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更多“学术界认为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隶标本是()A、青川郝家坪木牍B、侯马盟书C、温县盟书D、长沙子弹库楚帛书”相关问题
  • 第1题:

    侯马盟书的内容可分为()类。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C

  • 第2题:

    盟书
    是西周时期,周天子与诸侯之间,各诸侯国之间,诸侯和卿大夫之间杀牲血,对神盟誓而订立的协议,它没有命令的性质,而是各方均共同遵守的规则。

  • 第3题:

    温县盟书是哪个国家的()。

    • A、晋国
    • B、齐国
    • C、燕国

    正确答案:A

  • 第4题:

    侯马盟书的内容可分为()类。

    • A、3
    • B、4
    • C、5
    • D、6

    正确答案:C

  • 第5题:

    温县盟书


    正确答案:沙南省温县出土的盟辞碎片。

  • 第6题:

    单选题
    侯马盟书的内容可分为()类。
    A

    3

    B

    4

    C

    5

    D

    6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1965年考古发现的“侯马盟书”的载体是(  )。
    A

    甲骨

    B

    玉石

    C

    青铜器

    D

    竹简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温县盟书是哪个国家的()。
    A

    晋国

    B

    齐国

    C

    燕国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学术界认为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隶标本是()
    A

    青川郝家坪木牍

    B

    侯马盟书

    C

    温县盟书

    D

    长沙子弹库楚帛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公元前出版了《侯马盟书》一书,这是侯马盟书研究的专著,也是阶段性的成果。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侯马盟书。

    正确答案: 侯马盟书是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于1965—1966年发掘山西侯马市晋国遗址时发现的,盟书数量很大,有5千余件,有文字可辨识的约650多件。盟辞写在圭形或璜形的玉石片上,字迹多为朱红色,少数为黑墨色,盟辞内容不同,篇幅长短不一,字数最少的仅10余字,长的多达220余字。经过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整理与研究,已于1976年出版了《侯马盟书》一书,这是侯马盟书研究的专著,也是阶段性的成果。侯马盟书是20世纪中国十项重大考古成果之一,不仅为研究中国春秋战国之交的历史,特别是晋国末期的历史提供了极其可贵的实物资料,而且对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的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侯马盟书的文字学价值,在于它是我们看到的时代最早,数量最大的一批古人手书真迹,其书法艺术特色形体古雅,变化繁多,属大篆体系。笔法特点为侧锋用笔,笔划呈钉状,头重尾轻,起笔如钉头呈圆状,落笔如钉尾呈尖状,起承转合圆润自然,点划生动,简约烂漫,既不同于甲骨文的纯直线方折没有使转,又不同于钟鼎文的雕琢修饰一派匠气,书写方式已明显地表现出柔软毛笔在运笔中特有的弹性韵律,行笔轻重有度,既潇洒苍劲,又古朴典雅。
    侯马盟书还有四千余件字迹漫漶不清,这得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对其作进一步的研究,以补充、丰富和完善已有的研究成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昭然若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体现出一种“重事实,字多浑厚”的书法特征是(  )。
    A

    隶书

    B

    卫恒的书法

    C

    张彦远的书法

    D

    侯马盟书


    正确答案: D,C
    解析:
    侯马盟书的笔法特点是:运笔出锋。即侯马盟书文字运笔之笔锋外露明显,它区别于向左右的斜笔画,经常出现收笔自然回勾的笔意,它是毛笔手写熟练快速自然形成的。体现出一种“重事实,字多浑厚”的特征。A项,隶书,又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B项,卫恒的书法,称他的书法纵任轻巧,流转风媚,刚健有余,便媚详雅。C项,张彦远,中国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他的书法,“书体三变,为时所称”。

  • 第13题:

    年代推断和研究现状关于侯马盟书的内容和年代,目前有哪4种不同的意见?


