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酸法制取大豆浓缩蛋白酸浸处理时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相关问题
  • 第1题:

    酸法制取大豆浓缩蛋白时怎样控制洗涤条件?


    正确答案: 控制洗涤条件可提高蛋白含量,在洗涤条件中,温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固液比和洗涤时间。
    ①洗涤温度。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豆粉中可溶物溶于水速度加快,同时蛋白质热变性、沉淀作用也加快,酸溶蛋白溶于水即少。
    ②固液比。固液比增大,豆粉中可溶性物质溶于水增多。当固液比达1:8时,糖分、灰分/酸溶蛋白的比值达最大,此时对成品干基的影响最大;当超过此点后酸溶蛋白将变多,成品干基将变小,并无限趋向某值。另一方面,随着水量的增大,温度对NSI的影响不显著,甚至不起作用。因此,随着水量的增大,产品NSI有增大的趋势。
    ③洗涤时间。温度对蛋白变性的影响表现在对时间的积累。时间长,变性多。因此,在一定温度下,随着洗涤时间的加长,蛋白质变性多,产品干基变大,NSI下降。另外,豆粉内可溶物质的溶出是一个动态平衡,其中,每组分溶解平衡常数不同,溶解速率也不同。当洗涤时间达50min时,糖分、灰分/酸溶蛋白的比值最大,此时干基最高;当超过此点时,其比值变小,成品干基下降,并将趋向某点。

  • 第2题:

    豆腐生产磨浆时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正确答案: 吸水后的大豆用磨浆机粉碎制备生豆浆的过程称为磨浆。在磨浆时要注意两点:磨浆时一定要边粉碎边加水,这样做不但可以使粉碎机消耗的功率大为减少,还可以防止大豆种皮过度粉碎引起的豆浆和豆渣过滤时分离困难的现象,一般磨浆时的加水量为干大豆的3~4倍;使用砂轮式磨浆机时,粉碎粒度是可调的,调整时必须保证粗细适度,粒度过大,则豆渣中的残留蛋白质含量增加,豆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下降,不但影响到豆腐得率,也可能影响到豆腐的品质,粒度过小,不但磨浆机能耗增加,易发热,而且过滤时豆浆和豆渣分离困难,豆渣的微小颗粒进入豆浆中影响豆浆及制品的口感。磨浆粒度在100目~200目为佳。

  • 第3题:

    食用大豆后会在肠道中产酸产气,是下列哪些物质引起的()

    • A、植酸
    • B、蛋白酶抑制剂
    • C、水苏糖
    • D、棉籽糖

    正确答案:C,D

  • 第4题:

    大豆是含蛋白质最多的植物性食物,也是我国人民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大豆中含量最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是()。

    • A、亚油酸
    • B、亚麻酸
    • C、花生四烯酸
    • D、DILA
    • E、EPA

    正确答案:A

  • 第5题:

    下列有关豆类的哪些说法,正确的说法是()。

    • A、大豆中有抗胰蛋白因子可影响蛋白质消化
    • B、豆类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
    • C、多食豆类有利于防止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
    • D、大豆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以a-亚麻酸含量最多
    • E、大豆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正确答案:A,B,C,E

  • 第6题:

    下列不属于氧化镍矿湿法冶金的方法是()

    • A、低压酸浸法
    • B、高压酸浸法
    • C、常压酸浸法
    • D、Caron法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填空题
    一般要求食用油中()、()的含量高,亚麻酸、花生酸、芥酸的含量低,对于大豆而言,食用大豆要求蛋白质含量(),油用大豆则是含油量()。

    正确答案: 油酸,亚油酸,高,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下列有关豆类的哪些说法,正确的说法是()。
    A

    大豆中有抗胰蛋白因子可影响蛋白质消化

    B

    豆类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

    C

    多食豆类有利于防止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

    D

    大豆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以α-亚麻酸含量最多

    E

    大豆食后易引起肠胀气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豆类哪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大豆中有抗胰蛋白因子可影响蛋白质消化

    B

    豆类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

    C

    多食豆类有利于防止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

    D

    大豆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以α-亚麻酸含量最多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氧化镍矿湿法冶金的方法是()
    A

    低压酸浸法

    B

    高压酸浸法

    C

    常压酸浸法

    D

    Caron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影响浸酸的因素有:(),(),浸酸液的浓度,浸酸液的pH值,(),浸酸的时间。

    正确答案: 裸皮的状态,浸酸液的性质,浸酸液的温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大豆浓缩蛋白质的制取方法有酒精浸提法、()、热处理等。

    正确答案: 稀酸浸提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湿热浸提法和加热冷冻法生产大豆浓缩蛋白有何优缺点?


    正确答案: 湿热浸提法生产的大豆浓缩蛋白,由于加热处理过程中,有少量糖与蛋白质反应,生成一些呈色、呈味物质,产品色泽深、异味大,且由于蛋白质发生了不可逆的热变性部分功能特性丧失,使其用途受到一定的限制。加热冷冻的方法虽然比蒸汽直接处理的方法能少生成一些呈色,呈味物质,但产品得率低,蛋白质损失大。

  • 第14题:

    醇法生产大豆浓缩蛋白要注意哪些安全性质量控制?


