止措施。


    正确答案: 原因:1、机械混杂;2、生物学混杂;3、自然变异及亲本自身的分离。
    防止措施:1、苗床去劣;2、苗期去杂去劣;3、初花期摘除主花序;4、利用蜜蜂传粉。

  • 第6题:

    一般异花授粉作物的品种比自花授粉作物的品种更容易混杂退化。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油菜三系混杂退化的原因和防止措施。

    正确答案: 原因:1、机械混杂;2、生物学混杂;3、自然变异及亲本自身的分离。
    防止措施:1、苗床去劣;2、苗期去杂去劣;3、初花期摘除主花序;4、利用蜜蜂传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甘薯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防杂保纯措施。

    正确答案: 原因:病毒侵染;突变;不当的繁殖和储运方法。
    措施:
    1.提纯选优
    2.建立无病留种地
    3.建立健全甘薯种薯(苗)生产体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品种混杂退化的实质和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

    正确答案: 品种混杂退化的实质和主要原因:
    (1)机械混杂:另一群体的基因“迁入”到本品种群体,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防止的办法:防杂保纯。
    (2)自然杂交:在种子生产田中某些植株与机械混杂进入的异品种株、本品种退化株或邻近种植的其他品种发生自然杂交后,“迁入”了新的基因,而产生了新的基因型。
    防止办法:隔离。
    (3)自然变异:以单基因计算,一个世代的自然突变率大约为百万分之一(10-6),因基因总数很多,整体看有相当的频率。特别是频发突变(以特有频率频频发生),又有选择上的优势,在大群体中不因抽样误差而消失,会对群体基因型频率改变有效应。
    (4)微效基因分离重组:新育成品种在推广之初,本身在微效多基因上还存在着杂合性(剩余变异),由于它们的分离重组而引起品种混杂退化。常异花授粉作物群体中个体间异质性和个体内杂合性,分离重组导致品种混杂退化速度更快。
    防止措施:
    未稳定群体选株自交纯合,增加遗传稳定性;
    从自交株系中选株混合,建立优良整齐的基础群体,从中选择多个自交株系,混合繁殖。
    (5)自然选择:相对一致品种群体中含有不同的生物型,种子繁殖所在地的环境条件对群体的自然选择,不希望类型在群体中扩大,使品种原有特性丧失。
    防止措施:减少自然选择,保持品种的遗传平衡状态,加强人工选择,保留利于人类的经济性状。
    (6)不正确的人工选择:
    如玉米杂交种制种,应用纯合的亲本自交系;
    间苗定苗时,往往留大除小,留强去弱,拔除了基因型纯合的幼苗,留下杂苗,使自交系混杂退化。
    防止办法:
    按原品种的典型性选择,不要单一性状选择;
    选留较多的个体,以免发生随机漂移;
    选择产量性状应兼顾几个有关的产量因素,标准应接近群体的平均值,或按众数选择。
    (7)外界环境条件引起的表型变化:混杂退化是环境引起的表型变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良种繁育时引起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很多,其中()是引起自花授粉作物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引起异花授粉作物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引起无性繁殖园艺作物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病毒感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品种混杂与品种退化的差异

    正确答案: (一)品种的混杂
    (1)品种混杂:指品种内具有了一些本品种不应该具有的基因或遗传物质,使品种表现出非本品种固有的性状和性能,同时,也降低了品种的生产性能。
    (2)混杂原因:多品种的混合饲养与繁育,操作不慎引起;群体间杂交,杂交种的无序管理和逃逸。
    (二)品种的退化
    (1)品种退化:指品种原来具异质基因(等位基因)流失导致生产性能衰退的现象。表现为群体性状的整齐划一,但生产性能衰退。
    (2)品种退化原因:环境胁迫;遗传同质性导致的近交衰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防止品种退化的技术措施中防止混杂包括()()

    正确答案: 防止机械混杂,防止生物学混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方法。


    正确答案: (1)建立严格的种子生产规则,防止机械混杂
    (2)采取隔离措施,严防生物学混杂
    (3)严格去杂去劣,加强选择
    (4)定期进行品种更新
    (5)改变生育条件
    (6)利用低温低湿条件贮存原种
    (7)脱毒技术的应用

  • 第14题:

    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很多,其中有机械混杂,生物混杂。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良种繁育时引起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很多,其中()是引起自花授粉作物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引起异花授粉作物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引起无性繁殖园艺作物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病毒感染

  • 第16题:

    园艺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其退化?


    正确答案: (1).混杂退化的原因①机械混杂②生物学混杂③不重视选择,缺乏选择制度而造成的退化④留种株数过少而造成的退化⑤自然条件、栽培条件不适当而造成的退化。(2).防止退化的原因①防止机械混杂②防止生物学混③重视选择,健全选择制度④留种株数超过100株防治退化⑤创造最适合的自然条件、栽培条件防治退化。

  • 第17题:

    简述甘薯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防杂保纯措施。


    正确答案: 原因:病毒侵染;突变;不当的繁殖和储运方法。
    措施:
    1.提纯选优
    2.建立无病留种地
    3.建立健全甘薯种薯(苗)生产体系

  • 第18题:

    简述品种混杂与品种退化的差异


    正确答案: (一)品种的混杂
    (1)品种混杂:指品种内具有了一些本品种不应该具有的基因或遗传物质,使品种表现出非本品种固有的性状和性能,同时,也降低了品种的生产性能。
    (2)混杂原因:多品种的混合饲养与繁育,操作不慎引起;群体间杂交,杂交种的无序管理和逃逸。
    (二)品种的退化
    (1)品种退化:指品种原来具异质基因(等位基因)流失导致生产性能衰退的现象。表现为群体性状的整齐划一,但生产性能衰退。
    (2)品种退化原因:环境胁迫;遗传同质性导致的近交衰退。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其防止途径。

    正确答案: 退化原因:
    1.机械混杂(非生物学混杂),分为品种间混杂和种间混杂。
    2.生物学混杂
    3.品种本身遗传特性发生累积性变化和自然突变
    4.不正确选择的影响
    防止途径: 
    (一)建立严格的种子繁育规则,防止人为的机械混杂
    (二)采用有效的隔离措施严防生物学混杂 
    (三)及时去杂、去劣和正确地选择 
    (四)生产原种,用原种定期更新已使用多年的种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一般自花授粉作物的品种比异花授粉作物的品种更容易混杂退化。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不易混杂退化。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作物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杂保纯措施。

    正确答案: 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①机械混杂;
    ②生物学混杂;
    ③遗传变化和自然突变;
    ④栽培技术不良和选择不当;
    ⑤遗传漂移;
    ⑥病毒感染
    品种防杂保纯措施:
    ①严格种子繁育规则,防止机械混杂;
    ②严格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
    ③去杂去劣,正确选择;
    ④选用或创造适合种性的生育条件;
    ⑤用优质种苗定期更新生产用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方法。

    正确答案: (1)建立严格的种子生产规则,防止机械混杂
    (2)采取隔离措施,严防生物学混杂
    (3)严格去杂去劣,加强选择
    (4)定期进行品种更新
    (5)改变生育条件
    (6)利用低温低湿条件贮存原种
    (7)脱毒技术的应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机械混杂;
    (2)生物学混杂;
    (3)不良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
    (4)选择作用;
    (5)遗传基因的继续分离和基因突变。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