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1946年11月,制宪国民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还处于一党专政,国民政府在民众心中失去合法性。”相关问题
  • 第1题:

    ()的建立,标志着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一党专政统治的建立。


    参考答案:南京国民政府

  • 第2题:

    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的标志是(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蒋介石改组国民政府

    答案:C
    解析: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代表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标志着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因此,正确答案是C。

  • 第3题:

    1948年3月29日到5月1日,国民党为标榜“还政于民”,在南京召开了“制宪国大”。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试论述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是怎样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的?


    正确答案:首先,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据1929年3月的官方材料,“全国军额达二百万”。实际兵员数远不止此。国民党还大力加强地方反动武装。各县民团统称保安队。广大人民被置于国民党武装的严密控制和监视之下。
    其次,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如隶属于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的调查统计局(“中统”)和隶属于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调查统计局(“军统”),其主要任务就是反对共产党,破坏革命运动,绑架或暗杀革命者和异己分子。
    再次,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规定十户为甲,十甲为保,分设甲长、保长。保甲内各户要互相监视、互相告发,“共具联保连坐切结”,并从事“碉楼堡塞或其他工事之筹设”和交通干线之“保护”等;国民党政府的征税、摊派等,许多也通过保甲来进行。自1934年11月起,保甲制度在全国普遍推行。广大人民被禁锢在保甲制度之内。
    最后,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大批进步书刊被查禁,许多进步作家被监视、拘捕乃至枪杀。
    国民党政府主要就是通过这些方法,来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的。

  • 第5题:

    1944年9月,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了()

    • A、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
    • B、召开各党派会议
    • C、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 D、制定宪法,实施宪政

    正确答案:A,B,C

  • 第6题:

    国民党在抗战时期实行独裁统治,独裁统治的特征不包括()

    • A、一党专政
    • B、经济垄断
    • C、特务统治
    • D、保甲制度

    正确答案:B

  • 第7题:

    解放战争爆发前,国民政府的哪些举动将国共双方一切和平谈判之门都关闭了()

    • A、国民党当局县令中共驻南京、上海、重庆三地代表及工作人员全部撤退
    • B、国民党召开一党独大的国民大会
    • C、国民党军占领华北解放区重镇张家口
    • D、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正确答案:A,B,C,D

  • 第8题: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与“()”标志着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建立。


    正确答案:宁汉合流

  • 第9题:

    单选题
    国民党在抗战时期实行独裁统治,独裁统治的特征不包括()
    A

    一党专政

    B

    经济垄断

    C

    特务统治

    D

    保甲制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1948年3月29日到5月1日,国民党为标榜“还政于民”,在南京召开了“制宪国大”。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1948年的这次会议是“行宪国民代表大会”而非“制宪国大”。首先明确“制宪”与“行宪”的概念。“制宪”即宪法制定,也称立宪,是指统治阶级依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创制宪法的活动.制宪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统治阶级将自己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并反映到宪法中来的过程.一般说来,制宪指的是新生阶级力量夺取政权上升为统治阶级后创造第一部宪法的活动,此后只要国家政权的性质没有改变,宪法的内容一般也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原则上就不存在重新制定宪法的问题,而只是对原来的宪法进行修改.宪法制定问题主要包括制宪权,制宪机关和制宪程序等部分.所谓“行宪”,就是开始实行所谓民主宪政,并按照宪法规定选举总统,实行总统制。国民政府早于1947年召开“制宪国大”并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以期转为“宪政体制”。而为了在内战期间得到美国的支援,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蒋介石筹备了这次“行宪国大”,但实际上却出现了许多诸如“代填选票”,“武力迫选”“操纵包办”的丑闻,是中国宪政史上的丑剧,显示出国民党政府权力运作无序化,预示着国民政府统治以腐败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 第11题:

    问答题
    国民党是如何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的?