    正确答案: (1)乙醇浸出温度随温度升高,脱脂湿粕中可溶物在乙醇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大,提高了浸出效果,加快了可溶物的提取速率,因此浸出温度高时,所得产品中的蛋白质含量高。温度高时大豆蛋白醇变性、沉淀作用加快。
    (2)乙醇水溶液浓度最佳乙醇水溶液浓度在65%左右,所得大豆浓缩蛋白产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3)浸出时间和固液比先工业己烷、后乙醇二次浸出、一次脱溶连续化工业生产装置固液比约为1:3,浸出时间60min左右。传统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生产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7,间歇萃取洗涤0.5h~1.0h。
    (4)最佳浸出工艺条件最佳浸出工艺条件选择为:工业己烷一次浸出可采用常规生产的工艺条件,乙醇水溶液二次浸出,浸出温度40℃~45℃、乙醇浓度65%(质量分数)左右,浸出时间60min左右、固液比1:3左右。

  • 第15题:

    写出碱提酸沉法加工大豆分离蛋白的原理和工艺流程。


    正确答案: (1)原理:碱提酸沉法是利用蛋白质在碱性环境中的溶解度较大的特点,先把蛋白质和水溶性非蛋白成分与不溶性成分分离后,再用酸沉淀法分离蛋白质。
    (2)工艺流程:低变性脱脂豆粕--→粉碎--→碱液浸泡提取--→离心分离--→二次碱提--→离心分离--→滤液酸沉--→离心分离--→水洗--→中和--→灭菌--→喷雾干燥--→分离蛋白。

  • 第16题:

    下列有关豆类哪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豆中有抗胰蛋白因子可影响蛋白质消化
    • B、豆类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
    • C、多食豆类有利于防止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
    • D、大豆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以α-亚麻酸含量最多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下列有关豆类的哪些说法,正确的说法是()。

    • A、大豆中有抗胰蛋白因子可影响蛋白质消化
    • B、豆类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
    • C、多食豆类有利于防止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
    • D、大豆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以α-亚麻酸含量最多
    • E、大豆食后易引起肠胀气

    正确答案:A,B,C,E

  • 第18题:

    工作票流转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正确答案: 工作票流转时:
    (1)在使用工作票模块之前需要给使用人员配置工作票处理权限。
    (2)工作票回退。
    当票在没有产生编号之前,可以进行回退操作,但是当票的编号一旦产生后就不能再进行回退,因此接收环节必须对工作票内容进行仔细审核。
    (3)工作票发送下一环节时,可以发送给多个人员或者多个不同权限的人员。

  • 第19题:

    问答题
    传统的酸-盐浸酸法的原理?

    正确答案: 脱灰软化后的皮,pH值为7.5-8.5,胶原等电点为5.2左右。要将皮的pH值降至2.5-3.5,需加入一定量的酸,其中一部分的酸消耗于中和皮内残存的灰碱,一部分消耗于与胶原发生结合,还有一部分使浸酸体系的pH值进一步降低到所需要的值。当裸皮的pH值从7.5-8.5降低至4.3时,裸皮不会发生明显的膨胀,当pH进一步降低到4.3以下时,在pH值1.8左右时,膨胀程度会达到最大值。因此在常规浸酸中,当单独采用矿物酸,会发生膨胀,一般要加入一定量的食盐,以抑制皮的膨胀,食盐的浓度为1mol/L以上,可起到抑制皮膨胀的作用。
    浸酸中,酸对胶原还有一定的水解作用,温度低,时间短,这种作用很小,当温度较高或浸酸时间较长时,胶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水解损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下列有关豆类的哪些说法,正确的说法是()。
    A

    大豆中有抗胰蛋白因子可影响蛋白质消化

    B

    豆类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

    C

    多食豆类有利于防止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

    D

    大豆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以a-亚麻酸含量最多

    E

    大豆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以低温脱溶粕为原料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生产浓缩蛋白质。其中()制取的浓缩蛋白质产品含较多的水溶性蛋白质。
    A

    酒精水溶液法

    B

    稀酸法

    C

    湿热处理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大豆浓缩蛋白的制取方法及应用。

    正确答案: 浓缩蛋白质(SPC)主要是指以低温脱溶豆粕为原料,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除去低温粕中的可溶性糖分、灰分以及其他可溶性的微量成分,使蛋白质的含量从45%-50提高到70%左右而获得的制品。浓缩蛋白质的制取方法主要在酒精浸提法、稀酸浸提法和热处理3种。 分离蛋白(SPI)是指除去大豆中的油脂、可溶性及不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灰分等的可溶性大豆蛋白质。提取过程主要包括浸提、除渣、酸沉、分离、解碎、中和、杀菌及喷雾干燥等工艺。分离蛋白质是高度精制的蛋白质,其蛋白质含量一般在90%以上。分离蛋白的蛋白质分散度在80-90%之间,具有较好的功能性质。因此,分离大豆蛋白质作为食品加工助剂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组织蛋白是指蛋白质经加工成型后其分子发生的重新排列,形成具有同方向组织结构的纤维状蛋。组织蛋白的主要工艺过程包括原料粉碎、加水混合、挤压膨化等工艺。膨化的组织蛋白形成同瘦肉又具有咀嚼感,所以又称为膨化蛋白或植物蛋白肉。组织蛋白挤压膨化法从设备上有单螺杆膨化机与双螺杆膨化机挤压膨化之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写出碱提酸沉法加工大豆分离蛋白的原理和工艺流程。

    正确答案: (1)原理:碱提酸沉法是利用蛋白质在碱性环境中的溶解度较大的特点,先把蛋白质和水溶性非蛋白成分与不溶性成分分离后,再用酸沉淀法分离蛋白质。
    (2)工艺流程:低变性脱脂豆粕--→粉碎--→碱液浸泡提取--→离心分离--→二次碱提--→离心分离--→滤液酸沉--→离心分离--→水洗--→中和--→灭菌--→喷雾干燥--→分离蛋白。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