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我国南方某乡政府召开扩大会议商讨同外省Y县进行农业贸易往来事宜。刚上任的刘乡长希望通过大家的赞成和支持干一番事业,副乡长王某另有其它打算,对这一提案谨慎对待。 会议开始,主持人刘乡长鼓励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老李说:“自古以来Y县人狡猾,诡计多端,实在是不好惹……” 老杨说:“上次从报纸上看到,Y县人与外地人打了经济官司,从这件事上足可以看出这桩买卖太难做,弄不好落个血本无归……所以我坚决反对” 小王伸了伸懒腰,满不在乎地说:“我不了解这方面的事,……我随大流……” 副乡长王某:“这件事还须做进一步的调

题目

我国南方某乡政府召开扩大会议商讨同外省Y县进行农业贸易往来事宜。刚上任的刘乡长希望通过大家的赞成和支持干一番事业,副乡长王某另有其它打算,对这一提案谨慎对待。 会议开始,主持人刘乡长鼓励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老李说:“自古以来Y县人狡猾,诡计多端,实在是不好惹……” 老杨说:“上次从报纸上看到,Y县人与外地人打了经济官司,从这件事上足可以看出这桩买卖太难做,弄不好落个血本无归……所以我坚决反对” 小王伸了伸懒腰,满不在乎地说:“我不了解这方面的事,……我随大流……” 副乡长王某:“这件事还须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 ………… 经过一段时间的七嘴八舌,刘乡长坐不住了,他看了看表说,对于大家的意见我们会进一步分析,然后再征求大家的意见做出具体安排,今天先到这儿吧,还有其他事情要办。于是大家在七嘴八舌中离开了会场。老李、老杨、小王三个人的话语分别反映了什么心理效应?


相似考题
更多“我国南方某乡政府召开扩大会议商讨同外省Y县进行农业贸易往来事宜。刚上任的刘乡长希望通过大家的赞成和支持干一番事业,副乡长王某另有其它打算,对这一提案谨慎对待。 会议开始,主持人刘乡长鼓励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老李说:“自古以来Y县人狡猾,诡计多端,实在是不好惹……” 老杨说:“上次从报纸上看到,Y县人与外地人打了经济官司,从这件事上足可以看出这桩买卖太难做,弄不好落个血本无归……所以我坚决反对” 小王伸了伸懒腰,满不在乎地说:“我不了解这方面的事,……我随大流……” 副乡长王某:“这件事还须做进一步的调”相关问题
  • 第1题:

    县统计局可以作出的处理决定是( )。

    A.对乡政府罚款

    B.对该副乡长作出警告

    C.责令乡政府改正上报的数据

    D.向监察机关提出给予副乡长处分的建议


    正确答案:CD
    根据《统计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乡政府应及时改正上报数据;依据第四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政府统计机构查处统计违法行为时。认为对有关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可以向有关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提出处分建议,故D项正确。

  • 第2题:

    王某与张某都在某市做药材生意,王某经常受到张某生意上打压,2011年10月,一价值30万元的 客户订单被张某抢走,王某愤恨不已。一日,王某约赵某(1997年10月生)、刘某(1995年6月生)一起喝 酒,王某对赵某、刘某说:“大哥受张某欺负,你们能否帮大哥出这口气,教训教训张某? ”赵某、刘某二人 说:“大哥的事就是我们的事。”王某说:“好!事成后,我给你们每人一万元。”于是王某带二人指认了张某。2011年11月3日晚,赵、刘二人尾随张某到家门口,用随身携带的棍棒、匕首向张某刺打,张某反 抗,抬腿踢向赵某,使得赵某的匕首刺向张某的大腿动脉血管,导致张某流血过多死亡。赵某回家后,十 分害怕,在家人的规劝下,就到当地的检察院自首。王某在被抓后,还主动交代了他在2010年5月曾盗 窃某单位财务室的5万元现金。
    王某构成何罪?( )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伤害罪
    C.职务侵占罪 D.故意伤害罪和盗窃罪


