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经济民主化改革:解散家族式财阀,取消家族企业,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所有制。
重点化生产:重点发展煤炭产业和钢铁产业。
市场化体制:颁布反垄断法,实行市场竞争和市场经济体制。
货币紧缩:采用货币超紧缩措,施以控制通货膨胀。
更多“战后初期日本恢复和调整经济的主要措施?”相关问题
  • 第1题:

    50年代,在资本主义阵营内部,西欧各国和()在战后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建成了独立的经济中心。

    A.美国
    B.苏联
    C.印度
    D.日本

    答案:D
    解析:

  • 第2题:

    简述战后日本经济的名著改革措施及意义。


    正确答案: 措施:农地改革--废除地主制,广大的佃耕农成为自耕农,取消了高达50%-70%的地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散财阀--解散15个大财阀,分成许多小公司,取消垄断,激活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劳动改革--建立工会组织,制定了劳动三法,使工人地位大幅度改善
    意义:为战后保守政权长期执政奠定稳固的社会基础
    在工业领域较彻底的改组了经济体制,形成了新的垄断体系
    消除战前有封建色彩的劳动条件,承认建立工会的自由与团体的斗争的权利。

  • 第3题:

    二战后,美国投入巨额资金扶持日本经济,促进日本工业快速恢复。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轨迹描述不正确的是()。

    • A、1945—1955年是恢复和调整时期
    • B、1955—1973年是高速发展时期
    • C、1973—1980年是中速增长时期
    • D、1980年以后是低迷与萧条时期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建国初期,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恢复和发展经济主要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②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③三大改造 ④合理调整工商业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正确答案: (1)美国的大力扶持;
    (2)战后有利的国际环境对促进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日本国内稳定的政局是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内在保障;
    (4)日本制定了适合日本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
    (5)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
    (6)得益于日本长期实行的低消费、高积累的资金政策和日本企业所倡导的集体意识。

  • 第7题:

    冷战后,日本是如何调整战略防御重点的?


    正确答案:冷战后,日本依据其对周边安全环境的分析,重新确定了其防卫对象,出现了重心“西移”的趋势,其兵力部署由北部为主改为西部和北部并重。此外,日本的防卫区域也由环日本列岛扩展到1000海里的海域直至全球“潜在的热点地区”,这充分体现了日本力图在亚太乃至世界安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企图。可以说,日本的防卫政策正由原来被动的自卫型走向积极的外向型。

  • 第8题:

    问答题
    战后初期日本恢复和调整经济的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经济民主化改革:解散家族式财阀,取消家族企业,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所有制。
    重点化生产:重点发展煤炭产业和钢铁产业。
    市场化体制:颁布反垄断法,实行市场竞争和市场经济体制。
    货币紧缩:采用货币超紧缩措,施以控制通货膨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日本战后经济在1948年走向恢复期,由于物价上涨,1949年实行了紧缩的政策。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当今日本平等意识发展的原因之一是()。
    A

    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

    B

    战后外来文化的吸收

    C

    战后民主改革

    D

    战后科技的提高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战后日本经济的名著改革措施及意义。

    正确答案: 措施:农地改革--废除地主制,广大的佃耕农成为自耕农,取消了高达50%-70%的地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散财阀--解散15个大财阀,分成许多小公司,取消垄断,激活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劳动改革--建立工会组织,制定了劳动三法,使工人地位大幅度改善
    意义:为战后保守政权长期执政奠定稳固的社会基础
    在工业领域较彻底的改组了经济体制,形成了新的垄断体系
    消除战前有封建色彩的劳动条件,承认建立工会的自由与团体的斗争的权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二战后,美国投入巨额资金扶持日本经济,促进日本工业快速恢复。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最终成为世界政治大国,是:()

    A.战后初期日本外交战略确立的总体目标
    B.上个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外交的出发点
    C.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外交战略确定的目标
    D.冷战后日本明确提出的国家战略目标

    答案:C
    解析:

  • 第14题:

    日本战后经济在1948年走向恢复期,由于物价上涨,1949年实行了紧缩的政策。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日本首相中曾根1982年11月27日就任首相后,明确提出的口号是()。

    • A、战后政治总决算
    • B、战后经济总动员
    • C、战后军事大调整
    • D、科技大发展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的实施使战后初期的日本经济从混战与瘫痪状态中解脱出来,走上了恢复与重建轨道。

    • A、新经济政策
    • B、倾斜生产方式
    • C、道奇计划
    • D、泡沫经济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战后初期日本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 A、谋求政治大国目标
    • B、迅速成为经济强国
    • C、重返国际社会
    • D、同多国恢复外交关系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试述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相关措施。


    正确答案: (1)在国际金融领域,建立国际货币体系,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1945年)。推动贸易自由化,组建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7年)
    1、通过1944年7月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2、在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时,曾计划成立国际贸易组织,使之成为控制与协调战后世界经济的“货币—金融—贸易”三位一体的机构。由于美国国会反对,国际贸易组织胎死腹中。
    (2)在国际贸易领域,推动贸易自由化,组建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7年)。
    1.贸易自由化从二次大战结束到70年代中期,美国外贸政策主要倾向是贸易自由化。
    2.新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从70年代中期起在美国出现。1983年以后的经济复苏并未影响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
    3.加强外贸管理在贸易自由化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基础上,出现了管理贸易制度。
    (3)在国际关系领域,推行一系列“援助”计划。
    ①对西欧和日本,采取扶持政策,实施“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1947年)和“道奇路线”(1949年);对西欧和日本,通过“马歇尔计划”、“占领地区救济基金”和“经济复兴基金”,在经济上进行扶植和援助;通过分裂德国、重新武装西德,建立“北约”和缔结《日美安全条约》,形成以军事联盟为基础的资本主义阵营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并对盟国进行控制。
    ②对亚非拉地区,进行技术援助和投资开发,实施“第四点计划”(1949)。在亚非拉地区,通过签订《西半球防务条约》和建立“美洲国家组织”来巩固它在“后院”的统治,打着所谓“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旗号,推行“第四点计划”,支持亲美独裁政权,推行新殖民主义,并建立了大量军事基地,充当镇压民族解放运动的“世界宪兵”,妄图取代老牌殖民主义在这些地区的统治地位。
    ③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和技术封锁,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1949)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以“杜鲁门主义”为核心的冷战政策,以原子弹和美元为坚强后盾,同苏联进行全面对抗,对东欧进行颠覆,在中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继而对新中国实行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和军事上的包围。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正确答案: 原因:
    ⑴美国给予西欧国家大量援助。
    ⑵西欧国家劳动力素质高。
    ⑶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⑷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建国初期,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恢复和发展经济主要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②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③三大改造 ④合理调整工商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经济滞胀阶段的必然演变结果是()
    A

    经济动荡与调整阶段

    B

    战后经济恢复阶段

    C

    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D

    经济中低速增长阶段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的实施使战后初期的日本经济从混战与瘫痪状态中解脱出来,走上了恢复与重建轨道。
    A

    新经济政策

    B

    倾斜生产方式

    C

    道奇计划

    D

    泡沫经济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动荡与调整阶段,不稳定因素主要来自()
    A

    欧盟

    B

    德国

    C

    美国

    D

    日本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轨迹描述不正确的是()。
    A

    1945—1955年是恢复和调整时期

    B

    1955—1973年是高速发展时期

    C

    1973—1980年是中速增长时期

    D

    1980年以后是低迷与萧条时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