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若是居士家况关系未皈依佛门,照佛戒律修持,未知和皈依功德一样否?”相关问题
  • 第1题:

    收皈依弟子和收学生(指在家学佛者言)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佛法僧三宝一体,前已言之,皈依僧时,自必一体皈依,僧是代佛摄受众生者。佛已三德圆满,不生不灭。皈是投托,依是依靠,乃谓众生投靠佛陀,方能了生脱死。除佛法僧,何者堪受众生皈依?此等大事,安可妄为。若夫以佛学教人,收几个学生,此名师生,则不限出家在家,皆可为之也。

  • 第2题:

    皈依三宝之后,戒律中为何规定不能皈依外道?这是不是因为佛教太缺人了?你有什么体会?


    正确答案: 看三界众生非常可怜,他们寻找的解脱之路唯一佛陀才有;而佛陀的解脱真理,在佛法中可以出现;佛法的内容,唯一僧众可以接受,有闻思修行的机会。所以,如果皈依三宝,今生会快乐,来世也会快乐,最终可以获得解脱。就像是一个好老师,父母会放心把孩子交给他,不愿孩子被坏老师带坏了,因此,以真理为标准的话,皈依三宝后不能皈依外道的原因就在于此。并不是我们佛教太缺人了,你皈依以后,一定要把你关在里面不让出去。其实你想出去完全可以,不过你的前途令人堪忧。一旦皈依了三宝,就有了生生世世快乐的开端,但若今天皈依,明天又开始背叛,这对佛教来讲没什么损失,可对你而言还是非常可惜。所以佛经中制定了皈依戒的要求,如果你今天皈依佛陀,明天又到外道殿堂里杀鱼宰鸡供养天神,这没有多大意义。

  • 第3题:

    自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如安胎符、化骨符、土符等救人甚多,未知可以用此救人否?


    正确答案:安胎等符,皆是外道幻术,不问其有效与否,佛徒用之,皆妨正念。佛家弥陀万德洪名,可消重业;观音慈悲,寻声救苦;药师如来之咒,能治万病。如肯发心救治病者,任择前举之一法,用功修习,得一成就,既救人之色身,且能诱其入佛,而自己之慧命,亦可长养,是一举而三善也。

  • 第4题:

    皈依三宝后需要遵守什么戒律?


    正确答案:要守持禁戒和行持戒两种:
    禁戒:皈依佛者不能皈信世间神灵,皈依法者不能危害众生,皈依僧者不能与邪门外道为伍,不能在思想言行方面亵渎三宝,对佛陀、经典、僧人必须以敬重三宝之礼仪对待,不能犯不敬之罪。
    行持戒共有六条:
    一是须常思维三宝之功德而一心树立皈依之信念;
    二是思念三宝之恩而奉行供养;
    三是宣传三宝功德,教育众生皈信三宝;
    四是念其皈依利益,常修皈依之法;
    五是无限信赖三宝,以三宝之法作为为人处世的标准;
    六是将三宝珍视如生命般不放弃、不怠慢。

  • 第5题:

    “反正都是行持善法,皈依不过是个仪式而已,只要心中有佛就可以了。”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在行持善法方面,皈依与不皈依有什么差别?


    正确答案: 这种观点不正确。阿底峡尊者曾说:“内外道以皈依别。”如果你没有正式的皈依,则不能称为内道的佛教徒。世间上结婚、当总统尚且要在对境面前发誓,所以仪式非常重要,有了皈依的仪式以后,自相续中才有皈依的戒体。
    从功德、意识、心里约束等各方面来讲,皈依与不皈依完全不同。皈依以后念诵咒语、行持善法的功德相当大,而且也能与日俱增;没有皈依的话,即使也在行持善法,但功德并不是那么大。因此,对于想解脱轮回的人而言,首先一定要皈依。

  • 第6题:

    皈依的佛徒,若对教理有所心得是否也称法师?称法师是否也可收弟子,皈依佛徒有标记否?(指表示佛徒身份之证明物件。)是否可享受佛教寺院等之优待(如免费借阅书籍,免费住在各寺院内)?


