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如何防治火鸡新城疫?”相关问题
  • 第1题:

    用火鸡疱疹病毒疫苗可预防()。

    • A、鸡新城疫
    • B、鸡马立克氏病
    • C、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 D、鸡减蛋综合症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新城疫又称伪鸡瘟或亚洲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鸡和火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败血经过。该病毒具有凝集多种动物(鸡、火鸡、鸭、鹅等)红细胞的特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如何做好育成火鸡的饲养管理?


    正确答案: 火鸡的育成期一般指9~18周龄,青年火鸡作为商品鸡可在20周龄出售,作为种鸡可在16周龄时选留为后备种火鸡。这一时期,火鸡的饲养管理比较粗放,成活率也比较高,可用舍饲和半放牧饲养方式,由于火鸡的体重较大,在网上饲养容易产生脚茧,时间长了脚茧开裂,容易引起葡萄球菌病。所以在舍饲条件下雏火鸡转入育成鸡舍后,一般都采用地面平养的方式,这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光照
    育成期的公母火鸡,一般都采用14小时的连续光照,开放式的鸡舍可以利用自然光照,自然光照不足时,早晚应补充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3~5瓦即可。
    (2)饲料、饲养方法
    育成火鸡食量大,长得快,在这一阶段应该供给火鸡充足的饲料,饲料能量水平要适当提高,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多喂含碳水化合物(淀粉类)的谷物饲料,应适当降低蛋白质水平(一般降至15%~18%)。育成火鸡可喂饲配合饲料,若无条件配给较高的标准饲料,也可喂些青菜拌粗糠,但火鸡生长发育较慢。在那些使用机械喂料的单位,饲料可一次给足,任其采食。使用简单食槽的个体养殖户和饲养场要采用少喂勤添的方法,并要使食槽的高度保持和火鸡的背部相平,否则,火鸡在采食时易把一些饲料啄到槽外而造成浪费。

  • 第4题:

    怎样防治火鸡的曲霉菌病?


    正确答案: 曲霉菌病是育雏期火鸡多发病之一,本病由曲霉菌侵害呼吸器官,并形成特殊肉芽结节的一种真菌性疾病,幼火鸡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
    改善鸡舍通风条件,降低饲养密度,发生疫情时用1:2000的硫酸铜或0.5%的碘化钾水饮水。治疗常用制霉菌素拌入饲料,剂量为50~100万单位/100只,连续1周。克霉唑200~300毫克/只,每天2次,连续3天。

  • 第5题:

    如何做好后备种火鸡的限制饲喂?


    正确答案: 在后备种火鸡阶段,若采用饱喂的饲养方式,会使火鸡迅速生长,造成体重过重,脂肪过多,增加今后产蛋的难度。同时,也会使火鸡体的生长速度和火鸡生殖系统的成熟速度不协调,造成产蛋数量少,种蛋质量差,以至于降低火鸡的繁殖力。因此,应限制饲喂。
    限制饲喂的火鸡,虽然在后备种火鸡阶段的生长速度较慢,体重增长也较缓慢,但是,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它们的体重保持逐步上升。即使在繁殖阶段,体重也是上升的。而采用普通饲喂方式的种火鸡,虽然在后备阶段和前期繁殖阶段体重上升较快,但在繁殖的后期,体重明显下降,影响采精和繁殖力。
    限制饲喂采取隔日饲喂的方法效果较好,即根据火鸡的生长速度适当减料,把2天的饲料量合并成1天饲喂。由于饲料量多,每只火鸡都有采食的机会,使火鸡群生长发育较均匀,体重差异小,但停料日不能断水。

  • 第6题:

    什么是火鸡禽霍乱?如何防制?


    正确答案: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家禽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成年火鸡最易感,多呈最急性经过,难以见到症状而突然死亡。随后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翅下垂,腹泻和严重的呼吸困难,口、鼻流出多量的粘液等急性期症状,经1~2天死亡。
    防制:将发病火鸡隔离,肌注青霉素5~8万单位/只,每天2次,连续3天。或以0.5%的磺胺二甲基嘧啶或磺胺噻唑拌料,连喂5天。免疫可选用禽霍乱氢氧化铝甲醛苗或833禽霍乱弱毒苗,前者大、小火鸡一律注射2毫升/只,后者用生理盐水稀释,皮下注射0.1~0.2亿菌/只,均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 第7题:

    怎样进行火鸡黑头病(盲肠肝炎)的防治?


