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如何理解财政收支平衡?”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何理解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各预算收入及特点?


    正确答案: 一般预算收入是指各级政府财政组织的纳入预算管理的收入,是可以综合地安排用于政府的各项一般预算支出的收入。
    主要特点:是可以综合地安排用于政府的各项一般预算支出,税收收入是一般预算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例如,增值税收入、营业税收入、所得税收入等可以综合地安排用于政府的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等。
    基金预算收入也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是指各级政府财政组织和管理的具有专门用途的政府财政预算资金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应当按照规定收取,并按指定用途使用,不能随意移作他用。
    主要特点:是具有专门用途、主要用于政府的公共事务活动。例如,铁路建设基金收入专门用于铁路建设,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收入专门用于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事业建设费收入专门用于文化事业建设,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专门用于残疾人就业保障。基金预算收入的来源都是非税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是指各级政府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的国有资本收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应当按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的内容综合安排使用。
    主要特点:是综合地安排用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例如,国有独资企业按规定上缴的利润收入、国有资产股权转让获得的产权转让收入等,可以综合地安排运用于政府的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支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的来源也都是非税收入。

  • 第2题:

    简述如何理解财政平衡问题。


    正确答案: (1)财政平衡是财政收支对比的一种理想状态。
    财政收支对比的状态有三种:
    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
    二是支大于收有逆差
    三是收纸箱等。在
    这三种情况中,收纸箱等是平衡,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几乎不存在,因此在实践中只能追求一种基本平衡,即略有结余或略有赤字均应视为财政平衡。
    (2)财政平衡的全面理解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财政平衡不可以做绝对理解。
    第二、对财政平衡要有动态观点。
    第三、研究财政平衡要有全局观点。
    第四、财政收支平衡可以从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分别考察。
    第五、研究财政平衡要注意区别不同赤字概念。

  • 第3题:

    如何理解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及其内涵?


    正确答案:国际收支:
    (1)狭义的国际收支。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往来所发生的外汇收支的总和。
    狭义的国际收支有两个特征:
    第一、它是一定时期内外汇收支的总和,是以现金交易作为基础,不包括没有外汇收支的交易;
    第二,它是必须同其他国家立即结清的各种到期支付的差额,它只包括各种收支中必须立即结清和支付的那一部分款项,对于国际贸易和国际借贷中尚未到期,并不需要用现金结算的部分则不列入。
    (2)广义的国际收支。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它不仅包括商品,劳务和资本项目的收支,而且还包括海外军事开支,战争赔款,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以及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往来的收支。广义国际收支的内涵:国际收支反映的是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交易;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发生的经济往来,不管是有偿的还是无偿的,不管适应的是本国货币还是外国货币,也不管是实物形态还是货币形态,均应列入国际收支的范畴。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系统的记录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国际经济交易项目及其金额的一种统计报表,它综合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具体构成及其全貌。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复式记账法,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平衡项目。

  • 第4题:

    如何理解公共财政管理的地位?


    正确答案:(1)首先,公共财政管理是对公共资源进行直接管理,必然使其在政府管理中具有核心地位;
    (2)其次,在西方国家,公共财政的政治制度背景使公共财政管理成为国家生活的最重要舞台之一‘
    (3)第三,公共财政管理是一个变动性很大的领域,这使它较其他领域具有更多的活力;
    (4)第四,近三四十年来,公共财政管理的每一次变革都成为公共管理重大变革的先导。

  • 第5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财政政策?

    正确答案: 财政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政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宏观调控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活动、处理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和措施的总和。广义财政政策所规范的范围是整个财政活动领域,它体现政府财政活动的取向和行为规范。狭义的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目标,对财政收支总量和结构进行调整的准则和措施的总和。
    对财政政策的理解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政策主体:即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的机构,包括各级政府。
    (2)政策客体:即财政政策所要调节的对象。从微观层面看,调节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从宏观层面看,调节总需求的总量和结构,也可以运用合适的手段影响总供给的结构和水平。
    (3)财政政策的目标:即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过追求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
    (4)财政政策手段:即实现政策目标所需要的各种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公债等收入工具,以及财政投资、补贴等支出和预算政策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财政政策与财政预算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1)根据权衡性财政政策,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这样的财政为功能财政。
    预算赤字是政府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即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就会造成预算赤字。预算盈余是政府收入超过支出的余额。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增税和减少政府支出就会造成预算盈余。
    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有赤字,需要盈余就有盈余,而不应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妨碍政府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功能财政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实现和贯彻。
    (2)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使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而实现预算平衡。
    (3)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如果这种盈余为负值,就是充分就业预算赤字。其与实际的预算盈余差别就在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与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如果用t、G、TR分别表示税率、既定的政府购买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支出,用Y和Y*分别表示实际收入和潜在收入,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用BS*表示)和实际预算盈余(用BS表示)分别为BS*=tY*-G-TR和BS=tY-G-TR,两者的差额为BS*-BS=t(Y*-Y)。
    财政赤字是预算开支超过收入的结果。弥补赤字的途径有: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政府借债又可分为向中央银行借债(货币筹资),或向国内公众和外国举债(债务筹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

    公与私的分工

    B

    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

    C

    如何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D

    如何实现收入公平分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正确答案: 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这种收支对比关系不外是三种结果: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二是支大于收有逆差,即赤字;三是收支相等。对财政平衡不能做绝对的理解:
    (1)在实际生活中,略有结余应属基本平衡,略有赤字也应视为基本平衡,二者都是财政平衡的表现形式,因而财政平衡追求的目标是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
    (2)研究财政平衡要有动态平衡的观点,不能局限于静态平衡;
    (3)研究财政平衡还要有全局观点,不能就财政平衡论财政平衡;
    (4)财政收支平衡可以从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分别考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正确答案: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加税收和减少财政支出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
    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虽然这两项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仅靠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没有双方的配合,单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会大大减弱,这就要求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综合优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四种不同的搭配组合,政府究竟采用哪种取决于客观的经济环境,实际上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客观经济情况的判断。概括地说,“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单独使用“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判断财政收支平衡要全面理解,这主要包括()
    A

    静态和动态平衡

    B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平衡

    C

    真实与虚假平衡

    D

    财政信贷综合平衡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如何理解财政总预算会计中的“借入财政周转金”会计科目? 


