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现在对食品中丙烯酰胺限值的规定只出现在水质的检测中,为()微克每升。A、0.5B、1C、1.5D、2

题目

现在对食品中丙烯酰胺限值的规定只出现在水质的检测中,为()微克每升。

  • A、0.5
  • B、1
  • C、1.5
  • D、2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更多“现在对食品中丙烯酰胺限值的规定只出现在水质的检测中,为()微克每”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规定汞在食品中的量限值为()mg/kg。

    A、 0.01-0.03

    B、 0.02-0.04

    C、 0.01-0.05

    D、 0.02-0.06


    参考答案:C

  • 第2题:

    血清铅的最高允许值为()。

    A200微克每升

    B400微克每升

    C600微克每升

    D800微克每升


    C

  • 第3题:

    方便面自l958年发明至今约5O年的时间里长盛不衰,受到全世界消费者的喜爱。近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炒作嫌疑,其中就包括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是在l25℃以上油温中长期煎炸而产生的一种白色晶体,50千克以上的动物一次食用7克才会有不良反应,而1千克炸薯条中只有十几微克丙烯酰胺,方便面中丙烯酰胺平均含量为15一80微克每千克。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方便面不存在安全隐患
    • B、方便面深受全球大众喜爱
    • C、食品安全事件有炒作之嫌
    • D、方便面中丙烯酰胺危害极小

    正确答案:D

  • 第4题:

    生活饮用水水质中PH的限值为()

    • A、6~8
    • B、6~9
    • C、6.5~8.5
    • D、6.5~9.5

    正确答案:C

  • 第5题:

    膳食中维生素D的供给量,每日为()。

    • A、7微克
    • B、8微克
    • C、9微克
    • D、10微克

    正确答案:D

  • 第6题:

    丙烯酰胺是近来在()食品中的发现的有害物质,它在炸薯条中的含量水平较高。


    正确答案:高温加工

  • 第7题:

    问答题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机理及危害?

    正确答案: 丙烯酰胺主要通过美拉德反应产生,可能涉及的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脂肪以及其它含量相对较少的食物成分。
    氨基酸与还原糖反应产生二羰基化合物,后者与氨基酸经过几步反应产生丙烯醛,丙烯醛氧化产生丙烯酸,丙烯酸和氨或氨基酸反应形成丙烯酰胺。产生途径如下所述:(1)氨基酸在高温下热裂解,其裂解产物与还原糖反应产生丙烯酰胺;(2)美拉德反应的初始反应产物,N-葡萄糖苷在丙烯酰胺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α-二羰基化合物与氨基酸反应释放出丙烯酰胺;(4)Strecker降解反应有利于丙烯酰胺形成,因为该反应释放出一些醛类;(5)自由基也可能影响丙烯酰胺的形成;(6)以聚丙烯酰胺塑料为食品包装材料的单体迁出,食品加工用水中絮凝剂的单体迁移等。
    丙烯酰胺的危害:
    丙烯酰胺单体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引起动物致畸、致癌。丙烯酰胺进入人体之后,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分子环氧丙酰胺,此化合物能与细胞中RNA发生反应,并破坏染色体结构,从而导致细胞死亡或病变为癌细胞。丙烯酰胺可通过未破损的皮肤、黏膜、肺和消化道吸收入人体,分布于体液中。丙烯酰胺的毒性特点是在体内有一定的蓄积效应,并具有神经毒性效果,主要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小脑功能障碍,损坏神经系统。丙烯酰胺甚至还可能使人瘫痪。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途径?

    正确答案: 1、氨基酸和还原糖通过美拉德反应产生丙烯酰胺
    2、油脂类物反应生成丙烯酰胺
    3、食物中含氮化合物自身的反应
    4、在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高温分解反应中会产生大量的小分子醛,他们在适当的条件,重新合成生成丙烯醛,进而生成丙烯酰胺。
    5、直接由氨基酸形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国务院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限值为多少()。
    A

    75微克/立方米

    B

    35微克/立方米

    C

    15微克/立方米

    D

    95微克/立方米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GB28050规定,蛋白质修约间隔0.1克(g),“0”界限值≤0.5g/100g。问:某食品每份(20g)中含蛋白质0.4g,100g该食品中蛋白质含量为2.0g,按照“0”界限值的规定,在产品营养成分表中蛋白质含量应标示为()
    A

    0.4g

    B

    0g

    C

    0.1g

    D

    0.5g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规定的第Ⅰ类水质化学需氧量标准限值为()mg/L。
    A

    ≤2

    B

    ≤3

    C

    ≤4

    D

    ≤5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按照国标GB28050《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蛋白质含量标示的“0”界限值为0.5g/100g。该食品标示时按每份进行标示,食品每份(20g)中含蛋白质0.4g,按照“0”界限值的规定,在产品营养成分表中蛋白质含量应标示为()
    A