    正确答案: (1)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已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还大力加强地方反动武装保安队。广大人民被置于国民党武装的严密控制和监视之下。
    (2)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已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中统”和“军统”,主要任务就是对共产党,破坏革命运动,绑架或暗杀革命者和异已分子。
    (3)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广大人民被禁锢在保甲制度之内。
    (4)为了控制舆论,剥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国民党政府主要就是通过这此方法,来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1944年9月,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了()
    A

    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

    B

    召开各党派会议

    C

    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D

    制定宪法,实施宪政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1946年,蒋介石被暂时的军事胜利冲昏头脑,召开了伪“国民大会”,制订了伪“宪法”。据此回答下列题:
    这次国民大会被称为伪“国大”,主要是因为()

    A.国民党一党包办
    B.违背政协决议
    C.民主党派拒绝参加
    D.国民党建立了独裁统治

    答案:A
    解析:
    按照政协决议,国民大会本应由改组后的各党派联合政府负责召集,而国民党一党包办“国民大会”,程序上首先不合法。

  • 第14题:

    对于是否要参加1947年的制宪国民大会,民盟没有分裂。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特征是()

    • A、防共限共、特务统治、经济垄断
    • B、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
    • C、一党专政、经济垄断、保甲制度
    • D、防共限共、经济垄断、新闻检查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的表现是什么?


    正确答案:首先,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二百万以上的庞大的军队。
    其次,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中统、军统等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
    再次,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在全国大力推行具结连坐的保甲制度。
    最后,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 第17题:

    重庆政协会议通过的决议,本质意义在于()

    • A、确立了和平建国纲领
    • B、确立了改组国民政府的原则
    • C、人民得到了一些民主权利
    • D、否定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和内战政策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国民党政府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的措施()

    • A、建立军队
    • B、建立全国性的特务系统
    • C、保甲制度
    • D、文化专制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国民党是如何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的?


    正确答案: (1)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已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还大力加强地方反动武装保安队。广大人民被置于国民党武装的严密控制和监视之下。
    (2)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已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中统”和“军统”,主要任务就是对共产党,破坏革命运动,绑架或暗杀革命者和异已分子。
    (3)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广大人民被禁锢在保甲制度之内。
    (4)为了控制舆论,剥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国民党政府主要就是通过这此方法,来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的。

  • 第20题:

    问答题
    1948年3月29日到5月1日,国民党为标榜“还政于民”,在南京召开了“制宪国大”?

    正确答案: 错误的。1948年的这次会议是“行宪国民代表大会”而非“制宪国大”。首先明确“制宪”与“行宪”的概念。“制宪”即宪法制定,也称立宪,是指统治阶级依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创制宪法的活动.制宪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统治阶级将自己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并反映到宪法中来的过程.一般说来,制宪指的是新生阶级力量夺取政权上升为统治阶级后创造第一部宪法的活动,此后只要国家政权的性质没有改变,宪法的内容一般也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原则上就不存在重新制定宪法的问题,而只是对原来的宪法进行修改.宪法制定问题主要包括制宪权,制宪机关和制宪程序等部分.所谓“行宪”,就是开始实行所谓民主宪政,并按照宪法规定选举总统,实行总统制。国民政府早于1947年召开“制宪国大”并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以期转为“宪政体制”。而为了在内战期间得到美国的支援,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蒋介石筹备了这次“行宪国大”,但实际上却出现了许多诸如“代填选票”,“武力迫选”“操纵包办”的丑闻,是中国宪政史上的丑剧,显示出国民党政府权力运作无序化,预示着国民政府统治以腐败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重庆政协会议通过的决议,本质意义在于()
    A

    确立了和平建国纲领

    B

    确立了改组国民政府的原则

    C

    人民得到了一些民主权利

    D

    否定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和内战政策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1946年11月,制宪国民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还处于一党专政,国民政府在民众心中失去合法性。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与“()”标志着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建立。

    正确答案: 宁汉合流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