    答案:D
    解析:
    D [解析]按照《刑法》第29条的规定,王某构成教唆犯罪,应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另外, 因王某还有盗窃某单位财务室5万元现金的犯罪事实,应以故意伤害罪和盗窃罪数罪并罚。选项D正 确,选项B错误。王某不具有杀人的故意,不构成故意杀人罪。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 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选项C错误。

  • 第3题:

    王某与张某都在某市做药材生意,王某经常受到张某生意上打压,2011年10月,一价值30万元的 客户订单被张某抢走,王某愤恨不已。一日,王某约赵某(1997年10月生)、刘某(1995年6月生)一起喝 酒,王某对赵某、刘某说:“大哥受张某欺负,你们能否帮大哥出这口气,教训教训张某? ”赵某、刘某二人 说:“大哥的事就是我们的事。”王某说:“好!事成后,我给你们每人一万元。”于是王某带二人指认了张某。2011年11月3日晚,赵、刘二人尾随张某到家门口,用随身携带的棍棒、匕首向张某刺打,张某反 抗,抬腿踢向赵某,使得赵某的匕首刺向张某的大腿动脉血管,导致张某流血过多死亡。赵某回家后,十 分害怕,在家人的规劝下,就到当地的检察院自首。王某在被抓后,还主动交代了他在2010年5月曾盗 窃某单位财务室的5万元现金。
    王某具有的法定量刑情节为( )。
    A.可以从重处罚 B.应当从重处罚
    C.应当加重处罚 D.可以加重处罚


    答案:B
    解析:
    B [解析]《刑法》第29条第1款规定:“教唆他人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 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 第4题:

    村民王某与刘某二人在河边卖鸭蛋,忽然听到河对岸有人喊抓贼,同时看到黄某从河对岸涉水过来。王某随手拿起木棍向黄某打去,黄某内心害怕,就掏出1200元,表示只要不打自己就把偷来的钱给王刘二人。王某拿走1200元,并强行对黄某进行搜身,又搜出400元。黄某说这400元是自己的钱,但王刘二人置之不理。黄某躲起来后,河对岸追赶小偷的人问王刘二人是否看到有小偷,刘某谎称小偷已经朝某方向逃离。追赶的人走后,王刘二人放走了黄某,平分了1600元。
    对于王、刘二人对追赶黄某的人指错方向的行为的定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包庇罪
    B、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C、由于黄某的盗窃行为已结束,故王、刘二人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的帮助犯
    D、王、刘二人的行为不成立犯罪

    答案:A,B
    解析:
    王、刘二人向他人错指方向的行为不成立包庇罪。理由在于,包庇罪应限于向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的行为,而不能泛化,因此,D项是正确的,A项则是错误的。王、刘二人并非国家工作人员,也不成立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因此,B项是错误的。另外,由于黄某的盗窃行为已结束,王、刘二人已无法加入进来,因此也不成立盗窃罪的帮助犯,因此,C项是正确的。

  • 第5题:

    村民王某与刘某二人在河边卖鸭蛋,忽然听到河对岸有人喊抓贼,同时看到黄某从河对岸涉水过来。王某随手拿起木棍向黄某打去,黄某内心害怕,就掏出1200元,表示只要不打自己就把偷来的钱给王刘二人。王某拿走1200元,并强行对黄某进行搜身,又搜出400元。黄某说这400元是自己的钱,但王刘二人置之不理。黄某躲起来后,河对岸追赶小偷的人问王刘二人是否看到有小偷,刘某谎称小偷已经朝某方向逃离。追赶的人走后,王刘二人放走了黄某,平分了1600元。 对于王、刘二人对追赶黄某的人指错方向的行为的定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包庇罪
    B.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C.由于黄某的盗窃行为已结束,故王、刘二人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的帮助犯
    D.王、刘二人的行为不成立犯罪

