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天下之君子与谓之不祥。”相关问题
  • 第1题: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与时偕行,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出自()。

    • A、《易经》
    • B、《论语》
    • C、《道德经》
    • D、《中庸》

    正确答案:A

  • 第2题: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段言论出自()

    • A、黄宗羲
    • B、顾炎武
    • C、王夫之
    • D、梁启超

    正确答案:B

  • 第3题:

    翻译: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这道鲜矣。


    正确答案: 仁者看见(道)的仁便称道为仁,智者看见(道)的智便称道为智。百姓日用(其道)却不知道。所以君子之道已很少见了。

  • 第4题:

    翻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正确答案: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衍了。

  • 第5题:

    关于“中庸”的解释,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不偏之为中,不易之谓庸
    • B、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 C、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而时中,小人而无忌惮也。
    • D、小国寡民,达则独善其身

    正确答案:D

  • 第6题:

    “之”的意义: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正确答案:指示代词,这,此

  • 第7题:

    填空题
    “之”的意义: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正确答案: 指示代词,这,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老子关于战争的看法的是()
    A

    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B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C

    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D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翻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正确答案: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衍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亡国者,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必有责焉耳矣”。下列历史事件中符合“亡天下”含义的是()
    A

    1127年的靖康之耻

    B

    1644年的甲申之难

    C

    1856年的天京变乱

    D

    1935年的华北事变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与时偕行,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出自()。
    A

    《易经》

    B

    《论语》

    C

    《道德经》

    D

    《中庸》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天下之君子与谓之不祥。

    正确答案: 天下的读书人把这说成是不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出自()。

    • A、《论语》
    • B、《周易•系辞上传》
    • C、《庄子》
    • D、《老子》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下列历史事件中符合“亡天下”含义的是()

    • A、1937年的七七事变
    • B、1912年的清朝建立
    • C、1927年,北洋军阀基本被消灭
    • D、1644年的明朝灭亡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翻译:乾坤,其易之緼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道,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正确答案: 乾坤,大概是《易》的渊源吧!乾坤(阴阳)分布排列,而《易》就立于其中了。乾坤毁灭,则无以显现《易》,《易》不可现则乾坤也许几乎止息了,所以,形体以上(而不可见)的叫道,形体以下(而可见)的叫器,(阴阳)转化而裁成万物的叫变,(阴阳)推移往来运动的叫通,将(《易》的作用)施加于天下民众的,就叫做事业。

  • 第16题:

    翻译: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者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正确答案: 所以这卦象,是圣人看见天下事物繁杂,因而比拟其外部形状容貌,象其事物之所宜,这就是卦象。

  • 第17题:

    下列句子,属于用助词“之”作宾语前置的语法标记的是()

    • A、谓之君子而射之
    • B、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 C、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 D、吾百姓之不图,唯舟与车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亡国者,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必有责焉耳矣”。下列历史事件中符合“亡天下”含义的是()

    • A、1127年的靖康之耻
    • B、1644年的甲申之难
    • C、1856年的天京变乱
    • D、1935年的华北事变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单选题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出自()。
    A

    《诗经》

    B

    《论语》

    C

    《史记》

    D

    《中庸》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句子,属于用助词“之”作宾语前置的语法标记的是()
    A

    谓之君子而射之

    B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C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D

    吾百姓之不图,唯舟与车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翻译:乾坤,其易之緼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道,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正确答案: 乾坤,大概是《易》的渊源吧!乾坤(阴阳)分布排列,而《易》就立于其中了。乾坤毁灭,则无以显现《易》,《易》不可现则乾坤也许几乎止息了,所以,形体以上(而不可见)的叫道,形体以下(而可见)的叫器,(阴阳)转化而裁成万物的叫变,(阴阳)推移往来运动的叫通,将(《易》的作用)施加于天下民众的,就叫做事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出自()。
    A

    《论语》

    B

    《周易•系辞上传》

    C

    《庄子》

    D

    《老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翻译: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这道鲜矣。

    正确答案: 仁者看见(道)的仁便称道为仁,智者看见(道)的智便称道为智。百姓日用(其道)却不知道。所以君子之道已很少见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