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设置原则:
第一,依法组建和按需设立的原则;
第二,完整统一和合理分权的原则;
第三,精简机构和事权对应原则;
第四,适应变革和自我完善原则。
(2)改革策略:
第一,必须根据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来转变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精简有关的机构;
第二,教育行政机构要根据学校工作的整体性来设置;
第三,教育行政机构应运用市场调节的手段,对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进行适当调节。
更多“简述教育行政组织的设置原则及改革策略。”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教育行政机关机构改革的关键在于()

    • A、合理转变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
    • B、合理设置教育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
    • C、合理配备教育行政机关人员
    • D、合理制定教育行政机关工作制度

    正确答案:A

  • 第2题:

    简述教育行政组织的性质。


    正确答案: (1)从教育行政组织与国家行政组织的关系方面分析。教育行政组织具有国家性,它代表国家行使对教育的行政管理权。作为国家行政活动的一部分,它的设置和活动,自然必须服从于国家整体利益的需要,符合政体的性质和方向,遵循国家的法律和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2)从教育行政组织的功能方面分析。教育行政组织是国家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专门职能机构。
    (3)从教育行政组织的内部系统方面分析。教育行政组织是由职权分明的纵向和横向诸多教育主管机构组成的网络体系。
    (4)从教育行政组织的活动方面分析。教育行政组织既是教育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又是客体。

  • 第3题:

    简述我国当前教育行政改革的基本方向。


    正确答案: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继续把“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
    (2)调整现有教育体制改革,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
    (3)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大省级人民政府管理发展和管理地区教育的权力以及统筹力度,促进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4)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变“一次考试定终生”的状况。
    (5)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6)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

  • 第4题:

    简述教育行政决策的原则。


    正确答案: (1)唯实原则。有效的教育行政决策必须以事实为基础。
    (2)动态原则。决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很多决策是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
    (3)集思原则。决策者应集思广益,多听取意见,从谏如流。
    (4)自省原则。决策者应该正确对待自己,因为每个人的知识及能力总是有限的。
    (5)反馈原则。决策付诸实施后,要随时检查、验证、落实。
    (6)效益原则。在决策的过程中,要力求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同时还要注意决策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便决策取得最大、最好的效果。

  • 第5题:

    简述组织改革的方法与策略


    正确答案: 组织改革的方法也叫组织改革的技术,有以下几种:通过改变结构来实现组织改革(成立新部门、合并原有部门、建立分厂等)。通过改变技术来实现组织改革(直接工作技术的改变,引进一种新的机器或者新的工艺;另一种是改变管理技术,如现代化的程序管理方法)。
    通过调节和控制外部环境来实现组织改革(及时掌握信息情报)。
    通过改变人的心理来实现组织变革(改变人的态度与观念、动机和行为)。组织改革的策略有以下几种,其中独断型和分权型有较大的弊端,而分享制是比较有效的策略类型:独断型策略:由最高层以文件形式发布指令,自上而下的推行改革的方式。分权制策略:权利分散给下级,由下级完成组织改革。分享制策略:处在上述两种策略的中间部分。这是推行群体决策及群体问题的组织改革形式。

  • 第6题:

    简述行政组织设置原则的作用。


    正确答案:行政组织设置原则的作用:
    1.有助于设计与设置科学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
    2.指导与规范行政组织的日常管理
    3.改革与完善行政组织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教育行政组织的设置原则及改革策略。

    正确答案: (1)设置原则:
    第一,依法组建和按需设立的原则;
    第二,完整统一和合理分权的原则;
    第三,精简机构和事权对应原则;
    第四,适应变革和自我完善原则。
    (2)改革策略:
    第一,必须根据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来转变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精简有关的机构;
    第二,教育行政机构要根据学校工作的整体性来设置;
    第三,教育行政机构应运用市场调节的手段,对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进行适当调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各级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

    正确答案: 1.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完善教育的宏观管理、依法调整、明确并完善各级政府的教育管理权责,发挥各自的积极性;
    2.要处理好中央办学与地主办学、政府办学与社会其他力量办学的关系;
    3.要处理好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
    4.要处理好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
    5要处理好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教育行政机关的设置和改革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符合教育行政体制和职能要求;
    2、着眼宏观,行政和事业,企业分开;
    3、精简机构,提高效能,合理配置;
    4、依法设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结合实际阐述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原则:精简、统一和效能。
    (二)具体阐述:
    (1)精简政内容包括:
    ①精简机构的数量和规模;
    ②精简行政机构领导者的职数和工作人员的数量;
    ③精简行政程序和办事环节。
    (2)统一是指建立上下贯通,运转协调的行政机构体系。统一的要求有三方面:
    ①统一指挥,即每一个教育行政组织机构都有一个明确的上级,并服从这个上级的指挥,整个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系统,都要服从最高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指挥,统一指挥要求上下级之间的联系不能中断,并做到令行禁止。否则,统一指挥无法实现;其次,每一个下级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导,不接受多头领导,更不接受越级领导;
    ②建立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组织机构体系;
    ③责与权相统一,即一个组织机构承担多大责任,就应拥有多大权力,有权无责,就是特权,就会导致权力缺乏约束,滥用权力。
    (3)效能既是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基本原则,也是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终极目标,效能是指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任向改革都要立足于当前,着眼于长远,不能以牺牲效率为评价,同时也不能反之因为财政上某些因素的需要,或为迎合某些舆论的要求,而盲目追求效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原则有()。
    A

