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西清续鉴书名。清王杰等编撰。分甲编和乙编。甲编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始编,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成书。本书共收彝器844件,镜100件,附录唐以后古玺印及杂器31件。全书凡20卷,附录1卷,编撰体例与《西清古鉴》相同。本书习见版本是宣统二年(1910)涵芬楼以宁寿宫写本为底本的石印小本。乙编收彝器798件,镜100件。全书凡20卷,体例与甲编同。收器真伪杂糅。习见版本为1913年北京古物陈列所的石印小本。
更多“西清续鉴”相关问题
  • 第1题:

    宋代官方编纂的金石学著录是()。

    • A、《考古图》
    • B、《宣和博古图》
    • C、《西清古鉴》

    正确答案:B

  • 第2题:

    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也。


    正确答案:急当救里;急当救表

  • 第3题:

    清代著名的金石学著录是()。

    • A、《考古图》
    • B、《宣和博古图》
    • C、《西清古鉴》

    正确答案:C

  • 第4题:

    西清古鉴


    正确答案: 《西清古鉴》,四十卷,附《钱录》十六卷。是一部著录清代宫廷所藏古代青铜器的大型谱录。收商周至唐代铜器1529件(包括铜镜),而以商周彝器为多。清梁诗正等奉敕纂修,乾隆十四年(1749年)始纂,乾隆二十年(1755年)完书。清乾隆二十年武英殿刻本。版框29.5cm×22.6cm。半页10行,行18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双栏,无行格。磁青书衣,黄绫书签、包角。书前有乾隆十四年十一月初七日上谕一道、纂修《西清古鉴》诸臣职名,分别为梁诗正、蒋溥等编修,陈孝泳、杨瑞莲摹篆,画院供奉梁观、丁观鹤等绘图,励宗万等缮书。42册,4函。

  • 第5题: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的病机是什么?


    正确答案:误下之后,不仅脾阳衰惫,运化无权,而且累及下焦肾中真阳,釜底无焰,火不生土,已成三阴虚寒阳衰阴盛之危证。

  • 第6题:

    以下建呼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MS信道请求-鉴权-加密-分配TCH
    • B、MS信道请求-立即指配-加密-鉴权-分配TCH
    • C、寻呼-MS信道请求-分配TCH-加密-鉴权
    • D、寻呼-MS信道清求-分配TCH-鉴权-加密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单选题
    以下建呼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MS信道请求-鉴权-加密-分配TCH

    B

    MS信道请求-立即指配-加密-鉴权-分配TCH

    C

    寻呼-MS信道请求-分配TCH-加密-鉴权

    D

    寻呼-MS信道清求-分配TCH-鉴权-加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的病机是什么?

    正确答案: 误下之后,不仅脾阳衰惫,运化无权,而且累及下焦肾中真阳,釜底无焰,火不生土,已成三阴虚寒阳衰阴盛之危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西清研谱

    正确答案: 西清研谱是书计二十四卷。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编。记内府所藏的古砚,石属十五卷,共二百砚,图四百六十四幅。附录三卷,为仿制诸品,图一百零八幅。每砚均有正背两图,也间有侧面图。凡题字及铭识,钩摹颇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清代著名的金石学著录是()。
    A

    《考古图》

    B

    《宣和博古图》

    C

    《西清古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什么是“清商乐”、“吴歌”和“西曲”?

    正确答案: 清商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汉魏相和诸曲与南方的民间音乐相结合而成的俗乐之总称。《魏书·乐志》载:“江左所传中原旧曲、„„及江南吴歌,荆、楚西声,总称清商。”它的形式大致与相和诸曲相同,它所使用的宫调系统亦与相和歌相同,被称为“清商三调”。它所用的乐器有节鼓、琴、瑟、筝、筑、琵琶、箜篌、笙、笛、篪、箫、埙、钟、磬等。
    吴歌是东晋、南朝时流传于建康一带的民歌。如《子夜歌》、《上声歌》等。
    西曲大约是在南朝时流传在今江陵一带的民歌,其表演形式有舞曲和倚歌。如《莫愁乐》、《那呵滩》等,有一部分为文人所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西清三鉴”不包括()
    A

    《西清古鉴》

    B

    《宁寿鉴古》

    C

    《西清续鉴》

    D

    《宁寿续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中国有关水和治水活动的古典文献,数量巨大,其中以()代的《行水金鉴》和《续行水金鉴》影响最大。