    正确答案:此问须分次答之,
    (一)法师有五种之说,按理上讲,能合条件,可称法师。按事上讲,法师二字,早成出家之专名,为避以俗滥僧,在家众不得称之。
    (二)倘已经义精通,人来求教,收徒讲学未尝不可。决不得受人皈依,滥起法名,以皈依之法,乃三宝专有之规制也。
    (三)皈依有牒,受戒有牒,皆是标记。
    (四)向寺中借经读,从无收费,惟住寺则不许,若皈依者皆住寺,则每寺皆容纳不下,且僧俗仪规不同,各不方便,但为寺庙聘委工作者,则是例外。

  • 第7题:

    问答题
    若是居士家况关系未皈依佛门,照佛戒律修持,未知和皈依功德一样否?

    正确答案: 皈依与修持,不必混为一谈。但既信奉佛,自当皈依,方合事理。惟修持不皈依,虽有功德,但以无师承,而信奉亦欠诚敬,功德自少。设皈依者,而不修持,或懈怠不进,亦无多大功德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在家居士为何不能收皈依弟子?

    正确答案: 僧者众也,乃指一切比丘之集团,皈依僧,实皈依其集团。在家人不过近事男女耳,并非比丘,无资入此僧团,何能僭分,妄受皈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自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如安胎符、化骨符、土符等救人甚多,未知可以用此救人否?

    正确答案: 安胎等符,皆是外道幻术,不问其有效与否,佛徒用之,皆妨正念。佛家弥陀万德洪名,可消重业;观音慈悲,寻声救苦;药师如来之咒,能治万病。如肯发心救治病者,任择前举之一法,用功修习,得一成就,既救人之色身,且能诱其入佛,而自己之慧命,亦可长养,是一举而三善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若是途中看见卖鸡之人载鸡甚多,要替它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是出声念或是默念,若是看见人杀生,念往生咒,可以密念否?若是不信者若念出声,被他听见,恐怕误会。

    正确答案: 佛法虽讲随缘,亦重方便。若招误会,事确不宜,或生争执,致生仇怨,或引谤佛,增彼罪孽。应知万法唯心,真诚默祝,而于出声功德,亦无二致,尘劳佛事,端赖善巧方便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反正都是行持善法,皈依不过是个仪式而已,只要心中有佛就可以了。”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在行持善法方面,皈依与不皈依有什么差别?

    正确答案: 这种观点不正确。阿底峡尊者曾说:“内外道以皈依别。”如果你没有正式的皈依,则不能称为内道的佛教徒。世间上结婚、当总统尚且要在对境面前发誓,所以仪式非常重要,有了皈依的仪式以后,自相续中才有皈依的戒体。
    从功德、意识、心里约束等各方面来讲,皈依与不皈依完全不同。皈依以后念诵咒语、行持善法的功德相当大,而且也能与日俱增;没有皈依的话,即使也在行持善法,但功德并不是那么大。因此,对于想解脱轮回的人而言,首先一定要皈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欲意皈依佛门手续怎样办理?

    正确答案: 写一姓名简历,向比丘僧请求皈依,或量力供养(有无皆可),极为简单易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皈依佛两足尊怎样解释?


    正确答案:两足类中,如人与天等,以佛为尊,此言外形。福德智慧,两者具足,以佛为尊,此言内德。皈者,迷而归返,依者,恃之得度。合言我辈愚迷凡夫,应向佛投托依靠,了脱生死,离苦得乐也。

  • 第14题:

    为什么要皈依(佛)这样的对象?


    正确答案: (1)自己的问题解决了。
    (2)能够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3)他是以大悲心去救度别人,没有限制。
    (4)普利一切有恩无恩。

  • 第15题:

    ()段正明皈依佛门,法名为?

    • A、本观
    • B、本因
    • C、本参
    • D、本尘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皈依寺院、佛塔不是很殊胜吗,为什么佛在《胜幢经》里说这种皈依不能解除大痛苦?请说说你的体会。


    正确答案: 主要原因在于发心,因为世间皈依不是害怕轮回的痛苦想获得解脱,而是为了躲避一些暂时的怖畏,如被敌人追杀、被债主讨债,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躲在寺院里面。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世间皈依。

  • 第17题:

    在家居士为何不能收皈依弟子?