    答案:A,B
    解析:
    王、刘二人向他人错指方向的行为不成立包庇罪。理由在于,包庇罪应限于向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的行为,而不能泛化,因此,D项是正确的,A项则是错误的。王、刘二人并非国家工作人员,也不成立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因此,B项是错误的。另外,由于黄某的盗窃行为已结束,王、刘二人已无法加入进来,因此也不成立盗窃罪的帮助犯,因此,C项是正确的。

  • 第6题:

    村民王某与刘某二人在河边卖鸭蛋,忽然听到河对岸有人喊抓贼,同时看到黄某从河对岸涉水过来。王某随手拿起木棍向黄某打去,黄某内心害怕,就掏出1200元,表示只要不打自己就把偷来的钱给王刘二人。王某拿走1200元,并强行对黄某进行搜身,又搜出400元。黄某说这400元是自己的钱,但王刘二人置之不理。黄某躲起来后,河对岸追赶小偷的人问王刘二人是否看到有小偷,刘某谎称小偷已经朝某方向逃离。追赶的人走后,王刘二人放走了黄某,平分了1600元。
    对于王、刘二人拿走黄某400元的行为的定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抢劫罪
    B、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敲诈勒索罪
    C、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非法搜查罪
    D、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招摇撞骗罪

    答案:A
    解析:
    王、刘二人通过胁迫的方式强行取走黄某400元的行为成立抢劫罪,因此A项是正确的。王、刘二人的行为已然达到压制黄某反抗的程度,不成立敲诈勒索罪,因此,B项是错误的。王、刘二人的行为不仅侵害了黄某的人身自由,而且侵害了黄某的财产,评价为非法搜查罪显然是不充分的,因此,C项是错误的。王、刘二人既未冒充国家工作人员,又未实施欺骗行为,不成立招摇撞骗罪,因此,D项是错误的。

  • 第7题:

    常年居住在Y省A县的王某早年丧妻,独自一人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养大成人。大儿子王甲居住在Y省B县,二儿子王乙居住在Y省C县,女儿王丙居住在W省D县。2000年以来,王某的日常生活费主要来自大儿子王甲每月给的800元生活费。2008年,由于物价上涨,王某要求二儿子王乙每月也给一些生活费,但王乙拒绝。王某将王乙告到法院,要求王乙每月支付给自己赡养费500元。根据上述事实,关于对本案享有管辖权的法院,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Y省A县法院
    • B、Y省B县法院
    • C、Y省C县法院
    • D、W省D县法院

    正确答案:A,B,C,D

  • 第8题:

    你和小王同时进入单位,一段时间后大家对小王意见很大,现在召开测评会议,要求你对小王的表现进行发言,有ABCDE五种选择,你会怎么说?A:只说优点不说缺点;B:随大流,大家怎么说我就怎么说;C://只说缺点;D://实话实说,怎么想的怎么说;E://先说优点,委婉的说缺点。


