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怎样防治雏期孔雀球虫病?”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何防治鸭球虫病?


    正确答案: 鸭球虫病是常见的球虫病,其发病率约30~90%,死亡率为29~70%,耐过的病鸭生长受阻,增重缓慢,对养鸭业危害巨大。本病的发病与气温和湿度有密切关系,北方地区发生于4~11月份,以9~10月份发病率最高。
    症状:2~3周龄雏鸭感染后的急性型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厌食,缩颈垂翅、喜卧,喜饮水,排红色或紫红色血便,常于发病后2~3天死亡。耐过鸭生长受阻,增重缓慢。慢性型一般无明显症状,偶见腹泻。急性型病变可见小肠出血性卡他性炎症,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肠内容物为淡红或鲜红色,粘膜上覆盖一层奶酪样粘液。
    防治:磺胺喹恶啉、磺胺间甲氧嘧啶、马杜拉霉素、地克珠利等拌料或饮水给药。鸭舍经常打扫消毒,保持清洁、干燥。

  • 第2题:

    怎样诊断鸡球虫病?


    正确答案: 根据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和检查病原体的方法进行综合诊断。
    1、急性病禽:应检查肠道的病理变化,同时从病灶部刮去病料,检查是否有裂殖体、裂殖子或配子阶段虫体。
    2、慢性病禽或进入康复阶段的病禽:取粪便检查,见有大量卵囊即可确诊。

  • 第3题:

    怎样防治家兔球虫病?


    正确答案:球虫病是家兔常见病之一,对仔、幼兔危害极大,死亡率甚至高达80%以上。本病是由于家兔感染球虫所致,其典型症状是:一旦家免得了球虫病,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伏卧不动,生长停滞,眼鼻分泌物增多;下痢,消瘦,直至死亡。病理解剖可看到小肠臌气,肠壁充血成肝脏肿大,肝表面及实质内有白色或淡黄色的结节性病灶。由于此病属寄生虫疾病,球虫随家兔粪便排出易存留于土壤之中,因此,最直接的预防措施就是防止饲草、饲料受粪便污染,将家兔隔离地面,实行笼养,并妥善处理粪便,及时清理,减少感染机会。兔球虫对药物易产生抗性,在治疗时应交替使用抗球虫药物。如磺胺氯砒嗪,每日每千克体重内服30毫克,连用10天,停药一周后,再用10天,或按0,03%加入饲料或0,02%加入饮水,连续喂饮一个月,也可以将氯苯胍拌入饲料,预防时每千克饲料拌入150毫克,从兔断奶开始连续饲喂45天,治疗时每千克饲料拌入300毫克,连喂l一2周,也可以用球虫灵,每日每千克体重内服50毫克,每日两次,连用5天。

  • 第4题:

    石鸡球虫病怎样防制?


    正确答案: 该病主要是由艾美球虫寄生于石鸡十二指肠和盲肠而引起的以出血性肠炎为主的疾病。在高温多湿、密度大时多发。主要侵害雏鸡,2~3周龄石鸡感染率可以达到100%。
    临床症状: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翅下垂;羽毛蓬乱,有时呼吸困难。突出症状为腹泻,粪便水状或糊状,黄色、黄褐色甚至污红色,恶臭。病程长时可见明显贫血和消瘦。病鸡往往污粪糊肛,种鸡产蛋下降。
    病理剖检时,可见受害盲肠粗大,相当于正常的3~4倍,肠壁增厚、较硬,肠壁出血。内容物为粘液、血凝块、粪便的混合物。十二指肠充血,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并可见点状出血,肠腔内充满带血的糊状内容物。
    防治:发病后可以用新克球佳(青蒿素、常山酮、仙鹤草等成分)100克兑水100~150千克或妥曲珠利(妥曲珠利、常山酮、之血因子等)100克兑水150~200千克,在5~6小时内饮完。平时可以用莫能霉素与氯苯胍轮换拌料预防球虫病。加强饲养管理,控制密度,减小湿度,加强通风换气,对预防球虫病有一定意义。

  • 第5题:

    怎样选择优质野鸭雏?