    正确答案:借入财政周转金是指本级财政向上级财政借入的财政周转金。借入政周转金的业务与借出财政周转金的业务是相互相对应的,即当本级财政发生向上级财政借入财政周转金的业务时,上级财政即发生借出财政周转金的业务。

  • 第12题:

    如何理解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财政周转金收入?


    正确答案: 财政周转金收入是指财政周转金在周转过程中,财政部门按规定向财政周转金的使用单位收取的资金占用费,以及财政周转金在银行的存款利息收入。
    为核算财政周转金收入,财政总预算会计应设置“财政周转金收入”总账科目。财政总预算会计取得财政周转金收入时,借记“其他财政存款”科目,贷记该科目;年终结账将“财政周转金支出”科目借方余额转入该科目时,借记该科目,贷记“财政周转金支出”科目。该科目余额为当年财政周转金收支结余数,应全数转入“财政周转基金”科目,借记该科目,贷记“财政周转基金,科目。结账后,该科目无余额。该科目应分别利息收入和占用费收入设置两个明细账。

  • 第13题:

    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 A、公与私的分工
    • B、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
    • C、如何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 D、如何实现收入公平分配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如何理解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正确答案: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一般认为现代财政制度具有自动调节国民经济的功能;通货紧缩时,具有阻止经济进一步衰退的功能;通货膨胀时,具有抑制经济进一步扩张的功能。这种无需改变政府政策就能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自动变动,从而自动减少国民经济波动,稳定经济的机制被称为内在稳定器。主要体现在: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增减,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

  • 第15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及其内涵?

    正确答案: 国际收支:
    (1)狭义的国际收支。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往来所发生的外汇收支的总和。
    狭义的国际收支有两个特征:
    第一、它是一定时期内外汇收支的总和,是以现金交易作为基础,不包括没有外汇收支的交易;
    第二,它是必须同其他国家立即结清的各种到期支付的差额,它只包括各种收支中必须立即结清和支付的那一部分款项,对于国际贸易和国际借贷中尚未到期,并不需要用现金结算的部分则不列入。
    (2)广义的国际收支。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它不仅包括商品,劳务和资本项目的收支,而且还包括海外军事开支,战争赔款,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以及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往来的收支。广义国际收支的内涵:国际收支反映的是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交易;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发生的经济往来,不管是有偿的还是无偿的,不管适应的是本国货币还是外国货币,也不管是实物形态还是货币形态,均应列入国际收支的范畴。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系统的记录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国际经济交易项目及其金额的一种统计报表,它综合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具体构成及其全貌。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复式记账法,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平衡项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正确答案: 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一般认为现代财政制度具有自动调节国民经济的功能;通货紧缩时,具有阻止经济进一步衰退的功能;通货膨胀时,具有抑制经济进一步扩张的功能。这种无需改变政府政策就能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自动变动,从而自动减少国民经济波动,稳定经济的机制被称为内在稳定器。主要体现在: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增减,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

    正确答案: 财政赤字存在排挤效应,指政府通过赤字而扩大的政府投资会引起非政府投资的相应减少,即增加的政府投资挤出了非政府部门的部分投资。
    一般认为,在政府通过发行公债、运用债务收入来弥补财政赤字的时候,构成政府债务收入的资源实质上是民间可以用来进行投资的资源。在此情况下财政赤字排挤效应的发生,一方面是政府通过发行公债,将民间的这部分资源转为政府的债务收入,并用它来弥补政府的财政赤字,形成了对民间投资的直接“排挤”;另一方面,在整个经济运行的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条件下,政府的财政赤字支出实质上是增加了市场上对货币的需求量,凶而财政赤字支出的增加必然导致市场上利率水平的提高,相应地抑制了民间对资金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导致民间投资的减少。这就是通常所讲的,财政赤字支出往往容易通过利率的上升间接排挤民间投资的情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财政收支平衡?

    正确答案: (1)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按我国的统计口径,是指当年的收支对比而言。收支对比不外是三种结果: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二是支大于收有逆差,即赤字;三是收支相等。
    (2)对财政平衡不可以作绝对的理解。①在实际生活中,略有结余应属基本平衡,略有赤字也应视为基本平衡,二者都是财政平衡的表现形式,因而财政平衡追求的目标是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②研究财政平衡要有动态平衡的观点,不能局限于静态平衡。③研究财政平衡还要有全局观点,不能就财政平衡论财政平衡。④财政收支平衡可以从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分别考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财政总预算会计中的“借入财政周转金”会计科目?

    正确答案: 借入财政周转金是指本级财政向上级财政借入的财政周转金。借入政周转金的业务与借出财政周转金的业务是相互相对应的,即当本级财政发生向上级财政借入财政周转金的业务时,上级财政即发生借出财政周转金的业务。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