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中国人用筷子为助食具的历史已经有6000年之久,据《菽园杂记》等”相关问题
  • 第1题:

    就餐时使用筷子的忌讳有:吸吮筷子、( )

    A、用左手

    B、用筷子挑挑拣拣

    C、用筷子敲打碗碟

    D、用自己的筷子为客人夹菜


    答案:BCD

  • 第2题:

    筷子古名曰“箸”。《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有“纣为象箸,而箕子唏”之语。由此可见,筷子的历史似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商纣时期,据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关于箸之易名为筷,亦有成就。明陆容不得于其所撰《菽园杂记》卷一中有云:“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船家希望行船时安稳平顺,到码头捷足先登,亦在清理之中。“快”又大多以竹制成,就在“快”字头上添个“竹”字头,“筷”字乃成。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推导出:

    A.筷子是商纣时期发明的
    B.名词是“筷”这个称谓是在明代出现的
    C.筷子是从贵族阶层向劳动阶层普及的
    D.吴中是名词“筷”的发源地

    答案:D
    解析:
    根据文中明陆容《菽园杂记》中提到“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说明“筷”的发源地应该在吴中。因此选D

  • 第3题:

    中国饮食方式最具有代表性的助食具要算()

    • A、叉
    • B、勺
    • C、筷子
    • D、刀

    正确答案:C

  • 第4题:

    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秦汉时期筷子称之为()。

    • A、挟
    • B、箸
    • C、筋
    • D、筴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幼儿园出现痢疾患儿后,()应该煮沸消毒。

    • A、便盆 
    • B、食具 
    • C、衣物 
    • D、玩具

    正确答案:B

  • 第6题:

    “面条”是中国人最具代表性的主食品之一,考古发掘证实中国人吃面条已经有()的悠久历史了。

    • A、4000年左右
    • B、3000年以上
    • C、2200多年
    • D、1500年以上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单选题
    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秦汉时期筷子称之为()。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请根据下列材料设计一个中班的活动方案,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筷子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孩子们每天都能看到大人们用筷子吃饭。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园一般在中班开始让幼儿学习使用筷子吃饭。观察发现,中班的幼儿,大部分会使用筷子,有少数不会使用筷子,在会使用筷子的幼儿中,也有很多姿势是不对的。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中国人用筷子吃饭,这属于()。
    A

    交际文化

    B

    知识文化

    C

    语义文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中国人吃饭喜欢用筷子,而外国人不习惯,他们喜欢用刀叉。★外国人喜欢用筷子吃饭。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人类居住有文物可查的历史有()。
    A

    3000年之久

    B

    4000年之久

    C

    5000年之久

    D

    6000年之久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问: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
    A

    怎样使用筷子

    B

    使用筷子的礼仪

    C

    使用筷子的历史

    D

    筷子的由来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筷子古名日“箸”。《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有“纣为象箸,而箕子唏”之语。由此可见,筷子的历史似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商纣时期,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关于箸之易名为筷,亦有成就。明陆容不得于其所撰《菽园杂记》卷一中有云:“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船家希望行船时安稳平顺,到码头捷足先登,亦在情理之中。“快”,又大多以竹制成,就在“快”字头上添个“竹”字头,“筷”字乃成。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推导出( )。

    A.筷子是商纣时期发明的

    B.名词“筷”这个称谓是在明代出现的

    C.筷子是从贵族阶层向劳动阶层普及的

    D.吴中是名词“筷”的发源地


    正确答案:D
    根据《史记》的记载,筷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纣时期,但这并不意味着筷子就是商纣时期发明的,因此A项错误;“筷”这个称谓的由来也只是在明代的文字记载中有所介绍,但这并不等于说其出现的时期就是明代,因此B项错误;C项在文中没有提及,因此排除;文中指出吴中地区的行船俗讳,并由此发展,到后来“‘筷’字乃成”,因此吴中是名词“筷”的发源地,D项正确。故选D。