    正确答案:选雏时应按照实际引进用途选择代系。雏野鸭分父母代和商品代,种用雏鸭应在6~8周龄时选择,体态匀称,反应敏捷,活泼好动,叫声清亮,绒毛整洁,腹软适中,雏体饱满,眼睛明亮有神,鸭脚温暖健康的个体。对于羽毛稀少,精神萎靡,雏体饱满状态欠佳、体况弱小、达不到标准的雏鸭则应淘汰。公母比例选择以1:10为宜。

  • 第6题:

    什么是猪球虫病?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球虫病是一种由球虫病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发病初期,少食、腹泻、排出糊状粪便,呈棕褐色或棕黄色,有时下痢与便秘交替进行,排出土灰色、黄色胶冻状或水样稀便。粪内混有大量粘液和未消化的饲料。精神不振,但体温、呼吸正常。发病后期,食欲大减,喜饮污水,喜卧。因贫血而皮肤苍白,排出黄白或带污黑色血液的粘性糊状稀便,严重时大便失禁,不断排出带血液的稀粪,具恶臭味,污染后躯,肛门周边红肿,并出现努责现象。
    防治:(1)经常保持猪舍、运动场所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并进行消毒处理。常换垫草。(2)猪舍要保持通风、干燥,定期用碱水洗栏或撒熟石灰消毒。(3)注意防暑降温,适当降低饲养密度。(4)防止饲料和饮水遭受球虫卵囊的污染。(5)饲喂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K的饲料。(6)对于病轻者,采用0.04%痢特灵溶液做为饮水,并用克球粉拌料,连用1周;对于病重者,还应加用青霉素40万单位进行交巢穴注射,每日2次,连用5日。

  • 第7题:

    怎样选健康雏?


    正确答案:活泼体大健康的雏鸡会有更好的生长潜力,因此,雏鸡出壳后,应该立即选优去劣,将残次雏淘汰。仔细观察雏鸡的精神状态、看其动作是否灵活,头是否完全抬起来,眼睛是否明亮有光,是否有畸形。羽毛是否整洁,肛门是否清洁无污物。两腿是否粗壮有力,是否有劈叉现象,行走快慢程度如何,脚胫是否光亮。卵黄吸收是否良好,脐部是否正常。仔细听其叫声是否清脆响亮。抓握于手中感觉是否饱满,挣扎是否有力,腹部是否柔软、大小适中。对畸形雏、瘦小枯干、眼不爱睁或瞎眼、头抬不起来、羽毛蓬乱、无光泽、行走不便、精神高度沉郁、叫声嘶哑或鸣叫不休、腹部特大、粪便粘住肛门的、抓在手里挣脱无力的、长时间在热源附近而不爱活动的不要选。

  • 第8题:

    怎样防制花尾榛鸡球虫病?


    正确答案: 球虫病是艾美尔属的多种球虫寄生在花尾榛鸡的盲肠或小肠上皮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原虫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
    流行特点:各年龄花尾榛鸡均易发病,尤其是雏鸡阶段易感性强,没有季节限制,但以高温多湿的雨季和地面平养拥挤的环境下发病率更高。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离群呆立,眼半睁半闭或完全闭合,被毛逆立,采食量降低或废绝。肝门周围污染粪便,粪便黄色或黄白色,有的有血液、甚至有的为红褐色。病鸡生长发育停滞,4~5天内体重减轻50~100克。持续4~5天后死亡。
    解剖可见盲肠部分或小肠肿胀。柔嫩艾美耳球虫主要侵害盲肠,明显可见盲肠暗红色肿胀,比正常增大几倍,质地坚硬。内容物充满血液。毒害艾美耳球虫损害小肠中前段,肠壁增厚,浆膜呈红色并有白色坏死灶。
    发病时可用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按100克加水200千克喂饮,连续3天。预防时剂量减半。也可以用氨丙啉治疗,对鸡毒害艾美耳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均有高效。具体方法参照使用说明书。
    本病应以预防为主。保持地面干燥,及时清除粪便,尽量减少花尾榛鸡与粪便的接触,保持地面、食槽和饮水器的清洁,并定期消毒。生产中应用网上养鸡和笼养,可以大大减少球虫病的发生。

  • 第9题:

    怎样防治乌骨鸡球虫病?


