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述儿童观察图画的能力发展阶段。”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答案:
    解析:
    第一阶段:0~2岁左右,皮亚杰把这一阶段称为感知运动阶段。
    这个阶段的婴儿只能依靠感知和动作来适应外界环境。
    第二阶段:2~7岁,称为前运算阶段。在此阶段儿童发展了“象征功能”。即表象。也就是说,儿童开始运用心理表象来再现那些不在他眼前出现的人、物和事。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这阶段大约在7~11、12岁之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有一种内化了的或心理的动作组成。这种活动可以使儿童的逆转思维回到它的起点。因为这起点经常是与儿童看得见的实物联系在一起的,因而这些行动称之为具体运算。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这个阶段大约在11~15岁。表现为获得抽象思维能力和从可得到的信息得出结论。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本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其思维发展水平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

  • 第2题:

    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答案:
    解析:
    皮亚杰以主体适应环境的主导方式,即认知结构的性质为依据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个时期的儿童主要凭感知运动手段反映外界刺激,协调并适应外界环境,其智力活动处于感知运动水平。这个阶段的儿童形成了客体永久性,对自我和他人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2)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时期开始,儿童具有表象思维,有运用符号的能力。其智力活动处于表象水平,思维不可逆,自我中心,还未掌握守恒概念,泛灵论。(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N12岁),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能够摆脱知觉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稳定性,认识到守恒概念,对具体问题可以进行逻辑运算,思维具有可逆性。其智力活动处于获得概念稳定性,进入逻辑思维的阶段。守恒是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这个时期儿童的思维形式能够从具体内容中解放出来,能够提出假设,凭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解决抽象问题。其智力活动达到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 第3题:

    简述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观点。


    答案:
    解析:
    通过大量研究,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道德阶段到自律道德阶段的发展规律。 (1)前道德阶段——无规则阶段(5岁之前)儿童在5岁之前处于无道德规则阶段,社会规则对他们没有约束力。其行为受行为结果支配,他们只做规定的事情,因为他们想避免惩罚或得到奖励。这一阶段的儿童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才能对行为作出判断。(2)他律道德阶段(5-8岁)他律道德指学前及小学低年级儿童关心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他人设定的外在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认为规则是不可改变的,服从权威。(3)自律道德阶段(9-11岁)自律道德指较大儿童根据行为者的主观意图作为道德判断的基础,是由儿童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认为规则是可协商的。 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也是从认知的角度入手的,即他关注的是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特点。与他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一致的是,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前期,儿童对规则无法认知,在前运算阶段后期,儿童刻板地看待规则,不能对规则进行运算处理,而到了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儿童已能灵活地看待规则。

  • 第4题:

    起先儿童观察图画只能认识到个别对象,后来逐渐能观察到图画的整体内容,把握图画的主题,这说明的是儿童观察()。

    A目的性的加强

    B方法的形成

    C细致性的增加

    D概括性的提高


    D

  • 第5题:

    简述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发展阶段。
    1、启蒙阶段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
    2、依附阶段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中期。
    3、独立阶段20世纪中后期至今。

  • 第6题:

    简述学龄前期儿童观察的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 学龄前期儿童观察的有意性可以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3岁):不能接受所给予的观察任务,不随意性起主要作用;
    第二阶段(4~5岁):能接受任务,主动进行观察,但深刻性、坚持性差;
    第三阶段(4~5岁):接受观察任务后,开始能坚持一段时间,进行观察;
    第四阶段(6岁):接受任务后,能不断分解目标,能坚持较长时间,反复进行观察。

  • 第7题:

    要求幼儿看看“有些什么”,容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事物,而“在做什么”和“是什么事情”的指导语,可使儿童倾向于从()观察图画。


    正确答案:个别;整体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学龄前期儿童观察的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 学龄前期儿童观察的有意性可以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3岁):不能接受所给予的观察任务,不随意性起主要作用;
    第二阶段(4~5岁):能接受任务,主动进行观察,但深刻性、坚持性差;
    第三阶段(4~5岁):接受观察任务后,开始能坚持一段时间,进行观察;
    第四阶段(6岁):接受任务后,能不断分解目标,能坚持较长时间,反复进行观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科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科尔伯格通过研究,制定一分确定被试道德发展水平与阶段的量表,并通过“道德判断晤谈法”考察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将儿童的道德判断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道德观念纯粹是外在的。儿童为了免受处罚或获得个人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准则,或称前道德水平。主要包括两个阶段:惩罚和服从定向及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2)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少年为了得到赞赏和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父母、同伴、社会群体所确定的原则,规则已被内化,按规则行动被认为是正确的。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好孩子”定向及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
    (3)后习俗水平。又称原则水平,达到这一道德判断水平的人,其推理依据不限于对外在权威和准则的遵从,而是和人们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和普遍的道德原则。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社会契约定向及良心或原则定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儿童左右概念的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 (1)第一阶段(5—7岁)能比较固定地辨认自己的左右方位。
    (2)第二阶段(7—9岁)初步地、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
    (3)第三阶段(9—11岁)能比较灵活地、概括地掌握左右概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儿童观察图画的能力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 列举阶段(3—6岁)、描述对象阶段(7—14岁)、解释对象阶段(15岁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要求幼儿看看“有些什么”,容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事物,而“在做什么”和“是什么事情”的指导语,可使儿童倾向于从()观察图画。