    • A、宋
    • B、元
    • C、明
    • D、清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西清三鉴”不包括()

    • A、《西清古鉴》
    • B、《宁寿鉴古》
    • C、《西清续鉴》
    • D、《宁寿续鉴》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大市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范纳
    • B、李普西
    • C、小岛清
    • D、西托夫斯基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西清研谱


    正确答案: 西清研谱是书计二十四卷。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编。记内府所藏的古砚,石属十五卷,共二百砚,图四百六十四幅。附录三卷,为仿制诸品,图一百零八幅。每砚均有正背两图,也间有侧面图。凡题字及铭识,钩摹颇精。

  • 第17题:

    什么是“清商乐”、“吴歌”和“西曲”?


    正确答案:清商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汉魏相和诸曲与南方的民间音乐相结合而成的俗乐之总称。《魏书·乐志》载:“江左所传中原旧曲、„„及江南吴歌,荆、楚西声,总称清商。”它的形式大致与相和诸曲相同,它所使用的宫调系统亦与相和歌相同,被称为“清商三调”。它所用的乐器有节鼓、琴、瑟、筝、筑、琵琶、箜篌、笙、笛、篪、箫、埙、钟、磬等。
    吴歌是东晋、南朝时流传于建康一带的民歌。如《子夜歌》、《上声歌》等。
    西曲大约是在南朝时流传在今江陵一带的民歌,其表演形式有舞曲和倚歌。如《莫愁乐》、《那呵滩》等,有一部分为文人所作。

  • 第18题:

    多选题
    价格鉴证文书案卷收集要符合“完整”要求,应做到(  )。
    A

    每一年度各种价格鉴证和每个鉴证项目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均应收集齐全

    B

    对于经过核实和未经核实、已用作依据和未用作依据的材料严加分区

    C

    一切为实现鉴证目的而提出的鉴证意见、形成的鉴证结论、支持鉴证结论的有关政策、法规、专业鉴证意见以及证明鉴证人员工作责任等资料,均应收集

    D

    价格鉴证事项既要按年度运行的,也要跨年度运行的,有些鉴证项目,不仅有初审,还有续鉴和复核裁定的问题,为保证案卷收集的完整性,对价格鉴证文书材料的收集要 区别对待,不能硬性“一刀切”

    E

    每一案卷内重要文件的各种稿本(正本、副本、证件、附件等)也应收集齐全


    正确答案: D,E
    解析: C项是价格鉴证档案的整理要求;BD两项是价格鉴证收集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19题:

    单选题
    宋代官方编纂的金石学著录是()。
    A

    《考古图》

    B

    《宣和博古图》

    C

    《西清古鉴》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也。

    正确答案: 急当救里,急当救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名词解释题
    西清续鉴

    正确答案: 西清续鉴书名。清王杰等编撰。分甲编和乙编。甲编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始编,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成书。本书共收彝器844件,镜100件,附录唐以后古玺印及杂器31件。全书凡20卷,附录1卷,编撰体例与《西清古鉴》相同。本书习见版本是宣统二年(1910)涵芬楼以宁寿宫写本为底本的石印小本。乙编收彝器798件,镜100件。全书凡20卷,体例与甲编同。收器真伪杂糅。习见版本为1913年北京古物陈列所的石印小本。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是宋代金石学著录的是()。
    A

    《考古图

    B

    《宣和博古图》

    C

    《西清古鉴》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名词解释题
    西清四鉴

    正确答案: 西清四鉴是《西清古鉴》《西清续鉴甲编》《西清续鉴乙编》《宁寿鉴古》四部书的总称,为清乾隆敕撰,收录了四千多件青铜器图录,为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梁诗正等编撰,创始于乾隆十四年,成书于乾隆十六年,二十年内府刊版,后收入《四库全书》,书收清宫藏商周至唐代铜器一千五百二十九件,每卷首列器目,每器摹绘图像,次图说,注其方圆围径,高广轻重,摹写铭文并注释。《西清续鉴甲编》乾隆五十八年王杰等奉敕编成,共二十卷,收录清宫藏商周至唐代铜器九百四十四件,又唐宋以后铜器、玺印等三十一件,总计九百七十五件。《西清续鉴乙编》乾隆五十八年王杰等奉敕编成,共二十卷,收录盛京(沈阳)清宫藏商周至唐代铜器九百件。《宁寿鉴古》编于乾隆年间,共十六卷,收宁寿宫藏商周至唐代铜器七百零一件。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