    正确答案: 球虫病是艾美耳球虫引起的幼鸡的一种急性流行病,病鸡是主要传染源,15~45日龄的鸡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青年鸡和成年鸡对球虫有一定的抵抗力。
    在地面平养、闷热、潮湿、拥挤、卫生差时,最易发病。潮湿多雨、气温较高季节可导致球虫病爆发。
    具有诊断意义的是:逐渐消瘦、贫血、腹泻带血为其特点,有的粪便带少量血液。盲肠感染球虫时常排红色葫萝卜汁样粪便,或开始时粪便为咖啡色,以后变为棕红色的血便,并含有大量脱落的肠黏膜,外观恰似腐乳汤。病程一般15~20天,致死率可达50%以上。青年鸡和成年鸡患病多呈慢性型,间歇性腹泻和渐进性消瘦。
    球虫病病变主要发生在盲肠,其次是小肠中前段。常见盲肠暗红色肿胀,比正常增大几倍,质地坚硬。小肠中前段肠壁增厚,浆膜呈红色并有白色坏死灶。
    治疗:氨丙啉对毒害艾美耳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均有高效。而莫能霉素、盐霉素虽然对毒害艾美耳球虫作用最强,但对柔嫩艾美耳球虫作用有限。实践中也可以用磺胺氯吡钠可溶性粉(主要成分:磺胺氯吡钠、止血因子、肠道修复剂)进行防治。治疗用量是100克兑水250千克,集中饮用,连用3~5天。预防时用100克兑水500千克,集中饮用,连用3~5天。

  • 第10题:

    孔雀舍怎样设计?


    正确答案:地面和墙壁应该是水泥结构,便于刷洗和消毒,耐腐蚀,并有上下水。北方应该考虑防寒问题,冬季应该有供暖设施。因为孔雀有登高栖息的习惯,因此在离地面1、2~1、5米左右要设栖架,横杆不能太细,粗5~7厘米左右为宜。还要保证采光和通风换气,保持舍内干燥。室内有照明设备,以保证给孔雀补充光照用。

  • 第11题:

    怎样防制雏鹑病毒性肝炎?


    正确答案: 雏鹑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肝炎病毒引起、传播迅速、高致死性的烈性传染病。发病禽和带毒的禽类是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雏鹑,即1~3周龄幼鹑最易感,死亡率达100%。
    出壳3天即可能发病,该病特点是常突然发病。精神萎靡,不愿走动,离群、眼睛半睁半闭、表现嗜眠状态,缩颈垂翅,头颈侧弯,抽搐,脚软站立不稳、有些病鹑有腹泻现象,后期出现运动失调,神经症状明显,无意识乱跑,身体常倒向一侧,倒地后四肢呈划水样动作。死前呈角弓反张。病死率在20%~60%或者更高。剖检可见最明显的病变是肝脏肿大、质软易脆,容易撕裂,呈土黄色、黄白色等,肝表面可以见到大小不等的深色出血点、或出血斑。胆囊肿大,胆汁稀薄;多呈绿色。脾脏、肾脏也有不同程度肿大和出血,有时心脏有出血点。
    生产中常对种鹑在产蛋前2~4周用弱毒疫苗免疫接种。1日龄雏鹑用鹑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免疫,一般注射后5天可产生较强免疫力,且保护期较长。也可以用蛋黄或血清抗体防治。雏鹑刚出壳3天,在腿皮下注射这种抗体液0.5~1毫升,可预防鹑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实践证明给初发病的雏鹑立即注射该抗体1~2毫升,能起到治疗作用,治愈率可达95%左右。

  • 第12题:

    问答题
    鸡球虫病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鸡舍应保持通风干燥,及时清理鸡粪便,并采取发酵的方法杀灭其中的卵囊,接种疫苗预防,药物预防,使用的药物要不断更换,以免产生耐药性,用于预防和治疗鸡球虫病的药物有:氯吡多(克球定、球定)、盐霉素、氯苯胍、硝苯酰胺、尼卡巴嗪(球虫净)、溴氯常山酮、磺胺二甲氧嘧啶。
    说明:至少写出6种药物名称,写出其它抗球虫药物名称也可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球虫病(也称为艾美虫病)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A.用生石灰清塘,杀灭虫卵
    B.二龄青鱼塘隔年轮养,以二龄草鱼改二龄青鱼可预防此病
    C.每50公斤鱼用硫磺粉50g,或者碘1.2g配成碘液,拌在饲料内投喂,每次连续投药饵4天。
    投喂方法:先用扫了面粉(10公斤饲料拌半斤面粉)加热调制成浆糊,然后将每天用的硫磺粉或者碘调在浆糊中,再与饲料搅拌均匀投喂。