  • 第14题:

    每道題包含一个句子或一段话.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筷子古名曰“箸”。《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有“纣为象箸,而箕子唏”之语。由此可见,筷子的历史似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商纣时期,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关于箸之易名为筷,亦有成说。明陆容于其所撰《菽园杂技》卷一中有云:“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船家希望行船时安稳平顺,到码头捷足先登,亦在情理之中。“快”又大多以竹制成,就在“快”字头上添个“竹”字头,“筷”字乃成。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推导出()。
    A.筷子是商纣时期发明的
    B.名词“筷”这个称谓是在明代出现的
    C.筷子是从贵族阶层向劳动阶层普及的
    D.吴中是名词“筷”的发源地


    答案:D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来解。文中只说筷子的历史似乎可以追溯到商纣时期,由此不能推出筷子是商纣时期发明的,故A项错误。由文段只能得出明代的《菽园杂记》有关于名词“筷”的记录,而不能得出名词“筷”是在明代出现的。故B项错误。C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涉及筷子如何普及的相关内容.本题正确答案为D。

  • 第15题:

    ()是婴儿学用筷子的常见方法。

    • A、指导婴儿先学会拿第一根筷子,熟练后,用添加第二根筷子做练习
    • B、指导婴儿先学会拿笔,再开始学习使用筷子
    • C、指导婴儿用拇指、食指操纵筷子用餐
    • D、指导婴儿用拇、食、中指操纵第一根筷子,用中指和无名指控制第二根筷子。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中国人用筷子吃饭,这属于()。

    • A、交际文化
    • B、知识文化
    • C、语义文化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用筷子扒拉饭,舔筷子,用筷子夹来夹去,翻来翻去都是很不雅的行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筷子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用餐工具,同时具有夹、拨、挑、扒、撮、撕等多种功能,我国有史料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在中国人用筷子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A、传统思想的继承
    • B、传统文艺的继承
    • C、传统习俗的继承
    • D、传统建筑的继承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单选题
    稻、黍、稷、麦、菽均是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的农作物,其中的“菽”是指()。
    A

    叶菜类

    B

    薯类

    C

    豆类

    D

    高粱


    正确答案: C
    解析: 菽:读“shū”,豆类的总称。

  • 第20题:

    单选题
    ()是婴儿学用筷子的常见方法。
    A

    指导婴儿先学会拿第一根筷子,熟练后,用添加第二根筷子做练习

    B

    指导婴儿先学会拿笔,再开始学习使用筷子

    C

    指导婴儿用拇指、食指操纵筷子用餐

    D

    指导婴儿用拇、食、中指操纵第一根筷子,用中指和无名指控制第二根筷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筷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开始使用筷子。不过最初它并不叫筷子,而是叫箸或筴,筷子这个称呼是怎么出现的呢?据文献记载,中国东部江南一带的人认为箸和住的发音一样,在江边行船的人很忌讳停住,就取反意称箸为筷。到公元10世纪的宋朝,人们又在快字上加上了竹字头,因为筷子大都是用竹子做成的。于是,中国人发明的这件食具就有了现在大家知道的名字“筷子”。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筷子的:
    A

    得名过程

    B

    历史演变

    C

    文献记载

    D

    出现年代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据《两京杂记》载,司马相如曾曰:“赋家之心,____,总览人物。”

    正确答案: 包括宇宙
    解析:
    司马相如一方面强调了赋的审美表达的丰富性,强调辞采的华丽和音韵的和谐;另一方面强调赋的审美创作构思“得之于内”。

  • 第23题:

    单选题
    筷子是中国人发明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筷子虽小,但却巧妙地运用了物理学原理。使用筷子可以提高手臂关节和肌肉的协调性,使手指灵巧,还可以刺激神经,使头脑更聪明。
    A

    使用筷子有很多好处

    B

    一位物理学家发明了筷子

    C

    最早的筷子是用木头做的

    D

    中国人三千年前就会用筷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