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什么是生理落果?造成果实生理落果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防治甜椒落花落果措施?


    正确答案: (1)可选用适合当地的耐低、弱光的品种;
    (2)科学地确定适合当地的播种、定植期。据实践经验可知,一般中棚甜椒12月份育苗,3月下旬定植为最好。这样可避开过早定植因地温不足造成的危害;
    (3)可增施生物有机肥,甜椒专用肥,以防止营养成份不合理造成的落花落果;
    (4)喷施惠满丰液肥或绿风95植物生长调节剂,以提高座果率,增加植物本身抗逆性,减少脱落率。

  • 第2题:

    由于自然灾害或病虫害所造成的落果,统称为生理落果。()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柑桔第二次生理落果,小果()果梗脱落。


    正确答案:不带

  • 第4题:

    不属于生长素生理作用的是()

    • 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 B、抑制生长
    • C、促进果实成熟
    • D、防止落花落果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哪些生理学原理可以用于生长上防止落花落果?


    正确答案: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干旱以及光照不足等会促进器官的脱落。因此,改善营养条件,使花果得到足够的光合产物;增加水肥供应,使形成较多光合产物,供应花果发育需要,可有效防止落花落果。
    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PP333和S-3307等可以控制营养枝生长,促进花芽分化;赤霉素、萘乙酸﹑2,4-D和2,4,5-T等可防止落花落果,增加坐果率。

  • 第6题:

    果树落花落果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提高果实的坐果率?


    正确答案: 经过授粉受精后,子房膨大而发育成果实,生产上称为坐果。落花是指部分未经授粉受精的花(子房)脱落,落果是指部分幼果(子房已经膨大)脱落的现象。落花落果是果树在系统发育过程中,为适应不良环境而形成的一种自疏现象,也是一种自我调节、自我保护的本能。
    仁果类和核果类果树落花落果的集中时期一般有3次,落花在盛花后期即有部分花开始脱落直至谢花,致落主要原因是没有授粉受精;第一次落果出现在谢花后2周左右,其原因主要是授粉受精不充分和贮藏营养不足;第二次落果出现在谢花后4~6周(即六月落果),致落原因主要是当年枝叶生长与坐果的营养竞争,此次落果造成的树体营养损失要比第一次落果大得多;除此外,部分品种在采收前还有一次较严重的落果现象,苹果多数中早熟品种都程度不同存在这个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内源激素不足,致使离层形成而脱落;也有采收不及时的人为因素。此时落果经济损失大,应予以高度重视。
    果树生产中,许多果树的坐果率都偏低,如葡萄、枣、杏、李、樱桃、苹果等,往往不能满足丰产要求,因此提高果树坐果率一直是果树栽培者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依据对上述落果原因的分析,提高坐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树体贮藏营养水平、缓和梢果养分竞争。如疏花疏果、合理负载,强化生长后期管理、健树保叶,控制后期枝叶徒长,花前合理施肥灌水等。
    (2)保证授粉受精。如合理配置受粉品种,果园放蜂(自养自繁壁蜂更佳)、人工辅助授粉等。
    (3)控制树体营养流向、优先保证坐果需要。如葡萄的花期夏剪、枣树花期“开甲”等。
    (4)合理应用生长调节剂和微肥。如花期喷硼、喷GA、PBO等。需注意的是树种、品种间对激素类物质的反映千差万别,敏感程度也大不相同,因此应用宜慎重。

  • 第7题:

    什么叫脐黄落果?防治脐黄落果有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脐橙果实的脐部黄花,简称脐黄。脐黄是影响脐橙产量的一种病害通常有生理性脐黄、病理性脐黄和虫害性脐黄三种。生理性脐黄主要是营养失调和内源激素不平衡,导致次生果黄花脱落。病理性脐黄主要是由于链格孢属和盘长孢属真菌侵染所致,当真菌侵染脐部后导致黑腐,小脐果的黑腐可扩展到主果,大脐果黑腐一般不扩展到主果。虫害性脐黄主要由害虫蛀食幼果引起。
    脐黄的发生与树龄和品种(品系)、树势以及着果位置等有关。一般脐黄的发生率随树龄的增大而下降从品种上讲,脐孔大的品种(品系)脐黄发生较严重,脐孔小的则较轻。树势生长较旺的品种(品系)脐黄率均较低。另外,果实在树冠上的着生位置也影响脐黄发生率,一般树冠南部脐黄较多,树冠西部和顶部则较少。树冠外围的朝天果、斜生果脐黄率较高,树冠中部和内部的果实则脐黄发生较少。
    防止脐黄落果至今尚无理想的办法。对于生理性脐黄来说,首先应加强栽培管理,提高脐橙树体的抗逆性。目前比较有效的办法是使用中国柑桔研究所生产的“抑黄酯”,其效果在70%以上。其使用方法是:每瓶(10毫升)加水300~350毫升,摇匀,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开始时(6月)涂脐部(注意只涂脐部),以涂湿润为止。对病原性和虫害性脐黄发生较重的脐橙园,可在“抑黄酯”稀释液中加入多菌灵、托布津、苯菌灵等杀菌剂和氧化乐果等杀虫剂涂脐部。此时杀菌剂和杀虫剂的浓度比常规使用浓度高3~5倍。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抑黄酯”防脐黄使用的时间较早,而同期使用的杀菌剂、杀虫剂的药效持续的时间较短,使防治效果受到限制,因此应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日常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 第8题:

