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在政治领导方面,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和教育行政的政治领导,建立健全有效的政治领导体制
(2)在中央、地方、学校和社会的关系上,建立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管理的运行机制
(3)在教育行政权力的配置上,坚持适当分散原则,健全教育行政的咨询、决策、执行、监督等组织体系
(4)在教育行政职能上,逐步简政放权,使教育行政由重直接管理转变为重间接调控,由重微观管理转变为重宏观协调
(5)在教育行政手段上,根据教育行政职能的转变,由主要采用教育行政指令、行政监督的方式,转变为主要通过教育立法、教育督导、教育评估、教育规划、教育拨款等手段行使教育行政职能
(6)在教育行政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上,根据精简和高效原则,科学设计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部门‘合理设置行政职位和职数
更多“简述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改革要求()

    • A、分级办学
    • B、简政放权
    • C、分级管理
    • D、地方负责

    正确答案:A

  • 第2题:

    简述我国当前教育行政改革的基本方向。


    正确答案: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继续把“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
    (2)调整现有教育体制改革,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
    (3)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大省级人民政府管理发展和管理地区教育的权力以及统筹力度,促进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4)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变“一次考试定终生”的状况。
    (5)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6)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

  • 第3题:

    简述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高等学校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正确答案: 1985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制进行了一些列的改革尝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了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改革,建立新型政校关系。
    (2)实施以共建、合并、划转为主要形式的联合办学的改革。
    (3)进行高校教育行政只能转换的改革。
    (4)加强高校教育两级行政体系建设。

  • 第4题:

    简述转轨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及总体目标。


    正确答案:转轨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实行有管理的市场经济体制,进而逐步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体制。在这一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财政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明确的:重新界定政府财政活动(公共部门经济活动)与私人经济活动的关系,重新确定政府财政的社会经济职能,在此基础上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调整财政政策的基本取向和实施路径,逐步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体制。上述财政改革目标的确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效协调各种经济关系以确保国民经济在新旧体制更替中能够平稳运行,二是最大限度地降低转轨时期各项经济改革的成本,三是最终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公共财政体制。

  • 第5题:

    简述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


    正确答案: 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新型外贸体制。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外贸体制,就是要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外经贸活动以市场为取向的、国家对外经贸活动进行宏观调节和控制的外贸经济管理体制。符合国际贸易规范实际上是要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范。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促进世界公平的自由贸易。它是通过实施无条件的多边最惠国待遇,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生产和交换来实现的。

  • 第6题:

    问答题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主要有哪些经验和教育训?

    正确答案: 纵观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在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上,即中央与地方教育行政权力职责划分问题的改革尝试中,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我们认为并不在于某些权力该不该下放给地方与学校,而在于权力下放之后,中央对地方如何保持良好的沟通与联系,即有力的宏观调控。首先下放权力给地方和学校,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特征的直接反映,是一种大趋势,其次公权的趋势并不意味着集权的无所作为,事实恰恰相反,就组织而言,由于下放权力造成诸多结构上的结合部,也由于进一步分权开甩各个职能部门更依赖其他部门,因此,组织协调工作和整体规划,宏观领导工作的重要性比以往更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教训是什么?

    正确答案: 纵观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在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上,即中央与地方教育行政权力职责划分问题的改革尝试中,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我们认为并不在于某些权力该不该下放给地方与学校,而在于权力下放之后,中央对地方如何保持良好的沟通与联系,即有利的宏观调控。首先下放权力给地方和学校,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特征的直接反映,是一种大趋势;其次公权的趋势并不意味着集权的无所作为,事实上恰恰相反,就组织而言,由于下放权力造成诸多结构上的结合部,也由于进一步分权开甩各个职能部门更依赖其他部门。因此,组织协调工作和整体规划,宏观领导工作的重要性比以往更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正确答案: (1)继续推行基础教育管理地方化
    (2)明确划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
    (3)实行政校分开,促进学校主动发展
    (4)加强社会的参与管理,增强基层教育行政的活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

    正确答案: 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转轨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及总体目标。

    正确答案: 转轨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实行有管理的市场经济体制,进而逐步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体制。在这一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财政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明确的:重新界定政府财政活动(公共部门经济活动)与私人经济活动的关系,重新确定政府财政的社会经济职能,在此基础上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调整财政政策的基本取向和实施路径,逐步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体制。上述财政改革目标的确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效协调各种经济关系以确保国民经济在新旧体制更替中能够平稳运行,二是最大限度地降低转轨时期各项经济改革的成本,三是最终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公共财政体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高等学校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正确答案: 1985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制进行了一些列的改革尝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了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改革,建立新型政校关系。
    (2)实施以共建、合并、划转为主要形式的联合办学的改革。
    (3)进行高校教育行政只能转换的改革。
    (4)加强高校教育两级行政体系建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我国基础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方式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继续推行基础教育管理地方化
    (2)明确划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
    (3)实行政校分开,促进学校主动发展
    (4)加强社会的参与管理,加强基层教育行政的权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教训是什么?