    正确答案: 一个单位就像一个家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家里的一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做事方式,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彼此,团结协作,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单位的凝聚力。而对于题目中处理的不同选项也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如果是A选项只是说优点不说缺点的话,从眼前看似乎可以保持一种和谐的场面,但是是不利于同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不利于单位各项工作的协调和高效完成;如果是只选B选项也是会陷入一种不负责的状态,对单位、同事以及其他问题的漠不关心,降低了团队的凝聚力;选项C只说缺点也势必会影响到同事的自我认知,面对这样的评价难以接受,进而降低积极性和自信,不利于同事改正不足提升自身,甚至会造成同事的误解,觉得我不够客观;而选项D实话实说,想什么说什么看上去是一个人的真诚体现,而实际上由于说话的方式不符合情境,未必能够达到这种测评的目的,甚至会影响同事间的和睦关系。综合考虑和慎重思考,我会选择E这种表达方式,因为E选项能够真诚的表达客观评价,同时方式和方法的有效,相对来说会取得较好的效果。除此之外E选项还能带来一些较好的启发。
    第一、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小王作为我们的同事,我们应该保持内部团结,互相尊重谅解,我们不能听到别人的议论就对一个人妄加评论,更不能随声附和,而是应该了解事实真相,及时化解问题。
    第二,陈毅元帅曾经说过“革命队伍,无一人不可用”,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点,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小王的长处,但对于小王存在的问题,我们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一味抨击,而是要尽力帮助小王改正缺点。小王业务素质不高,工作能力差,就更需要有经验有能力的同事来帮助他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我们平时也应该加强和小王的沟通和交流,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小王的做事方法和态度,以便更好的形成工作上的默契,对于小王的优势给予充分肯定,对于小王的不足,鼓励其改正,相信这样他一定能做好。只有团队团结,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第四,年底测评,既是对上一年度的工作总结,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检验过程,所以,会上我既会肯定小王的优点,也会委婉的指出小王存在的一些不足,同时给予改正的意见。既保证让小王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也顾全好小王的在同事面前的尊严。
    综上,我觉得以后在工作、生活中要深刻认识到各种事情的处理情境,既要懂得坚持原则,更要讲究方式方法的灵活,只有做到了顾全大局,切实为单位和同事换位思考,我相信我能够很好的完成这个岗位职责。

  • 第9题:

    刘山、刘河和刘江系兄弟,其父母早亡,刘河和刘江随长兄刘山一家共同生活。刘河、刘江和刘山一家在A县某村分得房屋9间。5年后,刘河和刘江一同到外省B县工作。2011年,刘山夫妻先后去世。同年,居住在C县的刘山之子刘云将9间房屋卖给生意上的朋友、家住D县的王某,王某对刘云如何获得9间房屋一事并不知情。不久,刘江得知此事,遂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他对房屋的所有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如果王某应当参加诉讼,则他在本案诉讼中处于何种诉讼地位?()

    • A、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 B、证人
    • C、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 D、共同被告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问答题
    我国南方某乡政府召开扩大会议商讨同外省Y县进行农业贸易往来事宜。刚上任的刘乡长希望通过大家的赞成和支持干一番事业,副乡长王某另有其它打算,对这一提案谨慎对待。 会议开始,主持人刘乡长鼓励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老李说:“自古以来Y县人狡猾,诡计多端,实在是不好惹……” 老杨说:“上次从报纸上看到,Y县人与外地人打了经济官司,从这件事上足可以看出这桩买卖太难做,弄不好落个血本无归……所以我坚决反对” 小王伸了伸懒腰,满不在乎地说:“我不了解这方面的事,……我随大流……” 副乡长王某:“这件事还须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 ………… 经过一段时间的七嘴八舌,刘乡长坐不住了,他看了看表说,对于大家的意见我们会进一步分析,然后再征求大家的意见做出具体安排,今天先到这儿吧,还有其他事情要办。于是大家在七嘴八舌中离开了会场。刘乡长终止会议的做法又反映了哪种心理效应?

    正确答案: 刘乡长的做法反映了黄灯效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我国南方某乡政府召开扩大会议商讨同外省Y县进行农业贸易往来事宜。刚上任的刘乡长希望通过大家的赞成和支持干一番事业,副乡长王某另有其它打算,对这一提案谨慎对待。 会议开始,主持人刘乡长鼓励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老李说:“自古以来Y县人狡猾,诡计多端,实在是不好惹……” 老杨说:“上次从报纸上看到,Y县人与外地人打了经济官司,从这件事上足可以看出这桩买卖太难做,弄不好落个血本无归……所以我坚决反对” 小王伸了伸懒腰,满不在乎地说:“我不了解这方面的事,……我随大流……” 副乡长王某:“这件事还须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 ………… 经过一段时间的七嘴八舌,刘乡长坐不住了,他看了看表说,对于大家的意见我们会进一步分析,然后再征求大家的意见做出具体安排,今天先到这儿吧,还有其他事情要办。于是大家在七嘴八舌中离开了会场。老李、老杨、小王三个人的话语分别反映了什么心理效应?

