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对《复性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作者是李翱B、是关于人性学说的论文C、认为“人之性皆恶”D、是融合儒道两家思想的产物”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儒家和法家的法律思想,表述不正确的包括()。

    A.儒家提倡“礼治”、“德治”、“人治”,排斥否定“法治”

    B.法家主张法治的人性论基础是认为人性是好利恶害的

    C.法家强调以严刑峻罚推行法治


    参考答案:A, C

  • 第2题:

    人本心理学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中性的,人性之恶是人的基本需要()引起的。

    • A、受挫
    • B、冲动
    • C、基本需要论
    • D、本能

    正确答案:A

  • 第3题:

    关于儒家和法家的法律思想,表述不正确的包括()。

    • A、儒家提倡“礼治”、“德治”、“人治”,排斥否定“法治”
    • B、法家主张法治的人性论基础是认为人性是好利恶害的
    • C、法家强调以严刑峻罚推行法治

    正确答案:A,C

  • 第4题:

    ()继承了孟子的学说,作《复性书》专门讨论性,认为性是纯善无恶的,但情分善恶,复性是要求人恢复到本性的善良上来。

    • A、刘禹锡
    • B、李翱
    • C、韩愈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关于儒家和法家的法律思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儒家继承和发展了西周的“礼治”、“德治”思想
    • B、法家主张法治的人性论基础是:人性是恶的
    • C、法家强调以严刑峻罚推行法治

    正确答案:B

  • 第6题:

    主张“性善情恶”,提出“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的新概念的是()

    • A、韩愈
    • B、李翱
    • C、程颐
    • D、陆九渊

    正确答案:B

  • 第7题:

    世硕最早提出人性()的思想,“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故世子作《养书》一篇”

    • A、善
    • B、有善有恶
    • C、恶
    • D、非善非恶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单选题
    ()继承了孟子的学说,作《复性书》专门讨论性,认为性是纯善无恶的,但情分善恶,复性是要求人恢复到本性的善良上来。
    A

    刘禹锡

    B

    李翱

    C

    韩愈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李翱是()文学家,著有《复性书》。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李翱是如何论述他的“灭情复性”说的?

    正确答案: 李翱不同意韩愈在性情一致基础上的性情三品说。他将“天命之谓性”与“人生而静,天之性也”联系起来,从“静”出发去思考天命之性的范畴,从而在儒家性论的发展史上走出了新的一步。
    在李翱这里,天命之性静而纯善,现实人情动则有善有恶。由于情之善乃性的自然延续,恶才体现了情独有的特点,所以李翱的性论通常又被概括为性善情恶,挽救的办法就是灭情而复性。
    李翱灭情复性说,是由动向静复归,由现实向先天复归。本性的清明,不会因后天情欲的干扰而损耗消失。在道德实践中,由动返静的关键在祛除欲望,欲望属于动的范畴。儒家的寡欲与佛教的禁欲在这里结合了起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李翱《复性书》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李翱同韩愈一样,以儒家思想排斥佛教。李翱首先发挥了《中庸》和孟子的性善说。
    2、其次,李翱提出情恶说,认为只有去情,才能复性,才能成圣。
    3、最后,李翱探讨了去情复性,成为“圣人”的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世硕最早提出人性()的思想,“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故世子作《养书》一篇”
    A

    B

    有善有恶

    C

    D

    非善非恶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认为宇宙是由混沌的、运动着的元气组成的唐代思想家是( )。

    A.李翱
    B.韩愈
    C.柳宗元
    D.刘禹锡

    答案:C
    解析:
    柳宗元曾作《天对》,以针对战国时期屈原所著之《天问》之形式,阐发自己之看法。他认为所有有关宇宙之起源创造的传说都是荒诞的谬论,宇宙其只不过是由混沌的、运动着的元气所构成,并没有造物者的主宰。从蒙昧混沌到天地形成,都是元气之作用,元气才是宇宙之本源。

  • 第14题:

    李翱是如何论述他的“灭情复性”说的?