  • 第14题:

    鸡球虫病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鸡舍应保持通风干燥,及时清理鸡粪便,并采取发酵的方法杀灭其中的卵囊,接种疫苗预防,药物预防,使用的药物要不断更换,以免产生耐药性,用于预防和治疗鸡球虫病的药物有:氯吡多(克球定、球定)、盐霉素、氯苯胍、硝苯酰胺、尼卡巴嗪(球虫净)、溴氯常山酮、磺胺二甲氧嘧啶。
    说明:至少写出6种药物名称,写出其它抗球虫药物名称也可以

  • 第15题:

    出雏期应打开照明灯,以免雏鸡骚动影响出雏。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怎样挑选健康雏鹑?


    正确答案:雏鹑的质量对后期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雏鹑出壳后,应该立即选优去劣,将残次雏淘汰。最好选在正常时间内出壳的,并且出壳速度快的雏。出壳后活泼好动、眼明亮、羽绒整洁,脚胫光亮,腿壮有力、行走快的鹑雏为佳。健康雏腹部柔软不能过大、脐部正常、卵黄吸收好、肛门无稀粪粘污、气力十足、叫声洪亮但不急促、抓在手里挣扎有力。对畸形雏、行走不便、精神高度沉郁、眼无光且半睁半合或不睁眼的、腹部特大、卵黄吸收不好、粪污粘住肛门的、抬头勉强叫声低微抓在手里无力挣脱的不要选,也不能购进这样的雏,否则后患无穷。

  • 第17题:

    怎样进行进雏前房舍的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新雏舍用10%生石灰乳粉刷墙壁,以3%火碱水喷洒地面或用抗毒威等喷雾消毒。旧雏舍按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进行熏蒸消毒。封闭门窗消毒24小时后,打开门窗放出残余气体,晾放通风7~10天。消毒时温度不低于25℃,相对湿度为65~75%。雏舍在进雏前24小时预加温,雏鸭进入育雏室时室温要达到33℃。

  • 第18题:

    鸵鸟中雏应该怎样安排运动时间?


    正确答案:饲喂后2小时应驱赶鸵鸟运动,以避免鸵鸟过多沉积脂肪,这对大群饲养的育成期鸵鸟更重要,驱赶运动每次以1小时为宜。

  • 第19题:

    繁殖期雄孔雀怎样求偶与交配?


    正确答案:进入繁殖期的雄孔雀常常追逐母孔雀,频频向其求爱,将华丽夺目的尾上覆羽扇形展开,即“孔雀开屏”。为了吸引雌孔雀,雄雀不断抖动扇屏,索索作响,每次长达5~7分钟,且左旋右转,翎羽上的眼状斑反射着耀眼的光彩,吸引雌雀接受求爱。雄性越强,开屏越好,越能吸引雌孔雀。如果雌雀接受求爱,就在雄孔雀前身体下沉,接受雄孔雀交尾。雄孔雀跳到其背上,啄住其颈部羽毛,后驱呈现特殊的交配动作。经过10~20秒钟的交尾配后,各自离去。有时候雄孔雀等不到雌孔雀主动应答时,便迫不及待的使用暴力强行交配,个别雌孔雀被雄雀逼的无处躲藏而受伤。在整个繁殖期里雄雀显得异常凶狠,情绪特别激动。在群养情况下,雄孔雀之间常为争配偶引起剧烈殴斗,雄孔雀甚至会把自己在镜子里的影子当做是情敌进行攻击。

  • 第20题:

    怎样防制麝香鹑雏花肝病?