    问答题
    柑桔为什么会落花落果?影响柑桔落花落果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柑桔树花量很大,但坐果率通常很低,常仅为花量的0.5%~2%,最高也不超过5%,大量的花和幼果会在开花后自然脱落。柑橘从花蕾期到开花期有落蕾落花现象,开花后至采收前有落果现象,落果比较严重是4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两次生理落果。生理落果是柑桔的正常现象,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保果,但如果发现异常落果,也就是坐果率非常低,则要进行保花保果。产生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有下面几点:
    (1)花器发育不正常或受精不良。花芽分化时如果养分不足,有病虫为害,水分过多或过少,或者通过人工促花后,管理不善,都可使分化中断或分化不良,造成后来很多不完全花和畸形花,这些花没有结果能力,会自然脱落。开花时如遇阴雨连绵,水分过多,使花的柱头黏液不足失去授粉作用,影响受精,也会脱落。
    (2)树体营养不足。树体营养状况是影响柑桔坐果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脐橙、温州蜜柑等无核品种(品系),容易形成花芽,但若营养跟不上,会导致花芽分化不良,不完全花比例大,常会在现蕾和开花过程中大量脱落;另外,开花要消耗大量树体养分,特别是花多的,消耗氮多,如果谢花后不及时补充氮肥,幼果发育过程中养分供应不足,花粉管伸长没有活力,半途停止生长,都会引起生理落果。水分过多或过少,使根系吸收功能减弱。秋季树体养分不足,阳光不足,叶片光合作用效能降低,制造的养分供给不足等,也会造成第三次落果。脐橙、温州蜜柑等春梢营养枝过多过旺,也会引起落花落果。
    (3)夏梢的大量抽生。夏稍的大量抽生与幼果争夺养分和水分,并使结果枝内的赤霉素减少,从而引起落果。
    (4)病虫害的严重发生。春梢期如红蜘蛛为害严重,会引起春梢落叶或新稍叶片不能正常转绿,使光合作用产物减少,致使大量幼果脱落。后期落果多数是病虫为害所引起的。
    (5)恶劣天气的影响。花期、幼果期遇异常高温、干旱天气,常造成大量异常落花落果;强烈的阳光造成日灼,干湿变化突然产生裂果而脱落。台风等造成的机械损伤,也会引起落果。
    (6)管理不当。施肥浓度过高引起伤根,喷药浓度过高伤果,都可引起落果。
    (7)柑树体内激素失调。在幼果期中生长素、赤霉素不足,尤其是无核品种,使果柄发生离层而引起落花落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荔枝的生理落果特性以及怎样减轻荔枝生理落果。

    正确答案: 荔枝花多果少,早期落果严重,最终座果率仅为1-5%。荔枝落果在果实生长的三个阶段均有发生,幼果期落果常有二次,焦核品种有三次;种子迅速生长期落果一次;采前落果一次,有的品种采前落果很严重。
    减轻荔枝生理落果方法:放蜂授粉;人工授粉;开花前施促花肥;结果时施保果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果品类经济林(如核桃)落花落果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落花的主要原因:贮藏养分不足,花器官败育,花芽质量差;花期不良的气候条件等。
    落果的主要原因:授粉受精不良,子房所产生的激素不足,不能调运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子房继续膨大两颗引起落果;树体同化养分不足,器官间养分竞争加剧。果实发育得不到应有的营养保证而脱落;采前落果主要与树种、品种的遗传特性有关。此外,土壤干湿失调、病虫危害等也可引起果实脱落。
    防治方法:
    (1)确保树体健壮,树势旺盛;
    (2)合理配置授粉树,加强授粉提高坐果率;
    (3)人工授粉;
    (4)应用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
    (5)加强病虫防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柑橘果实为柑果,果实自谢花后子房成长至成熟时间较长,果实发育期间会发生()次生理落果.
    A

    1

    B

    2

    C

    3

    D

    4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果树落花落果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提高果实的坐果率?

