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机立窑煅烧操作时应怎样做好合理用风?”相关问题
  • 第1题:

    机立窑正常煅烧时窑面状况应怎样的?


    正确答案: 机立窑正常煅烧状态下窑面应是浅锅底形,边部料面距窑口100~200毫米,底火上层的位置在扩大口的中部,湿料层厚度为100~400毫米;起火较快,烟气升腾有力;二肋起火均匀,不龇火;中部烟气上升较快。

  • 第2题:

    立窑煅烧对风量风压的要求?


    正确答案: 立窑煅烧由于风量的不足或入窑空气达不到所需压力,生料中煤燃烧所需空气量不足会影响到台时产量及熟料质量。鼓风量过大,会造成风机电耗增加,所以立窑煅烧要根据窑面煅烧情况能随时调整风量、风压的大小、以满足煅烧的需求。

  • 第3题:

    简述机械化立窑煅烧的一稳、二合理、三平衡、四勤操作法?


    正确答案: (1)一稳即稳定底火。底火是立窑高温煅烧层,在机立窑连续加料卸料过程中,底火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平衡和完整状态。
    (2)二合理即合理用风、合理加料。合理用风是在正常煅烧时,根据底火平衡程度,通风阻力大小,适当减少或加大用风量的操作。合理加料使料面保持稳定在一个适当位置。
    (3)三平衡即加料量与卸料量平衡;卸料速度与底火上升速度相平衡;加料速度与底火上升速度相平衡;即掌握好用风量、加料、卸料三者之间的平衡。
    (4)四勤即勤观察窑面(仪表)、勤撬炼边、勤扎风洞、勤联系。

  • 第4题:

    立窑煅烧熟料时,通常划分为几带?各带的高度是否固定不变?


    正确答案: 立窑沿着高度方向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带,即预烧带、烧成带(高温带)、冷却带。各带的高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卸料速度快,上火速度慢时,冷却带就缩短,烧成带位置下移,预烧带增厚,反之亦然。

  • 第5题:

    机立窑在正常煅烧时应怎样操作?


    正确答案: 机立窑在正常煅烧时要保持连续加料。窑面压料操作,必须压住二肋盖住边部。让布料机自由转动撒料,不准随意钩住或停止布料机转动压料。不得停料返火,如湿料层厚了,底火较深时,可减少加料量,慢慢将火提浅。

  • 第6题:

    试述立窑熟料的煅烧过程?


    正确答案: 入窑生料成球后,由布料机加入到窑内;料球首先在预烧带干燥预热,随窑下部的卸料过程逐步进入烧成带;空气通过球料之间的空隙流动与料球表面接触,使表面的煤首先燃烧,发出的热量使料球脱水和部分碳酸钙分解,同时也使料球内部产生孔隙,燃料在料球内部逐渐燃烧,产生较大的热量,使料球呈现部分熔融状态,并使生料中的各化学成分在高温下产生物理化学反应,从而形成以硅酸盐矿物为主要组分的水泥熟料;然后经过冷却带与入窑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从底部卸出。

  • 第7题:

    回转窑煅烧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物料经振动给料机连续向窑尾加料。物料随窑体的转动而缓慢向窑头移动,物料在移动过程中,预热带预热,然后经1250℃的高温带煅烧,煅烧好的物料从窑头下料管落入冷却窑中,冷却后的煅烧料由输送设备排出。

  • 第8题:

    怎样处理立窑架窑?


