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葶苈汤2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A.香附旋覆花汤
    B.已椒苈黄汤
    C.十枣汤
    D.葶苈大枣泻肺汤
    E.木防己汤

    悬饮后期,络气不和,当选

    答案:A
    解析:
    悬饮络气不和,治疗当理气和络。
    饮犯胸肺而喘咳,痰涎壅盛属支饮之饮多寒少,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逐饮。

  • 第2题:

    葶苈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伤寒结胸,心下痛,如石坚硬,小便不利。

  • 第3题:

    葶苈大枣泻肺汤的组成有()。

    • A、葶苈孑
    • B、大戟
    • C、芫花
    • D、甘遂
    • E、大枣

    正确答案:A,E

  • 第4题:

    葶苈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水肿。

  • 第5题:

    苏葶定喘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饮邪攻肺,喘满不得卧,面身水肿,小便不利。泻肺定喘。

  • 第6题:

    问答题
    葶苈薏苡泻肺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肺痈初溃,吐脓血。泻肺排脓,生肌敛疮,
    解析: 葶苈薏苡泻肺汤
    【来源】《张氏医通》卷十六。
    【组成】桔梗甘草节薏苡贝母橘红黄耆忍冬白及葶苈生姜
    【用法】水煎服。
    【功用】泻肺排脓,生肌敛疮,
    【主治】肺痈初溃,吐脓血。
    【加减】初起,去黄耆,加防风;溃后脓血多,加人参;溃久不敛,加合欢皮。
    【方论】方中葶苈清热泻肺;忍冬藤、薏苡仁解毒排脓;贝母、桔梗、橘红、生姜理气宜肺化痰;黄耆、白及益气补肺,生肌敛疮;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泻肺排脓,生肌敛疮之功。

  • 第7题:

    单选题
    葶苈大枣泻肺汤的治则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悬饮后期,络气不和,当选()
    A

    香附旋覆花汤

    B

    已椒苈黄汤

    C

    十枣汤

    D

    葶苈大枣泻肺汤

    E

    木防己汤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葶苈清肺饮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水饮射肺,面浮喘逆,不得卧者。
    解析: 葶苈清肺饮
    【来源】《症因脉治》卷三。
    【组成】葶苈子桑白皮地骨皮甘草大腹皮马兜铃
    【用法】水煎服。
    【主治】水饮射肺,面浮喘逆,不得卧者。

  • 第10题:

    单选题
    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用于治疗肺炎喘嗽(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E
    解析:
    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候为发热烦躁,咳嗽喘促,气急鼻扇,咯痰黄稠或喉间痰鸣,口唇紫绀,咽红肿,面色红赤,口渴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滞,显于气关。治应清热涤痰,开肺定喘,方用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 第11题:

    问答题
    葶苈丸5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腹中湿热,目下作肿,如新卧起蚕之状,两足胫微肿;中满气急咳嗽,喘息有音,每就卧则右胁有气上冲,肩腋与缺盆牵引不快,少思饮食。
    解析: 葶苈丸5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四。
    【组成】甜葶苈15克(炒令香)郁李仁(浸,去皮、尖,熬紫色,称)22克(与葶苈二味别研如膏,令极匀)白术15克牵牛子15克(一半生用,一半熟用)赤茯苓(去皮)桑白皮(蜜炙,锉)羌活(洗去土)汉防己陈橘皮(去白)泽泻各22克
    【用法】上为细末,与前二味同研,炼蜜和入臼内杵之,丸如梧桐子大。初服10丸,空腹时用生姜、橘皮汤送下,每日二次。不知,加至20~30丸,以知为度。
    【主治】腹中湿热,目下作肿,如新卧起蚕之状,两足胫微肿;中满气急咳嗽,喘息有音,每就卧则右胁有气上冲,肩腋与缺盆牵引不快,少思饮食。

  • 第12题:

    问答题
    葶苈煎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儿水气肿满,服药不退者。
    解析: 葶苈煎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组成】葶苈(纸上炒)22克防己45克泽漆叶都李仁(去皮、尖,炒)各37.5克赤茯苓(去黑皮)泽泻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如膏)各90克柴胡(去苗)60克
    【用法】上八味,除杏仁外,粗捣筛,用水1升,煎至300毫升,去滓,入杏红膏及白蜜500克,慢火煎如稀饧。二岁儿每服l.5克,用温水调下,渐加之。
    【主治】小儿水气肿满,服药不退者。

