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ID3算法主要存在的缺点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古典密码包括代替密码和置换密码两种,对称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码体制都属于现代密码体制。传统的密码系统主要存在两个缺点:一是();二是()。在实际应用中,对称密码算法与非对称密码算法总是结合起来的,对称密码算法用于加密,而非对称算法用于保护对称算法的密钥。


    答案:密钥管理与分配问题 认证问题

  • 第2题:

    简述ID3算法的基本思想及其主算法和建树算法的基本步骤。


    正确答案: 首先找出最有判别力的因素,然后把数据分成多个子集,每个子集又选择最有判别力的因素进一步划分,一直进行到所有子集仅包含同一类型的数据为止。最后得到一棵决策树,可以用它来对新的样例进行分类。
    主算法包括如下几步:
    ①从训练集中随机选择一个既含正例又含反例的子集(称为窗口);
    ②用“建树算法”对当前窗口形成一棵决策树;
    ③对训练集(窗口除外)中例子用所得决策树进行类别判定,找出错判的例子;
    ④若存在错判的例子,把它们插入窗口,重复步骤②,否则结束。
    建树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对当前例子集合,计算各特征的互信息;
    ②选择互信息最大的特征Ak
    ③把在Ak处取值相同的例子归于同一子集,Ak取几个值就得几个子集;
    ④对既含正例又含反例的子集,递归调用建树算法;
    ⑤若子集仅含正例或反例,对应分枝标上P或N,返回调用处。

  • 第3题:

    ID3算法是一种贪心算法,它以自顶向下递归各个击破方式构造决策树()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考虑Cache采用何种替换策略,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常用的替换算法有几种?每一种的基本思想及优缺点如何?


    正确答案: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命中率。常用的替换算法有随机法、先进先出法和最近最少使用法。
    随机法是随机地确定替换的存储块。设置一个随机数产生器,依据所产生的随机数,确定替换的块。这种方法简单、易于实现,但没有依据程序局部性原理,所以命中率较低。先进先出法(FIFO)是选择那个最先调入的块进行替换。虽然考虑到了程序运行的历史状况,但没有根据局部性原理,所以命中率比随机法好些。先进先出方法易于实现。
    最近最少使用法(LRU)是依据各块使用的情况,总是选择那个最近最少使用的块被替换。这种方法比较好的反映了程序局部性规律,因为最近最少使用的块,很可能在将来的近期也很少使用,所以LRU法的命中率比较高。LRU法实现较难,不但要记录每块使用次数的多少,而且要反映出近期使用的次数。

  • 第5题:

    主要的数据挖掘算法有()。

    • A、分割聚类法
    • B、ID3算法
    • C、Apriori算法
    • D、遗传算法

    正确答案:A,B,C

  • 第6题:

    ID3,C4.5,CART等分类算法均是在()的基础上改进得到。

    • A、Apriori算法
    • B、SVD算法
    • C、Hunt算法
    • D、EM算法

    正确答案:C

  • 第7题:

    ID3算法以()作为测试属性的选择标准。

    • A、所划分的类个数
    • B、分类的速度
    • C、信息熵
    • D、信息增益

    正确答案:D

  • 第8题:

    问答题
    考虑Cache采用何种替换策略,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常用的替换算法有几种?每一种的基本思想及优缺点如何?

    正确答案: 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命中率。常用的替换算法有随机法、先进先出法和最近最少使用法。
    随机法是随机地确定替换的存储块。设置一个随机数产生器,依据所产生的随机数,确定替换的块。这种方法简单、易于实现,但没有依据程序局部性原理,所以命中率较低。先进先出法(FIFO)是选择那个最先调入的块进行替换。虽然考虑到了程序运行的历史状况,但没有根据局部性原理,所以命中率比随机法好些。先进先出方法易于实现。
    最近最少使用法(LRU)是依据各块使用的情况,总是选择那个最近最少使用的块被替换。这种方法比较好的反映了程序局部性规律,因为最近最少使用的块,很可能在将来的近期也很少使用,所以LRU法的命中率比较高。LRU法实现较难,不但要记录每块使用次数的多少,而且要反映出近期使用的次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ID3算法的策略是选择()的属性作为测试属性。
    A

    信息增益最小

    B

    信息增益最大

    C

    信息增益为0

    D

    信息增益不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说明ID3方法的建树算法步骤?