    正确答案: 底火层在扩大口内被卡住不随物料向下运动或者全窑物料都卸不出,称架窑或卡窑。
    形成架窑的原因:
    1)、窑口扩大不合适。喇叭口扩大锥角度太大,与物料收缩不适应。由于料球收缩小,落窑时就容易把边部物料卡住;窑口太深时,底火控制浅,物料在喇叭口上部冷固,同时造成卡窑。
    2)、冷却带有死烧硬大块,不易被卸料篦子破碎卸出,而卡住全窑物料。
    卡窑形式特点与结圈有些相似。例如料面都是边料、两肋遮、中间沉。但两者也有明显区别:结圈时钎子不能沿壁插入,而卡窑时钎子可以沿窑壁插入;结圈时边部呈死火状态,而卡窑时边部火较旺,有火苗。
    防止和处理的办法:首先在方法要适应窑型。一般窑口的倾角越大,中间火又深,边部物料被窑口斜面撑托卡住的可能性很大。大窑口具有的优点削弱了边风,边部有了一定厚度的“底火”,“底火”移动幅度沉落差小,操作比较容易脱节,需要压紧两肋及边部,避免边、中“底火”上移下拉或提火过浅,经常松动边部底火,使之与中部物料的沉落速度相适应。如果发现有脱节趋势,便把卸料速度加快,并用钢钎把结箍物料打碎,帮助落窑。这样可以边加边处理。若烧结很厚,则需停风停机打窑。不过,这比结圈容易打得多,只需打几处缺口或捅捣冲震其根部,就会自行垮落。
    “底火”层整体(如同结“火饼”“截帽子”)时,利用热涨冷缩的原理,可在入窑风管内喷雾状水,用大风吹,后面停风使其体积收缩较大,产生内应力,使架窑熟料自行碎裂,并配合用钢钎击打、捅捣,把大块料打碎,或者在薄弱的部位先破缺口,各个击破。

  • 第9题:

    机立窑煅烧对生料质量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1)合理的选择生料率值,确定相应的生料化学成分,采用多元素分析仪实施率值配料在线控制,及时调节生料各化学成分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
    (2)生料成分均匀。生料成分均匀是提高熟料质量的关键,生料成分均匀,窑的热工制度稳定,熟料易于煅烧,其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相对稳定。
    (3)生料细度应符合要求。熟料煅烧过程中,其化学反应是在物料颗粒之间进行,生料越细,化学反应越快。(4)塑性要好。生料塑性是成球质量的保证,太低不易成球,且料球易于破碎。
    (5)生料水分。生料水分应控制在1%以下,水分过大,容易粘附在仓壁上,使下料和计量困难。
    (6)含煤量应控制准确,减少波动。采用氧弹法热量测定仪,直接测定出配热值。

  • 第10题:

    生料球必须具备哪几种性能才适合立窑煅烧?


    正确答案: 生料球的质量和粒度大小是影响立窑煅烧过程的重要因素,它的重要性仅次于窑内的结构,料球性能和粒度合适能使窑内气体阻力小,通风良好,高温带的温度高,煤燃烧速度快,缩短料球煅烧时间,加快熟料冷却,有利提高窑的产量和质量。
    料球质量除要生料成分合理,又较好的分散度,以及均匀稳定外,还包括以下几点:
    1)、有抵抗机械应力的能力,即料球强度,廖秋在窑内输送和窑内移动和滚动时,与输送设备和窑壁的磨擦或本身相互磨擦都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粉末,严重时还会被挤压碎,这样会增加通风阻力,生产不正常,产量和质量下降。因此,料球强度一般控制在500~550g/个为宜。冲击强度一般从1米高度自然掉下不粉碎。
    2)、适当的料球粒度和均齐性。粒度太小则球间空隙小而影响通风,不利煅烧,粒度太粗则料球不易烧透,容易造成中部生料等现象。粒度符合要求且均匀可使窑内通风能力增强,阻力减小,从而提高熟料的产量和质量。生产中一般要求料球粒度5~10㎜,球间空隙控制在40~50%为宜且粒度均齐,避免粉料和泥团。
    3)、在受热过程中,要有抵抗炸裂的了稳定性,料球破裂,将妨碍通风,影响熟料的产、质量。料球热处理的抗裂热稳定性,在950℃电炉内烤5分钟后取出,生料球应保持良好。
    4)、料球空隙率,是料球的一项综合措施,它决定了料球强度的了稳定性。为有利立窑煅烧和提高熟料质量,料球应该疏松多孔,料球气孔率受料球含水量、成球的方法和操作,以及料球在盘内停留时间等影响,生料球中的孔隙率一般控制在31~35%之间为宜。
    5)、料球含水量,它决定了料球和粒度以及料球的热稳定、气孔率等,生产中一般控制料球含水量在14~16%左右。

  • 第11题:

    判断题
    回转窑可分五个煅烧区间,立窑只能分三个煅烧区间。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窑止料时,生料立磨应如何操作?

