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韩湘子唐时人,姓韩名湘,吕洞宾度之学道成仙。《酉阳杂俎》载,为韩愈宗侄,性狂放,能奇术。湘欲度其叔愈,曾在初冬时数日内令牡丹花开数色,每朵又有诗一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之句。愈不悟,湘乃别去。后愈以谏迎佛骨事,贬剌潮卅,别家赴任,途经篮关,值大雪,马惫於道。湘忽至,愈悟曰:“子言验矣”!然志忠於君,终不欲随湘学仙。此为韩湘子度叔之事略也。
更多“韩湘子传略如何?”相关问题
  • 第1题:

    白玉蟾真人传略如何?


    正确答案:(1194—1229)南宋道士。白玉蟾真人本姓葛,讳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琼卅(今海南岛琼山)人。一说福建闽清人。十二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遂笃志玄学,别家遍访名师,苦志修炼,参游各地,於惠卅得遇泥丸真人,扔归罗浮,授以金丹火候之法,后居武夷山得道,称为琼绾紫清真人。

  • 第2题:

    下列全部属于中国传说中“八仙”的是()。

    • A、韩湘子、汉钟离、蓝采和、曹国舅
    • B、张果老、吕洞宾、铁拐李、安期生
    • C、何仙姑、曹国舅、蓝采和、王重阳
    • D、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丘处机

    正确答案:A

  • 第3题:

    一向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后来被()瓜分。

    • A、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
    • B、韩康子魏桓子智伯瑶
    • C、韩康子智伯瑶赵襄子
    • D、智伯瑶魏桓子赵襄子

    正确答案:A

  • 第4题:

    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合称为()?


    正确答案:八仙

  • 第5题:

    《八仙过海》中,哪个神仙被东海龙王抓去?()

    • A、蓝采和
    • B、韩湘子
    • C、何仙姑
    • D、吕洞宾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单选题
    一向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后来被()瓜分。
    A

    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

    B

    韩康子魏桓子智伯瑶

    C

    韩康子智伯瑶赵襄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八仙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即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和()八人组成。
    A

    后羿

    B

    女娲

    C

    吴刚

    D

    曹国舅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韩湘子传略如何?

    正确答案: 韩湘子唐时人,姓韩名湘,吕洞宾度之学道成仙。《酉阳杂俎》载,为韩愈宗侄,性狂放,能奇术。湘欲度其叔愈,曾在初冬时数日内令牡丹花开数色,每朵又有诗一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之句。愈不悟,湘乃别去。后愈以谏迎佛骨事,贬剌潮卅,别家赴任,途经篮关,值大雪,马惫於道。湘忽至,愈悟曰:“子言验矣”!然志忠於君,终不欲随湘学仙。此为韩湘子度叔之事略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香溪洞相传曾是(  )修炼会仙之地。
    A

    韩湘子

    B

    吕洞宾

    C

    张果老

    D

    广成子


    正确答案: C
    解析:
    香溪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陕西安康城南郊3千米处,南依巴山,北临汉水,山有道观,相传曾是吕洞宾修炼会仙之地,始建于明成化初年。香溪洞为道教石窟。据现存碑文及地方志记载,创建已有500余年。

  • 第10题:

    问答题
    重阳祖师传略如何?

    正确答案: 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金代道士,全真道的创立者。原名中孚,字允卿,后应武举,易名德威,字世雄,入道后改名吉,字知明,号重阳子。咸阳(今属陕西)大魏村人。政和壬辰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生,出身豪门,伪齐阜昌(1130~1137)时曾应礼部试未第,金熙宗天眷(1138~1140)时应武举,中甲科。年四十七,顿猛省,解组归。弃妻儿,拂衣尘外。游终南山,遇正阳祖同纯阳祖二师,因再拜求道,密授金丹口诀。次年复遇二师於醴泉观,更授金丹真旨。大定八年和九年间创立“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主张儒、道、释三教的合流,提倡“全神炼气”,“出家修真”,不炼外丹,并制定道士出家的制度。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追封为“全真开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加封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著有《重阳全真集》、《重阳教化集》、《立教十五论》等。度化弟子有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女)等,后世称“北七真”。又分别创立遇仙、南无、随山、龙门、嵛山、华山、清静七派,极大地弘扬了全真教,在道教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中“韩”指的是谁?