    正确答案: (1)对当前例子集合,计算各特征的互信息。
    (2)选择互信息最大的特征Ak,作为树(或子树)的根节点。
    (3)把在Ak处取值相同的例子归于同一子集,该取值作为树的分支。Ak取几个值就得到几个子集,各取指作为树的一个分支。
    (4)对既含正例又含反例的子集,递归调用建树算法。
    (5)若自己仅含正例或反例,对应分支标上P或N,返回调用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ID3算法中信息增益是指()
    A

    信息的溢出程度

    B

    信息的增加效益

    C

    熵增加的程度最大

    D

    熵减少的程度最大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设计用ID3决策树进行实例判别的判定算法。

    正确答案: 从树的根节点开始,按照样本属性的取值,逐渐沿着决策树向下,直到树的叶节点,该叶节点表示的类别就是新样本的类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何谓二进制指数补偿算法?它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案:二进制指数补偿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为每一个CPU对锁进行测试的TSL指令设置一个指令延迟执行时间,使该指令的下次执行是在该延迟执行时间设定的时间后进行,其延迟时间是按照一个TSL指令执行周期的二进制指数方式增加。例如当一个CPU发出TSL指令对锁进行第一次测试,发现锁不空闲时,便推迟第二次测试指令的执行时间,等到2°个指令执行周期后,如果第二次测试仍未成功,则将第三次测试指令的执行时间推迟到2个指令执行周期后,如果第-1次测试仍未成功,则将第n次的测试推迟到2“1个指令执行周期后,直到-个设定的最大值;当锁释放时,可能首先由延迟时间最小的CPU获得该锁。主要问题:锁被释放时,可能由于各CPU的测试指令的延迟时间未到,没有一个CPU会及时地对锁进行测试,即不能及时地发现锁的空闲,造成浪费。

  • 第14题:

    在ID3算法中信息增益是指()

    • A、信息的溢出程度
    • B、信息的增加效益
    • C、熵增加的程度最大
    • D、熵减少的程度最大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下列对ID3算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每个节点的分支度都不相同
    • B、使用Information Gain作为节点分割的依据
    • C、可以处理数值型态的字段
    • D、无法处理空值的字段

    正确答案:A,B,D

  • 第16题:

    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算法分析主要针对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算法是解决问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它是为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而确定的一个指令序列。算法具有以下的特性:
    (1) 有穷性。一个算法必须在执行有穷步之后结束,而且每一步都应该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
    (2) 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含义都必须是确切的、无歧义的。并且在任何情况下算法只有一条唯一的执行路径。
    (3) 可执行性。算法中描述的运算都应该能够准确的执行。
    (4) 有输入。一个算法应该有0个或多个取自于特定对象的集合的输入。
    (5) 有输出。一个算法应该有0个或多个经算法计算得到输出。
    对同一个问题可以设计出不同的算法,各个算法特点不同,性能也会不一样,因而对一个算法需要进行性能的分析。对算法的性能分析包括算法的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执行效率等方面,但通常对算法的分析主要是针对算法的执行效率进行分析,即对算法执行时的时间和空间代价进行分析比较,也就是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 第17题:

    ID3算法的策略是选择()的属性作为测试属性。

    • A、信息增益最小
    • B、信息增益最大
    • C、信息增益为0
    • D、信息增益不变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ID3算法的问题是,测试属性的分支越多,信息增益值(),但输出分支多并不表示该测试属性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 A、越大
    • B、越小
    • C、保持不变
    • D、时大时小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扩频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优点:(1)抗干扰性强;(2)低功率谱密度,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能,对其他通信方式与设备干扰小,特别是对人体及大脑干扰小;(3)保密性能好;(4)潜在地址多,容量大;易于实现多种形式的分集接收,更能提高抗干扰性能,因而更适合于变参信道的无线通信。缺点:(1)占用信号频谱宽,这对于频率资源极其宝贵的无线通信是一个主要弱点;(2)系统实现复杂;(3)在衰落时变信道中,实现同步、实现信道估值都比较困难,比较复杂;(4)目前在寻求性能好、数量多的扩频码分多址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 第20题:

    单选题
    ID3算法以()作为测试属性的选择标准。
    A

    所划分的类个数

    B

    分类的速度

    C

    信息熵

    D

    信息增益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ID3方法建立决策树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正确答案: 利利用信息论中互信息寻找数据库中具有最大信息量的字段,建立决策树的一个节点,再根据字段的不同取值建立树的分支,再由每个分支的数据子集重复建树的下层节点和分支的过程,这样就建立了决策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IBLE决策树的表示形式是什么?比较IBLE决策树和ID3决策树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 决策规则树中非叶节点均为规则。规则表示为:
    特征:A1,A2,……,Am
    权值:W1,W2,…,Wm
    标准值:V1,V2,…,Vm
    阈值:Sp,Sn
    该规则可形式描述为:
    (1)sum:=0
    (2)对i:=1到m作:若(Ai)=Vi,则sum:=sum+wi
    (3)若sum<=Sn,则该例为N类
    (4)若sum>=Sp,则该例为P类
    (5)若Sn其中sum表示权和,(Ai)表示特征Ai的取值IBLE方法不同于ID3方法每次只选一个特征作为决策树的结点,而是选一组重要特征建立规则,作为决策树的节点。这样,用多个特征组合成规则的结点来鉴别实例,能够更有效地正确判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ID3算法是一种贪心算法,它以自顶向下递归各个击破方式构造决策树()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