    正确答案: 雏鹑的花肝病是由不明病毒引起的10~20日龄的香鹑肝脏出现小点状坏死为特征的传染病,俗称为"花肝病"。发病率高达100%,病死率通常在30%以上,感染严重的香鹑群可能全群覆没,对雏鹑危害十分严重。
    该病一般侵害4周龄以内雏鹑,最早见于7日龄的香鹑发病。具有发病快、病程短、传播迅速的特点。
    急性死亡病例往往看不到明显症状,病程稍长的可见病鹑精神沉郁,羽毛蓬乱、失去光泽,全身无力、多卧少立,最后可能全身震颤、卧地不起。有的呼吸困难,也有的出现下痢现象。往往衰竭而亡,病程一般在2~3天左右。
    剖检可见病变主要是肝脏棕褐色肿大,出现大小不等灰白色坏死病灶,有时候呈花斑状,因此称为花肝病。脾脏、肾脏肿大,有小坏死点,胰腺苍白,表面有白色细小斑点,形状较规则呈圆形,有的斑点似空泡样,有的病例肺脏水肿。
    本病无特效治疗药。主要采用疫苗接种和加强饲养管理的综合性防制措施。预防主要是用分离毒株制取花肝灭活疫苗,对7日龄内的香鹑雏免疫接种,可以获得一定的免疫力。对病鹑早期采用“肝肾康”(主要成分水飞蓟)和“新肾肿舒”(主要成分是通草、丝瓜络、蒲公英、连翘等)有一定治疗效果。

  • 第21题:

    怎样选雏?


    正确答案: 出壳后的花尾榛鸡雏就有活动能力,双目睁开,头部不停第转动和张望,发出连贯的“唧唧”的叫声。四肢可以活动,并极力想站起来,绒毛未干就有采食和饮水的能力。对出壳毛干的幼雏应该进行必要的选择,淘汰弱雏和畸形雏。
    实践中选择活泼健壮的、眼大明亮的、嘴大成方的、绒羽光亮的、活动自如的、无粪糊肛的、趾部鳞片有光泽的、叫声响亮的榛鸡雏。

  • 第22题:

    怎样防治孔雀新城疫?


    正确答案: 孔雀新城疫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甚至引起全群覆灭。雏雀最易感,没有季节性,但在气候骤变时多发。病禽和带毒禽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也可以通过损伤的皮肤、交配、寄生虫等传染。
    临床上典型的症状是精神沉郁,缩颈呆立,体温升高至43℃以上(死亡前降至常温),虽然有饮欲,但食欲下降,呼吸极度困难,常因鼻腔内有分泌物堵塞而出现甩鼻现象,有时发出很大的喘鸣音。膨大的嗉囊内食物甚少,充满的酸臭液体有时从口鼻流出。排灰白色或黄绿色稀便,个别带血,后期排出蛋清样稀便。部分病雀出现神经症状,表现瘫痪、翅膀麻痹下垂、斜颈等,动作失调。
    病理变化:喉头、气管充血、水肿,呼吸道有分泌物或伪膜,有的存在出血点或坏死灶。腺胃粘膜水肿,乳头不同程度出血,肠粘膜有坏死灶,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心冠脂肪、肌胃角质层下、肠道、泄殖腔有出血点,肠道粘膜附有纤维素性伪膜。
    新城疫没有特效治疗药,平时主要靠增强体质,发病早期可以用荆防败毒散1000克拌料200千克,在5~6小时内用完。
    预防:对7日龄雏雀首免,可以用鸡新城疫克隆30活疫苗或Ⅱ系疫苗用灭菌生理盐水按1:10稀释,每只1羽分,滴鼻、点眼均可;28日龄二免,用新城疫Ⅱ系疫苗或新城疫克隆30活疫苗,按1:50稀释,每只2羽分肌注;3月龄三免,用新城疫Ⅰ系苗按1:500倍稀释,每只肌注1羽分。种用孔雀在每年的春季或冬季用新城疫Ⅰ系苗加强免疫一次。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球虫病(也称为艾美虫病)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A.用生石灰清塘,杀灭虫卵
    B.二龄青鱼塘隔年轮养,以二龄草鱼改二龄青鱼可预防此病
    C.每50公斤鱼用硫磺粉50g,或者碘1.2g配成碘液,拌在饲料内投喂,每次连续投药饵4天。
    投喂方法:先用扫了面粉(10公斤饲料拌半斤面粉)加热调制成浆糊,然后将每天用的硫磺粉或者碘调在浆糊中,再与饲料搅拌均匀投喂。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