    正确答案: 经过授粉受精后,子房膨大而发育成果实,生产上称为坐果。落花是指部分未经授粉受精的花(子房)脱落,落果是指部分幼果(子房已经膨大)脱落的现象。落花落果是果树在系统发育过程中,为适应不良环境而形成的一种自疏现象,也是一种自我调节、自我保护的本能。
    仁果类和核果类果树落花落果的集中时期一般有3次,落花在盛花后期即有部分花开始脱落直至谢花,致落主要原因是没有授粉受精;第一次落果出现在谢花后2周左右,其原因主要是授粉受精不充分和贮藏营养不足;第二次落果出现在谢花后4~6周(即六月落果),致落原因主要是当年枝叶生长与坐果的营养竞争,此次落果造成的树体营养损失要比第一次落果大得多;除此外,部分品种在采收前还有一次较严重的落果现象,苹果多数中早熟品种都程度不同存在这个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内源激素不足,致使离层形成而脱落;也有采收不及时的人为因素。此时落果经济损失大,应予以高度重视。
    果树生产中,许多果树的坐果率都偏低,如葡萄、枣、杏、李、樱桃、苹果等,往往不能满足丰产要求,因此提高果树坐果率一直是果树栽培者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依据对上述落果原因的分析,提高坐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树体贮藏营养水平、缓和梢果养分竞争。如疏花疏果、合理负载,强化生长后期管理、健树保叶,控制后期枝叶徒长,花前合理施肥灌水等。
    (2)保证授粉受精。如合理配置受粉品种,果园放蜂(自养自繁壁蜂更佳)、人工辅助授粉等。
    (3)控制树体营养流向、优先保证坐果需要。如葡萄的花期夏剪、枣树花期“开甲”等。
    (4)合理应用生长调节剂和微肥。如花期喷硼、喷GA、PBO等。需注意的是树种、品种间对激素类物质的反映千差万别,敏感程度也大不相同,因此应用宜慎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可减少果树生理落果的措施是()

    • A、增加土壤肥力
    • B、改善外界条件
    • C、减少树体激素含量
    • D、加强晚期病虫防治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果品类经济林(如核桃)落花落果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落花的主要原因:贮藏养分不足,花器官败育,花芽质量差;花期不良的气候条件等。
    落果的主要原因:授粉受精不良,子房所产生的激素不足,不能调运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子房继续膨大两颗引起落果;树体同化养分不足,器官间养分竞争加剧。果实发育得不到应有的营养保证而脱落;采前落果主要与树种、品种的遗传特性有关。此外,土壤干湿失调、病虫危害等也可引起果实脱落。
    防治方法:
    (1)确保树体健壮,树势旺盛;
    (2)合理配置授粉树,加强授粉提高坐果率;
    (3)人工授粉;
    (4)应用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
    (5)加强病虫防治。

  • 第15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 A、防止落花落果
    • B、促进果实发育
    • C、促进植物生长
    • D、促进细胞的分裂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柑橘果实为柑果,果实自谢花后子房成长至成熟时间较长,果实发育期间会发生()次生理落果.

    • A、1
    • B、2
    • C、3
    • D、4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柑桔为什么会产生裂果?如何防治裂果落果?


    正确答案: (1)久旱遇雨(或灌溉)大部分桔园都分布于丘岗山区地带,灌溉条件较差,加上雨水分布不均,夏秋季节常有较长时间的干旱,柑桔树体和果实缺水严重,一旦久旱遇雨,根系即大量吸水,果实中水分由不足到过多,使果肉生长的速度超过果皮生长的速度,导致果皮较薄的脐部开裂,形成裂果。特别是既缺水又缺钾的红壤桔园,裂果更严重。
    (2)柑桔园环境条件差桔园土层浅、根系浅,遇到干旱,根系吸水困难,遇到降雨或灌溉时往往导致裂果增多。
    (3)品种间的差异一般果皮薄、早熟的柑桔品种裂果严重。据调查,皮薄的南丰蜜桔裂果率高达44%,早熟宫川裂果率达34%,中晚熟品系尾张温州蜜柑裂果率为10%。
    (4)树体中的磷钾营养失衡分析脐橙的裂果发现,裂果的果皮中磷的含量比正常果高,磷能使果皮变薄,导致裂果增多,这是多施磷、少施钾的结果。
    (5)病害和多次喷药受溃疡病为害和夏季多次喷药剂的果实裂果多。据国外研究报道,认为柑桔裂果的诱因有三:一是气候因素。夏秋高温、干旱,果皮组织和细胞被损伤,秋季降雨或灌水,果肉组织吸水活跃,迅速膨大,而果皮组织不能同步膨大生长,导致无力保护果肉而裂果。二是果皮因素。果实趋向成熟,果皮变薄,果肉变软,果汁中糖分不断增加,急速吸收水分,使果实膨压剧增而裂果。三是栽培因素。施肥不当,磷含量高的果实易裂果。土壤水分变化剧烈,树势弱,根群浅的斜坡地柑桔园易裂果。
    防止柑桔裂果的主要措施有:
    ①选择抗裂果的品种。脐橙裂果与品种特性有关,一般脐小、无脐、闭脐、果皮较厚的品种抗裂果性能较好。如清家脐橙、纽荷尔脐橙等裂果少,华脐较罗伯逊脐橙裂果少,果实较扁的品种如朋娜脐橙、森田脐橙裂果较多。
    ②切实加强土壤管理,干旱时及时灌水。加强土壤管理,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以提高土壤的保水性能;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土壤水分的剧烈变化,夏秋干旱时及时进行灌溉,以保障土壤不断地向柑桔植株提供充足的水分。在相同灌水量的情况下,减少每次灌水量,缩短灌水间隔时间,增加灌水次数,对防止裂果效果很好。
    ③合理施肥。生产上为使果实变甜,果皮变薄,常常多施磷肥,但磷多钾少会使果皮变薄而裂果,所以科学施肥,将氮、磷、钾合理配合使用十分重要。为使果皮组织健壮,在壮果期可施硫酸钾,株施0.25~0.5千克,或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也可喷施3%草木灰浸出液,以增加果实的含钾量。
    ④树盘覆盖或行间间种豆科绿肥。夏季高温季节地面覆盖可降低地表温度6~15℃,减少土壤水份蒸发,防止土壤水分的急剧变化。
    ⑤环割防裂果。在久旱下雨后及时环割枝干(伤皮不伤木质部)1/2圈,可明显降低温州蜜柑的裂果率。
    ⑥使用生长调节剂。当果实膨大期久旱不雨时,可用0.3%尿素或20~30毫克/千克水的赤霉素溶液在傍晚时向果实喷布,每周一次,连续喷三次,大雨来临前加喷一次。或用赤霉素150~250毫克/千克水的浓度涂果,也可用细胞分裂素500倍液喷布。此外,及时摘除裂果,也可减少裂果的继续发生。

