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儿童情绪的发展大致呈现这样的趋势:
(1)从情绪表现的形式看,是从外显到内隐,即从明显的、外露的向不明显的、内含的情绪表现发展。
(2)从情绪控制的能力看,是从冲动的到自制的,即从毫无控制地表现到有一定的能力控制情绪的表现。
(3)从情绪引起的动因看,是从直接到间接,具体到抽象。
(4)从情绪表达的内容看,是从生理需要到社会性需要。良好的情绪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个体适应现代复杂的人我关系的社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更多“儿童情绪的发展大致呈现什么趋势?”相关问题
  • 第1题:

    学前儿童情绪自我调节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 第2题:

    儿童情绪发展的大致趋势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社会化
    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成分不断增加
    2)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3)表情的社会化
    (二)丰富化和深刻化
    丰富化: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
    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深刻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
    (三)自我调节化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 第3题:

    研究认为儿童的()成见发展呈现()趋势。


    正确答案:性别角色;U

  • 第4题:

    学习障碍儿童干预训练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从单一技术干预到()干预。


    正确答案:综合

  • 第5题:

    简述儿童情绪发展的趋势。


    正确答案: 1)从情绪表现的形式来看,是从外显到内隐。
    2)从情绪控制能力来看,是从冲动的到自制的。
    3)从情绪引起的动因看,是从直接到间接,具体到抽象。
    4)从情绪表达的内容来看是从生物需要到社会性需要。

  • 第6题:

    消费品市场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1)消费投资结构的变化趋势:消费者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后,向享受、舒适、品味的方向发展。
    (2)消费方式的变化趋势:消费方式上将追求省时、方便、安全与舒适。
    (3)消费品的变化趋势:消费品的变化呈现多样化、多能化、微型化、绿色化、健美化与舒适化倾向。
    (4)高新技术成果将广泛引入消费品市场。

  • 第7题: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从思维方式的变化来看,从直觉行动性思维,到具体形象性思维,再过渡为抽象逻辑性思维;
    ②从思维工具的变化来看,从主要借助于感知和动作,到主要借助于表象,再过渡到借助于概念;
    ③从思维反映的内容来说,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映未来事物。

  • 第8题:

    问答题
    学前儿童情绪自我调节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举例说明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正确答案: 幼儿情绪情感过程越来越分化、丰富化;情绪体验的深刻化;情绪变化具有情境性逐渐发展为稳定化;及更加自控化和社会化。
    (一)关注幼儿情绪的原因在日常的教育中人们往往比较注意体魄的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在幼儿时期我们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因为:
    (1)现代社会的呼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家庭结构与养育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致使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尤其是随着我国的独身子女的增多,许多独身子女表现出自私、自负、任性、脾气暴躁、感情脆弱、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差等不良个性特征,这些将可能成为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和成长路上的大敌。
    (2)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幼儿健康教育是终身健康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幼儿园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健康教育与幼儿素质教育关系密切,幼儿素质教育为幼儿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而要实践幼儿素质教育的理念,必须重视将幼儿身心素质的提高作为根本目的的幼儿健康教育,否则必将影响幼儿素质教育预期目标的实现。因此,幼儿健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从保育和教育的立场出发,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塑造及指导,对儿童健全的个性,促进儿童体、智、德、美等几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心理健康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因此,在幼儿阶段就应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维护和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为一个人心理的终生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关注幼儿情绪方法和途径
    (1)改变、更新教师观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研究表明,人类的智力2岁时发展到20%,4岁时发展到50%,8岁时发展到80%,12岁时发展到90%,到17岁时才慢慢开始成熟。专家们发现,儿童智慧的发展以2-4岁最为重要,积极的情绪对孩子认知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许多专家也认为,情绪和认知是贯彻相联系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儿童的情绪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变化和发展。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在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前儿童教育不单单是需要一个好的生活照料者,更需要一个充满爱心、提供智慧、细心观察的教育者。所以我们要改变、更新教师观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2)为幼儿提供一个情绪表白、发泄、交流的平台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情绪问题,我在我班设立了一个心情角,专为幼儿在幼儿园里舒缓自我情绪、调节自己情绪。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儿童情绪发展的趋势。

    正确答案: 1)从情绪表现的形式来看,是从外显到内隐。
    2)从情绪控制能力来看,是从冲动的到自制的。
    3)从情绪引起的动因看,是从直接到间接,具体到抽象。
    4)从情绪表达的内容来看是从生物需要到社会性需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什么新趋势?

    正确答案: ⑴新时代教育心理学所面临的挑战:
    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教育心理学为其提供新的学习和教学理论基础。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教育心理学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②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学教理论产生了巨大冲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系统正在发生变革,多媒体网络环境将成为21世纪学习的主要环境,这一新的教学传媒环境给学习和教学提供了许多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潜在优越性和广阔的前景,使得传统学习和教学理论所隐含的某些假设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⑵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
    ①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②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
    ③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④研究社会性环境的影响
    ⑤研究情景性环境的影响
    ⑥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
    ⑦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
    ⑧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当前信息检索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信息检索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1)多样化,多样化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可检索信息形态多样化。
    第二,检索向多国别、多语种发展。
    第三,检索工具和服务的多样化。
    (2)智能化和个性化,智能化是信息检索发展的重要方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智能检索可以是基于自然语言的检索形式。
    第二,智能化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是个性化信息服务,信息推拉技术的出现加快了信息服务职能化进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举例说明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趋势。
    (1)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在:
    ①情绪的社会化。
    ②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③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2)举例分析以上各点。

  • 第14题:

    当前信息检索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信息检索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1)多样化,多样化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可检索信息形态多样化。
    第二,检索向多国别、多语种发展。
    第三,检索工具和服务的多样化。
    (2)智能化和个性化,智能化是信息检索发展的重要方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智能检索可以是基于自然语言的检索形式。
    第二,智能化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是个性化信息服务,信息推拉技术的出现加快了信息服务职能化进程。

  • 第15题: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什么新趋势?