    正确答案: 老李、老杨、小王三个人的话语分别反映了定型效应、光环效应、从众效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王某打算实施故意伤害行为,到好友刘某家去借猎枪,刘某问王某借枪干什么,王某笑着说:“去抢银行。”刘某笑着捶了王某一拳,将枪借给了王某,并嘱咐他小心使用。后王某持枪将人打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王某和刘某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共同犯罪

    B

    王某单独成立故意伤害罪

    C

    刘某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D

    刘某构成抢劫罪(未遂)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英语六级考试结束后,关于王刚、刘超二人是否能通过考试,宿舍同学有如下讨论:
    王刚说:或者我能通过,或者刘超能通过,或者我和刘超都通过。
    李强说:王刚一定能通过。
    杨帆说:刘超能通过。
    赵进说:王刚可能没有通过。
    考试成绩出来后,证明四人的话有两人说的是真的,两人说的是假的。
    根据以上陈述,可推出以下哪项?()

    A.王刚、刘超都通过了
    B.王刚、刘超都没通过
    C.王刚通过了,刘超没通过
    D.刘超通过了,王刚没通过

    答案:C
    解析:
    李强和赵进的话互为矛盾命题,必有一真一假。则由题干条件可知,杨帆和王刚的话也必有一真一假。而若杨帆的话为真,则王刚的话也为真,与题意不符,则杨帆的话为假,王刚的话为真,即刘超没通过,而王刚通过了,故本题选C。

  • 第14题:

    王某与张某都在某市做药材生意,王某经常受到张某生意上打压,2011年10月,一价值30万元的 客户订单被张某抢走,王某愤恨不已。一日,王某约赵某(1997年10月生)、刘某(1995年6月生)一起喝 酒,王某对赵某、刘某说:“大哥受张某欺负,你们能否帮大哥出这口气,教训教训张某? ”赵某、刘某二人 说:“大哥的事就是我们的事。”王某说:“好!事成后,我给你们每人一万元。”于是王某带二人指认了张某。2011年11月3日晚,赵、刘二人尾随张某到家门口,用随身携带的棍棒、匕首向张某刺打,张某反 抗,抬腿踢向赵某,使得赵某的匕首刺向张某的大腿动脉血管,导致张某流血过多死亡。赵某回家后,十 分害怕,在家人的规劝下,就到当地的检察院自首。王某在被抓后,还主动交代了他在2010年5月曾盗 窃某单位财务室的5万元现金。
    赵某和刘某应如何定罪?( )
    A.均构成故意伤害罪
    B.刘某构成故意杀人罪,赵某不负刑事责任
    C.刘某构成故意伤害罪,赵某不构成犯罪
    D.均构成故意杀人罪


    答案:A
    解析:
    A [解析]《刑法》第17条第1、2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 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 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赵某和刘某构成共同犯罪,且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后果,均应以故意伤害罪 定罪处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 第15题:

    王某与张某都在某市做药材生意,王某经常受到张某生意上打压,2011年10月,一价值30万元的 客户订单被张某抢走,王某愤恨不已。一日,王某约赵某(1997年10月生)、刘某(1995年6月生)一起喝 酒,王某对赵某、刘某说:“大哥受张某欺负,你们能否帮大哥出这口气,教训教训张某? ”赵某、刘某二人 说:“大哥的事就是我们的事。”王某说:“好!事成后,我给你们每人一万元。”于是王某带二人指认了张某。2011年11月3日晚,赵、刘二人尾随张某到家门口,用随身携带的棍棒、匕首向张某刺打,张某反 抗,抬腿踢向赵某,使得赵某的匕首刺向张某的大腿动脉血管,导致张某流血过多死亡。赵某回家后,十 分害怕,在家人的规劝下,就到当地的检察院自首。王某在被抓后,还主动交代了他在2010年5月曾盗 窃某单位财务室的5万元现金。
    对于赵某和刘某的刑罚,法院的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对二人减轻处罚 B.均不予适用死刑
    C.对刘某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D.对二人从轻处罚