    正确答案: 窑刚止料时,生料磨操应及时减少喂料量及降低研磨压力,由于刚止料时入主风机气体温度会升高很多,此时要减少热风挡板开度,适当加大冷风挡板开度,并适当加大磨内喷水量.止料一段时间后,随着主风机转速的进一步降低,此时要开大热风挡板,并增大循环风量开度,以保持入磨足够风量与风温,并缓慢减少磨内喷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立窑点火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 (1)准备好引火柴、烟煤、无烟煤及废油
    (2)检查能维持连续生产的生料的储存量
    (3)备齐煅烧操作工具,如:大锤、铁钎、火钩、铁铲和扫帚等并按规定放置。

  • 第14题:

    立窑煅烧过程稳定底火的“三平衡”指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立窑煅烧过程中的风、料、煤的合适比例,是立窑优质、节能、高产的基本保证。实现这个比例的具体表现就是:加料速度、卸料速度、上火速度的动态平衡。也称之为立窑稳定底火的“三平衡”。

  • 第15题:

    机立窑点火时应如何操作?


    正确答案: 先将窑内物料卸至喇叭口下部,以松动物料,然后扒平窑内物料,启动风机,吹走积灰,停止供风。在窑面上均匀铺好木柴或玉米芯等易燃物,并撒上废油。分三个以上引火点,待整个窑面的木柴均匀着火并烧旺后,均匀撒入300~500kg烟煤,同时开小风助燃,待窑内煤火层均匀完整形成,再逐步加高煤料,遵循频撒薄盖的原则,使窑内通风始终保持良好,每次加料量控制在300~600mm,当料面距窑口200mm时,底火形成良好,可用慢速卸料,使窑面均匀下降300mm时,停止卸料,调整底火,反复几次,直至形成稳定的底火后,方可进入正常煅烧。

  • 第16题:

    立窑使用高压离心风机过程中出现窑况不正常后怎样操作?


    正确答案: 由于高压离心风机风压较罗茨风机低,立窑在卸料过程中窑面出现裂缝时,由于窑内物料对风阻力减少,高压离心风机的送风量大量增加,造成窑面出现大风洞,不减风很难堵注,这要求看火工操作要勤,杜绝偏火。中火过深,呲火现象出现,保持较好窑内煅烧状况。

  • 第17题:

    立窑煅烧熟料时对燃料有哪些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立窑的燃料一般是无烟煤、焦碳末、近年也有采用石油焦的,对燃料质量有以下要求:
    (1)挥发分要求低,一般在10%以下。因挥发分在200~600℃时,会分解随废气带走,在缺氧时也不能充分燃烧,造成煤耗过高。
    (2)发热量应在20930千焦/公斤煤(5000大卡/公斤煤)以上,灰分应<30%,对灰分含量高的煤质应采用全黑生料煅烧法,使煤灰均匀分布在生料中,以便提高煅烧质量。

  • 第18题:

    立窑煅烧不正常窑况有哪些?


    正确答案: 常见的不正常窑况主要有:呲火、偏火、中间火深、炼边、抽心、卡窑、窑喷(吹气)等。

  • 第19题:

    立窑煅烧工艺的测试与控制项目有哪些?


    正确答案: 在立窑煅烧过程中,因该进行测试和控制地主要项目有:
    (1)、生料与燃料的流量、配比的测试和自动控制。
    (2)、成球粒径机器配球的热稳定性和强度测定以及料球随风的自动控制。
    (3)、入窑风量、风压的测定显示和记录以及风量的调节。
    (4)、立窑煅烧温度的测定与分析显示和记录。
    (5)、立窑废气温度的测定与分析。
    (6)、立窑塑料纸量的生产控制和质量检验(包括化学分析、无力将殃及岩相分析)。
    (7)、立窑卸料状况和熟料产量的测定和计量。
    上述项目的测定和控制,有利于随时掌握窑情,及时发现问题。以及采取措施,保证立窑稳定而正常的煅烧。

  • 第20题:

    回转窑可分五个煅烧区间,立窑只能分三个煅烧区间。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窑止料时,生料立磨应如何操作? 