    正确答案:僧者众也,乃指一切比丘之集团,皈依僧,实皈依其集团。在家人不过近事男女耳,并非比丘,无资入此僧团,何能僭分,妄受皈依。

  • 第18题:

    问答题
    皈依佛两足尊怎样解释?

    正确答案: 两足类中,如人与天等,以佛为尊,此言外形。福德智慧,两者具足,以佛为尊,此言内德。皈者,迷而归返,依者,恃之得度。合言我辈愚迷凡夫,应向佛投托依靠,了脱生死,离苦得乐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无论在家或出家,佛子已皈依比丘为师父,但是否可以再皈依比丘尼为师父呢?

    正确答案: 皈依僧宝,应知僧义,僧者众也,即出家之团体也。皈依一比丘,此比丘即僧团之代表人,皈依人是皈依一切比丘也,明乎此,则知皈依以后,非仅为一人之弟子,乃是一切僧之弟子。倘为随顺结缘,再事皈依,已在可与不可之间,若谓依新断旧,暮楚朝秦,则大非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皈依三宝之后,戒律中为何规定不能皈依外道?这是不是因为佛教太缺人了?你有什么体会?

    正确答案: 看三界众生非常可怜,他们寻找的解脱之路唯一佛陀才有;而佛陀的解脱真理,在佛法中可以出现;佛法的内容,唯一僧众可以接受,有闻思修行的机会。所以,如果皈依三宝,今生会快乐,来世也会快乐,最终可以获得解脱。就像是一个好老师,父母会放心把孩子交给他,不愿孩子被坏老师带坏了,因此,以真理为标准的话,皈依三宝后不能皈依外道的原因就在于此。并不是我们佛教太缺人了,你皈依以后,一定要把你关在里面不让出去。其实你想出去完全可以,不过你的前途令人堪忧。一旦皈依了三宝,就有了生生世世快乐的开端,但若今天皈依,明天又开始背叛,这对佛教来讲没什么损失,可对你而言还是非常可惜。所以佛经中制定了皈依戒的要求,如果你今天皈依佛陀,明天又到外道殿堂里杀鱼宰鸡供养天神,这没有多大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皈依的佛徒,若对教理有所心得是否也称法师?称法师是否也可收弟子,皈依佛徒有标记否?(指表示佛徒身份之证明物件。)是否可享受佛教寺院等之优待(如免费借阅书籍,免费住在各寺院内)?

    正确答案: 此问须分次答之,
    (一)法师有五种之说,按理上讲,能合条件,可称法师。按事上讲,法师二字,早成出家之专名,为避以俗滥僧,在家众不得称之。
    (二)倘已经义精通,人来求教,收徒讲学未尝不可。决不得受人皈依,滥起法名,以皈依之法,乃三宝专有之规制也。
    (三)皈依有牒,受戒有牒,皆是标记。
    (四)向寺中借经读,从无收费,惟住寺则不许,若皈依者皆住寺,则每寺皆容纳不下,且僧俗仪规不同,各不方便,但为寺庙聘委工作者,则是例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专施慈善,戒身不杀,戒心不贪,但不念佛也不皈依佛,并且不崇奉天神等教,亦能成正果否?

    正确答案: 当得不究竟之人天小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皈依三宝后需要遵守什么戒律?

    正确答案: 要守持禁戒和行持戒两种:
    禁戒:皈依佛者不能皈信世间神灵,皈依法者不能危害众生,皈依僧者不能与邪门外道为伍,不能在思想言行方面亵渎三宝,对佛陀、经典、僧人必须以敬重三宝之礼仪对待,不能犯不敬之罪。
    行持戒共有六条:
    一是须常思维三宝之功德而一心树立皈依之信念;
    二是思念三宝之恩而奉行供养;
    三是宣传三宝功德,教育众生皈信三宝;
    四是念其皈依利益,常修皈依之法;
    五是无限信赖三宝,以三宝之法作为为人处世的标准;
    六是将三宝珍视如生命般不放弃、不怠慢。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