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一般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的,预缴完税款应当()增值税普通发票。A、自行开具B、回机构所在地国税机关代开C、在建筑服务发生地国税机关代开D、在建筑服务发生地地税机关代开

题目

一般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的,预缴完税款应当()增值税普通发票。

  • A、自行开具
  • B、回机构所在地国税机关代开
  • C、在建筑服务发生地国税机关代开
  • D、在建筑服务发生地地税机关代开

相似考题
更多“一般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的,预缴完税款应当()增值税普通发票”相关问题
  • 第1题:

    纳税人跨市提供建筑服务,在向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税款时,需要提交的资料包括( )。

    A.《增值税预缴税款表》
    B.《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C.与发包方签订的建筑合同原件及复印件(加盖纳税人公章)
    D.与分包方签订的分包合同原件及复印件(加盖纳税人公章)
    E.从分包方取得的发票复印件(加盖纳税人公章)

    答案:C,D,E
    解析:
    纳税人跨市提供建筑服务,在向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税款时,需提交以下资料:
    (1)与发包方签订的建筑合同原件及复印件(加盖纳税人公章);
    (2)与分包方签订的分包合同原件及复印件(加盖纳税人公章);
    (3)从分包方取得的发票复印件(加盖纳税人公章)。

  • 第2题:

    下列说法符合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的增值税处理规定的有( )。

    A.在同一地级行政区范围内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不适用本办法
    B.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的,当期无需预缴税款
    C.纳税人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负数的,不可以结转下次预缴税款时继续扣除
    D.提供建筑服务的一般纳税人按规定适用或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不再实行备案制。

    答案:A,B,D
    解析:
    纳税人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负数的,可以结转下次预缴税款时继续扣除。

  • 第3题:

    下列关于提供建筑服务在收取预收款时的相关处理,错误的是( )。

    A.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在收取预收款时,应按规定预缴增值税
    B.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C.提供建筑服务采用一般计税方法预缴增值税时,借记“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D.月末,“预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余额应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答案:B
    解析:
    选项B,自2017年7月1日起,建筑服务收到预收款不再作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应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使用“未发生销售行为的不征税项目”编码,发票税率栏应填写“不征税”。

  • 第4题:

    一般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的,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分包后的余额,按照()的预征率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税款。

    • A、2%
    • B、3%
    • C、5%
    • D、6%

    正确答案:A

  • 第5题:

    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按照本办法应向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国税机关预缴税款而自应当预缴之月起超过3个月没有预缴税款的,由机构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的纳税人,服务发生地主管国税机关如何判断纳税人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


    正确答案:服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可以通过纳税人所属省份的12366网站—“涉税查询”—“一般纳税人资格查询”模块确认纳税人类型。

  • 第7题:

    跨县(市、区)项目提供建筑服务,开具增值税发票有何特殊规定?()

    • A、除增值税发票开具一般规定外,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自行开具或者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发票时,应在发票的备注栏注明家建筑服务发生地县(市、区)名称及项目名称。
    • B、分包商项目名称与承包方建设方开具名称一致,否则在预缴税款是不得享受差额预缴税款。
    • C、营改增后签订承包合同和分包合同特别注意,开具增值税发票备栏最大可容纳230个字符或115个汉字。
    • D、营改增后,承包方和分包方开具名称不一致时,预缴款也可以享受差额预缴税款。

    正确答案:A,B,C

  • 第8题:

    一般纳税人跨县(市)销售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按照()的预征率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税款。


    正确答案:2%

  • 第9题:

    单选题
    一般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的,预缴完税款应当()增值税普通发票。
    A

    自行开具

    B

    回机构所在地国税机关代开

    C

    在建筑服务发生地国税机关代开

    D

    在建筑服务发生地地税机关代开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一般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的,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分包后的余额,按照()的预征率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税款。
    A

    2%

    B

    3%

    C

    5%

    D

    6%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一般纳税人跨县(市)销售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按照()的预征率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税款。

    正确答案: 2%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一般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2%的预征率计算应预缴税款

    B

    一般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应预缴税款

    C

    小规模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应预缴税款

    D

    小规模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应预缴税款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在向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税款时,需填报和出示的资料有( )。

    A.《增值税预缴税款表》
    B.加盖纳税人公章的与发包方签订的建筑合同复印件
    C.加盖纳税人公章的与分包方签订的分包合同复印件
    D.加盖纳税人公章的从分包方取得的发票复印件

    答案:A,B,C,D
    解析:

  • 第14题:

    下列关于小规模纳税人的说法中,不符合现行税法规定的是( )

    A. 按固定期限纳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可以选择以 1 个月或 1 个季度为纳税期限
    B.小规模纳税人达到规定标准,但未按规定时限办理,经税务机关告知逾期仍不办理的,次月起直接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
    C.适用差额征税政策的小规模纳税人,按照差额计算后的月销售额未超过 10 万元的,免征增值税
    D.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按规定应当预缴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如果在预缴地的月销售额未超过 10 万元,当期无需预缴税款

    答案:B
    解析:
    选项 A 正确;选项 B,小规模纳税人达到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未按规定时限办理的,经税务机关告知逾期仍不办理的,次月起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而不是按照一般计税方法缴纳增值税;选项 C,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 10万元(以 1 个季度为 1 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 30 万元)的,免征增值税。适用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的小规模纳税人,以差额后的销售额确定是否可以享受上述规定的免征增值税政策;选项 D,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按照现行规定应当预缴增值税税款的小规模纳税人,凡在预缴地实现的月销售额未超过 10 万元的,当期无须预缴税款。

  • 第15题:

    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在服务发生地预缴税款的具体时间如何确定?


    正确答案: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6年第17号公告规定,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预缴税款时间,按照财税〔2016〕36号文件规定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纳税期限执行。
    根据财税〔2016〕36号文件规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一是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二是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根据财税〔2016〕36号文件规定,纳税期限为: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纳税人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因此,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应按照规定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纳税期限,在服务发生地预缴税款。

  • 第16题:

    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预缴税款正确的是()。

    • A、一般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2%的预征率计算应预缴税款 
    • B、一般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应预缴税款
    • C、一般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按照2%的预征率计算应预缴税款
    • D、一般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应预缴税款

    正确答案:A,B

  • 第17题:

    一般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在哪里开票?


    正确答案:财税〔2016〕36号文件规定:一般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在机构所在地开具发票。

  • 第18题:

    小规模纳税人在异地提供建筑安装服务,在项目所在地预缴税款,代开增值税普通发票,申报时享受小微,这部分已预缴税款是否可以在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税?


    正确答案:在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税。

  • 第19题:

    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按照规定应向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国税机关预缴税款而自应当预缴之月起超过6个月没有预缴税款的,由建筑服务发生地国税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在向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国税机关预缴税款时,需提交以下()资料。

    • A、《增值税预缴税款表》
    • B、与发包方签订的建筑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 C、与分包方签订的分包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 D、从分包方取得的发票原件及复印件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单选题
    关于一般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预缴税款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般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3%的预征率在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国税机关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B

    一般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按照2%的预征率在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国税机关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C

    一般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3%的预征率在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国税机关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D

    一般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3%预征率在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地税机关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在向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国税机关预缴税款时,需提交以下()资料。
    A

    《增值税预缴税款表》

    B

    与发包方签订的建筑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C

    与分包方签订的分包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D

    从分包方取得的发票原件及复印件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按照本办法应向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国税机关预缴税款而自应当预缴之月起超过3个月没有预缴税款的,由机构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判断题
    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按照规定应向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国税机关预缴税款而自应当预缴之月起超过6个月没有预缴税款的,由建筑服务发生地国税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