  • 第13题:

    葶苈清肺饮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水饮射肺,面浮喘逆,不得卧者。

  • 第14题:

    患儿,2岁。咳嗽2周,日轻夜重,咳后伴有深吸气样鸡鸣声,吐出痰涎或食物后暂时缓解,不久又复发作,昼夜达十余次,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治疗应首选()

    • A、桑白皮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 B、苏子降气汤合黛蛤散
    • C、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
    • D、麻黄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 E、泻白散合黛蛤散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葶苈木香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水气,通身虚肿。

  • 第16题:

    葶苈大枣泻肺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肺痈,胸中胀满,痰涎壅塞,喘咳不得卧,甚则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流涕,不闻香臭酸辛;亦抬支饮不得息者。泻肺去痰,利水平喘。

  • 第17题:

    葶苈煎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小儿水气肿满,服药不退者。

  • 第18题:

    问答题
    葶苈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伤寒结胸,心下痛,如石坚硬,小便不利。
    解析: 葶苈汤1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组成】葶苈子(隔纸炒)22克槟榔(锉)15克桑根白皮(炙,锉)22克杏仁(汤浸,去尖、皮、双仁,炒)大黄(锉,醋炒)各15克朴消22克
    【用法】上六味,粗捣筛。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主治】伤寒结胸,心下痛,如石坚硬,小便不利。

  • 第19题:

    问答题
    葶苈汤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虚劳咳嗽咯血,日渐瘦劣,声音不出。
    解析: 葶苈汤2
    【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
    【组成】葶苈(隔纸炒)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贝母(去心)百合麦门冬(去心)生干地黄(焙)各等分
    【用法】上六味,粗捣筛。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皂荚子14枚,同煎至75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主治】虚劳咳嗽咯血,日渐瘦劣,声音不出。

  • 第20题:

    问答题
    葶苈散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过食煎博,或饮酒过度,致肺壅喘不得卧,及肺痈咽燥不渴,浊唾腥臭者。
    解析: 葶苈散2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甜葶苈(炒)桔梗(去芦)瓜蒌仁川升麻薏苡仁桑白皮(炙)葛根各30克甘草(炙)15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2克,以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主治】过食煎博,或饮酒过度,致肺壅喘不得卧,及肺痈咽燥不渴,浊唾腥臭者。

  • 第21题:

    多选题
    葶苈大枣泻肺汤的组成有:()。
    A

    葶苈孑

    B

    大戟

    C

    芫花

    D

    甘遂

    E

    大枣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患儿,2岁。咳嗽2周,日轻夜重,咳后佯有深吸气样鸡鸣声,吐出痰涎或食物后暂时缓解,不久又复发作,昼夜达十余次,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治疗应首选()
    A

    桑白皮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B

    苏子降气汤合黛蛤散

    C

    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

    D

    麻黄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E

    泻白散合黛蛤散


    正确答案: B
    解析: “咳后佯有深吸气样鸡鸣声”是其关键性症状,故该病诊断为百日咳(顿咳);此时病程2周,反复发作,昼夜达十余次,所以处在“痉咳期”;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说明该证为痰火阻肺,当泻肺清热、涤痰镇咳,所以选A。

  • 第23题:

    问答题
    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水饮停积,走于肠道,漉漉有声,腹满便秘,口舌干燥,脉沉弦。现用于肝硬变腹水、肺原性心脏病、水肿及肾炎水肿属于实证者。攻逐水饮。
    解析: 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
    【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异名】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卷中)、椒目丸(《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
    【组成】防己椒目葶苈(熬)大黄各14克
    【用法】上四味药,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时服1丸,日三服,渐稍增。口中有津液。
    【功用】攻逐水饮。
    【主治】水饮停积,走于肠道,漉漉有声,腹满便秘,口舌干燥,脉沉弦。现用于肝硬变腹水、肺原性心脏病、水肿及肾炎水肿属于实证者。
    【加减】渴者,加芒消7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