    正确答案: 本病是火鸡消化系统的一种寄生虫病,3~12周龄的火鸡最易感染,是火鸡饲养中的主要疾病之一,因病鸡头部皮肤呈蓝紫色,因而得名黑头病。本病是由组织滴虫引起,主要侵害肝脏和盲肠。
    预防火鸡黑头病的基本对策是将火鸡与鸡分开饲养,定期驱虫。驱虫可选用盐酸左旋咪唑口服,100~150毫克/只。噻苯唑,按0.1%~0.15%混入饲料,连续1周。治疗则选用抗组织滴虫~50,以0.02%~0.05%的浓度拌入饲料或饮水。甲硝唑,使用方法与剂量同抗组织滴虫~50,对严重病例,口服甲硝唑50毫克/只,每天2次,连喂5天,疗效更佳。

  • 第8题:

    我国较早引进的火鸡品种是()。

    • A、古铜色火鸡
    • B、黑色火鸡
    • C、尼古拉火鸡
    • D、贝蒂纳火鸡

    正确答案:B

  • 第9题:

    怎样防治孔雀新城疫?


    正确答案: 孔雀新城疫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甚至引起全群覆灭。雏雀最易感,没有季节性,但在气候骤变时多发。病禽和带毒禽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也可以通过损伤的皮肤、交配、寄生虫等传染。
    临床上典型的症状是精神沉郁,缩颈呆立,体温升高至43℃以上(死亡前降至常温),虽然有饮欲,但食欲下降,呼吸极度困难,常因鼻腔内有分泌物堵塞而出现甩鼻现象,有时发出很大的喘鸣音。膨大的嗉囊内食物甚少,充满的酸臭液体有时从口鼻流出。排灰白色或黄绿色稀便,个别带血,后期排出蛋清样稀便。部分病雀出现神经症状,表现瘫痪、翅膀麻痹下垂、斜颈等,动作失调。
    病理变化:喉头、气管充血、水肿,呼吸道有分泌物或伪膜,有的存在出血点或坏死灶。腺胃粘膜水肿,乳头不同程度出血,肠粘膜有坏死灶,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心冠脂肪、肌胃角质层下、肠道、泄殖腔有出血点,肠道粘膜附有纤维素性伪膜。
    新城疫没有特效治疗药,平时主要靠增强体质,发病早期可以用荆防败毒散1000克拌料200千克,在5~6小时内用完。
    预防:对7日龄雏雀首免,可以用鸡新城疫克隆30活疫苗或Ⅱ系疫苗用灭菌生理盐水按1:10稀释,每只1羽分,滴鼻、点眼均可;28日龄二免,用新城疫Ⅱ系疫苗或新城疫克隆30活疫苗,按1:50稀释,每只2羽分肌注;3月龄三免,用新城疫Ⅰ系苗按1:500倍稀释,每只肌注1羽分。种用孔雀在每年的春季或冬季用新城疫Ⅰ系苗加强免疫一次。

  • 第10题:

    问答题
    如何防治新城疫?

    正确答案: (1)杜绝病原侵入鸡群,严禁从疫区引进种苗及其产品,制定严格卫生消毒制度。对新引进的鸡苗,隔离观察2周后混群。
    (2)合理做好免疫接种7-10日龄22Ⅱ或Ⅳ系苗首免,25-26日龄22Ⅱ或Ⅳ系苗二免,60-70日龄Ⅰ系苗三免。以后每半年加强一次。
    (3)应急处理,鸡群一旦发病,封锁鸡场划定疫区,受威胁办区。对病鸡和同群鸡、扑杀、消毁或作无害化处理,并实施严格消毒。疫区周围鸡只紧急接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新城疫又称为鸡瘟,是由病毒引起的鸡和火鸡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鸡新城疫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要实行“全进全出制”饲养,至少做到以舍为单位实行“全进全出制”。严禁与鸡舍饲养员到其他鸡场或疫区去。进出鸡舍要换鞋、更衣。鸡转舍或处进后要清扫、冲洗、消毒。如该舍曾发生过疫情,至少空舍两周时间再进鸡。
    免疫接种:目前使用的疫菌毒株有四种:Ⅰ系苗(Mukteswar株)、Ⅱ系苗(HB1株)、Ⅲ系苗(F株)和Ⅳ系苗(La Sota株)。Ⅰ系苗是一种中等毒力的活苗。用于经过两次弱毒力的疫苗免疫后的鸡或2月龄以上的鸡。多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接种。年龄小的鸡使用后会引起较重的接种反应,甚至发病和排毒。产生免疫快(3~7天),免疫期长(3~5个月以上),在发病地区常用来作紧急预防接种。Ⅱ系、Ⅲ系和Ⅳ系苗都是弱毒苗,大小鸡均可使用。多采用滴鼻、点眼、饮水及气雾等方法接种。其中Ⅳ系苗毒力稍高,最好不用于1周龄以下的鸡(免疫期20~30天)。Ⅱ系、Ⅲ系苗可用于1日龄雏鸡。气雾免疫适合用于大鸡群,但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最好在2月龄以后采用。油苗不能单独用于雏鸡,适用于用弱毒活苗作基础免疫后的鸡。
    扑灭措施:一旦发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病鸡不外售,停止各舍之间鸡群的调动和人员串舍;将鸡群分为假定健康群、可疑病群、发病群,并按以上顺序进行紧急接种疫苗。成年产蛋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新城疫后,一般不进行紧急预防注射也能耐过,但雏鸡或育成鸡发生新城疫采取紧急预防注射,常可起到终止疫情的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如何防治新城疫?