    正确答案: 李翱不同意韩愈在性情一致基础上的性情三品说。他将“天命之谓性”与“人生而静,天之性也”联系起来,从“静”出发去思考天命之性的范畴,从而在儒家性论的发展史上走出了新的一步。
    在李翱这里,天命之性静而纯善,现实人情动则有善有恶。由于情之善乃性的自然延续,恶才体现了情独有的特点,所以李翱的性论通常又被概括为性善情恶,挽救的办法就是灭情而复性。
    李翱灭情复性说,是由动向静复归,由现实向先天复归。本性的清明,不会因后天情欲的干扰而损耗消失。在道德实践中,由动返静的关键在祛除欲望,欲望属于动的范畴。儒家的寡欲与佛教的禁欲在这里结合了起来。

  • 第15题:

    简述李翱《复性书》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李翱同韩愈一样,以儒家思想排斥佛教。李翱首先发挥了《中庸》和孟子的性善说。
    2、其次,李翱提出情恶说,认为只有去情,才能复性,才能成圣。
    3、最后,李翱探讨了去情复性,成为“圣人”的方法。

  • 第16题:

    胡适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据此可知()

    • A、韩非是儒道思想的集大成者
    • B、诸子以恢复西周统治为目标
    • C、诸子百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 D、诸子学说是他们谋生的手段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李翱是()文学家,著有《复性书》。

    • A、唐代
    • B、宋代
    • C、明代
    • D、清代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试析儒道两家的思想之不同。


    正确答案: (1)在儒家看来,天地是仁爱的化身。天抚育万物,春生夏长,成物以奉人,即是天爱人、爱物的具体体现。
    而在道家看来,天地乃道的化生物。道化生为天地,是自然而然、无有目的、无有用心的。天地万物因道而生,因道而生并不意味着道于物有什么特殊的作为,道之于物只是顺其自然而为之,只是“任其自生自成”。所以,道之作为即是无为。
    (2)虽然儒、道两家均言治乱,但其治乱之方有很大之不同。儒家提倡仁义,提倡“克己复礼”。道家则坚决主张无为,主张无为而治。
    虽然儒、道两家均言及“圣人”,但两家之“圣人”亦决然不同。儒家之所谓“圣人”,是不学而能、创法立范、彪炳千古之有德之人。而道家之所谓“圣人”,则是虚以为怀、无以为事、无以为名之得道之士。儒、道圣人观念之不同,既体现出其思想倾向之不同,也体现出其理想人格之不同。

  • 第19题:

    问答题
    试析儒道两家的思想之不同。

    正确答案: (1)在儒家看来,天地是仁爱的化身。天抚育万物,春生夏长,成物以奉人,即是天爱人、爱物的具体体现。
    而在道家看来,天地乃道的化生物。道化生为天地,是自然而然、无有目的、无有用心的。天地万物因道而生,因道而生并不意味着道于物有什么特殊的作为,道之于物只是顺其自然而为之,只是“任其自生自成”。所以,道之作为即是无为。
    (2)虽然儒、道两家均言治乱,但其治乱之方有很大之不同。儒家提倡仁义,提倡“克己复礼”。道家则坚决主张无为,主张无为而治。
    虽然儒、道两家均言及“圣人”,但两家之“圣人”亦决然不同。儒家之所谓“圣人”,是不学而能、创法立范、彪炳千古之有德之人。而道家之所谓“圣人”,则是虚以为怀、无以为事、无以为名之得道之士。儒、道圣人观念之不同,既体现出其思想倾向之不同,也体现出其理想人格之不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主张“性”只有一种,即纯善无恶之性的是(  )。
    A

    韩愈

    B

    李翱

    C

    僧肇

    D

    刘禹锡


    正确答案: B
    解析:
    李翱反对韩愈“性分善恶”的观点,主张“性”只有一种,即纯善无恶之性。李翱认为人的先天本性都是善的,无论是残暴如桀纣,还是圣明如尧舜,他们在本性上并无丝毫不同。他们的行为之所以表现出如此大的差距,原因不在于“性”的差别,而在于“情”的迥异。“情”是“性”之动,性情相依,不可缺一。无“性”,则“情”没有产生的根基;无“情”,则“性”无法得到表现。与“性”的纯善不同,“情”是有善有不善的。人的行为表现是“性”与“情”交相作用的结果。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情绪都是情发动时的表现。当七情合乎中道时,其“情”清明,“性”也因没有被遮蔽而朗现其善;当七情混乱、交叠侵扰时,其“情”昏聩,“性”被遮蔽而不得显其善,只能表现出“情”之恶的一面。性是纯善的;在理想的状态下,每一个人依照其本性,都应当发展成为圣人。

  • 第21题:

    单选题
    对《复性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作者是李翱

    B

    是关于人性学说的论文

    C

    认为“人之性皆恶”

    D

    是融合儒道两家思想的产物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主张“性善情恶”,提出“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的新概念的是()
    A

    韩愈

    B

    李翱

    C

    程颐

    D

    陆九渊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是();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是孟轲;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

    正确答案: 墨翟,荀况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