    正确答案: ⑴新时代教育心理学所面临的挑战:
    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教育心理学为其提供新的学习和教学理论基础。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教育心理学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②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学教理论产生了巨大冲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系统正在发生变革,多媒体网络环境将成为21世纪学习的主要环境,这一新的教学传媒环境给学习和教学提供了许多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潜在优越性和广阔的前景,使得传统学习和教学理论所隐含的某些假设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⑵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
    ①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②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
    ③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④研究社会性环境的影响
    ⑤研究情景性环境的影响
    ⑥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
    ⑦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
    ⑧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 第16题:

    举例说明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正确答案:幼儿情绪情感过程越来越分化、丰富化;情绪体验的深刻化;情绪变化具有情境性逐渐发展为稳定化;及更加自控化和社会化。
    (一)关注幼儿情绪的原因在日常的教育中人们往往比较注意体魄的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在幼儿时期我们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因为:
    (1)现代社会的呼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家庭结构与养育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致使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尤其是随着我国的独身子女的增多,许多独身子女表现出自私、自负、任性、脾气暴躁、感情脆弱、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差等不良个性特征,这些将可能成为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和成长路上的大敌。
    (2)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幼儿健康教育是终身健康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幼儿园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健康教育与幼儿素质教育关系密切,幼儿素质教育为幼儿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而要实践幼儿素质教育的理念,必须重视将幼儿身心素质的提高作为根本目的的幼儿健康教育,否则必将影响幼儿素质教育预期目标的实现。因此,幼儿健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从保育和教育的立场出发,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塑造及指导,对儿童健全的个性,促进儿童体、智、德、美等几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心理健康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因此,在幼儿阶段就应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维护和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为一个人心理的终生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关注幼儿情绪方法和途径
    (1)改变、更新教师观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研究表明,人类的智力2岁时发展到20%,4岁时发展到50%,8岁时发展到80%,12岁时发展到90%,到17岁时才慢慢开始成熟。专家们发现,儿童智慧的发展以2-4岁最为重要,积极的情绪对孩子认知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许多专家也认为,情绪和认知是贯彻相联系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儿童的情绪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变化和发展。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在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前儿童教育不单单是需要一个好的生活照料者,更需要一个充满爱心、提供智慧、细心观察的教育者。所以我们要改变、更新教师观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2)为幼儿提供一个情绪表白、发泄、交流的平台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情绪问题,我在我班设立了一个心情角,专为幼儿在幼儿园里舒缓自我情绪、调节自己情绪。

  • 第17题:

    若时间数列的二次逐期增减量大致相等,根据现象发展呈现的趋势特征,应该拟合指数曲线方程。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岁以上的儿童一般能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音。3-4岁以前儿童的语音发展呈现扩展的趋势,之后,趋势逐渐趋向()。


    正确答案:4;收缩

  • 第19题:

    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从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
    (2)从冲动性向思考性方向发展;
    (3)从笼统的、未分化的向精细的方向发展;
    (4)整体与部分从分离到统一。

  • 第20题:

    问答题
    请论述学前儿童对事物的理解的趋势。  相关试题:学前儿童理解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正确答案: 儿童思维的发展表现为理解的发展。理解是指懂得了事物的本质。理解是逻辑思维的基本环节。儿童对事物的理解有以下发展趋势:
    (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从儿童对图画和对故事的理解中,都可以看到这种发展趋势。儿童对图画的理解,起先只理解图画中最突出的个别人物,然后理解人物形象的姿势和位置,再后理解主要人物或物体之间的关系。儿童理解故事发展的过程是:先理解个别的语词,根据语词的信号使其相应的具体表象活跃起来;然后理解整个句子,掌握思想内容;最后,建立思想与思想之间的联系。
    (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发展到开始依靠语词的理解
    幼儿初期常常依靠具体形象甚至是实际行动来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言语的发展,儿童逐渐可以不依靠图画而单纯依靠词的说明来理解事物。但是,语词说明必须是能够在儿童头脑中引起生动形象的。儿童在理解较困难的材料时,仍然需要图画辅助。
    (3)从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
    幼儿初期往往只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难以理解事物的内部联系。
    (4)从情绪性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
    儿童对事物的情感态度,常常影响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这种影响在4岁前儿童中尤为突出。因此,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常常是不客观的。较大的儿童开始能够根据事物的客观逻辑来理解。
    (5)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常常是固定的或极端的,一开始并不能理解事物的中间状态或相对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才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儿童情绪的发展大致呈现什么趋势?

    正确答案: 儿童情绪的发展大致呈现这样的趋势:
    (1)从情绪表现的形式看,是从外显到内隐,即从明显的、外露的向不明显的、内含的情绪表现发展。
    (2)从情绪控制的能力看,是从冲动的到自制的,即从毫无控制地表现到有一定的能力控制情绪的表现。
    (3)从情绪引起的动因看,是从直接到间接,具体到抽象。
    (4)从情绪表达的内容看,是从生理需要到社会性需要。良好的情绪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个体适应现代复杂的人我关系的社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研究认为儿童的()成见发展呈现()趋势。

    正确答案: 性别角色,U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儿童情绪发展的大致趋势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社会化
    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成分不断增加
    2)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3)表情的社会化
    (二)丰富化和深刻化
    丰富化: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
    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深刻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
    (三)自我调节化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