    正确答案: (1)杜绝病原侵入鸡群,严禁从疫区引进种苗及其产品,制定严格卫生消毒制度。对新引进的鸡苗,隔离观察2周后混群。
    (2)合理做好免疫接种7-10日龄22Ⅱ或Ⅳ系苗首免,25-26日龄22Ⅱ或Ⅳ系苗二免,60-70日龄Ⅰ系苗三免。以后每半年加强一次。
    (3)应急处理,鸡群一旦发病,封锁鸡场划定疫区,受威胁办区。对病鸡和同群鸡、扑杀、消毁或作无害化处理,并实施严格消毒。疫区周围鸡只紧急接种。

  • 第14题:

    试述鸡新城疫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要实行“全进全出制”饲养,至少做到以舍为单位实行“全进全出制”。严禁与鸡舍饲养员到其他鸡场或疫区去。进出鸡舍要换鞋、更衣。鸡转舍或处进后要清扫、冲洗、消毒。如该舍曾发生过疫情,至少空舍两周时间再进鸡。
    免疫接种:目前使用的疫菌毒株有四种:Ⅰ系苗(Mukteswar株)、Ⅱ系苗(HB1株)、Ⅲ系苗(F株)和Ⅳ系苗(La Sota株)。Ⅰ系苗是一种中等毒力的活苗。用于经过两次弱毒力的疫苗免疫后的鸡或2月龄以上的鸡。多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接种。年龄小的鸡使用后会引起较重的接种反应,甚至发病和排毒。产生免疫快(3~7天),免疫期长(3~5个月以上),在发病地区常用来作紧急预防接种。Ⅱ系、Ⅲ系和Ⅳ系苗都是弱毒苗,大小鸡均可使用。多采用滴鼻、点眼、饮水及气雾等方法接种。其中Ⅳ系苗毒力稍高,最好不用于1周龄以下的鸡(免疫期20~30天)。Ⅱ系、Ⅲ系苗可用于1日龄雏鸡。气雾免疫适合用于大鸡群,但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最好在2月龄以后采用。油苗不能单独用于雏鸡,适用于用弱毒活苗作基础免疫后的鸡。
    扑灭措施:一旦发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病鸡不外售,停止各舍之间鸡群的调动和人员串舍;将鸡群分为假定健康群、可疑病群、发病群,并按以上顺序进行紧急接种疫苗。成年产蛋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新城疫后,一般不进行紧急预防注射也能耐过,但雏鸡或育成鸡发生新城疫采取紧急预防注射,常可起到终止疫情的作用。

  • 第15题:

    怎样防治火鸡的支原体病?


    正确答案: 火鸡支原体病又被称为“1日龄型气囊炎”、“气囊炎缺陷症候群”或“火鸡症候群~65”。各种日龄火鸡均可发生。成年火鸡往往是带菌鸡群,感染而不表现明显症状,6周龄以下的雏火鸡,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身体矮小、增重速度降低、气囊炎等症状。
    建立无支原体的种火鸡群是控制支原体病的重要措施,定期对火鸡群进行监测,发现阳性立即淘汰处理。为了减少下一代火鸡支原体发生,也可将种蛋进行一些抗生素药液浸泡处理。火鸡支原体病的治疗可选用泰乐菌素、庆大霉素、林可霉素、壮观霉素、金霉素及链霉素等。有条件时最好进行菌株的分离,通过药敏试验选择使用效果最佳的药物。

  • 第16题:

    如何防制花尾榛鸡新城疫?


    正确答案: 花尾榛鸡易感染新城疫病。这是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是高度接触传染的毁灭性疾病,死亡率高达80%~90%,甚至达到100%。
    临床症状:根据病程的长短,病势的缓急,可分为不同的表现类型。急性型表现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独栖一角,嗜睡、对环境变化淡漠,羽毛蓬乱、眼睑水肿,结膜肿胀,虹膜浑浊,这是花尾榛鸡新城疫特有症状。有的表现拉稀,粪便呈深褐色。慢性型以脑炎症状为主,站立不稳,共济失调,像喝醉酒症状,痉挛性抽搐。头颈反弓,或斜颈扭曲,眼斜视,有的做原地转圈。
    剖检变化:比较典型的病理变化主要在消化道。嗉囊内食物较少,代之的是稀薄黄绿色液体,腺胃乳头出血,腺胃与肌胃之间有条状出血,肌胃角质层下有出血点,肠道粘膜广泛性出血。心肌可见出血点。
    防制措施:目前对此病无治疗方法,仅能依靠加强防疫,减少发病。雏鸡在7日龄用新支肾疫苗滴鼻,28天用新支120滴鼻,42天用新城疫Ⅳ疫苗滴鼻,同时颈部皮下注射油苗。
    平时要搞好卫生清洁和消毒防疫工作。
    对发病早期的花尾榛鸡可以用荆防败毒散治疗,1000克粉剂拌料200千克,在5~6小时内用完。

  • 第17题:

    雉鸡新城疫应该怎样防治?


