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兴起(1883-1918)进步主义教育以帕克的昆西学校和库克实习学校以及杜威先后发表《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等为标志。
2、成型(1918-1929)1919年3月,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协会成立,1920年进步主义教育七项原则制订。1924年会刊《进步主义教育》创刊。这些组织和宣传工作代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成型。
3、转折(1929-1943)1929经济大萧条严重影响了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发展,使其发生了重心和中心的转变。这种转变还带来了运动内部的分裂。
4、衰落(1944-1957)1944年进步主义教育协会改名为美国教育联谊会,1955年协会解散。1957年进步教育杂志停办,标志美国教育史上一个时代的结束。
衰落原因有三:
1、不能与美国社会的进步保持同步。
2、理论和实践存在矛盾和局限。
3、保守主义和改造主义的批判加速其衰落。
更多“简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始末。”相关问题
  • 第1题: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指导纲领是()

    A.<教育漫话>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人的教育>


    参考答案:C

  • 第2题: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衰落的原因分析。


    参考答案:

     (1)美国进步教育运动未能与美国社会的持续变化始终保持同步,未能较好适应美国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进步教育理论和实践存在局限性,如:过分强调儿童个人自由,忽视社会和文化发展对教育的决定与制约作用。  (3)改造主义教育和一些保守主义教育流派的抨击与批判,加速了进步教育的衰落。


  • 第3题:

    简述台湾建省始末?


    参考答案:

    西方列强对台湾的窥视和赤裸裸的军事挑衅,引起了清朝统治阶层的警觉。他们认识到台湾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清朝船政大臣沈葆桢、福建巡抚丁日昌等人还多次上奏折,认为必须加强台湾吏政。
    中法战争期间,台湾成了一个重要的战场。当法军进犯台湾时,台湾防务的种种弱点都暴露出来了。中法战争结束后,清廷关于台湾海防展开了一次大讨论。左宗堂分析了台湾战略地位和中国海防的关系,提出了“建省分治”的主张。光绪十一年(1885年)十月十二日,慈禧太后在下旨创建海军的同时,下旨诏准左宗棠的奏请,福建政务由闽浙总督兼管,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正式下诏在台湾建省,即以抗法有功的福建巡抚刘铭传充任台湾巡抚。


  • 第4题:

    简析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衰落的原因。


    答案:
    解析:
    (1)进步教育运动不能与美国社会的不断变化始终保持同步。 (2) 进步教育理论和实践本身也存在许多矛盾和局限,例如,过分强调儿童个人的自由,忽视社会和文化对个人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过分否定学校工作的一些基本规律,导 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3) 进步教育运动在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 多元化与运动的相对统一性之间,以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导致了运动内部的分裂。 (4) 改造主义和各种保守主义的抨击,在很 大程度上击中了进步教育的要害,从而加速了其衰落的进程。

  • 第5题: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19世纪末(  )出现的教育革新运动

    A.美国
    B.欧洲
    C.亚洲
    D.德国

    答案:A
    解析:
    此内容注意识记。

  • 第6题:

    试述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答案:
    解析:
    (1)“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生活就是生长,儿童是具有独特生理和心理结构的人。 (2)“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应该使儿童在学校中能完全自由地运用他在校外所得到的经验,同时应使他们把学校里所学得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学校不能与生活隔离开来。再者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的过程,教学过程不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
    (3)“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杜威认为,学校应该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使学生成为这个社会的成员,并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他还认为,学校不应该仅仅被作为一个传授某些知识的场所,但也不是社会生活在学校中的重现。

  • 第7题:

    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 (1)“教育即成长”
    (2)“教育即生活”
    (3)“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 第8题:

    “进步教育”是产生于19世纪末的在美国的一种教育革命思潮,亦称为()

    • A、“进步主义运动”
    • B、“进步主义教育”
    • C、“教育主义运动”
    • D、“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正确答案:D

  • 第9题:

    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对立的是()

    • A、要素主义教育
    • B、存在主义教育
    • C、永恒主义教育
    • D、改造主义教育
    • E、人本化教育

    正确答案:A,C

  • 第10题:

    问答题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出现的新式学校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五个反对:一是反对从外面的灌输,二是反对外部强制纪律,三是反对从教科书学习,四是反对以训练方法获得某种孤立的技能和技巧,五是反对固定不变的目标和教材。
    ②注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个人发展;强调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采用活动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儿童实行自我管理;教师对儿童有了更多的了解,师生关系明显地变得亲切和民主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

    正确答案: 杜威:
    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以强调教育与生活、教育与儿童的联系。
    教育目的——提出生长就是教育目的,反对外在的、固定的和终极的教育目的。
    课程论——提出以“做中学”为中心的活动性和经验性课程理论。
    教学方法——“五步教学法”。
    道德教育——培养儿童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相统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方法和内容受到欧美()思潮的影响最大。
    A

    新教育运动

    B

    劳作学校

    C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D

    要素主义教育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出现的新式学校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①五个反对:一是反对从外面的灌输,二是反对外部强制纪律,三是反对从教科书学习,四是反对以训练方法获得某种孤立的技能和技巧,五是反对固定不变的目标和教材。
    ②注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个人发展;强调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采用活动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儿童实行自我管理;教师对儿童有了更多的了解,师生关系明显地变得亲切和民主等。


