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如何判别牛奶变质?”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何加热牛奶?


    正确答案: (1)用火炉直接煮:将牛奶倒入锅内,边搅拌边用慢火煮,煮至表面有热气时即可,不煮沸。
    (2)用微波炉加热:将牛奶倒入杯中放入微波炉内,加热1~2min即可。不可将没有打开包装的牛奶直接放入微波炉中加热。
    (3)热水浸泡:将带有包装的牛奶直接放入50℃温水中浸泡5~10分钟。

  • 第2题:

    船舶火灾警报信号如何判别?


    正确答案: 当船舶发生火灾,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或由失火自动警报器显示火警,由驾驶台迅速向全船发出火灾警报。一般使用警报设备是警铃、汽笛,同时,还伴有灯光显示。
    火警信号是连续短声一分钟。表示火警区域是连续短声一分钟后,鸣长声表示船舶的前部;鸣二长声表示船舶的中部;鸣三长声表示船舶的后部;鸣四长声表示船舶的机舱内部;鸣五长声表示船舶的上层建筑内部。

  • 第3题:

    磁钢极性如何判别?


    正确答案: (1)用示波器观察。用铁器在磁钢上滑动,波形为先正后负,说明示波器正表笔接磁钢的“+”极。如果波形先负后正,则反之。
    (2)用指针万用表观察。当铁器放到磁钢上时,指针正偏转,则正表笔接磁钢的“+”极,此时拿掉铁器指针反偏。如果指针反偏转,则反之。

  • 第4题:

    简述鲜牛奶在常温下保存的变质过程。


    正确答案:鲜牛奶在常温下保存的变质过程:
    1)抑制期;
    2)乳链球菌期;
    3)乳酸杆菌期;
    4)真菌期;
    5)胨化期。

  • 第5题:

    如何判别断层的存在?


    正确答案: 野外判别断层的存在主要有以下标志:
    (1)擦痕和镜面;
    (2)拖曳褶曲;
    (3)断层角砾岩和磨砾岩;
    (4)断层泥;
    (5)密集节理;
    (6)地质体错断;
    (7)地层的重复与缺失;
    (8)地形证据;
    (9)泉水出露及矿化现象。

  • 第6题:

    如何判别假冒运输跨区作业收割机?


    正确答案: 假冒运输跨区作业收割机通常都是在非农忙时节,均是运输崭新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的大货车,这些收割机、插秧机都没上牌。

  • 第7题:

    对于客货两用车如何判别?


    正确答案: 对带斗的皮卡和改装的皮卡的判别问题,对此类车不管是封闭式还是敝开式一律按货车(货1)进行判别。

  • 第8题:

    问答题
    阴树脂为何易变质?如何防止其变质?

    正确答案: 因为阴树脂的化学稳定性比阳树脂差一些,所以它对氧化剂和高温的抵抗力比阳树脂要差。为防止其变质,需将进水中的氧化剂提前除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逐步判别是如何选择判别变量的?

    正确答案: 在判别分析中,并不是观测变量越多越好,而是选择主要变量进行判别分析,将各个变量在分析中起的不同作用,将影响力比较低的变量保留在判别式中,会增加干扰,影响效果。因此选择显著判别力的变量来建立判别式就是逐步判别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设备振动状态的判别常用哪几类标准?各种判别标准如何配合使用?

    正确答案: 一般分为绝对判断标准、相对判断标准、类比判断标准三大类。绝对判断标准是在规定的检测方法基础上制定的标准,因此必须注意适用的频率范围,并且必须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振动检测。适用于所有设备的绝对判断标准是不存在的,因此一般都是兼用绝对判断标准、相对判断标准和类比判断标准,这样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诊断结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牛奶在开始变质时,既可能表现为变酸,也可能变甜。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2题:

    设备振动状态的判别常用哪几类标准?各种判别标准如何配合使用?


    正确答案:一般分为绝对判断标准、相对判断标准、类比判断标准三大类。绝对判断标准是在规定的检测方法基础上制定的标准,因此必须注意适用的频率范围,并且必须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振动检测。适用于所有设备的绝对判断标准是不存在的,因此一般都是兼用绝对判断标准、相对判断标准和类比判断标准,这样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诊断结果。

  • 第13题:

    食品变质在感官上是如何判别的?


    正确答案: 以人的视觉、味觉、嗅觉、触觉来检查食品的色泽、气味、口味、组织状态
    色泽:食品本身呈现一定的色泽,如有微生物繁殖引起食品变质,有些微生物产生色素,分泌
    到细胞外,均会造成食品原有色泽的变化
    气味:食品本身有一定的气味,动植物原料及其制品因为生物的繁殖而产生极轻微的变质时,
    人们能察觉到有不正常的气味产生,是按照正常气味和异常气味来评定的
    口味:微生物造成食品腐败时也常引起食品口味的变化
    组织状态:固态食品变质时,食品的形状即出现变形、软化
    鱼肉类食品则出现肌肉松弛、弹性差,有时组织体表现出发黏等现象
    粉碎后加工制成的食品变质后常引起粘稠、结块等表面出现浮膜、湿润或发黏现象液态食品变质后即会出现浑浊、沉淀,表面出现浮膜、变稠等现象

  • 第14题:

    对于GIS设备进行间接验电,如何判别?