    正确答案:窑刚止料时,生料磨操应及时减少喂料量及降低研磨压力,由于刚止料时入主风机气体温度会升高很多,此时要减少热风挡板开度,适当加大冷风挡板开度,并适当加大磨内喷水量.止料一段时间后,随着主风机转速的进一步降低,此时要开大热风挡板,并增大循环风量开度,以保持入磨足够风量与风温,并缓慢减少磨内喷水。

  • 第22题:

    立窑配煤的多少对立窑煅烧和熟料质量带来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配煤时立窑煅烧和熟料质量的主要表现为生料的热含量和熟料的波动上,优质燃料的煤灰含量低和发热量高,所以它的配比误差主要影响生料的热含量,而劣质燃料误差不仅影响热含量,而且严重影响熟料成分的波动。
    配煤量连续频繁的波动导致立窑热工制度紊乱,入窑生料配煤不足,必然使煅烧温度降低。引起生烧、欠烧、出现大量黄球黄粉,使熟料的烧成率和质量降低。配煤连过大时,若窑内空气不好,会使窑处在还原气氛中操作。如窑内通风良好,空气充足,过多的煤又会使窑温过高而“烧流”,窑内出现结大块和炼边等现象。大块的出现有必然影响通风,这时过多的煤将因空气不足而产生燃烧。形成强烈的还原气氛。因此配煤过多不但浪费了煤,还因高价铁被还原为低价铁时分解出f-CaO而降低熟料质量。通常配煤量大的立窑不但热耗高,热损失大,而且产量低,熟料质量不理想。
    由于配煤不准,造成煤灰掺入量的波动给塑料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尤其在使用灰分较高的劣质燃料时,这时单位煤量的波动所引起的煤灰掺入量变化大,对熟料成分的影响更为显著。反之,熟料成分的较大波动也将明显地影响立窑的热恩工制度。如KH和n降低能使烧结温度降低,同样能引起结块、粘边、粉化、呲火等弊病。这些煅烧上的问题和熟料成分上的f=大幅度波动,都会使熟料的质量和产量受到影响。

  • 第23题:

    问答题
    立窑配煤的多少对立窑煅烧和熟料质量带来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配煤时立窑煅烧和熟料质量的主要表现为生料的热含量和熟料的波动上,优质燃料的煤灰含量低和发热量高,所以它的配比误差主要影响生料的热含量,而劣质燃料误差不仅影响热含量,而且严重影响熟料成分的波动。
    配煤量连续频繁的波动导致立窑热工制度紊乱,入窑生料配煤不足,必然使煅烧温度降低。引起生烧、欠烧、出现大量黄球黄粉,使熟料的烧成率和质量降低。配煤连过大时,若窑内空气不好,会使窑处在还原气氛中操作。如窑内通风良好,空气充足,过多的煤又会使窑温过高而“烧流”,窑内出现结大块和炼边等现象。大块的出现有必然影响通风,这时过多的煤将因空气不足而产生燃烧。形成强烈的还原气氛。因此配煤过多不但浪费了煤,还因高价铁被还原为低价铁时分解出f-CaO而降低熟料质量。通常配煤量大的立窑不但热耗高,热损失大,而且产量低,熟料质量不理想。
    由于配煤不准,造成煤灰掺入量的波动给塑料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尤其在使用灰分较高的劣质燃料时,这时单位煤量的波动所引起的煤灰掺入量变化大,对熟料成分的影响更为显著。反之,熟料成分的较大波动也将明显地影响立窑的热恩工制度。如KH和n降低能使烧结温度降低,同样能引起结块、粘边、粉化、呲火等弊病。这些煅烧上的问题和熟料成分上的f=大幅度波动,都会使熟料的质量和产量受到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