    正确答案: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中“韩”指的是韩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道教诸神中掌管人世功名利禄的是(  )。
    A

    文昌帝君

    B

    真武大帝

    C

    王灵官

    D

    韩湘子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文昌帝君为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本星名,又称文曲星,或文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

  • 第13题:

    属于“八仙”的是()。

    • A、何仙姑
    • B、吕洞宾
    • C、蓝采和
    • D、韩湘子

    正确答案:A,B,C,D

  • 第14题: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中“韩”指的是谁?


    正确答案: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中“韩”指的是韩信。

  • 第15题:

    下面所列哪一位不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八仙?()

    • A、曹国舅
    • B、韩湘子
    • C、王仙芝
    • D、何仙姑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八仙中有个相貌奇特的神仙,他背着葫芦,专为人们除灾祛难,他是()。

    • A、韩湘子
    • B、吕洞宾
    • C、曹国舅
    • D、铁拐李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创成道教张道陵天师其传略如何?


    正确答案: 正一教祖张天师道陵(本名陵),字辅汉,系张良(子房)八世孙,后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东汉五斗米道的创立者。汉顺帝(125—144在位)时于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修道。永和六年(141)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创立道派,凡入道者纳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教人悔过奉道,用符水咒法冶病。建二十四治,立祭酒以领道民。后道教徒尊为天师。后裔承继道法,世居龙虎山,称“张天师”。

  • 第18题:

    单选题
    一向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后来被()瓜分。
    A

    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

    B

    韩康子魏桓子智伯瑶

    C

    韩康子智伯瑶赵襄子

    D

    智伯瑶魏桓子赵襄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多选题
    青羊宫东侧的清代道观——二仙庵,传说是因(  )两位仙人曾在此对弈而得名。
    A

    吕洞宾

    B

    张果老

    C

    汉钟离

    D

    韩湘子

    E

    何仙姑


    正确答案: D,B
    解析:
    青羊宫,川西第一道观,坐落在成都西南郊,南面百花潭、武侯祠(汉昭烈庙),西望杜甫草堂,东邻二仙庵。传说吕洞宾与韩湘子曾在此对弈,后世道教人士为祭奉两位大仙便修此道观。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全部属于中国传说中“八仙”的是()。
    A

    韩湘子、汉钟离、蓝采和、曹国舅

    B

    张果老、吕洞宾、铁拐李、安期生

    C

    何仙姑、曹国舅、蓝采和、王重阳

    D

    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丘处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下面所列哪一位不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八仙?()
    A

    曹国舅

    B

    韩湘子

    C

    王仙芝

    D

    何仙姑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创成道教张道陵天师其传略如何?

    正确答案: 正一教祖张天师道陵(本名陵),字辅汉,系张良(子房)八世孙,后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东汉五斗米道的创立者。汉顺帝(125—144在位)时于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修道。永和六年(141)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创立道派,凡入道者纳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教人悔过奉道,用符水咒法冶病。建二十四治,立祭酒以领道民。后道教徒尊为天师。后裔承继道法,世居龙虎山,称“张天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谭长真真人传略如何?

    正确答案: (1123—1185)金代道士。长真真人姓谭名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河南洛阳人,后迁山东宁海卅,生於金天会元年三月初一日。幼时失足堕井,坐於水而不警,后遇人救起。年十五有志於文,因感风痹疾。大定七年(1167),闻马丹阳拜王重阳为师之事,遂弃家往拜重阳为师学道,宿疾顿除,后授道诀。至淳熙丁未年七月十二日仙化。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春正月赠封为“长真云水蕴德真人”。武宗加封为“长真凝神玄静蕴德真君”。为南无派祖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