    正确答案:纵观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在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上,即中央与地方教育行政权力职责划分问题的改革尝试中,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我们认为并不在于某些权力该不该下放给地方与学校,而在于权力下放之后,中央对地方如何保持良好的沟通与联系,即有利的宏观调控。首先下放权力给地方和学校,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特征的直接反映,是一种大趋势;其次公权的趋势并不意味着集权的无所作为,事实上恰恰相反,就组织而言,由于下放权力造成诸多结构上的结合部,也由于进一步分权开甩各个职能部门更依赖其他部门。因此,组织协调工作和整体规划,宏观领导工作的重要性比以往更强。

  • 第14题:

    简述各级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


    正确答案: 1.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完善教育的宏观管理、依法调整、明确并完善各级政府的教育管理权责,发挥各自的积极性;
    2.要处理好中央办学与地主办学、政府办学与社会其他力量办学的关系;
    3.要处理好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
    4.要处理好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
    5要处理好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 第15题:

    简述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历程。


    正确答案: 1.1985年5月27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是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第一个纲领。
    2.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有种特色教育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3.1994年国务院又颁发了《纲要》的实施意见。
    这些文件均为我国整个教育工作的纲领,对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作出了精辟的论述。

  • 第16题:

    我国基础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方式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继续推行基础教育管理地方化
    (2)明确划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
    (3)实行政校分开,促进学校主动发展
    (4)加强社会的参与管理,加强基层教育行政的权力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

    正确答案: (1)在政治领导方面,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和教育行政的政治领导,建立健全有效的政治领导体制
    (2)在中央、地方、学校和社会的关系上,建立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管理的运行机制
    (3)在教育行政权力的配置上,坚持适当分散原则,健全教育行政的咨询、决策、执行、监督等组织体系
    (4)在教育行政职能上,逐步简政放权,使教育行政由重直接管理转变为重间接调控,由重微观管理转变为重宏观协调
    (5)在教育行政手段上,根据教育行政职能的转变,由主要采用教育行政指令、行政监督的方式,转变为主要通过教育立法、教育督导、教育评估、教育规划、教育拨款等手段行使教育行政职能
    (6)在教育行政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上,根据精简和高效原则,科学设计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部门‘合理设置行政职位和职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改革要求()
    A

    分级办学

    B

    简政放权

    C

    分级管理

    D

    地方负责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各级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

    正确答案: 1.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完善教育的宏观管理、依法调整、明确并完善各级政府的教育管理权责,发挥各自的积极性;
    2.要处理好中央办学与地主办学、政府办学与社会其他力量办学的关系;
    3.要处理好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
    4.要处理好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
    5要处理好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应当是系统地改革现行的教育行政体制,逐步建立起有()的社会主义教育行政体制。

    正确答案: 中国特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目标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在政治领导方面,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和教育行政的政治领导,建立健全有效的政治领导体制;
    ②在中央、地方、学校和社会关系上,建立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管理的运行机制;
    ③在教育行政权力的配置上,坚持适当分散的原则,健全教育行政的咨询、决策、执行、监督等组织体系;
    ④在教育行政手段上,根据教育行政职能的改变,由主要采用教育行政指令,行政监督的方式,转变为主要通过教育立法、教育督导、教育评估、教育规划、教育拨款等手段行使教育行政职能;
    ⑤在教育行政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上,根据精简和高效的原则,科学的设计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部门,合理设置行政职位和职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邓小平提出的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总目标。

    正确答案: (1)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2)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3)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历程。

    正确答案: 1.1985年5月27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是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第一个纲领。
    2.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有种特色教育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3.1994年国务院又颁发了《纲要》的实施意见。
    这些文件均为我国整个教育工作的纲领,对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作出了精辟的论述。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