  • 第14题:

    简述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


    参考答案:

    杜威:
    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以强调教育与生活、教育与儿童的联系。
    教育目的——提出生长就是教育目的,反对外在的、固定的和终极的教育目的。
    课程论——提出以“做中学”为中心的活动性和经验性课程理论。
    教学方法——“五步教学法”。
    道德教育——培养儿童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相统一。


  • 第15题:

    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方法和内容受到欧美()思潮的影响最大。

    A.新教育运动

    B.劳作学校

    C.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D.要素主义教育


    参考答案:C

  • 第16题:

    进步主义教育


    答案:
    解析:
    "进步主义教育”是指产生于 19世纪末并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的一种教育革新思潮,亦称"进步主义教育运 动”。该运动的性质虽然与欧洲新教育思潮相似,但进步学校更关心普通民众的教育, 更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更重视从做中学,更注意学校的民主化问题。该运动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兴起期(19世纪末至 1918年),代表事件是:帕克先后在马萨诸 塞州昆西市和芝加哥库克师范学校进行教育革新实验,创造了 “昆西教学法”;1896 年,杜威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成型期 (1918—1929年),标志性事件是:1919年, 安那波利斯海军学院的一位教师科布发起建 立进步教育发展协会。转折期(1929-1943 年),标志性事件是:进步教育运动的重心逐步从初等教育转向中等教育,集中反映在 "八年研究"上。衰落期(1944一1957年), 标志性事件是:1944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更名为“美国教育联谊会”,成为欧洲新教育联谊会的一个分会。1957年,《进步教育》杂志停办,标志着美国教育史上一个时代的结束。

  • 第17题:

    简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始末。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19世纪未美国出现的教育革新运动,是南北战争后为适应工业革命、城乡变化、开发边疆和大移民的需要而出现的社会改革运动的组成部分。其理论来源于欧洲历史上的教育思想,也深受现代科学,尤其是生物科学和进化论的影响。其“实验室”主要是美国的公立学校,相对于欧洲“新教育”来说,进步学校更关心普通民众的教育,更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更重视从做中学,更注重学校的民主化问题。
    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兴起(19世纪末~1918年)、成型(1918~1929年)、转折(1929~1943年)、衰落(1944~1957年)。
    19世纪末,帕克创造了“昆西教学法”,被杜威称作“进步教育之父”。赖斯在揭露美国学校弊端,引起人们关心教育的变革方面作出贡献,引发全国对传统教育的批判。1896年,杜威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在他的影响下许多进步教育实验以各种形式展开,早期的进步教育家都关心通过学校改变社会,但方法不尽相同,其中一些人,受到卢梭和蒙台梭利的影响,强调个性发展,重视儿童的兴趣与能力;另一些人受杜威影响,试图把学习和劳动、抽象的和实用的以及个性的和社会的等因素结合起来。
    一战后,美国公立教育成为世界先锋,美国许多社区和学校当局表示愿意试验新方法,普及进步教育的时机成熟了。1919年,科布发起进步教育发展协会,提出了进步教育的七原则:(1)健康;(2)掌握基本方法;(3)高尚的家庭成员;(4)职业;(5)公民资格;(6)适宜的使用闲暇;(7)道德品格。1924年,协会创办《进步教育》杂志,这一时期,进步教育本身日益专业化,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成为进步教育运动中心。杜威担任协会的名誉主席。然而,由于运动专业化,失去了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进步教育运动内部出现分化,以拉格为代表强调“儿童中心”,以康茨为代表强调“社会中心”。
    1929年的大萧条严重影响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一方面,它使进步教育运动发生转向,此前强调儿童中心,此后强调学校的社会职能,此外,教育中心从初等转向中等;另一方面,大萧条加剧了进步教育的分裂,改造主义正是这种分裂的产物。1904年,美国在欧洲卷入战争,进步教育也进入尾声,失去感召力。
    1944年,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进入衰落阶段,进步教育协会更名“美国教育联谊会”,成为欧洲新教育联谊会的一个分会。1955年,协会解散。1957年,《进步教育》杂志停办,标志着美国教育史上一个时代结束。

  • 第18题:

    简述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1)教育即成长
    (2)教育即生活
    (3)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 第19题: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最早的倡导者和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
    • B、华虚朋
    • C、克伯屈
    • D、帕克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期间所创立的道尔顿制的基本原则是()


    正确答案:自由与合作

  • 第21题:

    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方法和内容受到欧美()思潮的影响最大。

    • A、新教育运动
    • B、劳作学校
    • C、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 D、要素主义教育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多选题
    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对立的是()
    A

    要素主义教育

    B

    存在主义教育

    C

    永恒主义教育

    D

    改造主义教育

    E

    人本化教育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期间所创立的道尔顿制的基本原则是()

    正确答案: 自由与合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进步教育”是产生于19世纪末的在美国的一种教育革命思潮,亦称为()
    A

    “进步主义运动”

    B

    “进步主义教育”

    C

    “教育主义运动”

    D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