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麻黄细辛附子汤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以温中解表为主要功效的方剂是()

    • A、小建中汤
    • B、麻黄附子甘草汤
    • C、桂枝人参汤
    • D、桂枝加附子汤
    • E、麻黄细辛附子汤

    正确答案:C

  • 第2题:

    麻黄细辛附子汤何以能治暴哑?


    正确答案:喉为肺系之门户,少阴肾经循喉咙,至舌根。暴哑之疾乃大寒直犯肺肾,上窒窍隧,下闭肾气所致。方中麻黄散寒宣肺;附子温壮肾阳;细辛协二药辛通上下。三药合用则具宣上温下,开窍启闭之功。

  • 第3题:

    麻黄附子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肾阳不足,身面浮肿,气短,小便不利,脉沉小。散寒温阳,利水消肿。

  • 第4题:

    简述麻黄细辛附子汤证的病机、治法?


    正确答案:麻黄细辛附子汤证的病机为少阴里虚兼表;其治法为温经解表。

  • 第5题:

    桂枝加附子汤证与麻黄细辛附子汤证皆属阳虚外感证,临床应如何区别?


    正确答案: 桂枝加附子汤证与麻黄细辛附子汤证皆属太少两感之阳虚外感,表里同病;临床均可见太阳表证发热恶风寒,头痛,又具有畏寒怯冷,精神萎靡等阳虚里症;皆以助阳解表为治法,药物同用炮附子。但两证的成因、病机、证候、治法、用药的侧重不同。比较辨析如下:
    ①桂枝加附子汤证:见于原文20条。由太阳病发汗不当,表证未解,且损伤阳气、阴亦不足所致。临床以汗出不止,恶风发热,小便不利,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弱等为辨证要点。此属表虚阴阳俱不足而以阳虚汗漏为主,故治疗用桂枝加附子汤。此方即桂枝汤重用炙甘草加炮附子而成,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且益阴缓急;附子、炙甘草温经益气,扶阳固表。
    ②麻黄细辛附子汤证:见于原文301条。由少阴素体阳虚,复因风寒束表所致。临床以除得病即畏寒怯冷、发热无汗,头身疼痛,神疲体虚,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等为辨证要点。此属阳虚表实证,治以麻黄细辛附子汤。药用麻黄辛温发汗,解散太阳之表寒;炮附子辛热助阳,补命门之火而助阳气;细辛外助麻黄解表散寒,内协附子温通助阳。三药相须为用,温经助阳,发汗解表,适用于少阴阳虚外感而表实无汗者。

  • 第6题:

    麻黄附子甘草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少阴病,恶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助阳发汗。

  • 第7题:

    问答题
    麻黄细辛附子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无汗恶寒,发热倦卧,苔白,脉反沉者,助阳解表。
    解析: 麻黄细辛附子汤
    【来源】《伤寒论》。
    【异名】附子细辛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
    【组成】麻黄6克(去节)细辛3克附子3克(炮)
    【用法】上三味,用水1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功用】助阳解表。
    【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无汗恶寒,发热倦卧,苔白,脉反沉者,
    【方论】方中,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细辛通彻表里,助麻黄发汗解表,协附子内散阴寒。故适用于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证。

  • 第8题:

    问答题
    麻黄附子甘草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少阴病,恶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助阳发汗。
    解析: 麻黄附子甘草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麻黄6克(去节)甘草6克(炙)附子3克(炮)
    【用法】上三味,用水700毫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功用】助阳发汗。
    【主治】少阴病,恶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

  • 第9题:

    填空题
    麻黄细辛附子汤的功用是()。

    正确答案: 助阳解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以温经解表为功效的方剂是()
    A

    小建中汤

    B

    桂枝加附子汤

    C

    桂枝人参汤

    D

    附子汤

    E

    麻黄细辛附子汤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小青龙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

    连翘、菊花

    B

    附子、细辛

    C

    桔梗、芦根

    D

    杏仁、芦根

    E

    麻黄、细辛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太少两感的处方是()
    A

    桂枝汤

    B

    麻黄附子细辛汤

    C

    麻黄附子甘草汤

    D

    阳和汤

    E

    四逆汤


    正确答案: C,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太少两感的处方是()