    参考答案:

    ①认为盟书的主盟人赵孟应是晋国世卿赵鞅,即赵简子,其政敌是赵尼,即赵稷。根据宗盟类“序篇”中的干支,推断盟誓入埋的时间为晋定公十六年(前496),盟书的盟誓时间为晋定公十五年至二十三年(前497~前489)。盟誓地点在晋国晚期都城新田。
    ②认为盟主是赵敬侯章,政敌是盟书中的赵北,即武公子朝(赵朔),武公子朝曾于赵敬侯元年(前386)作乱,盟书所反映的即为赵敬侯章与武公子朝争位事。
    ③认为这批盟书是前5世纪后半期晋国的载书,出土地点即是晋国晚期都城新田。
    ④认为主盟人是赵嘉即赵桓子嘉,政敌赵化即赵献侯浣。赵桓子元年(前424),桓子与献侯间曾有争位斗争,这批载书即为赵桓子逐赵献子自立后的遗物。


  • 第14题:

    下列为石器文字材料的是。()

    • A、石鼓文
    • B、诅楚文
    • C、三体石经
    • D、侯马盟书

    正确答案:A,B,C,D

  • 第15题:

    侯马盟书


    正确答案: 侯马盟书,春秋晚期晋定公十五年到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前489)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1965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在发掘山西侯马晋城遗址时发现,同年11月至次年5月发掘。盟书又称“载书”。《周礼·司盟》“掌盟载之法”注:“载,盟誓也,盟者书其辞于策,杀牲取血,坎其牲,加书于上而埋之,谓之载书。”当时的诸侯和卿大夫为了巩固内部团结,打击敌对势力,经常举行这种盟誓活动。盟书一式二份,一份藏在盟府,一份埋于地下或沉在河里,以取信于神鬼。侯马盟书是用毛笔将盟辞书写在玉石片上,字迹一般为朱红色,少数为黑色。字体近于春秋晚期的铜器铭文。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盟誓制度、古文字以及晋国历史有重大意义。

  • 第16题:

    长沙楚墓先后出土两幅旌,幡式的帛画,一为陈家大山的《()》,一为长沙子弹库出土的《()》。


    正确答案:人物龙凤帛画;御龙人物帛画

  • 第17题:

    填空题
    1980年四川出土的秦地《青川郝家坪木牍》,被视为目前年代最早的()标本。

    正确答案: 古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多选题
    晋国遗址主要出土了(  )等物品。
    A

    铜锭

    B

    铅锭

    C

    陶范

    D

    古代画卷

    E

    侯马盟书


    正确答案: E,B
    解析:
    晋国遗址位于山西省侯马市,是春秋时期晋国晚期都城新田的旧址。城址内发现有制造铜器、陶器、石器、骨器的手工业作坊等遗迹,出土文物非常丰富,包括100多块铜锭、铅锭、铸铜生产工具、3万余件陶范以及著名的“侯马盟书”。

  • 第19题:

    单选题
    1965年考古发现的“侯马盟书”的载体是(  )。[2017年真题]
    A

    甲骨

    B

    玉石

    C

    青铜器

    D

    竹简


    正确答案: C
    解析:
    1965年在山西侯马晋城遗址发现的晋国世卿赵鞅与卿大夫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侯马盟书”,以玉石片(绝大多数被打磨成圭形)为材料,用毛笔将盟辞书写在上面。

  • 第20题:

    判断题
    侯马盟书是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于1965—1966年发掘山西侯马市晋国遗址时发现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长沙楚墓先后出土两幅旌,幡式的帛画,一为陈家大山的《()》,一为长沙子弹库出土的《()》。

    正确答案: 人物龙凤帛画,御龙人物帛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侯马盟书的文字学价值,在于它是我们看到的时代最早,数量最大的一批古人手书真迹。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1980年春,在四川青川县郝家坪50号战国墓出土的青川木牍向人们证明,至迟在战国中期,草书已经出现。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