  • 第18题:

    芒果的两次生理落果高峰期分别为:()、()


    正确答案:结果初期;果实迅速膨大期

  • 第19题:

    简述荔枝的生理落果特性以及怎样减轻荔枝生理落果。


    正确答案: 荔枝花多果少,早期落果严重,最终座果率仅为1-5%。荔枝落果在果实生长的三个阶段均有发生,幼果期落果常有二次,焦核品种有三次;种子迅速生长期落果一次;采前落果一次,有的品种采前落果很严重。
    减轻荔枝生理落果方法:放蜂授粉;人工授粉;开花前施促花肥;结果时施保果肥。

  • 第20题:

    填空题
    多数情况下,果树第二次生理落果的主要原因是()

    正确答案: 梢果矛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柑桔第二次生理落果的特征是小果()脱落。

    正确答案: 不带果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芒果的两次生理落果高峰期分别为:()、()

    正确答案: 结果初期,果实迅速膨大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什么叫脐黄落果?防治脐黄落果有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脐橙果实的脐部黄花,简称脐黄。脐黄是影响脐橙产量的一种病害通常有生理性脐黄、病理性脐黄和虫害性脐黄三种。生理性脐黄主要是营养失调和内源激素不平衡,导致次生果黄花脱落。病理性脐黄主要是由于链格孢属和盘长孢属真菌侵染所致,当真菌侵染脐部后导致黑腐,小脐果的黑腐可扩展到主果,大脐果黑腐一般不扩展到主果。虫害性脐黄主要由害虫蛀食幼果引起。
    脐黄的发生与树龄和品种(品系)、树势以及着果位置等有关。一般脐黄的发生率随树龄的增大而下降从品种上讲,脐孔大的品种(品系)脐黄发生较严重,脐孔小的则较轻。树势生长较旺的品种(品系)脐黄率均较低。另外,果实在树冠上的着生位置也影响脐黄发生率,一般树冠南部脐黄较多,树冠西部和顶部则较少。树冠外围的朝天果、斜生果脐黄率较高,树冠中部和内部的果实则脐黄发生较少。
    防止脐黄落果至今尚无理想的办法。对于生理性脐黄来说,首先应加强栽培管理,提高脐橙树体的抗逆性。目前比较有效的办法是使用中国柑桔研究所生产的“抑黄酯”,其效果在70%以上。其使用方法是:每瓶(10毫升)加水300~350毫升,摇匀,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开始时(6月)涂脐部(注意只涂脐部),以涂湿润为止。对病原性和虫害性脐黄发生较重的脐橙园,可在“抑黄酯”稀释液中加入多菌灵、托布津、苯菌灵等杀菌剂和氧化乐果等杀虫剂涂脐部。此时杀菌剂和杀虫剂的浓度比常规使用浓度高3~5倍。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抑黄酯”防脐黄使用的时间较早,而同期使用的杀菌剂、杀虫剂的药效持续的时间较短,使防治效果受到限制,因此应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日常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解析: 暂无解析