    0.4g

    B

    0g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咖啡中含有丙烯酰胺被列为2A类致癌物,但2A类致癌物在动物实验中具有明确致癌作用,人类研究结果未有定论,只是具有潜在风险。据《食品与科学毒物学》期刊的文章介绍,当人体每日每千克体重摄入2.6微克至16微克丙烯酰胺时,就会有患癌症的风险。据此计算,一个体重55公斤的人,每日丙烯酰胺耐受量为143微克。一杯160毫克咖啡,平均丙烯酰胺含量为0.45微克,每天至少要喝318杯才能产生致癌风险。
    下列表述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需加大丙烯酰胺致癌机制研究的力度
    B.人越瘦其耐受致癌物的能力也会越强
    C.2A类致癌物对动物的威慑比对人更大
    D.抛开日摄入量谈咖啡致癌是不科学的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加大丙烯酰胺致癌研究力度”无中生有,原文只说“丙烯酰胺被列为致癌物”,没有“加大研究力度”排除A项。B项“越瘦的人耐受致癌力度越强”在文中找不到相关内容,属于无中生有,排除B项。C项“2A类致癌物对动物威胁比人大”为无中生有,原文提到“2A类致癌物在动物实验有明确作用,人群研究结果未有定论”,但是选项中的比较关系不存在,排除C项。D项“抛开日摄入量谈咖啡致癌不科学”对应原文“人体每日每千克体重摄入2.6微克至16微克丙烯酰胺时,就会有罹患癌症的风险”,可知咖啡致癌和日摄入量有关,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

  • 第14题:

    在对可燃气体的检测中,测爆仪上的读数表示()。

    • A、空气中可燃气体含量
    • B、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值
    • C、可燃气体环境爆炸危险度
    • D、可燃气体爆炸上限值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中规定色度不超过()度。

    • A、15
    • B、20
    • C、25
    • D、30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国务院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细颗粒物(PM2.5)日均浓度限值为多少?()。

    • A、15微克/立方米
    • B、35微克/立方米
    • C、75微克/立方米
    • D、95微克/立方米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水质检验中的细菌总数的含义是什么?《规范》规定,细菌总数的限值是多少?


    正确答案: 细菌总数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其限值为100(CFU/ml)。
    CFU为“菌落形成单位”的英文缩写。

  • 第18题:

    血清铅的最高允许值为()

    • A、200微克每升
    • B、400微克每升
    • C、600微克每升
    • D、800微克每升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判断题
    丙烯酰胺在我们的食品中存在非常少见。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哪些食品中可能含有反式脂肪、氯丙醇和丙烯酰胺?简述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主要危害。

    正确答案: (1)在某些包装材料(如袋泡茶的包装袋)、使用含氯凝聚剂的净化水、环丙烷加工的变性淀粉、啤酒中也有氯丙醇存在。
    (2)食品中的丙烯酰胺主要是由于马铃薯和谷类等食品,原料中的主要氨基酸之一天冬酰胺(Asparagine),通过美拉德反应在经过高温(>121℃)烹调后生成丙烯酰胺。还原糖数量、游离氨基酸数量和加热条件是生成丙烯酰胺的三大主要因素。
    (3)在中国,许多加工蛋糕、饼干、点心时使用的“奶油”都是反式脂肪。随着西式餐饮的入侵,油炸食品早已成为我们许多人的美味。我们经常吃的炸鸡,炸薯条,甜麦圈,各种派,饼干,西式蛋糕点,面包,色拉酱,甚至爆米花,冰激凌等,都含有大量反式脂肪。
    危害:
    1、大量长期摄入反,能增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数量,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数量,从而改变二者的比例,增大冠心病的病发率;反式脂肪酸可能比饱和脂肪酸更易引发心脏病。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如果大量摄入反含量高的食物,反能通过胎盘或乳汁进入胎儿或婴幼儿体内,对婴幼儿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
    3、反与糖尿病、乳腺癌和其他疾病是否存在相关性并没有定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水质检验中的细菌总数的含义是什么?《规范》规定,细菌总数的限值是多少?

    正确答案: 细菌总数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其限值为100(CFU/ml)。
    CFU为“菌落形成单位”的英文缩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血清铅的最高允许值为()。
    A

    200微克每升

    B

    400微克每升

    C

    600微克每升

    D

    800微克每升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下列有关地下水质量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下水质量评价应以地下水质量检测资料为基础

    B

    地下水质量单指标评价,按指标值所在的限值范围确定地下水质量类别,指标限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

    C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按单指标评价结果最差的类别确定,并指出最差类别的指标

    D

    地下水质量单指标评价,按指标值所在的限值范围确定地下水质量类别,指标限值相同时,从劣不从优


    正确答案: 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