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述南宋词创作的概况?”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析四十年代国统区文学创作概况。


    正确答案: 本时期国统区文学创作的总体发展进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①抗战初期(1937.7-1938.10)。文学创作具有共同的爱国主题和昂扬乐观的气息及英雄主义格调;文学体裁小型化、轻型化、大众化和通俗化,文学获得了战斗性和时代性,却疏离了多样化和个性化。
    ②抗战中期(1938.10-1944.9)。作家转向清醒地面对现实,文学创作加强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历史的沉思,文学形式由轻小型转变为宏大厚重的史诗性作品,文学的审美风格显出沉郁、凝重和博大。
    ③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1944.9-1949.9)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作家们对黑暗的诅咒、嘲谑和对光明的期待与焦躁,使讽刺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调。

  • 第2题:

    简述"文革"结束后小说创作的概况。


    正确答案:"文革"结束后小说创作进入新时期,最早出现的是揭露和控诉"四人帮"罪行、宣泄人民呼声的"伤痕小说",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等;稍后的"反思小说"在清理"文革"灾难的同时,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错误和偏差也进行了深入反思和批判,作品具有更多的理性色彩和悲剧意味,如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接着出现的"改革小说"是对80年代各领域改革引起的社会振荡的直接反映,有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还出现了"寻根小说",其特点是力图用现代意识探寻民族文化的得失,探寻民族精神重建的可能,主要作家作品有汪曾祺的《受戒》、莫言的《红高粱》等。

  • 第3题:

    ()创作了南戏《琵琶记》。


    正确答案:高明

  • 第4题:

    论述宋词发展概况。


    正确答案: 北宋初期:
    ①晏殊、欧阳修。
    ②柳永。
    ③范仲淹。
    中期:
    ④晏几道。
    ⑤苏轼。
    后期:
    ⑥周邦彦。
    南宋:
    ⑦李清照。
    ⑧李纲、岳飞、胡铨、张元干、张孝祥。
    ⑨辛弃疾。
    ⑩陈亮、刘过、刘辰翁、文天祥。
    南宋中期以后,姜夔吴文英、史达祖、王沂孙、周密、张炎。

  • 第5题:

    简要说明这时期散文创作的概况。


    正确答案:这时期散文创作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杂文和报告文学两个方面。杂文创作以孤岛时期的的杂文“鲁迅风”为代表;报告文学以抗战初期丘东平的创作和解放区周立波等人的创作为代表。

  • 第6题:

    真正突破词的创作传统、为宋词发展“指出向上一路”的是著名的词人()。


    正确答案:苏轼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北宋词发展概况。

    正确答案: 词是有宋一代最有特色的文体。就北宋词而言,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由宋初至仁宗天圣、庆历年间,是北宋词的初期,晏殊、欧阳修等人承续《花间》派和南唐词风而有所变化,晏殊开拓了宋词婉约派的正宗风格,欧阳修开宋词士大夫化之风气,他们在词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音调词格方面郡作出了重要贡献,是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宋代的重要人物。
    从仁宗天圣、景祜以后至哲宗,是北宋词的刨造时期,代表人物是柳永、苏轼和秦观等,柳永开刨了慢词体制,开拓了词的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法,对宋词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他“以诗为词”,是对词的一大解放,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体制,把词引上了正统诗文的道路。秦观词是宋代婉约词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转折。他们是推动宋词发展的关键人物。从哲宗末年至北宋亡,是北宋词的总结时期,出现了“集大成”的词人周邦彦,其典丽精工的词风已开南宋雅派词之先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文革"结束后小说创作的概况。

    正确答案: "文革"结束后小说创作进入新时期,最早出现的是揭露和控诉"四人帮"罪行、宣泄人民呼声的"伤痕小说",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等;稍后的"反思小说"在清理"文革"灾难的同时,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错误和偏差也进行了深入反思和批判,作品具有更多的理性色彩和悲剧意味,如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接着出现的"改革小说"是对80年代各领域改革引起的社会振荡的直接反映,有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还出现了"寻根小说",其特点是力图用现代意识探寻民族文化的得失,探寻民族精神重建的可能,主要作家作品有汪曾祺的《受戒》、莫言的《红高粱》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南宋词创作的概况。

    正确答案: 靖康之变,高宗南渡,在临安建立南宋王朝,慷慨悲凉、骏发倬厉的优秀爱国词作,汇成了南渡词坛上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1)辛弃疾的词在南宋词坛上无疑是一面大旗,在这面大旗下集结了一批爱国词人,如陈亮、刘过、其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他们被称为“辛派词人”。他们词的主色调是激情满怀,充满爱国赤诚。
    (2)南宋后期,词坛上讲究格律音韵的风气日渐兴起,起代表人物就是姜夔。他作词句琢字炼,词风清空骚雅,自开新派。
    (3)由于元兵南侵直捣临安,南宋王朝很快灭亡。此坛上以文天祥为首的爱国诗人,坚持民族气节;而以咏物词著称的史达祖、张炎等遗民词人,多以咏物词以寄托遗黎之悲、亡国之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宋词中第一个大量创作长调慢词的文人是谁

    正确答案: 柳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南宋词的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北宋历经“靖康之难”后灭亡,南宋于1127年建立。宋高宗无法抵御金兵南侵,随后迁都杭州。社会的动荡和民族矛盾的加剧,使文人学士愤而面对入侵者和屈辱苟安的统治者,爱国的热情空前高涨,亡国的激愤、痛苦,对投降派的抨击,收复失地的决心成为了这一历史时期文学的主题。词风也随之而变,豪放词在苍凉悲沉中愈显雄壮慷慨,婉约词在凄恻中意境更沉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北宋词发展的概况。北宋词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正确答案: 1、宋初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时期形式上以令词为主风格多婉约绮丽
    2、以柳永为代表的时期慢词开始发展词的题材也有所开拓
    3、以苏轼为代表的时期词的题材进一步开拓并于婉约词外另立豪放一宗
    4、以周邦彦为代表的时期讲求词的音乐格律词风典雅工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北宋词创作的概况?