    效率

    B

    精简

    C

    统一

    D

    效能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我国教育行政机关机构改革的关键在于()
    A

    合理转变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

    B

    合理设置教育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

    C

    合理配备教育行政机关人员

    D

    合理制定教育行政机关工作制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教育行政组织的涵义及特征。


    正确答案: 教育行政组织是依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以及规章制度等,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机构。
    教育行政组织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①教育行政组织是国家性质的社会组织,为国家权力所支持
    ②教育行政组织具有严密的体系性。

  • 第14题:

    ()既是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基本原则也是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终极目标。

    • A、精简
    • B、效能
    • C、统一
    • D、灵活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简述各级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


    正确答案: 1.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完善教育的宏观管理、依法调整、明确并完善各级政府的教育管理权责,发挥各自的积极性;
    2.要处理好中央办学与地主办学、政府办学与社会其他力量办学的关系;
    3.要处理好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
    4.要处理好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
    5要处理好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 第16题:

    简述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历程。


    正确答案: 1.1985年5月27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是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第一个纲领。
    2.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有种特色教育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3.1994年国务院又颁发了《纲要》的实施意见。
    这些文件均为我国整个教育工作的纲领,对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作出了精辟的论述。

  • 第17题:

    简述前厅部组织结构的设置原则。


    正确答案:(1)从实际出发。前厅部机构设置应该从酒店的性质、规模、地理位置、经营特点及管理方式等酒店的实际出发,而不能生搬硬套。比如规模小的酒店以及以内部接待为主的酒店就可以将前厅部并入客房部,而不必独立设置。
    (2)机构精简。防止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尤其要注意“因事设人”,而不能“因人设事”,“因人设岗”。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机构精简”并不意味着机构的过份简单化,出现职能空缺的现象。
    (3)分工明确。应明确岗位人员的职责和任务,明确上下级隶属关系及信息传达的渠道和途径。防止出现管理职能的空缺、重叠或相互打架现象。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教育行政组织的涵义及特征。

    正确答案: 教育行政组织是依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以及规章制度等,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机构。
    教育行政组织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①教育行政组织是国家性质的社会组织,为国家权力所支持
    ②教育行政组织具有严密的体系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

    正确答案: (1)在政治领导方面,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和教育行政的政治领导,建立健全有效的政治领导体制
    (2)在中央、地方、学校和社会的关系上,建立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管理的运行机制
    (3)在教育行政权力的配置上,坚持适当分散原则,健全教育行政的咨询、决策、执行、监督等组织体系
    (4)在教育行政职能上,逐步简政放权,使教育行政由重直接管理转变为重间接调控,由重微观管理转变为重宏观协调
    (5)在教育行政手段上,根据教育行政职能的转变,由主要采用教育行政指令、行政监督的方式,转变为主要通过教育立法、教育督导、教育评估、教育规划、教育拨款等手段行使教育行政职能
    (6)在教育行政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上,根据精简和高效原则,科学设计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部门‘合理设置行政职位和职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既是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基本原则也是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终极目标。
    A

    精简

    B

    效能

    C

    统一

    D

    灵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组织改革的方法与策略

    正确答案: 组织改革的方法也叫组织改革的技术,有以下几种:通过改变结构来实现组织改革(成立新部门、合并原有部门、建立分厂等)。通过改变技术来实现组织改革(直接工作技术的改变,引进一种新的机器或者新的工艺;另一种是改变管理技术,如现代化的程序管理方法)。
    通过调节和控制外部环境来实现组织改革(及时掌握信息情报)。
    通过改变人的心理来实现组织变革(改变人的态度与观念、动机和行为)。组织改革的策略有以下几种,其中独断型和分权型有较大的弊端,而分享制是比较有效的策略类型:独断型策略:由最高层以文件形式发布指令,自上而下的推行改革的方式。分权制策略:权利分散给下级,由下级完成组织改革。分享制策略:处在上述两种策略的中间部分。这是推行群体决策及群体问题的组织改革形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历程。

    正确答案: 1.1985年5月27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是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第一个纲领。
    2.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有种特色教育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3.1994年国务院又颁发了《纲要》的实施意见。
    这些文件均为我国整个教育工作的纲领,对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作出了精辟的论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教育行政决策的原则。

    正确答案: (1)唯实原则。有效的教育行政决策必须以事实为基础。
    (2)动态原则。决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很多决策是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
    (3)集思原则。决策者应集思广益,多听取意见,从谏如流。
    (4)自省原则。决策者应该正确对待自己,因为每个人的知识及能力总是有限的。
    (5)反馈原则。决策付诸实施后,要随时检查、验证、落实。
    (6)效益原则。在决策的过程中,要力求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同时还要注意决策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便决策取得最大、最好的效果。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