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原则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劳动法对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做了哪些原则性的规定?[ 2008年11月三级真题]




    答案:
    解析:

    最低工资是国家以一定的立法程序规定的,劳动者在法定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单位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其中所谓的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按照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的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等国家规定的休假期间,以及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


    劳动法对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主要是:


    (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3)劳动生产率;


    (4)就业状况;


    (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第2题:

    我国劳动法对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作了哪些原则性的规定?


    答案:
    解析:

    劳动法对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主要是:
      (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3)劳动生产率;
      (4)就业状况;
      (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一般来说,最低工资标准应高于社会救济金和失业保险金标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最低工资规定》对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作了细化。确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考虑城镇居民生活费用支出、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失业率、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由于最低工资标准分为月最低工资标准与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所以确定和调整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应在颁布的月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考虑用人单位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因素,同时还应适当考虑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工作稳定性、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福利等方面与全日制就业人员之间的差异。最低工资标准发布实施后,如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所应考虑的相关因素发生变化,应当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

  • 第3题:

    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原则包括()

    • A、企业自主分配原则
    • B、协调原则
    • C、逐步提高工资水平原则
    • D、基本生活保障原则
    • E、分级管理原则

    正确答案:B,D,E

  • 第4题:

    什么是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以单位劳动时间表示的最低工资数额。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五个因素:(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3)劳动生产率;(4)就业状况;(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按这五个因素计算的最低工资,应高于当地的社会救济金和失业保险金标准,低于平均工资。

  • 第5题: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参考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3)劳动生产率。
    (4)就业状况。
    (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第6题:

    劳动法对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作了哪些原则性的规定?


    正确答案: (1)最低工资是国家以一定的立法程序规定的,劳动者在法定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单位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2)所谓的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按照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的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
    (3)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等国家规定的休假期间,以及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
    (4)最低工资适用于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组织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都应实行最低工资制度。
    (5)国家实施最低工资制度,其基本出发点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用人单位的工资分配行为。

  • 第7题:

    城市低保标准应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相衔接,原则上在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之间确定。

    • A、33%—40%
    • B、30%—35%
    • C、35%—45%
    • D、38%—45%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单选题
    城市低保标准应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相衔接,原则上在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之间确定。
    A

    33%—40%

    B

    30%—35%

    C

    35%—45%

    D

    38%—45%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协调原则;
    (2)基本生活保障原则;
    (3)民主协商原则;
    (4)分级管理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原则有()
    A

    协调原则

    B

    基本生活保障原则

    C

    民主协商原则

    D

    科学性原则

    E

    分级管理原则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参考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3)劳动生产率。
    (4)就业状况。
    (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劳动法对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作了哪些原则性的规定?

    正确答案: (1)最低工资是国家以一定的立法程序规定的,劳动者在法定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单位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2)所谓的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按照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的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
    (3)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等国家规定的休假期间,以及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
    (4)最低工资适用于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组织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都应实行最低工资制度。
    (5)国家实施最低工资制度,其基本出发点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用人单位的工资分配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1劳动法对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需考虑的因素做了哪些原则性规定?


    答案:
    解析: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
    (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3)劳动生产率。
    (4)就业状况。
    (5)地区之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第14题:

    供电方式确定的原则是什么,如何确定?


    正确答案: 供电方式应当按照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便于管理的原则。
    由电力供应与用电双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以及电网规划、用电需求和当地供电条件等因素协商确定。

  • 第15题:

    教学原则,语文教学原则的涵义各是什么?二者关系是怎样的?确定教学原则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倾向而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
    语文教学原则:是依据语文教育教学目的和语文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针对语文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倾向,而制定的指导语文教学实践的基本原理和要求。
    二者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语文教学原则是指导语文教学的特殊原则,一般教学原则对语文教学原则具有指导意义,但语文教学原则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对一般教学原则具有丰富和发展的作用,作为指导语文学科教学的特殊原则,它是涉及语文教学中各种因素制约语文教育全过程的整体性原则,而非只涉及局部问题专项要求和具体规则。教学原则的依据:一是教育教学目的,二是教学过程中的客观规律,三是教学实践的总体状况。

  • 第16题:

    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劳动法》第48条规定:“最低工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宜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这就是说,我国不实行全国统一最低工资标准,允许各地根据其具体情况确定。根据《劳动法》第49条规定,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3)劳动生产率;
    4)就业状况;
    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把劳动者的需要同当前社会生产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状况结合起来,使其具有可能性。

  • 第17题:

    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原则有()

    • A、协调原则
    • B、基本生活保障原则
    • C、民主协商原则
    • D、科学性原则
    • E、分级管理原则

    正确答案:A,B,C,E

  • 第18题:

    冷却剂(或加热剂)的选择原则是什么?其进、出口温度确定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冷却剂(或加热剂)的一般选择原则有:
    (1)载热体应能满足所要求达到的温度。
    (2)载热体的温度调节应方便。
    (3)载热体的比热或潜热应大。
    (4)载热体应具有化学稳定性,使用过程中不会分解。
    (5)为了操作安全,载热体的毒性应小,不易燃易爆,对设备腐蚀性小。
    (6)价格便宜,来源充分。
    冷却剂(或被加热流体)的进、出换热器的温度通常由工艺条件决定。而加热剂的进、出口温度需由设计者视具体情况而定。如须考虑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都能满足工艺要求,加热剂的进口温度应按当地的冬季情况确定,冷却剂的进口温度应按当地的夏季状况确定。在用水做冷却剂时,其进出口温度差宜控制在5~10℃左右。

  • 第19题:

    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实行政府、工会、企业三方代表民主协商原则。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问答题
    什么是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以单位劳动时间表示的最低工资数额。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五个因素:(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3)劳动生产率;(4)就业状况;(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按这五个因素计算的最低工资,应高于当地的社会救济金和失业保险金标准,低于平均工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原则包括()
    A

    企业自主分配原则

    B

    协调原则

    C

    逐步提高工资水平原则

    D

    基本生活保障原则

    E

    分级管理原则


    正确答案: D,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劳动法》第48条规定:“最低工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宜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这就是说,我国不实行全国统一最低工资标准,允许各地根据其具体情况确定。根据《劳动法》第49条规定,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3)劳动生产率;
    4)就业状况;
    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把劳动者的需要同当前社会生产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状况结合起来,使其具有可能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实行政府、工会、企业三方代表民主协商原则。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