    • A、桂枝汤
    • B、麻黄附子细辛汤
    • C、麻黄附子甘草汤
    • D、阳和汤
    • E、四逆汤

    正确答案:B,C,D

  • 第14题:

    麻黄细辛附子汤的功用是()。


    正确答案:助阳解表

  • 第15题:

    以温经解表为功效的方剂是()

    • A、小建中汤
    • B、桂枝加附子汤
    • C、桂枝人参汤
    • D、附子汤
    • E、麻黄细辛附子汤

    正确答案:E

  • 第16题:

    附子麻黄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寒湿所中,昏晕缓弱,或腰背强急,口歪,语音混浊,心腹膜胀,气上喘急,不能转动。

  • 第17题: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寒饮停积于胃,病在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覆杯,苔白腻,脉沉迟者。温经通阳,宣散水饮。

  • 第18题:

    开创温下法先河的方剂是()

    • A、麻黄附子汤
    • B、麻黄附子细辛汤
    • C、大黄附子汤
    • D、甘草附子汤
    • E、大承气汤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单选题
    开创温下法先河的方剂是()
    A

    麻黄附子汤

    B

    麻黄附子细辛汤

    C

    大黄附子汤

    D

    甘草附子汤

    E

    大承气汤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寒饮停积于胃,病在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覆杯,苔白腻,脉沉迟者。温经通阳,宣散水饮。
    解析: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异名】桂附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
    【组成】桂枝9克生姜9克甘草6克大枣12枚麻黄6克细辛6克附子5克(炮)
    【用法】上七味,以水700毫升,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
    【功用】温经通阳,宣散水饮。
    【主治】寒饮停积于胃,病在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覆杯,苔白腻,脉沉迟者。

  • 第21题:

    问答题
    桂枝加附子汤证与麻黄细辛附子汤证皆属阳虚外感证,临床应如何区别?

    正确答案: 桂枝加附子汤证与麻黄细辛附子汤证皆属太少两感之阳虚外感,表里同病;临床均可见太阳表证发热恶风寒,头痛,又具有畏寒怯冷,精神萎靡等阳虚里症;皆以助阳解表为治法,药物同用炮附子。但两证的成因、病机、证候、治法、用药的侧重不同。比较辨析如下:
    ①桂枝加附子汤证:见于原文20条。由太阳病发汗不当,表证未解,且损伤阳气、阴亦不足所致。临床以汗出不止,恶风发热,小便不利,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弱等为辨证要点。此属表虚阴阳俱不足而以阳虚汗漏为主,故治疗用桂枝加附子汤。此方即桂枝汤重用炙甘草加炮附子而成,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且益阴缓急;附子、炙甘草温经益气,扶阳固表。
    ②麻黄细辛附子汤证:见于原文301条。由少阴素体阳虚,复因风寒束表所致。临床以除得病即畏寒怯冷、发热无汗,头身疼痛,神疲体虚,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等为辨证要点。此属阳虚表实证,治以麻黄细辛附子汤。药用麻黄辛温发汗,解散太阳之表寒;炮附子辛热助阳,补命门之火而助阳气;细辛外助麻黄解表散寒,内协附子温通助阳。三药相须为用,温经助阳,发汗解表,适用于少阴阳虚外感而表实无汗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以温中解表为主要功效的方剂是()
    A

    小建中汤

    B

    麻黄附子甘草汤

    C

    桂枝人参汤

    D

    桂枝加附子汤

    E

    麻黄细辛附子汤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麻黄附子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肾阳不足,身面浮肿,气短,小便不利,脉沉小。散寒温阳,利水消肿。
    解析: 麻黄附子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组成】麻黄9克甘草6克附子3克(炮)
    【用法】上三味,用水700毫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
    【功用】散寒温阳,利水消肿。
    【主治】肾阳不足,身面浮肿,气短,小便不利,脉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