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0m
更多“竖向剖面上的周边及内部测温点宜上下、左右对齐;每个竖向位置设置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球罐焊后整体热处理测温点的布置,符合要求的有( )。

    A.在球壳表面均匀布置
    B.相邻测温点间距小于4.5m
    C.上下人孔法兰各设置1个测温点
    D.柱脚板各设置1个测温点
    E.每个产品焊接试板设置1个测温点

    答案:A,B,E
    解析:
    本题考查球形罐焊后整体热处理。测温点应在球壳外表面均匀布置,相邻测温点间距小于4.5m。测温点总数应符合规定。在距上、下人孔与球壳板环焊缝边缘200mm范围内各设1个测温点,每个产品焊接试件应设1个测温点。

  • 第2题:

    基坑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并符合以下规定()。

    A、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
    B、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5m
    C、每边监测点数不宜少于2个
    D、水平和竖向监测点宜为共用点
    E、监测点宜设置在围护墙或基坑坡顶上

    答案:A,D,E
    解析:
    2018新教材p56,(4)基坑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的水平间距不宜大于15~20m,每边监测点数不宜少于3个,水平和竖向监测点宜为共用点,监测点宜设置在围护墙或基坑坡顶上

  • 第3题:

    在支架的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隔5~6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力撑( )。


    答案:错
    解析:
    在支架的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隔6~8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力撑。

  • 第4题: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竖向剖面周边测温点应布置在基础表面内()mm位置。

    • A、20~40
    • B、40~80
    • C、40~60
    • D、10~20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竖向剖面上的周边及内部测温点宜上下、左右对齐;每个竖向位置设置的测温点不应少于()处,间距不宜大于1.0m;每个横向设置的测温点不应少于()处,间距不应大于10m。

    • A、3;5
    • B、3;4
    • C、4;4
    • D、4;5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剖面图是将装饰面整个竖向剖切或局部剖切,以表达其()的视图。

    • A、外部构造
    • B、内部构造
    • C、内部结构
    • D、外部结构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建筑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的监测剖面应设在坑边中部或其他有代表部位,每个监测剖面上的监测点数量不宜少于()个。()

    • A、2
    • B、3
    • C、4
    • D、5

    正确答案:D

  • 第8题:

    门式钢管脚手架的模板支架,在支架的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隔6~8m,应由底至顶设置()。

    • A、连续水平剪力撑
    • B、间断水平剪力撑
    • C、连续竖向剪力撑
    • D、间断竖向剪力撑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应考虑雨水的自然排放和规划场地及周边景观环境要求的是()。

    • A、竖向设计
    • B、道路竖向设计
    • C、场地竖向设计
    • D、建筑立面及风格设计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单选题
    门式钢管脚手架的模板支架,在支架的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隔6~8m,应由底至顶设置()。
    A

    连续水平剪力撑

    B

    间断水平剪力撑

    C

    连续竖向剪力撑

    D

    间断竖向剪力撑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应考虑雨水的自然排放和规划场地及周边景观环境要求的是()。
    A

    竖向设计

    B

    道路竖向设计

    C

    场地竖向设计

    D

    建筑立面及风格设计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满堂脚手架搭设高度在12m及以下时,在脚手架的周边应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在脚手架的内部纵向、横向间隔不超过()m应设置一道竖向剪刀撑。
    A

    4

    B

    6

    C

    8

    D

    1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结构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 )。
    A、主轴线内控基准点的设置
    B、施工层的放样与抄平
    C、建筑物主轴线的竖向投测
    D、施工层标高的竖向传递
    E、建筑物外墙的位置测设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施工测量技术。结构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轴线内控基准点的设置、施工层的放线与抄平、建筑物主轴线的竖向投测、施工层标高的竖向传递等。参见教材P46。

  • 第14题:

    基坑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并符合以下规定( )。

    A.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
    B.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5m
    C.每边监测点数不宜少于2个
    D.水平和竖向监测点宜为共用点
    E.监测点宜设置在围护墙或基坑坡顶上

    答案:A,D,E
    解析:
    2019版教材P58页
    (4)基坑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的水平间距不宜大于15~20m,每边监测点数不宜少于3个,水平和竖向监测点宜为共用点,监测点宜设置在围护墙或基坑坡顶上

  • 第15题:

    开洞墙体的洞口周边部位应设置不小于2根直径为12mm的水平及竖向构造钢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当门式钢管模板满堂支撑架的高宽比大于2时,宜设置缆风绳或连墙件等有效措施防止架体倾覆。缆风绳或连墙件设置宜符合下列规定()

    • A、在架体端部及外侧周边水平间距不宜超过l0m设置
    • B、宜与竖向剪刀撑位置对应设置
    • C、竖向间距不宜超过4步设置
    • D、纵向间距不宜超过6跨设置

    正确答案:A,B,C

  • 第17题:

    剖面图是将装饰面整个竖向剖切或(),以表达其内部构造的视图。

    • A、局部剖切
    • B、直向剖切
    • C、横向剖切
    • D、整体剖切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满堂脚手架搭设高度在12m及以下时,在脚手架的周边应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在脚手架的内部纵向、横向间隔不超过()m应设置一道竖向剪刀撑。

    • A、4
    • B、6
    • C、8
    • D、10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满堂脚手架剪刀撑设置应符合:()

    • A、应在架体外侧四周及内部纵、横向每6m~8m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
    • B、应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3m~3.2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3m~3.2m
    • C、当架体搭设高度在8m以下时,应在架顶部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
    • D、当架体搭设高度在8m及以上时,应在架体底部、顶部及竖向间隔不超过8m分别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
    • E、水平剪刀撑宜在竖向剪刀撑斜杆相交平面设置,剪刀撑宽度应为6m~8m

    正确答案:A,C,D,E

  • 第20题:

    双壁钢围堰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围堰底面平均高程符合设计要求;2内外壁板及隔舱板的焊缝,应进行()试验;3上下隔舱板对齐,各相邻水平环形板对齐,上下竖向肋角必须与水平环形板焊牢。


    正确答案:渗透

  • 第21题:

    单选题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竖向剖面上的周边及内部测温点宜上下、左右对齐;每个竖向位置设置的测温点不应少于()处,间距不宜大于1.0m;每个横向设置的测温点不应少于()处,间距不应大于10m。
    A

    3;5

    B

    3;4

    C

    4;4

    D

    4;5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竖向剖面周边测温点应布置在基础表面内()mm位置。
    A

    20~40

    B

    40~80

    C

    40~60

    D

    10~2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当门式钢管模板满堂支撑架的高宽比大于2时,宜设置缆风绳或连墙件等有效措施防止架体倾覆。缆风绳或连墙件设置宜符合下列规定()
    A

    在架体端部及外侧周边水平间距不宜超过l0m设置

    B

    宜与竖向剪刀撑位置对应设置

    C

    竖向间距不宜超过4步设置

    D

    纵向间距不宜超过6跨设置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