    正确答案: (1)合线路侧接地开关时,装有鉴定合格且运行良好的线路带电显示可以做为验电依据,无带电显示器的以调度命令为准。
    (2)在合其他接地开关前,无验电手段时可以不验电。

  • 第15题:

    简述未经消毒的鲜牛奶发生自然腐败变质时,微生物菌群的变化规律。


    正确答案: 鲜乳腐败变质与微生物种类和贮存温度都有很大关系。在l0~20℃的环境中,鲜乳的腐败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A.抑制期
    新鲜乳液中含有来自动物体内的抑菌物质,可抑制乳中微生物的生长。对于含菌少的鲜乳,这种抑制作用可持续36h左右(在13-149:条件下)。因此,鲜乳置于室温中可保持一定时间而不变质。
    B.乳酸链球菌期
    鲜乳中抑菌物质减少或消失后,乳中的多种微生物开始生长,此时以乳酸链球菌生长占优势,利用糖类产生乳酸,使乳液酸度增加。当PH降到4.5左右时,乳酸链球菌本身的生长也受到抑制,并有乳凝块出现。
    C.乳酸杆菌期
    在PH降至6左右时,乳酸杆菌的活动逐渐增强。当PH下降至4.S左右时,乳酸链球菌受到抑制,而由于乳酸杆菌的耐酸力较强仍能继续生长并产酸。此时乳液中出现大量乳凝块,并析出大量乳清。
    D.真菌期
    当PH继续下降至3.5~3.0时,绝大多数细菌被抑制或死亡,仅酵母菌和霉菌能适应,并能利用乳酸及其他有机酸。由于酸被利用,乳液的PH会逐渐上升至接近中性。
    E.胨化菌期经过上述各阶段,乳中的乳糖已被大量消耗,但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仍较高。因此能分解蛋白质的Ⅱ8¢匕细菌和脂肪分解菌开始大量生长,使乳凝块逐渐被消化,乳液向碱性转化,同时出现腐败臭味。

  • 第16题:

    对入口虚轴车如何判别?


    正确答案: 为便于出口收费时对此类车的轴组对比,入口统一按此车实际落地轴组判别

  • 第17题:

    问答题
    如何判断液压油氧化变质?变质后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外观检查,氧化变质的油液呈黑褐色,不透明,有臭味;
    2.试纸油迹检查:变质后的油液,其滴痕呈棕褐色,区域小,且出现明显的环形分界线;
    3.送化验室精确化验。
    处理方法:一般应先换掉已变质的旧油,对系统、油箱清洗后,换用新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食品变质在感官上是如何判别的?

    正确答案: 以人的视觉、味觉、嗅觉、触觉来检查食品的色泽、气味、口味、组织状态
    色泽:食品本身呈现一定的色泽,如有微生物繁殖引起食品变质,有些微生物产生色素,分泌
    到细胞外,均会造成食品原有色泽的变化
    气味:食品本身有一定的气味,动植物原料及其制品因为生物的繁殖而产生极轻微的变质时,
    人们能察觉到有不正常的气味产生,是按照正常气味和异常气味来评定的
    口味:微生物造成食品腐败时也常引起食品口味的变化
    组织状态:固态食品变质时,食品的形状即出现变形、软化
    鱼肉类食品则出现肌肉松弛、弹性差,有时组织体表现出发黏等现象
    粉碎后加工制成的食品变质后常引起粘稠、结块等表面出现浮膜、湿润或发黏现象液态食品变质后即会出现浑浊、沉淀,表面出现浮膜、变稠等现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在作判别分析时,如何检验判别效果的优良性?

    正确答案: 当一个判别准则提出以后,还要研究其优良性,即要考察误判概率。一般使用以训练样本为基础的回代估计法与交叉确认估计法。
    (1)误判率回代估计法
    回判过程中,用n12表示将本属于G1的样本误判为G2的个数,n21表示将本属于G2的样本误判为G1的个数,总的误判个数是n12+n21,误判率的回代估计为(n12+n21)/(n1+n2),但往往比真实的误判率要小。
    (2)误判率的交叉确认估计 每次剔除训练样本中的一个样本,利用其余容量为n1+n2-1个训练样本来建立判别准则,再利用所建立的判别准则对删除的那个样本作判别,对训练样本中的每个样本做上述分析,以其误判的比例作为误判概率的估计。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