    答案:C
    解析:
    C [解析]《刑法》第17条第3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 轻处罚。”故选项A、D正确。该法第49条第1款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 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此处的不适用死刑是指既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不适用死刑缓期2年执行。 故选项C错误,选项B正确。

  • 第16题:

    村民王某与刘某二人在河边卖鸭蛋,忽然听到河对岸有人喊抓贼,同时看到黄某从河对岸涉水过来。王某随手拿起木棍向黄某打去,黄某内心害怕,就掏出1200元,表示只要不打自己就把偷来的钱给王刘二人。王某拿走1200元,并强行对黄某进行搜身,又搜出400元。黄某说这400元是自己的钱,但王刘二人置之不理。黄某躲起来后,河对岸追赶小偷的人问王刘二人是否看到有小偷,刘某谎称小偷已经朝某方向逃离。追赶的人走后,王刘二人放走了黄某,平分了1600元。 对于王、刘二人拿走黄某400元的行为的定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抢劫罪
    B.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敲诈勒索罪
    C.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非法搜查罪
    D.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招摇撞骗罪

    答案:A
    解析:
    王、刘二人通过胁迫的方式强行取走黄某400元的行为成立抢劫罪,因此A项是正确的。王、刘二人的行为已然达到压制黄某反抗的程度,不成立敲诈勒索罪,因此,B项是错误的。王、刘二人的行为不仅侵害了黄某的人身自由,而且侵害了黄某的财产,评价为非法搜查罪显然是不充分的,因此,C项是错误的。王、刘二人既未冒充国家工作人员,又未实施欺骗行为,不成立招摇撞骗罪,因此,D项是错误的。

  • 第17题:

    村民王某与刘某二人在河边卖鸭蛋,忽然听到河对岸有人喊抓贼,同时看到黄某从河对岸涉水过来。王某随手拿起木棍向黄某打去,黄某内心害怕,就掏出1200元,表示只要不打自己就把偷来的钱给王刘二人。王某拿走1200元,并强行对黄某进行搜身,又搜出400元。黄某说这400元是自己的钱,但王刘二人置之不理。黄某躲起来后,河对岸追赶小偷的人问王刘二人是否看到有小偷,刘某谎称小偷已经朝某方向逃离。追赶的人走后,王刘二人放走了黄某,平分了1600元。 对于王、刘二人拿走黄某1200元的行为的定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由于1200元是黄某主动给的,因此王、刘二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B.由于黄某的盗窃行为在先,因此,王、刘二人将其赃款截获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的行为
    C.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抢劫罪
    D.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罪

    答案:D
    解析:
    王、刘二人明知黄某的1200元是盗窃所得而予以收受,其行为成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罪。因此,D项是正确的。王、刘二人并未实施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劫取财物,不成立抢劫罪,因此,C项是错误的。与此同时,认为二人的行为不成立犯罪的A、B两项也是错误的。

  • 第18题:

    陈华、刘刚、王明三人中,星期日只有一个人在家做作业,陈华说:“我在家做作业”,刘刚说:“我没在家做作业”,王明说:“陈华没有在家做作业”,如果这三句话,只有一句话是真的,那么说真话的是( ):
    A.无法判断 B.王明
    C.刘刚 D.陈华


    答案:B
    解析:
    陈华与王明的话矛盾,必有一真一假,由“只有一句是真的”可知刘刚说假话,进而推出刘刚在家做作业.因为只有一人在家做作业,故陈华没在家做作业,王明说真话,陈华说假话.故答案选B.