    正确答案: 雉鸡新城疫病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病鸡是主要传染源。雉鸡对新城疫病毒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
    病雉减食或废食,体温升高,精神委顿,离群呆立,羽毛松乱。严重病例伸颈张口呼吸,并伴有咳嗽,常发出咯咯的声音。口腔粘液增多,嗉囊充满气体,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稀薄粪便,有明显的脱水症状。病程稍长者出现神经症状,翅膀麻痹,侧身倒地、歪颈等共济失调症状。
    剖检典型病变在消化道,腺胃黏膜水肿和腺胃乳头出血,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肠道粘膜广泛性出血性炎症,并伴有溃疡灶。喉头及气管粘膜明显水肿、充血、出血。脑膜充血水肿,硬脑膜下呈树枝状充血和出血。非典型新城疫可见鼻腔、喉头和气管内积存有粘液性渗出物。
    防制雉鸡新城疫除加强饲养管理和综合性防疫措施外,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手段。对7日龄雏鸡可以用新城疫Ⅳ系苗滴鼻,30日龄再行一次。有条件的禽场,应做免疫抗体监测,及时了解群体免疫水平,按计划做好免疫接种工作。不从疫区引进种蛋种雉。
    对发病早期的雉鸡,可以适用荆防败毒散按200克拌料1000千克喂鸡,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 第18题:

    如何鉴别雏火鸡的雌雄?


    正确答案: 雏火鸡的雌雄鉴别主要是根据火鸡的泄殖腔内公、母火鸡生殖器官形态的不同,一般在出壳24小时内即完成雌雄鉴别工作。相比较雏鸡的雌雄鉴别,由于火鸡的体型较大,鉴别更简单迅速;经过一定时间操作,饲养者两天即可学会,正确率可达90%以上。
    具体鉴别方法:左手掌心紧贴雏火鸡的背部,食指和中指用力夹住两脚,无名指和小指夹住颈部,泄殖腔朝上斜向鉴别者,右手将雏火鸡尾巴轻轻拉向背部,即可使泄殖腔外露。雄雏的泄殖腔下部见到两个浅红色椭圆形球状突起。而雌雏泄殖腔下部无突起,而是底边变粗向两边延伸、逐渐变细的浅粉红色八字状皱襞。但有极少数雄雏的球状突起为浅粉红色,少数雌雏的八字状皱襞较粗近圆形,容易引起误判。遇到难以辩认时,可用手指轻轻触摸泄殖腔下部,由于雄雏的球状突起是由致密组织组成,有弹性、有光泽,经触摸不易变形,仍保持球形,而雌雏的八字状皱襞系由疏松组织组成,弹性差、无光泽,触摸时易变形,呈扁平状。据此差异辨认雌雄。

  • 第19题:

    什么是火鸡鼻炎?怎样防治?


    正确答案: 火鸡鼻炎又名波氏杆菌病,是由波氏杆菌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上呼吸道疾病。其特征为突然打喷嚏,眼、鼻流出清亮液体,张口呼吸,颌下水肿,气管萎陷。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卫生条件是防治鼻炎病发生的必要措施,对于已经发病雏鸡及时隔离,同时采用磺胺类药物饮水4~5天,或用青霉素饮水。治疗量:每100毫升水加青霉素200万单位。也可用恩诺沙星涂抹眼部,同时在饮水或饲料中加入恩诺沙星,连喂3~5天,效果较好。

  • 第20题:

    ()生长慢,出肉率低,个体较小,与野生火鸡较接近。

    • A、古铜色火鸡
    • B、黑色火鸡
    • C、尼古拉火鸡
    • D、贝蒂纳火鸡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判断题
    新城疫又称为伪鸡瘟,是由病毒引起的鸡和火鸡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用火鸡疱疹病毒疫苗可预防()。
    A

    鸡新城疫

    B

    鸡马立克氏病

    C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D

    鸡减蛋综合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新城疫又称伪鸡瘟或亚洲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鸡和火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败血经过。该病毒具有凝集多种动物(鸡、火鸡、鸭、鹅等)红细胞的特性。()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