    正确答案: 个别,整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俄罗斯学者巴尔坎的研究表明,要读懂儿童的绘画,可以关注儿童作画的顺序、画中大小、人物关系、细部处理和( )

    A.图画的结构
    B.图画的色彩
    C.图画的美感
    D.图画的风格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简述塞尔曼关于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模式。


    答案:
    解析:
    答案略

  • 第15题:

    起先儿童观察图画只能认识到个别对象,后来逐渐能观察到图画的整体内容,把握图画的主题,这说明儿童观察的(  )。

    A.目的性的加强
    B.方法的形成
    C.细致性的增加
    D.概括性的提高

    答案:D
    解析:
    起先儿童观察图画只能认识到个别对象,后来逐渐能观察到图画的整体内容,把握图画的主题,这说明的是儿童观察的概括性的提高,选择D选项。观察力是指一个人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感知能力。学前初期儿童观察时.常常不能把事物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考查,因而也不能发现各事物或事物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题干中出现的幼儿可以认识到整体内容,说明幼儿对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进行比较好的把握,因此可以对应选项选择出D选项,同时对幼儿观察特点这个知识点要重要把握,选择题常考点,同时出题的形式是比较灵活。

  • 第16题:

    简述科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主要内容。
    科尔伯格通过研究,制定一分确定被试道德发展水平与阶段的量表,并通过“道德判断晤谈法”考察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将儿童的道德判断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道德观念纯粹是外在的。儿童为了免受处罚或获得个人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准则,或称前道德水平。主要包括两个阶段:惩罚和服从定向及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2)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少年为了得到赞赏和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父母、同伴、社会群体所确定的原则,规则已被内化,按规则行动被认为是正确的。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好孩子”定向及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
    (3)后习俗水平。又称原则水平,达到这一道德判断水平的人,其推理依据不限于对外在权威和准则的遵从,而是和人们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和普遍的道德原则。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社会契约定向及良心或原则定向。

  • 第17题:

    世界第一个智力测验表的创始人比纳,在他编制的量表中,将儿童图画观察力的发展分为三级水平,幼儿处于().

    • A、描叙图画阶段
    • B、列举图画阶段
    • C、解释图画阶段
    • D、总体控制图画阶段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比纳认为儿童观察图画的能力经过了()()和()阶段。


    正确答案:列举阶段;描述对象阶段;解释对象

  • 第19题:

    培养学前儿童的观察能力,必须给学前儿童以具体的观察指导。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单选题
    起先儿童观察图画只能认识到个别对象,后来逐渐能观察到图画的整体内容,把握图画的主题,这说明的是儿童观察()。
    A

    目的性的加强

    B

    方法的形成

    C

    细致性的增加

    D

    概括性的提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此阶段的儿童能区分自己和客体,逐渐知道运动与效果的关系,开始认识客体的永存性、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客体间的相互关系,动作与动作之间开始逐渐协调。这个阶段只有动作活动,并开始协调感觉、知觉和动作间的活动,但还没有表象、思维和语言。这一阶段是儿童思维的萌芽。
    2)前运算阶段(2-6岁、7岁)。这阶段的主要是语言的出现,四位的表象性和直觉性,自我中心思想比较突出,还不能进行可塑性运算,因而不能形成守恒概念。对量的判断缺乏系统的传递性。
    3)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这个阶段的思维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只能把逻辑运算应用到具体的或观察所及的事物,只限于初步的逻辑思维。而且这些运算是零散的、孤立的,还不能把逻辑运算结合为各种可能的变换形式而成为一个完整的组合系统
    4)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此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出现了抽象的逻辑思维,即能够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实,朝着非直接感知或者是未来事物的方向发展。这个阶段不受具体事务内容的束缚,而是通过假设推理解答问题,或从前提出发,作出应有的结论。它的思维特点是把逻辑运算组合成各种系统,并根据可能的转换形式去解决脱离了当前具体事物的观察所提出的有关命题;或是根据掌握德资料,做因素分析,进行科学实验,从而发现规律。这个阶段的儿童可以有科学创见和理论创新的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以下的发展阶段:
    (1)自我感觉的发展阶段(1岁前)
    1岁前的儿童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别开,甚至不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逐渐地,儿童知道了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
    (2)自我认识的发展阶段(1~2岁)
    孩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的前提是要和妈妈分离。孩子很小的时候觉得自己和妈妈是同一个人,即“母子同一性”。随着孩子会叫“妈妈”,说明孩子已经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儿童对自己的认识更重要的方面是对自己形象的认识。15个月以后的孩子已经明确地认出了自己。15个月的婴儿已经开始知道自己长什么样了。
    (3)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2~3岁)
    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儿童在2~3岁的时候,掌握代名词“我”,是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的标志。孩子逐渐会较准确地使用“我”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这时可以说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了。
    (4)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阶段(3岁以后)
    2~3岁时,在孩子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的基础上,逐渐开始了对自己的评价,但这种评价是非常简单的。进入幼儿期后,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已开始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 1、启蒙阶段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
    2、依附阶段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中期。
    3、独立阶段20世纪中后期至今。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