  • 第19题:

    某县某乡长长期拖欠教师工资,大大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现有部分教职工来县集体上访,要求解决拖欠的工资,如果领导安排你去处理这件事,你打算怎样做?


    正确答案: 搞好接待,稳定情绪;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提出解决方案;指出集访不对;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 第20题:

    刘某、关某、张某、朱某和赵某是甲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某次召开董事会会议决议为股东王某提供保证事宜,刘某、关某和张某表示同意,朱某明确表示反对,赵某弃权,会议召开情况被详细记载于会议记录,王某还款前逃匿,甲公司承担保证责任,遭受严重损失,应对甲公司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 A、刘某等5人
    • B、刘某、关某、张某和赵某
    • C、刘某
    • D、5人均不承担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刘山、刘河和刘江系兄弟,其父母早亡,刘河和刘江随长兄刘山一家共同生活。刘河、刘江和刘山一家在A县某村分得房屋9间。5年后,刘河和刘江一同到外省B县工作。2011年,刘山夫妻先后去世。同年,居住在C县的刘山之子刘云将9间房屋卖给生意上的朋友、家住D县的王某,王某对刘云如何获得9间房屋一事并不知情。不久,刘江得知此事,遂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他对房屋的所有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本案被告是:()

    • A、刘云
    • B、王某
    • C、刘江
    • D、刘河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单选题
    王某与张某都在某市做药材生意,王某经常受到张某生意上打压,2011年10月一价值30万元的客户订单被张某抢走,王某愤恨不已。一日,王某约赵某(1997年10月生)、刘某(1995年6月生)一起喝酒,王某对赵某、刘某说:“大哥受张某欺负,你们能否帮大哥出这口气,教训教训张某?”赵某、刘某二人说:“大哥的事就是我们的事。”王某说:“好!事成后,我给你们每人一万元。”于是王某带二人指认了张某。2011年11月3日晚,赵、刘二人尾随张某到家门口,用随身携带的棍棒、匕首向张某刺打,张某反抗,抬腿踢向赵某,使得赵某的匕首刺向张某的大腿动脉血管,导致张某流血过多死亡。赵某回家后,十分害怕,在家人的规劝下,就到当地的检察院自首。王某在被抓后,还主动交代了他在2010年5月曾盗窃某单位财务室的5万元现金。王某具有的法定量刑情节为(  )。
    A

    可以从重处罚

    B

    应当从重处罚

    C

    应当加重处罚

    D

    可以加重处罚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3题:

    不定项题
    刘山、刘河和刘江系兄弟,其父母早亡,刘河和刘江随长兄刘山一家共同生活,刘河、刘江和刘山一家在A县某村分得房屋9间。5年后,刘河和刘江一同到外省B县工作。2011年,刘山夫妇先后去世,同年居住在C县的刘山之子刘云将9间房屋卖给生意上的伙伴,家住在D县的王某,王某对刘云如何获得9间房屋一事并不知情。不久,刘江得知此事,遂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他对房屋的所有权,王某得知后依法参加应诉。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对此案有管辖权的法院有(    )。
    A

    A县人民法院

    B

    B县人民法院

    C

    C县人民法院

    D

    D县人民法院

    E

    由当事人之间协商确认管辖法院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24题:

    不定项题
    刘山、刘河和刘江系兄弟,其父母早亡,刘河和刘江随长兄刘山一家共同生活,刘河、刘江和刘山一家在A县某村分得房屋9间。5年后,刘河和刘江一同到外省B县工作。2011年,刘山夫妇先后去世,同年居住在C县的刘山之子刘云将9间房屋卖给生意上的伙伴,家住在D县的王某,王某对刘云如何获得9间房屋一事并不知情。不久,刘江得知此事,遂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他对房屋的所有权,王某得知后依法参加应诉。若王某应诉,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下列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有(    )。
    A

    按撤诉处理

    B

    缺席判决

    C

    延期审理

    D

    诉讼中止

    E

    诉讼终结


    正确答案: 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