    正确答案: 北宋的词,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宋初令词为主的时期,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词的体制和题材,与《花间集》相近;词风清丽闲雅,不出南唐巢臼。第二个时期是以柳永为代表的时期,柳永是词史上全力作词的第一人。第三个时期以苏轼词为代表。苏轼在革新词体、开创词风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第四个时期是以周邦彦为代表。周邦彦精通音律,曾主管国家音乐机关——大晟府;他既工于持律,又善于创调,能自度曲。
    在南北宋之交,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词风清新婉丽,笔触细腻缠绵。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等。南渡后词风亦翕然一变,以国破家亡的大悲剧为背景,风格慷慨悲凉,沉郁凝重。代表作《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落日熔金)等。

  • 第14题:

    简述北宋词的分期。


    正确答案:初期有词人晏殊、欧阳修等;中期是北宋词的创造时期,有大词人柳永、苏轼、秦观等;后期是北宋词的总结期,出现集大成的词人周邦彦。

  • 第15题:

    简述北宋词发展概况。


    正确答案: 词是有宋一代最有特色的文体。就北宋词而言,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由宋初至仁宗天圣、庆历年间,是北宋词的初期,晏殊、欧阳修等人承续《花间》派和南唐词风而有所变化,晏殊开拓了宋词婉约派的正宗风格,欧阳修开宋词士大夫化之风气,他们在词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音调词格方面郡作出了重要贡献,是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宋代的重要人物。
    从仁宗天圣、景祜以后至哲宗,是北宋词的刨造时期,代表人物是柳永、苏轼和秦观等,柳永开刨了慢词体制,开拓了词的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法,对宋词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他“以诗为词”,是对词的一大解放,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体制,把词引上了正统诗文的道路。秦观词是宋代婉约词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转折。他们是推动宋词发展的关键人物。从哲宗末年至北宋亡,是北宋词的总结时期,出现了“集大成”的词人周邦彦,其典丽精工的词风已开南宋雅派词之先河。

  • 第16题:

    简述鲁迅的文学创作概况。


    正确答案:鲁迅从1907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至1936年10月19日逝世,笔耕_生,留下了大量著述,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等l6本杂文集和书信集《两地书》。此外,他还写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

  • 第17题:

    明代杂剧的创作概况?


    正确答案:明杂剧成就:傅惜华《明代杂剧全目》载有523种,可考者349种。明杂剧成就上不能和元杂剧并肩,下不能和明传奇抗衡。但在体式上比之元杂剧,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明杂剧发展:可分为前期、中后期。前期作家、作品数量虽多,但题材单调,成就甚微,多是宫廷派作家朱权,朱有燉的喜庆剧,道德距、神仙剧。明中叶后,杂剧内容和手法都有所创新。出现不少社会批判剧、伦理反思剧;体式短小精悍,多南北合套或纯为南杂剧。徐渭最富盛名。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北宋词的分期。

    正确答案: 初期有词人晏殊、欧阳修等;中期是北宋词的创造时期,有大词人柳永、苏轼、秦观等;后期是北宋词的总结期,出现集大成的词人周邦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论述宋词发展概况。

    正确答案: 北宋初期:
    ①晏殊、欧阳修。
    ②柳永。
    ③范仲淹。
    中期:
    ④晏几道。
    ⑤苏轼。
    后期:
    ⑥周邦彦。
    南宋:
    ⑦李清照。
    ⑧李纲、岳飞、胡铨、张元干、张孝祥。
    ⑨辛弃疾。
    ⑩陈亮、刘过、刘辰翁、文天祥。
    南宋中期以后,姜夔吴文英、史达祖、王沂孙、周密、张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贝克特创作概况

    正确答案: 处女作《婊子镜》、长篇《莫尔菲》、《瓦特》以及三部曲小说《马洛派》、《马隆纳之死》、《无名的人》,《等待戈多》的成功捧走诺贝尔文学奖自此转入戏剧,如《结局》、《啊!美好的日子!》。《等待戈多》是戏剧处女作及代表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鲁迅的文学创作概况。

    正确答案: 鲁迅从1907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至1936年10月19日逝世,笔耕_生,留下了大量著述,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等l6本杂文集和书信集《两地书》。此外,他还写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要说明这时期散文创作的概况。

    正确答案: 这时期散文创作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杂文和报告文学两个方面。杂文创作以孤岛时期的的杂文“鲁迅风”为代表;报告文学以抗战初期丘东平的创作和解放区周立波等人的创作为代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真正突破词的创作传统、为宋词发展“指出向上一路”的是著名的词人()。

    正确答案: 苏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张炎在《词源》中总结了南宋词的创作经验,提出的词论观点是()说。

    正确答案: 清空骚雅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